眾人皆是吃瞭一驚。
就連劉備也大感意外,顯然沒料到蕭和的方略,竟與多數人背道而馳。
蕭和輕嘆瞭一聲。
他與諸葛亮意見相佐,倒不是認為隆中對有問題。
事實上,諸葛亮開出的這道方子,恰恰是最切合當時的實際形勢。
當時的局勢是孫權強而劉備弱,北面又有曹操堵著,唯一擴張的方向,就是西面較弱的劉璋。
而又有高祖北出漢中,還定三秦,以關中為後盾東滅項羽的先例,正好與劉備的擴張方向重合。
如此一來,既有現實又有理論,理論實際相結合,隆中對便應運而生。
可問題時,高祖當年可沒有荊州,反倒可以輕裝上陣,一門心思北上奪取關隴。
隆中對可是要跨有荊益二州。
你從荊州北伐,就要放棄水戰優勢,在平原上對抗曹魏鐵騎,還要防著孫權偷傢,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當年美髯公北伐失敗,痛失荊州的根源也正是因此。
你要是不從荊州北伐,光隻是守荊州,那你要留多少兵馬守?
反正孫權肯定是要取荊州的,你留兵馬少守不住,留兵馬多又拖累瞭益州方向的北伐。
而荊州是你劉備起傢的根本,你麾下謀臣武將多出自於荊州,這荊州又不能放棄。
如此一來,棄又不能棄,守又不好守,攻又不能攻,荊州反倒成瞭雞肋。
孫權對荊州志在必得的執念,就是隆中對最致命的軟肋所在。
何況以劉備的性情,也不可能學孫權背信棄義,對剛剛幫過自己的劉璋動手啊。
當年的劉備,也是在益州磨蹭瞭快三年,直到劉璋先動手之後,方才反目一擊。
可這三年的功夫,曹操不光徹底撫定瞭北方,還收拾瞭大批擁漢勢力,坐上瞭魏王寶座,更平定瞭關隴拿下瞭漢中。
曹氏已穩坐北方,哪怕是曹操死瞭,曹傢在北方的統治根基也無人能撼動。
這種情況下,就算劉備拿下瞭益州又能如何呢?
蕭和現在要做的,自然就是要根據現在的新形勢,補齊瞭隆中對的短板。
“伯溫,繼續說下去,你的理由呢?”
諸葛亮羽扇一揚,輕聲催促道。
臥龍的眼神中,已不止是驚奇,反有幾分明悟之色,似乎已揣摩出瞭些許蕭和話中深意。
“孔明軍師的隆中對,自然是沒錯的,畢竟中原一馬平川,欲與曹操逐鹿中原,勢必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
“奪取關隴,得西涼健馬,我們才能大建騎兵,方能有與曹傢鐵騎正面交鋒的底氣。”
蕭和自然是先要肯定隆中對,爾後話鋒一轉:
“不過主公欲奪取關隴,首先就不能被荊州方面所拖累,這也是孔明軍師在隆中對中,提到要東和孫吳的原由。”
“然現下的局勢大傢也看到瞭,孫權對荊州是志在必得,此人又是一反復無常,背信棄義之徒,我們絕無可能再與之重修舊好。”
“那麼一旦主公西取益州,或是北伐關隴,則孫權必會盡起江東之兵,趁勢再奪荊州!”
“到那時,主公是救還是不救?”
“若救,則不能全力北伐關隴,若不救,則荊州又有失陷之危?”
“如此一來,我們就要反反復復在荊州與孫權拉扯,空耗兵力錢糧不說,還要耗去最寶貴的時間,給瞭曹操平定關隴,徹底坐穩北方的時間!”
“到那時,縱然沒有孫權拖後腿,以我們荊益二州之兵,當真能擊敗鐵板一塊的北方嗎?”
蕭和一口氣,將這隆中對最大的破綻點出。
堂中一片議論。
劉備捋著細髯,眉頭緊蹙,若有所思。
諸葛亮羽扇懸而不搖,咀嚼著蕭和所說,眼神仿若已有某種啟發。
“兄長,伯溫軍師說的對啊,孫權那廝是狗改不瞭吃屎,咱要是去取益州,這狗賊必會又趁機來偷咱荊州。”
“咱還是得聽伯溫軍師的,先滅瞭孫權這狗娘養的才是!”
張飛跳將起來,情緒激動的附合蕭和。
“伯溫識人之能,在亮之上,他對孫權的把握,確實是亮所不及。”
諸葛亮亦微微點頭,說道:
“亮當初這隆中之策,乃是以為孫權有雄主之風,志在中原,必會選擇與主公結盟,兩傢北伐,共滅曹賊。”
“隻是亮沒料到的是,孫權不僅鼠目寸光,還反復無常,與其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自討苦吃。”
“如此一來,我們自然得有所變通,不能再拘泥於亮先前隆中策中的東和孫吳。”
說罷。
諸葛亮站起身來,向劉備一拱手:
“亮以為,主公確當用伯溫之策,暫緩西取巴蜀,當先滅孫權下江東,解除我北伐中原之後顧之憂!”
諸葛亮修改瞭自己的隆中對!
痛痛快快,毫不拖泥帶水,沒有半分顧及顏面。
蕭和微微點頭,不禁暗暗欽佩諸葛亮這份胸襟氣度。
這要另換一人,多半明知自己的戰略有漏洞,為瞭捍衛自己的威望顏面,寧願一條道走到黑,隻怕也要固執己見。
不愧是千古一相的氣量,跟這樣的人做同僚,如沐春風啊…
兩位軍師意見一致,劉備自然是念頭通達,豁然開朗。
“吾本就不願奪劉季玉基業,既是伯溫和孔明兩位軍師,皆力主先伐孫權,收取江東,那吾就聽取兩位軍師之計!”
劉備拍板做瞭決斷,卻又不忘向法正詢問道:
“孝直,伯溫和孔明所言,你怎麼看?”
法正的方略為蕭和駁回,臉上卻並未有不悅之色,此刻反倒是面露欽佩。
他是自恃才高,心高氣傲,但傲的是那些智計不如他的人。
對於眼前這二人,心中卻唯有欣賞佩服。
當下法正哈哈一笑,起身向二人一揖:
“孔明軍師有蕭何之氣量,伯溫軍師有張良之奇謀,正今日方知,豫州為何能以襄陽一隅之地,破曹操敗孫權滅劉琮,終得雄踞荊襄瞭。”
這番贊服之詞,顯然是表明,他已為蕭和謀斷所折服。
劉備再無顧慮,欣然道:
“好,既然諸位再無異議,那咱們就這麼定下瞭。”
“待降卒整編完畢,荊州各郡安撫已定,我們盡起大軍克日揮師東進!”
“下江東,滅孫權!”
眾將轟然起身,慨然領命。
大計已定下,劉備少不瞭要設下酒宴,管大傢夥一頓飯。
喝到半醉時,劉備便忘瞭主公的身份,遊俠附身,端著酒杯與眾人輪番對飲,時而放聲高歌,時而開懷大笑。
“伯溫啊,我聽聞當日你氣走魯肅之時,曾放話說要娶那步子山的妹子為夫人,不知可有此事?”
喝到臉龐通紅的劉備,勾著蕭和的肩膀,笑呵呵的問道。
蕭和一愣。
沒想到這件事兒,竟還傳到瞭劉備那裡。
這時候忽然提起,這是幾個意思?
責怪自己擅作主張,拒絕瞭孫權再次結盟,氣走瞭魯肅?
以劉備的氣量,不至於啊。
“不瞞主公,確有此事,那碧眼兒厚顏無恥,兩度背盟,我這不是想羞辱他一下嘛。”
“此事和確實是擅作瞭主張,該當先行向主公稟明才是。”
蕭和遂是笑呵呵的解釋道。
“伯溫你做的對,孫權這反復無信的小人,確實該教訓教訓他。”
劉備卻顯然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話鋒一轉,劉備眼神變的別有意味起來。
“大丈夫當言而有信,伯溫你既是說瞭要娶那步傢丫頭,自當說話算數。”
“你伯溫身為備之軍師,更是當世奇男子,佳人環侍也乃天經地義。”
“隻是不管你要納誰為夫人,切不可辜負瞭那一個真正關心你的人呀。”
劉備這番話,明顯是在暗示什麼,隻是蕭和酒意上頭,一時間卻未能領悟。
“伯溫啊伯溫,你聰明絕頂,天下人天下事都是洞若觀火,偏偏在這種事上卻太過遲鈍呀…”
劉備見他不上道,隻得以眼神示意。
蕭和順著劉備眼神望去,目光正落在瞭一襲倩影上。
關銀屏。
此刻這位關傢大小姐,正躲在角落裡,手中把玩著酒杯,低眉神思,一副藏有心事的樣子。
“銀屏?”
蕭和回頭看向瞭劉備。
劉備點到為止,隻笑著拍瞭拍蕭和肩膀,爾後端著酒杯起身而去。
看著心事重重的關銀屏,再回想起劉備那些暗示的話,蕭和漸漸開始有些明白瞭。
自與關銀屏相識以來,朝夕相處的一滴一點,她的一顰一笑,每一次的體貼,每一次的幽怨…
全都想起來瞭!
蕭和恍然大悟,終於明白瞭劉備那句,莫要辜負瞭真正關心人的是什麼意思。
“我還真是遲鈍呢…”
蕭和指尖輕輕一戳額頭,一聲苦笑自嘲。
酒宴結束,眾人盡興而散。
關銀屏照例護送他回府,入得蕭府,一路攙扶著他入瞭寢房。
“真是的,不能喝就不要喝那麼多嘛,也不怕喝傷瞭自己的身子~~”
關銀屏口中碎碎念著,扶他坐瞭下來,轉身便去為他倒醒酒茶。
蕭和瞇著眼睛,望著關銀屏背影,此時才忽然發現,這位關傢大小姐身姿同樣是珠圓玉潤,起起伏伏,竟不遜於那步練師。
許是酒意作用,又或許是明悟瞭她心意,蕭和心頭是怦然一動,悄悄站起身來,從背後便是將她往懷裡一攬。
“什麼人!”
關銀屏瞬間警覺,如若被觸發瞭自動防禦機制,素手本能的抓住他胳膊,轉身就是一個背摔。
“哎喲——”
蕭和一聲驚叫,整個人已四仰八叉的被翻倒在瞭地上。
他還沒反應過來時,關銀屏已將他雙手摁在瞭頭頂,順勢便騎坐在他身上。
當看清“偷襲者”是蕭和時,關銀屏先是一愣,俏臉隨即紅到瞭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