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之時,州府中殺聲終於沉寂,那一座府堂也燒成瞭殘垣斷壁。
劉備帶著一眾謀臣武將,已站在瞭這一片廢墟之上。
從幾名俘虜口中,劉備方才得知,周瑜帶著孫紹在此舉火自焚的經過。
“沒想到,周瑜竟有如此風骨血性,確乃江東少有有之豪傑也。”
“這等人物,竟為孫氏而死,實在是可惜。”
劉備對周瑜這個曾經的死敵,此刻也不禁心生出幾分敬意。
一旁魯肅,上前默默一拱手:
“主公,周瑜與敬雖恩斷義絕,但終究曾是朋友一場。”
“肅想請主公恩準,允肅將周瑜屍體收斂下葬。”
魯肅這個面子自然不能不給,何況劉備對周瑜也心存幾分敬意,以他的心胸肚量,豈有不許之理。
於是劉備便不假思索應允,不但令魯肅將周瑜厚葬,還傳令下去,不可為難其傢眷。
魯肅暗松一口氣,忙是拜謝劉備。
“說起傢眷,和記得這州府之中,還扣押瞭不少陸朱等江東四姓族人。”
“對這些人,主公也不妨善待安撫之。”
“江東豪姓大族與主公,畢竟沒有深仇大恨,此番陸遜朱桓等派兵前來偷襲,也是受周瑜之脅迫,不得已而從命。”
“這些人當中,賢能之才還是不少的,比如那被俘的朱桓便是一員勇將,陸遜的智計膽量主公也是見識過的,如顧雍,虞翻等人,皆也是能吏。”
“主公對於江東豪姓,既不能如孫策那般一味殺戮,亦不能似劉表那般無節制的佞幸,自然是得蘿卜加大棒,恩威並施。”
“朱桓也好,陸遜也罷,可堪一用者,自當用之。”
蕭和卻無暇感慨周瑜的自焚,已經開始為劉備放眼將來。
“伯溫軍師此言,實乃深謀遠慮也。”
魯肅敬佩的目光看瞭蕭和一眼,亦附合道:
“陸氏與孫氏有血仇,其所以為孫權出仕效力,初衷也不過是為保陸氏一族的前途而已。”
“今陸氏為孫紹周瑜脅迫,為保族人性命,不得不率軍來解秣陵之圍,勢必違逆瞭孫權之意,二人之間定生嫌隙。”
“陸氏是如此,朱氏,顧氏等想必也是如此。”
“孫權既與江東豪姓離心離德,主公若能善加招撫,接下來揮師南下吳郡,徹底剿滅孫權,全取三吳也更易如反掌也。”
劉備深以為然,遂用蕭和魯肅所獻方略,傳令釋放被扣押解的四姓族人,並善待之。
至於那朱桓,劉備則是以禮相待,親自招撫其歸降。
入城的劉軍士卒,則嚴守劉備軍令,對滿城士民秋毫無犯。
這座江東心臟之城,數日間的功夫,便從戰火的陰影中走瞭出來。
商鋪陸續開門做生意,百姓也敢踏出傢門,街市上很快便恢復瞭車水馬龍的往昔繁華。
劉備則一邊安撫人心,一邊令士卒抓緊時間休整,不日便繼續揮師南下直撲吳縣,將孫權和孫氏殘部徹底剿滅。
…
濡須口。
殘陽西斜之時,殺聲鼓聲漸漸沉寂下來。
攻打濡須塢的曹軍,在留下瞭數百具屍體後,再次灰溜溜的撤瞭下來。
“孤二十萬大軍,一座小小的塢壁,為何就是攻不下來?”
百步外的曹操,盯著那面“關”字旗是咬牙切齒,恨到牙根癢癢。
當年久攻樊城不下,被霍峻所支配的那種抓狂感覺,此時悄然又籠罩在瞭心頭。
“那關羽本為世之名將,今又手握兩萬雄兵,這濡須塢雖小,卻占盡地利,又有水運之便。”
“我軍雖二十萬之眾,卻無水軍可用,又施展不開,久攻不下也在情理之中。”
身後劉曄看出曹操的焦躁,隻得出言寬慰。
曹操嘆瞭一聲,望著那“關”字旗感慨道:
“你說的沒錯,區區一個霍峻都能將樊城守到固若金湯,何況是關羽。”
“若他能輕易為孤所敗,他也就不是那斬顏良誅文醜,孤恨不能得的關雲長瞭。”
聽得曹操對關羽的推崇,諸將無有不服,張遼,徐晃二人還暗暗點頭,深以為然。
一旁程昱,卻皺眉道:
“我軍被堵在濡須塢無法南下,昱聽聞近來那劉備對秣陵城用瞭攻心之策,城中越城出逃者不絕,隻恐那周瑜支撐不瞭幾日。”
“若是給劉備先一步攻下秣陵,則江東失陷必定成局,那孫權獨木難支,定亡於劉備之手!”
曹操心頭一震,目光越過濡須塢,望向瞭秣陵方向,眉宇間憂慮漸生。
“報——秣陵急報!”
一騎飛奔而至,滾鞍下馬。
“啟稟丞相,我南岸細作發回急報,劉備已於兩日前攻陷秣陵。”
“周瑜孫紹舉火自焚,城中江東守軍全軍覆沒!”
晴天霹靂,陡然劈下!
曹傢主臣皆是神色大震。
程昱更是錯愕驚異,萬沒想到自己成瞭烏鴉嘴,剛剛還在擔心之事,轉眼就已成真。
“刷!”
曹操一把奪過帛書,瞪大眼珠迫不及待急看。
孫權發山越兵北上解圍,於曲阿為劉軍所伏,死傷慘重…
周瑜發兵夜襲劉備主營,反為劉備殺到全軍覆沒,徐盛被斬…
劉備雄兵五萬,趁勢攻城,秣陵城破,周瑜挾孫紹舉火自焚於州府之中…
秣陵易手的經過,寫的清清楚楚,由不得他不信。
“蠢材,江東皆是蠢材也!”
“這個周瑜,到瞭這般境地,還敢不自量力對劉備用計,真乃自尋死路也!”
“江東這班無能鼠輩,誤瞭孤之大計也!”
曹操是驚怒之極,破口一通大罵,將那帛書氣憤的扔在瞭地上。
程昱等人匆忙撿起,滿懷驚異的圍看起來。
真相大白,幾人倒吸一口涼氣,彼此愕然的目光對視。
“這必是劉備的攻心之計,將那周瑜逼到亂瞭方寸,不得不破釜沉舟使出這一計。”
“他以族人性命要脅陸朱等人出兵,裡應外合夾擊劉備主營,倒也不失為一條奇策。”
“隻是這一條計策,能騙得過旁人,卻未必騙得過那蕭和呀。”
程昱手捧著帛書,搖頭嘆息不已。
聽得“蕭和”二字,曹操拳頭不由緊攥,眉宇間掠起幾分抓狂之意。
劉曄嘆瞭一聲,卻拱手道:
“丞相,秣陵失陷已成定局,孫權的山越兵又遭重創,更不可能抵擋得住劉備。”
“接下來劉備必會揮師南下,掃蕩吳郡會稽郡,以摧枯拉朽之勢掃滅孫權,全取江東。”
“曄以為,孫權再滯留於江東負隅頑抗,除瞭等死外已毫無意義,倒不如責令他放棄江東,由海路北上廣陵來投奔丞相。”
“一個活著的孫權,遠比一個死去的孫權,對丞相更有用處呀。”
曹操臉上怒色漸漸壓下,沉吟不語。
劉曄的意思,他當然明白。
孫權好歹乃是江東之主,曾雄踞江東近十載,在江東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
把孫權接過江來,當做吉祥物握在手裡,便可借孫權的這份號召力,來招攬江東人心,來惡心劉備,令其即使鯨吞瞭江東也坐不穩。
如此一來,孫權好歹還有些利用價值。
若是孫權死在瞭劉備手裡,則江東忠於孫氏的勢力,便將失去瞭效忠的對象,隻能徹底死心,劉備便將輕松坐穩江東。
“那孫堅孫策何等英雄,卻不想這孫權,竟是一犬豚也!”
曹操是滿腹厭惡的罵瞭一番,爾後卻無可奈何的拂瞭拂手:
“子揚言之有理,就算這孫權乃一犬豚,對孤也有幾分用處。”
“速速過江往吳郡,密令孫權由海路北上,退往江北吧!”
…
吳縣。
“吾早跟你們說過,周瑜絕非劉備對手,他的所謂妙計,必會為那蕭和識破,你們偏就是不聽,非要率軍去秣陵送死!”
“現下可好,我們好容易編練出的兵馬,這一戰就讓你們賠瞭個幹幹凈凈,還折瞭朱桓這員猛將。”
“陸伯言,你告訴我,倘若大耳賊率軍南下來攻吳郡,我們拿什麼來抵擋?”
府堂內,孫權沖著敗歸的陸遜,劈頭蓋臉的憤憤質問道。
陸遜低垂著頭,面色無奈的嘆道:
“遜也知那蕭和神機妙算,周瑜此計勝算難料,遜等此番率軍北上風險極大。”
“隻是周瑜手段狠辣,以我們幾傢兩百餘口族人生死做要脅,遜等又豈能坐視自傢親人性命於不顧?”
“唉~~”
孫權卻未體諒陸遜苦衷,不以為然道:
“伯言啊伯言,你怎的目光如此短淺,就不能以大局為重呢?”
“就算周瑜殺瞭你們在秣陵的族人,可你們不是還是有這麼多族人退至瞭吳郡麼?”
“你不去救秣陵,我們有兵在手,就有希望抵擋住大耳賊來攻,你們這些逃出來的族人,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為瞭大局,有些犧牲是值得的呀!”
陸遜心頭一震,抬頭吃驚的看向瞭孫權。
那幾十口陸氏子弟的性命,在你孫權口中,竟如草芥一般,說犧牲就犧牲?
你說的倒是輕巧,死的又不是你孫傢人,而是我陸傢人啊!
一旁顧雍,虞翻幾人暗自對視,眼神中明顯對孫權的態度存有微詞。
孫權顯然沒註意到眾人情緒變化,嘴裡還在喋喋不休的埋怨責備著陸遜。
陸遜拳頭越握越緊,臉色越來越陰沉,心中怒火也越燒越旺。
“夠瞭!”
忍無可忍之下,他突然間厲喝一聲,打斷瞭孫權的碎碎念。
陸遜抬頭直視著孫權,厲聲道:
“當年廬江一戰,我陸氏為主公你的兄長逼死瞭百餘口人,如今主公你又輕描淡寫間,要我再犧牲數十位族人性命!”
“我陸傢人的性命,在你們孫傢人眼中,當真就賤如螻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