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墻。”自古以來都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葛二兩到東海龍宮的事,早有細作探知報給黃帝。黃帝聽罷,心想兩軍大戰正處在膠著狀態,葛二兩不坐鎮軍中卻跑到東海龍宮去瞭,其中必有圖謀。於是黃帝與伏羲道:“葛二兩其貌不揚,但狡詐多端。不知他到東海龍宮作甚?”
伏羲沉思道:“龍行雨虎行風,葛二兩到東海一定是與水有關。他久攻烈山不下,無計可施,要請龍王來幫忙。”說到這兒伏羲猛然醒悟,“他是要借龍王之水淹我烈山啊!烈山地勢低窪,他若采取水攻的方式奪取烈山,我等休矣。”
黃帝聽瞭伏羲的話臉色大變,也感覺事態嚴重,問道:“先生,有何良策對之?”
伏羲道:“龍王行雨如天河傾泄,不可阻擋,頃刻之間就能把烈山淹沒。為瞭避免損失,必須做到有備無患。”
“如何做到有備無患?”
“撤離烈山。”
“撤離烈山?”黃帝愁眉緊鎖,自從與蚩尤交戰以來,就一撤再撤,他真的不想再撤瞭,“還有無良策?”
“別無良策。龍王行雨頃刻之間就能把烈山淹沒,到那時不但烈山城保不住,就連我們所有人的命都保不住。為瞭保存實力,必須撤出烈山。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我們有軍隊在,就不怕打不垮蚩尤。”
“往哪撤呀?”
“桑平。”
“桑平”黃帝嘟噥著,他知道這個地方還不如烈山,更難防守。“龍王來瞭再撤不遲。”黃帝不想撤,況且龍王何時來水淹烈山還不知道呢。
“到那時再撤就來不及瞭,水火無情啊!宜早不宜晚。”伏羲著急道。
黃帝無奈道:“就依先生。”
伏羲命擂鼓聚將,三通鼓罷,眾將來到帥廳之上,伏羲對眾將道:“葛二兩欲借龍王之水淹我烈山,烈山地勢低窪,頃刻之間就會被淹沒。為瞭保存實力,我們必須離開烈山,撤往桑平。而且為瞭迷惑葛二兩,不讓他知道我們正在撤離烈山,以免趁勢進攻給我們造成損失。因此,應龍你率一部分人馬在城墻之上來回巡視,故意暴露給敵人看,造成一種我們早有戒備讓他們不敢偷襲的假象。之後,你一旦看見陰雲密佈,就率領人馬趕快撤離。其餘眾將攜同百姓一起撤離烈山。”眾將領命,分頭準備。
應龍尊伏羲之命,在城墻上密佈崗哨,率領軍士在城墻上大搖大擺來回巡邏。其餘眾將在伏羲的指揮下緊鑼密鼓的攜同百姓撤出烈山。早有探馬報給葛二兩:“啟稟大將軍,烈山城上崗哨密佈,巡邏如織,不知何意?”
葛二兩一聽哈哈大笑:“伏羲謹慎,怕我偷襲,因此才增加崗哨來防范我們。我才不費那個勁呢,有龍王對付他們,三天之內必見分曉。”
風伯道:“大將軍,能不能他們表面上加強戒備,而實際上在撤退啊。”
葛二兩笑道:“不可能。伏羲雖然多謀,但他做夢也想不到我會請東海龍王來淹他們。”
黃帝一面密佈崗哨,加緊巡邏迷惑葛二兩,一面偷偷在烈山後門撤退。
元始天尊及眾弟子看見黃帝大軍攜同百姓浩浩蕩蕩撤離烈山,不知何意,馬上來見黃帝。黃帝見元始天尊來訪,迎上前來躬身施禮道:“元始老聖人,此來有何見教?”
元始天尊疑惑地問道:“軒轅君,老夫見大軍撤離烈山,不知何意?”
黃帝道:“葛二兩這傢夥不知怎麼和東海龍王勾搭上瞭,他要請東海龍王水淹我烈山。龍王水勢浩大,我烈山地小,況且又處在低窪之處,哪能抵擋住龍王的水勢。為瞭避免水淹,我軍隻好先撤離。”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道:“大可不必,有老夫在,龍王膽敢行雲佈雨,我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元始天尊話還沒說完,黃帝就打斷瞭他的話:“元始老聖人,休要再說這種話。我對你們這些仙人,每次都寄予厚望,但每次都讓我失望。”
一句話把元始天尊臊得滿臉通紅,再也無話可說。的確如此,從雲中子攜雷震子前來緝拿葛二兩,不但沒有拿到葛二兩,反而被葛二兩打得屁滾尿流,醜態百出,直到他元始天尊親自出馬對陣孫悟空也沒有占到便宜。元始天尊不再言語,羞慚而退。
此話一出黃帝就後悔莫及,怎麼能這麼說話,太傷人太不留情面,也太沒良心瞭。憑心而論,若沒有這些仙人們頂住孫悟空、豬八戒和葛二兩,他們已經不知哪裡去瞭。就拿孫悟空來說若沒有元始天尊和他的弟子們,誰能是對手?伏羲和燧人不能與之相比,其他人更不用提瞭。所以,不但沒有感謝元始天尊和他的弟子,還說出瞭令人傷心的話,黃帝真的很後悔。
元始天尊也真的覺得自己很慚愧,本以為自己一出馬,便可一舉定乾坤。結果遇到瞭孫悟空,不但沒有占到便宜,更沒有一舉定乾坤。元始天尊無奈,隻好領著弟子跟著黃帝一齊撤出烈山。
葛二兩在帥帳之中分兵派將:“三日之內,四海龍王就要水淹烈山,我軍趁此之際要一舉攻占烈山。赤松子、封寧子、魑魅魍魎,你們六人必須在三日之內把大小船隻準備停當,以備攻取烈山城之用。誇父、風伯、雨師、後羿你們各帶本部人馬到時多抓俘虜,收繳輜重。如有抓住黃帝或其手下大將者,立刻封公封侯。”眾將聞之歡喜,躍躍欲試。
誇父著急,問道:“大將軍,我等何時出發?”
葛二兩道:“莫急,你等做好準備,聽我號令。”眾將應諾而去。
第三日,在黃帝的帶領下,烈山軍民已經全部撤出烈山。這時,四海龍王在敖廣的帶領下直撲烈山,他們噴雲吐霧滾滾而來。
應龍正在城墻上巡視,往遠處一看,遠處烏雲挾風帶雨滾滾而來,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看來龍王真的要來水淹烈山瞭。伏羲真乃神人也,判斷的太準瞭,應龍對伏羲佩服得五體投地。遵照黃帝之命,現在也是該撤的時候瞭,他大喊一聲:“弟兄們,撤!”帶領人馬撤離烈山。
他們剛剛撤出烈山,烏雲就將整個烈山遮住,緊接著電閃雷鳴。電光一閃,一道道弧線在空中劃過,雷聲隆隆震耳欲聾。“嘩”的一聲,雨點比盆還大傾瀉而下。一會兒工夫烈山城裡洪水滔滔,大水漫過房屋,有的房屋在洪水的沖擊下轟然倒塌,整個烈山城被淹沒在洪水之中。西海龍王敖閏道:“大哥,雨下到這個份上,該停瞭吧?”
敖廣道:“不行!繼續下。”其實雨下到什麼程度他也不知道,葛二兩也沒說,既然來瞭,就一次下個夠。
雨越下越大,誇父對葛二兩道:“大將軍,雨能下到什麼時候啊?再這樣下下去,不但把烈山城淹瞭,我們這營寨也得淹瞭。”
葛二兩一看的確如此,這雨再這樣下下去,自己的營寨也得被淹沒。他騰空而起,一下鉆進雲裡,看見這四個老龍王正在撒歡的噴雲吐霧,行雲佈雨。葛二兩找到敖廣,大聲喊道:“大哥,大哥。”
敖廣正在撒歡的佈雨,聽見有人喊叫之聲,抬頭一看是葛二兩,道:“葛賢弟,有何吩咐?”
葛二兩一拱手道:“多謝大哥相助,停瞭吧,夠瞭。”
“夠啦?”
“夠瞭。”葛二兩躬身施禮對敖廣道,“多謝大哥鼎力相助,日後有用得著小弟之處,小弟定效犬馬之勞。”
敖廣也一拱手道:“也好,愚兄告辭。”然後對敖欽、敖順、敖閏喊道:“收雲,住雨,回府。”傾刻之間,烏雲翻滾著隨著龍王消失在大海之上。
天空雨過天晴,萬裡無雲,天空湛藍湛藍的。葛二兩從空中飄然回到營中,下令道:“攻城!”
隨著一聲令下,誇父、風伯、雨師、後羿,還有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韓湘子、藍采和各率本部人馬,乘船向烈山攻來,在行進中絲毫沒受到阻擋,進瞭烈山更是沒受到阻擋,輕而易舉就進去瞭。葛二兩也隨著大軍進瞭烈山,進去一看整個烈山洪水滔滔,大水漫灌。除瞭水以外什麼都沒有,連個人影也沒看到,更別說想逮一兩個俘虜。費瞭九牛二虎之力,隻得瞭一個空城。葛二兩知道一定是那個牛鼻子老道伏羲搞的鬼,這傢夥智慧超群,事先算到瞭我要請龍王水淹烈山,所以鼓動黃帝早已撤離瞭烈山,讓我白費瞭一把勁。
“伏羲你這個狡猾的傢夥,我一定讓你好看。”葛二兩心裡恨恨地罵道。
黃帝退守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