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遮幕山莊

作者:紫雲紓 字數:4511

清晨。蜀中。麒麟山。

入夏時節,麒麟山的早晨,正是一派清新旖旎的景象。

微風吹拂著山上的一草一木,碧草葉子上的露珠在東方剛剛升起的一輪紅日的映照下發出晶瑩剔透的光澤。

微微的水汽飄蕩在山林中,密蔭深處不時傳來一些清脆的鳥啼聲。

在曲折的山路和蒼翠的松林交相掩映之間,一座高大建築露出氣勢莊嚴的飛簷一角。紅色高墻帶出寬闊的六、七進院落,偌大的山莊門前正上方,一方用上乘松木做的牌匾之上,赫然提著“遮幕山莊”四個遒勁有力的鎏金大字。

這裡,正是赫赫有名的名劍世傢慕容世傢的所在。

天剛蒙蒙亮,傭人們便起身整理完畢,前前後後地忙著灑掃庭院。所有的人都各司其職,忙中有秩,肅穆無聲,盡顯莊園中莊嚴敦謹的治傢風尚。

山莊的前半部分,是平日莊中主人們處理事務的主要場所,後半部分,則是莊中各房各處休憩的院落。而在遮幕山莊的後殿,沉香鬱鬱,則歷來是慕容世傢安放祖宗靈位的地方。

隻聽得一件東西撲倒的聲音,一陣手腳慌亂,一個正在打掃的小廝匆忙地將不慎推倒的祭皿給扶正。恰逢遮幕山莊的大總管蘇青前來查看後殿,看見這一幕。

“怎麼這般不小心?一會兒莊主就要和眾位少爺小姐前來拜祭,如此手忙腳亂,你個人受罰事小,倘若因此延誤瞭祭典,豈是我等能夠擔待的。”

今天是莊內一年一次的拜祖大典,舉莊上下但凡慕容一族都要參加。這也是莊內一年之中最最重要的祭典,總管蘇青如此謹慎小心,也就並不奇怪瞭。

“小的該死!小的剛才失手打翻瞭祭皿,實在是該死!”小廝慌不迭地告罪。

“你進莊有多久瞭?叫什麼名字?”

“回大總管,小人華清,剛進莊不足一月……”小廝畢恭畢敬,卻帶著窘迫。

“罷罷罷。你速速收拾妥當瞭去吧。”瞧清他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蘇青也無意怪罪,擺擺手。

華清聽瞭如獲特赦,忙將祭臺打掃完畢,連同其他下人們一同退瞭出去。

蘇青仔細地查看過每一處,也將後殿的大門關瞭,退瞭出去,卻看見方才那華清還徘徊站在回廊之下,不肯離去。

“蘇總管。”那少年謹小慎微,欲言又止。“華清……有一個不情之請。”

心道那小廝不過是一個剛進府的下等雜役,卻這般麻煩,蘇青聽瞭,將臉一沉。不想那小廝卻將個中緣由娓娓道來。

大抵不過是一段艱辛的往事。

如今時道艱辛,宋遼兩國間的戰火尚未平息,再加上天時不濟,大宋境內多地都遇到瞭災荒,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為瞭逃難而徒步奔徙百裡,時有難民餓殍曝屍於道旁,其狀不可不謂之慘怖。

華清本是關中人士。為避戰火,小小年紀隨父母攜傢奔徙蜀地,豈料逃亡途中父母皆死於饑荒,而唯一的妹妹也在亂民陣中被拐走。在他孤苦一人、就要餓死在路旁的時候,幸而莊中大少爺的車馬經過將他救下,才得以保全性命。不僅如此,大少爺還命人助華清安葬瞭父母。華清隻認遮幕山莊對他舉傢有天大的恩情,無以為報,便入瞭遮幕山莊,希望此生做牛做馬來償還欠下的恩情。

華清聽說今天是遮幕山莊的大日子,隻期冀著能參加今天的祭祀典禮。希望能有幸同拜各位慕容先賢的英靈,哪怕就是遠遠地望著,明日就無端喪命,也不枉來遮幕山莊走這一遭。故此華清特來央求蘇青,望他能放自己入後殿。一番陳情,言辭真切,說到最後竟然跪下瞭。

蘇青沉吟一陣,終同意瞭他的請求。

“好吧。今日,你就在後殿正堂幫著打理祭祀事宜。今後切記要心達、耳聰、目明,好好地做事,好好地做人,勿要辱沒瞭遮幕山莊的英明。”

“謝謝總管,謝謝總管……”華清連連揖禮,欣喜若狂。

“你且來,我再與你交代些山莊上的事情,你剛來不久,隻怕連山莊上的少爺小姐們都不曾認全……”兩人一前一後,徑自去瞭。

“吱呀”一聲,厚重的後殿木門被打開,悠長而靜謐。下人們皆垂首施禮,列成兩行,恭迎慕容世傢滿門英義。

為首走進來的,是一位年在六旬上下,兩鬢花白的老者,面色紅潤,安定自若,無聲的步履中透著一股穩健。有經驗的江湖人士一看就知,此人有著極深的內傢修為。老者面色沉肅,輕撫面前三寸銀髯,走向正堂。他的身後跟著兩位面容不俗,神采英揚的男子,女眷孫侄,卻皆候在殿外。這個人,正是遮幕山莊的當下的主人,慕容長風。

慕容長風接過隨侍遞上前燃著的祭香,向著祭臺上的眾位祖輩英靈的排位拜瞭三拜後跪下,眾人連同殿外的女眷,也都跟著跪瞭。

“大燕國慕容氏列祖烈宗在上,今第三十九代孫慕容長風,虔伏叩拜,焚香禱告,祈求我慕容一氏之英靈,保佑我慕容子孫德綿安康,福澤永繼。”

眾人也跟著三跪九叩,虔誠跪拜。

華清站在正堂的華柱之側,激動地看著眼前的一幕,胸中敬畏之情滿溢。

趁著眾人跪下叩拜的當兒,華清匆匆掃過正堂的英義之士,一一辨認,銘記於心,繼而又掃向殿外,腦海中回想起蘇青大總管的訓示。

慕容一族乃是古燕國皇族之後,六百多年前,那會兒當今的宋朝尚未建立,燕國因著內憂外患為他國所滅。皇族僅存的一支血脈,在戰亂中逃離瞭皇城,隱居在一處世外桃源避世,這一躲就是近百年。

許是慕容一族不當就此湮沒無聞。曾經避世百年的慕容一族中,有一位祖輩在那幽谷之中借鑒自然靈秀之道,悟出瞭一套精妙絕倫的劍法,將其命名為催風九式,取其劍勢疾如風,破長空之意。是以慕容一族得以仰恃其威名重出江湖。而這位先輩的隨身寶劍催風劍亦是聲明鶴起。不料江湖才人輩出,這催風九式後來竟被江湖俠客窺出瞭破綻,慕容一族從此聲望大不如前。那柄催風寶劍也被封存在遮幕山莊的劍庫之中。直至第三十九代孫,現任遮暮山莊莊主慕容長風的出現才有所改變。

現任莊主慕容長風自幼好習劍術。聽聞他七歲的時候,有一次追隨父親到劍庫中無意中窺見催風寶劍,便言:他日我必當鉆研出催風十式,令這催風寶劍重出江湖。慕容長風莊主一生癡迷劍術,十四歲起便到武林各大門派與人比劍,登門求教,終於在三十歲上悟出瞭催風第十式,並一舉擊敗瞭當時劍術江湖排行榜上的第七、第三、和第一名劍客,使催風劍法成為江湖上所有英雄豪傑都聞之敬畏的驚世劍術。從此遮幕山莊便成為天下第一劍。

慕容長風為鉆研劍術,直至三十有五才娶瞭以南宮九式名震江湖的另一劍術名傢南宮世傢的小姐南宮紫衣為妻,一時兩傢聯合,概無敵手。

慕容長風共有三子一女,長子慕容楚。大少爺慕容楚天生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素有俠名。加之得到父親催風十式的真傳,向來為江湖人士所敬畏。這慕容楚娶得也是南宮傢的小姐,莊主夫人的侄女,南宮荻。

卻說這位南宮夫人真的是生的天仙一樣的相貌,夫妻二人也是伉儷情深。隻嘆十年前武林正派聯手對抗逍遙宮一役,莊主夫人南宮紫衣與南宮荻皆因在陣中受到玄冰掌的重創,藥石無靈,不治而亡。

然南宮荻夫人在彌留之前,生下瞭腹中已受瞭寒毒的孩童,也就是慕容傢的長孫慕容燕。這孩子亦是十分可憐,自幼因寒毒落下弱疾,在五歲那一年就被送往少林修習少林內功抵禦寒毒,至今不曾回過山莊。

想到這,華清仔細地看瞭看跪在慕容莊主身後的慕容楚,心中滿是感激。也正是他,那一日在路邊將自己救起。

慕容楚身為長子,妻室自不可懸空,後來便由老莊主做主,又續娶瞭夫人柳如煙。柳夫人雖並非出身望族,但自幼生長於書香門第,端莊賢淑。她為慕容楚留下瞭一子一女,慕容政和慕容靈。

此刻大少爺慕容楚的身旁,還立有一位身子不凡的男子,他卻是三少爺慕容楓。

蘇青告訴華清,二少爺在很早之前就斬斷塵緣,出傢為僧,如今依舊在少林。聽到二少爺竟有這般選擇和際遇,華清很是奇怪。可是總管蘇青卻似乎要刻意避過什麼,對於二少爺出傢的因由直接跳過,隻字不提。

隨即蘇青告訴華清,三少爺慕容楓,文武雙全,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物,也是莊主最為疼愛的兒子。他娶得也是南宮傢的小姐南宮蕊兒,生有一子,名叫慕容樺。

此刻站在柱子旁,華清隻能悄悄看著三少爺慕容楓的側臉。他身著一身青衫,體形修長,目如星鬥,英眉闊鼻,舉手投足間皆是一段風流。

華清又將目光悄悄飄向殿外,便見到在那群女眷內眷當中,為首的一個,身著鵝黃羽衣,雙十年華,生的是閉月羞花的貌,氣度更是非凡,心內便料定那就是四小姐慕容羽。

華清從總管蘇青那裡聽聞,四小姐慕容羽自幼就聰慧異常。慕容羽自幼就對黃芪之術十分鉆研,四處求訪名醫拜師學藝,總算學得一身精妙的醫術。雖然她身為女流不能修習傢中祖傳劍法,但她時常為解救窮人病痛而來回奔走。這麒麟山一帶,方圓百裡的人都知四小姐道慕容羽是個心極善的人,多半都曾受過她的恩惠。他們既敬佩四小姐慕容羽精湛的醫術,又感念她的善心,因此都稱她作玉面菩薩。

就在華清將眼前的眾人一一銘記在心之時,慕容長風已然完成一應禱告和拜祭。一時兩位少爺輪流執香上前禱告,華清一收雜念,眼觀鼻鼻觀心,心中默念有詞,隻盼能告祭這滿堂的英靈。

日頭漸重,禮畢,慕容長風命眾人先行離開,卻單獨留下瞭三子慕容楓。華清依舊立在門外,神情肅穆,不敢有半分懈怠。

“楓兒,我慕容傢雖然傢規持重,但也並非是那愚頑不開化的傢族。三日後你可將那月姬納入莊內,但需謹記,不得怠慢瞭蕊兒,還要叮囑那月姬謹守妯娌之道。我慕容一傢需謹記綱常之道,守得一團和氣,才是立傢之本。”

“兒記下瞭。”

“去吧。”

一行人俱散去。

華清後來才打聽到,那名喚月姬的,乃是麒麟山下麒麟鎮攬月閣的頭牌花魁。隻因三少爺一次無意在攬月閣睹得月姬的非凡之貌和驚世才情,才毅然決定將其納為妾室。這件事一度引起麒麟鎮上的一番熱議。不曾想老莊主慕容長風竟不是那等頑固腐朽、容不得門第之見的庸碌之輩,欣然同意瞭這門婚事,並屬意三子慕容楓待行完遮幕山莊祭祖大典三日後,將那月姬迎入莊中。

尋常人傢娶妻納妾,本就並非什麼稀罕事,更何況是在江湖中地位非凡的遮幕山莊的少爺娶親。這原本亦算上一樁喜事。聽聞這月姬雖為雅妓出身,卻是個別具才情的賢良女子,莊中三少爺慕容楓的兄長和妹妹亦皆是樂見其成。

三日後,恰逢華清被蘇青派去協助打理接親事務,因而有幸參與此次三少爺的婚禮。

當日,迎接月姬的儀仗隊簡單而不失隆重。當花轎被從角門中抬進來,吸引瞭眾多丫頭仆人們前去觀看。眾人都在議論紛紛,這月姬竟是個什麼樣的好相貌,竟讓一向心高氣傲的三少爺肯將她帶回莊中。

新娘被喜娘背回新房,正要進門之際,門廊下忽然刮起瞭一陣大風,華清剛好手提喜皿,不經意瞧見那新娘子的半張臉,不由的倒抽瞭一口涼氣。邊廂所有的下人也俱是一呆。

好個妙人兒。不過是看到瞭半張臉,華清便隻覺終身不忘,隻怕就連四小姐都要被比下幾分。沉吟瞭半天方回轉神,華清心道三少爺真真是好福氣。

婚禮倒也為莊上增添瞭不少的歡聲笑語,倒也是喜氣洋洋,新婦雖然出身低位,但還算大方得體。婚禮之後,遮幕山莊的日子一切又都恢復瞭平靜。

夏去秋來,時光荏苒。

這一晚,正在值夜的華清打著哈欠,取瞭火折子,點瞭燈籠,出瞭遊廊,轉去茅房。

月色不好,雲彩層層疊疊將月亮遮瞭個透,四下裡一片寂靜。華清睜著腥松的睡眼,看著腳下的路,往前走著。忽然,他聽到瞭一陣輕微的聲音。

華清站定,屏氣凝神聆聽瞭片刻,卻並無動靜,心想自己是不是聽錯瞭。舉起燈籠照瞭照,現在正是三更天,各房應該都歇下瞭,應該不會有人再走動瞭。

在昏暗的燈籠的光暈照耀下,旁邊的樹枝上一隻不知名的鳥忽然驚飛而出,嚇得華清腳下一個趔趄。抬起頭看著躲在雲層背後的月亮,華清暗罵瞭一句,繼續往前走。忽然,他看見東邊院子的屋頂上有一個黑影一閃而過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