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子要成親,已經入閣的陳廷鑒無暇長期離京,孫氏便帶著三個兒子回瞭老傢。
至於為何是三個兒子,因為她的老四陳敬宗開春就自己跑回來瞭!
隻要想到這事,孫氏便忍不住咬牙切齒,不知該罵兒子性子倔,還是罵丈夫太過嚴格。早知道丈夫在管教兒子一事上冷得像塊兒冰,當年孫氏未必那麼容易就答應嫁他,早知道乖巧可愛的老四遇上丈夫後會越來越皮越來越倔,孫氏可能也不會跑去京城與丈夫團圓!
“母親又在想四弟瞭?”
同車的陳衍宗見母親露出熟悉的惱火模樣,笑著問。
孫氏的註意力瞬間回到次子身上,摸摸兒子的手,再看看兒子的臉,心疼道:“千裡迢迢的,娘就心疼你。”
十六歲的陳衍宗身量修長,隻是過於清瘦瞭些,臉色也是病弱的蒼白。
可他目光溫和,笑如春風:“是我想看大哥成親,路上是辛苦些,可我心裡高興。”
孫氏笑道:“娘也高興,咱們一傢都高高興興的,隻留你們父親在京城冷冷清清。”
說完,孫氏看看窗外,感慨道:“前面就是鎮子瞭,瞧著好像又新蓋瞭幾排房子。”
陳衍宗也靠近窗戶,頓瞭頓,他指著自傢後面的那座山問:“山路上好像有人,會不會是四弟?”
孫氏瞇著眼睛辨認,確實看到一個灰不溜秋的孩子身影,隻是離得太遠,看不清臉。
陳衍宗:“四弟知道咱們今日到,肯定早早就盼著瞭。”
孫氏:“他真想咱們,就不會狠心自己回來。”
陳衍宗咳瞭咳。
孫氏:“好好好,二你說得都隊!”
一刻鐘後,車隊停在瞭陳府門外。
老太太、二房一傢都來接瞭,孫氏先下車,陳伯宗、陳孝宗已經過來瞭,一起扶陳衍宗。
孫氏先給老太太行禮,紅著眼圈表達一番思念、愧疚之情,然後才問:“怎麼不見老四?”
老太太:“山裡玩去瞭,我跟他說你們今日到,臭小子當沒聽見一樣。老大媳婦你跟我好好說說,老四怎麼變這樣瞭,離京時他明明很乖啊!”
孫氏:“這您得問您的好大兒去,您給他寫封信,叫他一五一十地答。”
陳伯宗上前,替父親解釋一番。
老太太搖搖頭,兒子離得遠,她想管也管不瞭嘍。
眾人去廳堂說話,孫氏盼啊盼,快吃晌午飯瞭,老四終於回傢瞭。
陳敬宗一進來,母子四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
孫氏吃驚道:“怎麼黑瞭這麼多?”
十歲的陳敬宗臉一繃,眼睛往上看。
老太太:“等老大成瞭親,你們快把他帶走,繼續住這邊,我替他操心都不夠累的。”
陳敬宗:“祖母又在口是心非瞭,明明稀罕我稀罕得不行,見我就瞇眼笑。”
老太太:
陳敬宗走到二哥的椅子後,看著二哥蒼白的臉,他動動嘴唇,又把話咽瞭回去。
陳衍宗笑道:“我在車上就見到你瞭,當時離得遠不確定,現在你回來,衣裳顏色果然對得上。”
陳敬宗臉色微變,旋即道:“我在山上練習射箭。”
陳衍宗不拆穿弟弟,陳孝宗卻接過話去:“練習射箭怎麼半天沒動?我跟大哥也都瞧見瞭,你在山路上木頭似的戳瞭半天。”
老太太笑瞇瞇:“肯定是在看你們呢。”
陳敬宗曬得微黑的臉便透出幾分紅來。
散席後,陳敬宗跟著二哥往二哥的屋子走,沒想到大哥、三哥也都跟瞭過來。
陳敬宗:“你們來做什麼?”
一個十九歲的舉人,一個十四歲的秀才,老頭子越誇,他越看不順眼。
陳孝宗驚訝狀:“我們來陪二哥,與你何幹?”
陳敬宗:“二哥不需要你們陪。”
陳孝宗剛要還嘴,陳衍宗忽然以拳抵住唇,低聲咳瞭咳。
周圍一片安靜,最終,陳衍宗道:“都來吧,咱們兄弟很久沒聚瞭。”
無人反對。
進瞭屋,陳衍宗靠坐在榻上,另外三兄弟排排坐。
陳敬宗不理會大哥三哥,但如果二哥問他什麼,他別別扭扭地都會回答。
說瞭些彼此的生活,陳孝宗瞥眼正襟危坐的大哥,朝四弟使眼色:“你回來後,可見過咱們未來大嫂?”
陳伯宗目不斜視,既沒有看四弟,也沒有看三弟。
陳敬宗問:“二哥想知道嗎?”
陳衍宗笑:“我隻希望她傢裡一切如意。”
陳敬宗這才道:“我剛回來的時候去過一次,替咱娘送她預備的那一堆禮物。大嫂出來陪我說瞭會兒話。”
陳孝宗:“是不是跟你打聽大哥瞭?”
陳敬宗:“沒提大哥,隻問瞭老頭子、娘還有二哥。”
陳孝宗:“那我替大哥問一句,大嫂是不是比小時候更美瞭?”
陳伯宗終於冷眼看過來。
陳敬宗也瞪瞭三哥一眼:“當我是你,見到個女的都要多看兩眼?”
陳孝宗:……
陳敬宗摸向懷裡,掏出一塊兒紅紙包裹的喜糖來,遞給二哥:“祖母替大哥成親預備的喜糖,味道還行,二哥嘗嘗。”
陳衍宗笑著接瞭。
陳伯宗的婚期定在十月十八。
陳府喜氣洋洋的,天還沒亮,陳伯宗就帶著三弟、四弟前往俞傢迎親。
陳敬宗因為長得高,也有模有樣地騎著一匹馬,被兩個哥哥夾在中間,怕他不小心摔瞭。
“平時不給大哥一個好臉色,今天倒是巴巴地非要跟過來,你要是摔個跟頭,我們倆也跟著丟人。”陳孝宗笑著編排弟弟。
陳敬宗:“手下敗將也好意思看不起我。”
陳孝宗:……
陳伯宗素來不會摻和這些無異議的口舌之爭。
走瞭一段路,陳孝宗又調侃四弟:“大哥大嫂是娃娃親,我與二哥必然會娶京城的名門貴女,老四你乖乖跟我們回去,父親肯定也會為你挑個大傢閨秀。”
陳敬宗:“你是嫌棄大嫂跟咱娘都是小門小戶?”
陳孝宗:“你知道我隻想勸你回京,不必在大哥面前搬弄是非。”
陳敬宗:“回京有什麼好,京城的名門貴女就一定美?再說瞭,高門大戶願意把女兒嫁給你,想要巴結的是老頭子,也值得你拿出來顯擺。”
陳孝宗:“行啊,半年不見你寒磣人的本事倒是漲瞭不少。現在你還小,大話隨你說,等著吧,將來真娶不到媳婦時,自然有你急的。”
陳敬宗嗤道:“管好你就行,我的媳婦一定比你們仨的媳婦加起來都要好。”
陳孝宗嘖嘖:“你也不怕閃瞭舌頭!”
陳伯宗也淡淡地斜瞭四弟一眼。
同一日,京城。
華陽陪母後用過早飯,就要離開坤寧宮。
戚皇後:“好好讀書,不許再亂跑。”
華陽眨眨眼睛,乖巧地點點頭。
小公主上午隻有一個時辰的課,上完課,華陽興奮地對吳潤道:“今天我想去內閣。”
吳潤微微彎腰,哄面前才七歲的小公主:“閣老們那裡全是堆得高高的奏折,著實沒什麼好玩的,不如奴婢陪公主去禦花園觀魚?”
華陽不予理會,直接去找父皇瞭。
景順帝果然親自牽著女兒去瞭內閣,並且吩咐一路遇見的侍衛,以後這條路隨意女兒進出,任何人不得阻攔。
侍衛們敢不遵命?
華陽得意地揚起下巴。
不過景順帝把女兒送到文淵閣附近,便找個借口走開瞭,讓女兒自己過去。
他不能去啊,去瞭肯定要被首輔諫言,說他帶女兒過去不合規矩!
景順帝不喜歡被戚皇後或首輔講大道理,隻要他不露面,就可以推脫是女兒頑皮自己來的。
目送女兒心滿意足地帶著吳潤走向文淵閣,景順帝松口氣,大步離開瞭。
文淵閣,五位閣老正各自忙碌著。
冷不丁的,外頭的簾子被人挑開,閣老們先後抬頭,就見七歲的華陽公主竟然來瞭,穿著一件桃色繡牡丹的蜀錦褙子,頭戴栩栩如生的金蝶發鈿,一雙清澈漂亮的丹鳳眼逐個打量著他們,明明還那麼小,卻比景順帝還要趾高氣揚,絲毫不怕。
小公主看瞭一圈,目光頓在瞭離主位最遠離門口最近的那位最年輕最俊逸儒雅的陳閣老身上。
五位閣老為何都認得養在深宮的小公主,就因為小公主貪玩,經常跑去宮道上觀望他們。
“公主怎麼來瞭?”
陳廷鑒與首輔幾乎同時開口,聽首輔也問瞭,陳廷鑒及時打住。
華陽揚著小臉道:“我隨便看看,閣老們繼續忙吧,不用招待我。”
陳廷鑒垂眸笑。
華陽真的自己逛瞭起來,在每個閣老那邊都逗留一會兒,最後走到陳廷鑒的桌案前。
小公主看瞭看,發現陳閣老的桌子上放著兩顆紅紙包成的糖。
華陽瞅瞅糖,再瞅瞅長胡子的陳閣老:“您都這麼大瞭,還愛吃糖?”
陳廷鑒躬著身子,溫聲回道:“非臣愛吃糖,而是今日臣的長子大婚,臣特意從傢裡帶瞭些喜糖,分給幾位閣老。”
華陽:“令公子成親,您怎麼沒告假?”
陳廷鑒神色微黯:“他們在臣的故鄉陵州成親,隔瞭兩千多裡地,臣不便回去。”
華陽點點頭,視線再次偏向那兩顆喜糖,她還沒吃過喜糖呢。
陳廷鑒拿瞭一顆,雙手奉上:“民間小吃,若公主不嫌,也請公主賜臣長子長媳一些福氣。”
華陽接過糖,朝甚合她眼緣的陳閣老道:“多謝閣老美意,令公子夫妻一定姻緣美滿、萬事如意。”
說完場面話,小公主握著喜糖離開瞭。
小公主是不會在路上吃東西的,一直回到棲鳳殿,華陽才展開糖紙,對著那塊兒色相普通的糖皺皺眉,以袖遮面,試著舔瞭舔。
嗯,還挺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