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頭,葉棗也露出話來,提醒瞭葉楓,這件事是八爺幫著解決瞭的。
葉楓雖然為人呆板瞭些,可到底也不是傻子。
心裡是感激不盡,也隱隱明白瞭妹妹的意思。
覺羅氏還怕葉楓不肯去,畢竟葉楓這幾年總是避開各處的示好。
可這回,是葉楓主動,叫覺羅氏備禮物的,還嚴明瞭要重一點。
覺羅氏心裡暗笑著將禮物準備好瞭。
葉楓去瞭八爺府上,沒怎麼等,就被迎進去瞭。
八爺都吩咐瞭,要是葉世子來瞭,就請進來。果然就來瞭。
奴才們隻當是兩個人說好瞭的。
八爺在書房裡見瞭葉楓。
八爺自然不會說是你妹子的要求,我才管你的事。
八爺想,對這個呆子,說的拐彎瞭沒用!還是直接點吧。
“也是那皎月姑娘急瞭。是那吳媽媽逼得緊。皎月姑娘年紀又大瞭。一時糊塗,巴著你不放。”八爺笑道:“好在那人願意接瞭她進府,就此也算是瞭結瞭,以後不必擔心瞭。”
“臣多謝八爺,這件事……臣自知不是這般簡單。還要多謝八爺相助。”葉楓一個長揖到底:“多謝八爺。”
“快起來吧,你我之間,何必如此?便是不容易,你的事,我幫一把也是應該的。日後我有事,莫非你看著不管?”八爺笑道。
“自然不能,臣一定會幫著八爺的。”葉楓認真道。
八爺想,這個人啊,是有毛病,呆瞭些。可是這心性其實是極好的。
他不輕易認定朋友,但凡認定瞭,那就是盡心盡力。
所以,眼下八爺不覺得不好瞭,挺好的。皇子又如何?要是沒有差事瞭,還不及一般官員呢。
所以啊,他也需要朋友不是?
葉楓,很好。
“子寧兄既然來瞭,就一起用一頓午膳吧。正好也有些事與你說。”八爺拉著葉楓。
葉楓點頭,見他不說這件事瞭,他也就不說。
不管怎麼說,心頭大石落地,心裡也是輕松瞭。
八爺這個朋友,也算是徹底交瞭的。
畢竟這幾個月在朝鮮,八爺就很是照顧他,如今,不過順水推舟而已瞭。
一整個夏天,後宮裡沒有事,太後終究沒有找什麼事。
隻是不見五阿哥和明嬪罷瞭。倒是對新來的錦嬪寵愛有加。
朝中事,一切都向著好處發展。四爺早就防著臺島的人和蒙古人有勾連,所以一早就將沿海往蒙古去的路看住瞭。
也不敢說萬無一失,可是近處的路,和好走的路就休想走通。
主要是,臺島下來就很難。所以,就算是能聯系的上蒙古人,也是費盡的很。
而到瞭八月初的時候,福建來瞭消息,第一批戰船已經做好瞭。雖然隻有十艘,可一艘容納幾百人也是可以的瞭。
加上以前的舊船,就算是要打,也不會是個被動局面瞭。
尤其是四爺早就叫人在廈門,金門的要塞地方安置上瞭紅衣大炮。
一般不用,可一旦戰事不利,那是必然會用的。
而四爺也決定,明年南下,從浙江一路去福建。
中間麼,自然還有一點節目的。
漢人講究師出有名,也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棗棗有句話說的有理,滿人是從李闖王手裡拿來的江山,又不是真的將明朝滅瞭。
這事,先祖嗤之以鼻。可如今到瞭四爺這裡,他覺得真是太好用不過瞭!
四爺下旨,這一個冬天,嚴防死守,繼續加緊造船。
開春後,就要備戰瞭。
他也不想打,可臺島……不打真的能拿下?拿不下臺島,以後就不能自由出海。
並且,四爺不想在他手裡,將臺島丟出去。
今年雨水充沛,糧食豐收。整個夏天也沒有哪裡決堤的話。
至於河南有幾處小地方略有災害,畢竟不嚴重。
所以,可謂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瞭。
而葉棗這一個夏天,帶著孩子,時不時去乾清宮住一夜。也是優哉遊哉。
這回又有半個月沒見四爺瞭,葉棗換瞭一身淡藍色的旗裝,叫奶娘抱著孩子,往乾清宮去瞭。
如今孩子大瞭不少,她可真是抱不動瞭。
五阿哥不老實,一路上看見什麼就說什麼。
“你呀你,會說的這麼多,就是不肯叫皇阿瑪,你要急死你阿瑪啊?”葉棗看著五阿哥。
五阿哥就響亮的叫瞭一聲額娘!
把個葉棗喜歡的不行,同時,也同情四爺。
這都幾個月瞭,就是不會叫阿瑪。
甚至上回見瞭太皇太後還會叫一聲‘老舉舉’那!(老祖宗)
四爺聽聞葉棗母子來瞭,就叫他們進來。
葉棗就叫奶娘把孩子放下來。
五阿哥搖搖晃晃的往裡走,眼睛是準的,奈何腳步不準。
搖晃瞭半天。四爺都想伸手抱著瞭,又沒有。
五阿哥到底會走瞭也就兩三個月,走不好,這一下就磕在瞭桌子邊上。
好在蘇培盛手快,一把攔住,也就是輕輕磕瞭一下。
五阿哥自己揉著頭,還呼呼瞭幾下,然後才撲進瞭皇阿瑪的懷裡。
抬起頭就道:“灰!”
四爺失笑:“還是不懂叫皇阿瑪?不給飛瞭。”
四爺很是……期待啊。從二月開始,這都八月瞭,半年過去瞭,就是不會叫皇阿瑪。
“瑪瑪……”五阿哥張嘴,很認真看著四爺。
四爺去隻能嘆氣瞭。
這見瞭皇額娘也叫瑪瑪,見瞭他還是瑪瑪……
“咦,這音不一樣呢。滾滾是叫你的爺。”葉棗卻分辨得出自己的孩子聲音裡的區別。
四爺詫異:“是麼?”
“瑪瑪!”五阿哥就又叫瞭一聲。
四爺也管不得是不是真的瞭,反正挺高興的。
四爺在葉棗母子這裡,溫水效應次數太多瞭,他自己不覺得,蘇培盛都沒臉數瞭。
反正明嬪娘娘說的都是好的,對的……
“來,阿瑪抱著飛一會。”四爺立刻就有勁兒瞭。
葉棗掩嘴一笑,心想這滾滾還這麼小呢,就把四爺征服瞭。
但願以後也有這個本事吧。
四爺抱起五阿哥,就玩起來瞭。
父子兩個一個掛著笑,一個早就笑出聲。
整個乾清宮都聽得見五阿哥的大笑,真熱鬧啊。
奴才們不禁想,四阿哥那小小的人,如今已經十分規矩瞭,倒是五阿哥還是無憂無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