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發行記事9

作者:東方青鳥 字數:2121

魯興說著,板起手指道,“……這陣子通過各個渠道瞭解下來,眼下燕京晨報社成本所費主要在幾個方面,一是要養一批編輯部人員,人員眾多,薪酬不少,一年估算下來,約莫近千兩銀子,總編的分紅還不在其中,錄事的額外收入也不在其中。『天籟小說ww『w.2

二是同樣要養一批外聯部的人員,以及外聯部所負責的在各城區的一大幫線人,這些個線人凡是提供新聞讓晨報采納,必有酬銀。

以上這兩樣,編輯部和外聯部,咱們這幾傢報社全然沒有,隻有這種新式報社才有。

三是燕京晨報社有大批的行人員,比咱們幾傢行人員的總數還要多得多,這裡頭的薪酬也決非一個小數目。

四是賠本行,免費放,每日三千份報紙,據說以後還會翻倍增加,也是免費,以最低三千份計,每份報紙成本算三個銅板,便是九千,折白銀約莫八兩上下,一個月便是二百四十兩,若免費半年,便是近一千五百兩……

五是銅活字,這個不用說瞭,動輒成千上萬兩。

另外,還得計入籌備期的各項成本,樣樣都得花錢,燕京晨報社籌備瞭近三個月,咱們雖是依葫蘆畫瓢,但未見得簡單,或許花的時間更長。

王社長,照此計算,你覺得一萬兩銀子夠做什麼?”

“這……”

魯興講得頭頭是道,不容反駁,王進登時語塞,怔瞭片刻,拿起茶盞喝瞭一口,皺著眉頭道,“……也罷,二萬兩就二萬兩,隻是鄙人身傢有限,最多隻能出二千兩,你們有錢的幾位,便多出些吧。”

他原本是打著小算盤,除瞭規避風險外,還想在股金的比例中,同諸人持平,因此力主資金控制在一萬兩以內,若是資金在二萬兩,分攤下來,每人得三千多兩,他可承受不起。

但此時聽瞭魯興這番話,也知事不可為,一萬兩銀子確實不夠創辦這種新式報社,隻能打消此念,至於股金比例降低,也是沒奈何的事。

“那就二萬兩吧,但鄙人也隻能出二千兩。”

錢東明隨即跟在他後面說道。

他同王進的想法其實一樣,但情形擺在面前,也隻能收起私心,做瞭讓步。

張仲、魯興、谷有德、陳為四人聞言,相視一眼,張仲沉吟道,“如此也好,王社長、錢社長各出資二千兩,咱們四人多一倍,各出資四千兩,合起來正好是二萬兩,十成股金中,咱們四個各占二成,王社長和錢社長各占一成,諸位可還有何異議?”

說著,他望瞭望魯興、谷有德、陳為三人。

王進和錢東明倆個已是明確表態,拿出二千兩銀子,自然沒必要再問,隻要魯興等三人同意此提議,資金及股金比例問題就算定下瞭。

“鄙人同意張社長的意思,鄙人出四千兩。”魯興率先開口道。

緊接著,谷有德和陳為倆個也相繼表態,各出四千兩。

這個結果在大傢意料之中,但最終確認,皆還是滿意一笑。

到此為止,他們幾個商談頗有成果,不但決定瞭成立新式報社,並且就資金及股金比例問題達成一致,這時彼此放松下來,一面喝茶,一面就社長人選問題接著商討起來。

……

華燈初上,在賈母處用過晚餐的賈瑋和姐妹們回到園中,照例來到怡紅院中聚談。

賈瑋將準備好的晨報創刊號分給各位姐妹們,大傢各捧著一張報紙,坐在椅凳上看得認真。

這份報紙是賈瑋所辦,並且其中也有她們參與的心血,如黛玉的創刊詞、共同制作的樂聞益趣版面的部分謎語,因此不自覺間,大傢早都對這份報紙存瞭一份特殊的感情。

一時間沒有交談,一陣子後,大致翻瞭翻各個版面,各位姐妹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起來。

“二哥哥,成日傢聽你說辦新式報紙,今日總算見瞭廬山真面目……當真不錯呢,每個版面皆有可觀之處,往後記得每日帶回來給我們看。”探春頭一個笑著向賈瑋說道。

“正是呢,我也想天天看……這幾個版面中,我獨愛新聞,新聞中又獨愛市井新聞,新鮮有趣,呆在園子裡,可聽不到這些。”黛玉也接口笑道。

她們倆個說著,李紈、寶釵、迎春、惜春也都笑著贊瞭兩句,並也不忘讓賈瑋天天帶報回來。

對於姐妹們這個小小請求,賈瑋自是滿口答應。

說起來,姐妹們真正喜歡閱覽燕京晨報,他也高興得很,多多少少證明瞭這份報紙辦得尚可。

他這時倒是想即興弄一個讀者調查,便道,“這份報紙,你們眼下也都掃瞭一遍,請各自說說最喜歡哪個內容,於我也有啟迪。”

“我最喜歡這個重陽節的專題,很有節日的氣氛。”探春簡潔地說道。

“適才翻瞭翻,衣食住行版面的這個筆記,我最是喜歡。”李紈指著養生版面一篇關於肌膚保養方面的筆記,含笑說道。

雖說她是孀婦,但她一向註重妝飾儀容,喜歡這樣的文章也是自然而然。

“呵……我剛才說瞭,我獨愛市井新聞,今日這創刊號,我最愛這篇……”說著,黛玉一隻手指著市井新聞版面某處,一隻手捂著小嘴笑起來。

大傢疑疑惑惑地湊過去一看,也都笑瞭起來,這是一篇北城王矮腿巷倆個街坊爭著買一塊肋條肉,誰知正爭得面紅耳赤,那塊肋條肉卻讓一隻大黑狗趁人不備叼走的市井趣聞。

“……你們瞧瞧,這個巷子的名字就有趣的很,更別說這一則新聞瞭……呵,市井中什麼事兒都有,想像都想像不出,笑死我瞭……”黛玉再次說著,眼睛彎成月牙兒。

賈瑋摸摸鼻子,愛看雜書,愛聽故事,如今又愛上瞭市井新聞,林妹妹到底是林妹妹。

這時還剩下寶釵、迎春、惜春三人沒說,坐在寶釵身邊的探春,推瞭推寶釵,“該你瞭。”

“我喜歡這篇。”寶釵雖然落在後面才說,但此時探春一催,她也不矯情,指著雜談中一篇文章說道。

這是一篇關於重陽節傳統意義的闡釋,她學問淵博,喜歡這樣的文章也無可厚非。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