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異鄉生日禮

作者:清茶煮酒 字數:2098

第二天,八月十六。

一早王氏就起床,到灶房忙活起來。

顏汐想著今天劉衡就要去府城讀書,王氏可能是舍不得他,才這麼早就起來忙碌收拾。

等她洗漱完,堂屋的八仙桌上,王氏已經放瞭三碗面條。

王氏和劉衡的碗裡都是面條加青菜肉絲澆頭。

而顏汐的碗裡,除瞭青菜肉絲澆頭,還鋪瞭一個雙黃蛋。滿滿的一大碗,堆出瞭一個尖兒。

這雙黃蛋是前幾天鴨子生的,她撿起來給王氏看,王氏說是雙黃蛋補人,就收起來瞭。她以為是留給劉衡吃,沒想到今天煎給自己吃瞭。

王氏將筷子遞到顏汐手裡,“汐兒,來嘗嘗我做的搟面條,這荷包蛋還是學瞭你的做法,也不知道味道怎麼樣。今日可是你生辰,這碗長壽面,你得吃完。”

顏汐一愣,忙忙碌碌,她早就忘瞭生日這件事。乍然聽人提起,才恍然想起,原來今天是自己生日啦。

她的生日,和原主也是同一天。

劉衡不好意思瞭,“娘前幾天也不跟我說一聲,我都沒備生日禮呢。”

“你的禮等府城回來補上。”王氏叮囑瞭一聲,又問顏汐,“面條怎麼樣?嬸娘做飯的手藝沒你好,隻怕面條味道不行。”

“不,好吃。嬸娘做的面條,很好吃。”顏汐夾瞭一筷子面條,塞進嘴裡。

“面條不能咬斷啊,得吃進嘴裡才能咬。”王氏看她嘴巴一抿,趕緊囑咐道。

顏汐隻好塞瞭滿嘴,再一點點吸溜進去。吸得太快,不時發出些聲音。

這一碗面條,分量十足。荷包蛋王氏煎得有點老,但是,顏汐卻是一口一口,最後,連面湯都喝完瞭。

王氏高興地收瞭碗筷,掏出一個盒子,“這簪子,是鎮上的老銀鋪買的,你看看喜不喜歡?”

盒子裡,一根兩頭包銀的木簪,簪頭用銀子雕刻瞭一朵牡丹花,看著亮閃閃的。

“好看,真好看。”

“戴上去看看。”王氏將簪子插到顏汐頭上,左右端詳瞭一下,“這樣子好像有些老氣。等以後,嬸娘給你買玉的。我看牛傢那二夫人,頭上戴著的玉簪子特別水潤。”

“你給瞭傢裡那麼多錢,我本想買根好點的簪子的。姑娘傢得有點首飾。”王氏想到顏汐忙活賺的錢,有點內疚。汐兒給的錢,她用掉不少。

“嬸娘,這根簪子很好看,我很喜歡。”顏汐捏著簪子,忍不住靠進王氏懷裡,“謝謝嬸娘,我從來沒有過這麼漂亮的簪子呢。”

劉衡想起昨晚她哽咽地說想娘瞭,忍不住又摸瞭摸顏汐的頭。看王氏和顏汐都有點傷感,故意抱怨道:“娘,今兒我就要出門瞭。你光顧著給汐兒過生辰,也不幫我打理一下行裝啊。”

顏汐不好意思地從王氏懷裡直起身,發現劉衡的手又在自己腦袋上瞭。真是的,今天她特意梳瞭漂亮的環髻,這人當摸小貓小狗啊,把自己頭發都弄亂瞭。

劉衡被顏汐瞪瞭一眼,手挪開瞭,放下時又拉瞭一下她的發尾。

王氏看他這幼稚的舉動,一把拍掉他的手,“汐兒今天的頭發漂亮,不要弄亂瞭。你的行裝,昨日就收拾瞭,反正王七每隔十天就要到府城送貨,缺什麼捎信回來就是瞭。”

劉衡哀嘆瞭兩聲,等到王七來傢裡瞭,三人才給他收拾包裹,送他離傢。

錢大掌櫃派瞭船來運酸菜,劉衡也不需再坐客船,搭乘運貨的船到府城就是瞭。

同安府離傢比較遠,準備的行李就比較多,王氏連被褥都準備瞭兩床。

王氏抱著被子,顏汐拿瞭他的衣裳包裹,劉衡自己還背瞭書箱,送到王七雇來運貨的牛車上。

王七連忙跳下車幫忙,“東傢,我來。”他接過顏汐手裡的包裹放上去,再將王氏手裡的被褥放好,劉衡抱瞭書箱在牛車上找個角落坐下。

這次顏汐先讓王七帶瞭六罐酸菜過去,看看陳記酒樓的銷量怎麼樣。要是還不行,她打算再教廚師幾道菜,務必將酸菜銷量提升起來。

她站在路邊,囑咐王七如何與錢大掌櫃商量。

顏汐的個子才到王七腰以上的,王七為瞭聽清她的話,就差蹲下來瞭。

劉衡看著,覺得剛才那撒嬌的顏汐,就跟煙一樣散瞭,轉眼又冷靜自持的模樣。

王氏又拜托王七幫忙將劉衡送到書院,又囑咐瞭劉衡有事多往傢裡捎信。

村裡劉族長等人聽說劉衡要去府城瞭,也趕過來相送。眼看人要越來越多,劉衡連忙趕著走瞭。

傢裡乍然少瞭一個人,王氏和顏汐都覺得有點冷清。

其實今年劉衡病好之後,在傢時候也不多。但是之前是在明水縣,加上王氏和顏汐也忙著做生意,沒來得及傷春悲秋。

顏汐陪著王氏做瞭半天針線,跳起來,不行,自己可不能小富即安,現在的傢底還薄著,自己還需努力啊。

她將府城陳記繡樓帶回來的碎佈頭整理出來,按照一個荷包所需佈料的大小,一塊塊佈料剪好。跟王氏商量,打算雇人來做荷包。

王氏雖然不太出門,但是哪傢婦人繡活好,哪傢人嘴嚴不多話,心裡都一清二楚。兩人商議著,選瞭幾傢婦人。

一個荷包賣出去能賺五文錢,繡工特別精美的可以多賺些,但是性價比太差。

顏汐打算做一個荷包給人兩文錢,自己凈賺三文錢,人省力還能跑量。

王氏繡活好,她給每個荷包配好絲線、選好圖樣,那些婦人隻要照做就行。

荷包小,做起來也簡單,手腳麻利些的一天能做個三四個。待在傢中就能賺上十來文,兩天就購買一斤肉瞭,對於村裡人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繼買芥菜之後,劉傢又為族中帶來瞭一項收入。

有些人傢沒輪到做荷包的活計,背地裡嚼幾句舌根,還沒等多說,就被其他人給懟瞭。

實實在在的利益,讓村裡人對劉傢更加尊重,也更願意親近瞭。

王氏繼擺茶水攤之後,又找到瞭幹活賺錢的熱情。今天與人討論針法,明天想著如何配色,忙得腳不沾地,臉上笑容更多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