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傢想要聯姻?”唐國公開門見山地問。
唐書儀點頭,“是,昨日謝夫人找瞭我,說是謝六爺年少的時候與蕭淮相交,情誼深厚,當時說以後成瞭親要結秦晉之好。”
唐國公瞇瞭瞇眼睛,“我並未聽說謝傢老六與蕭淮有什麼情誼。再說,謝傢老六多年都未出現瞭,也沒聽說過他娶親,那這個聯姻是誰跟誰呀?”
唐書儀眉頭皺在瞭一起,她不知道謝六爺是這個情況。是啊,這謝六爺如果還沒有成親的話,那謝傢用誰聯姻啊?
這時唐國公又道:“我們沒聽說,謝傢老六也不一定就沒有成親,不過,我覺得這事兒有些蹊蹺,再看一看吧。”
唐書儀嗯瞭一聲,“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也可以先看一看謝傢的公子小姐。”
“行,你看著辦吧。”唐國公道。
他雖然覺得與謝傢聯姻很好,但是在不明白對方目的的情況下,還是慎重比較好。
父女倆又聊瞭一會兒,唐書儀就去瞭後院。唐大夫人見到她,臉上帶著歉然地說:“給你賠個禮,謝傢要與你們聯姻的事情,是我思慮不周瞭。”
唐書儀笑著擺手,“大嫂你還跟我客氣。”
唐大夫人笑,“你不怪我多管事就好。”
“我知道你也是為我們好,”唐書儀側身看著她說:“再說都是一傢人,怎麼能叫多管閑事?”
唐大夫人見她真的沒有生氣,就笑著說:“你不怪我就好,那你現在是怎麼想的?”
“看看再說吧,謝傢門楣高,但也要孩子們能合得來。”唐書儀道。
唐大夫人:“是。”
她昨日回傢,與唐書白說瞭,謝傢想要與永寧侯府聯姻的事情。唐書白聽瞭後就皺眉道:“這謝傢想要聯姻的理由太過牽強瞭些,這事得慎重。”
唐大夫人聽後恍然,她之前光想著謝傢百年世傢,能與他們聯姻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再仔細一想,謝傢那樣的傢族,做每件事情都不可能無的放矢,他們想要與永明侯府結親,必然是有所圖。
那麼,在還沒有搞清楚他們圖什麼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輕易結親。
姑嫂兩人把話說開瞭,心裡都沒有瞭芥蒂,就說起瞭其他事情。唐大夫人嘆瞭口氣,“昨日,那黎傢的姑娘,又去纏紀文還好安樂把紀文拉走瞭,這黎夫人看著是個通透的,怎麼這麼不講情理?”
“也有可能是黎小姐不想放手呢。”唐書儀道。
唐大夫人哼瞭一聲,“他們越是如此,這親事我們就越不能答應。做事情太糾纏瞭,一點不爽快。”
唐書儀笑,“這是我們三公子優秀。”
唐大夫人聽瞭她的打趣,哈哈笑瞭兩聲,然後道:“得盡快給紀文定親瞭。”
說著她湊近瞭唐書儀一些,道:“你覺得武陽伯府的三姑娘如何?”
“薛瑩啊?”唐書儀問。
唐大夫人點頭。
“自然是不錯的。”唐書儀道:“你也知道武陽伯府的教養,薛瑩那孩子性子爽朗大氣,不錯。”
唐大夫人臉上也帶著滿意,“這些日子我一直在看這些年輕的小姑娘,看來看去,覺得薛瑩這孩子不錯。”
“紀文覺得如何?”唐書儀還是覺得,這種事情必須得先問當事人喜不喜歡。
唐大夫人又笑瞭,“不瞞你瞭,其實是他先看上瞭薛瑩,到我跟前說的。”
唐書儀恍然,然後道:“那我這兩日去武陽伯府探探口風?”
“我也是這個意思。”唐大夫人道:“若是武陽伯府沒有意見,我們就合合八字,給兩個孩子定親。”
唐書儀點頭,“那我明日就去。”
“好。”
兩人又說瞭一會兒話,唐書儀就告辭回府。回傢的路上,唐書儀跟蕭玉珠說唐三公子看上瞭薛瑩,蕭玉珠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樣子說:“三表哥總是偷偷看瑩瑩表姐,我都抓到好幾次瞭。”
唐書儀:“....你怎麼不早說?”
蕭玉珠抿瞭下唇,“瑩瑩表姐不讓說。”
得,這是兩個人私下裡就有來往啊!行啦,這門親事成啦。兩傢門當戶對,又是親戚連親戚的,彼此熟悉,兩個孩子又互生情愫,直接定親吧。
第二天,唐書儀就去瞭武陽伯府,跟武陽伯夫人說瞭這事兒。武陽伯夫人聽後道:“不是說要與黎傢聯姻嗎?”
唐傢要與黎傢聯姻的事情,外邊人不知道,親戚之間還是知道的。唐書儀跟她解釋瞭事情的經過,武陽伯夫人皺眉:“那唐三與黎傢的姑娘之前有過往來?”
用往來這個詞是比較含蓄的,她其實是想問,唐三是不是跟黎小姐私相授受,或者更深入的接觸。
唐書儀連忙說:“沒有,我大哥大嫂什麼樣您也清楚,若是兩人真有什麼,就是那黎小姐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也會把人娶進門。”
武陽伯夫人點頭,唐國公府的門風她自然是知道的,隻是怕小年輕不懂事,做瞭什麼錯事兒瞞著。
“若是這樣的話,確實是個不錯的姻緣,回頭我問問瑩丫頭。”武陽伯夫人道。
“好,若是可以,您給我回信,我去跟我大嫂說。”唐書儀笑得一臉喜氣,這算是她差不多說成瞭一個媒吧?
回到傢,剛進門趙管傢就迎瞭上來,行瞭禮後道:“嘉舒太妃派她身邊的嬤嬤過來,說請您明日去王府一趟。”
唐書儀想到昨日看到的七皇子的書信,或許太妃要跟她說過繼的事情。
“宮裡送來瞭信。”趙管傢又把一封信遞瞭過來,唐書儀接過來往世安苑走。進瞭書房,她把信打開,七皇子在裡面講,他答應瞭過繼給逍遙王。
唐書儀舒瞭一口氣,這樣的選擇對他是最好的。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說他們想就可以的。宗室的人不少,想過繼給逍遙王的人估計也不少,那可是一個親王爵位。
得提前做好準備。最關鍵的一點是,得讓皇上想起這麼一個兒子,得找個契機能讓太妃開口,且皇上還能答應。
畢竟那是他的親兒子,即使厭惡,那也是親生的。皇帝的兒子過繼給別人,雖然歷史上有先例,但那對皇帝來說,並不是多光彩的事情。
所以這件事得好好籌謀。幫七皇子辦成這件事,也算是徹底還瞭救命之恩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