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被她哄得高興,樂呵呵地給大傢都封瞭紅包。
府裡的所有人一起吃過年夜飯,夏書顏還給瞭大傢一個驚喜。
她把大傢帶到瞭正廳,命人點上火盆之後便大開門窗。
就在此時,一道道金光沖天而上,在夜空中綻放成絢爛的煙花,流光溢彩、姹紫嫣紅。
孩子們早就耐不住性子沖到瞭院子裡。
他們以前也看過京都中的煙火,但那還是幾年前的燈會,丫鬟婆子小廝護衛地圍瞭一大堆人,他們隻能站在中間,從人群的縫隙中遙望那轉瞬即逝的美麗。
沒想到,今年竟然能在自己傢的院子裡看到這麼燦爛的煙花,孩子們都興奮得又蹦又跳。
其實莫說是年紀小的孩子,就是侯府裡的長輩們,也許久沒有這麼熱鬧過瞭。
大長公主披著厚厚的大氅,看著院中孩子們的小臉,臉上也揚起笑意,這才是過年啊。
出瞭正月,夏書顏迎來瞭一件大好事,寧岫回來瞭。
她匆匆忙忙趕到正廳的時候,風塵仆仆的寧岫剛剛猛喝完一盞茶。
“寧先生一路辛苦!”
寧岫回頭看見夏書顏,眼底也是掩不住的喜色。
“夫人!幸不辱命!”
夏書顏看寧岫的樣子,就知道他回到京都之後直奔侯府而來,怕是都沒有來得及回傢好好休整。
夏書顏擺擺手,也不急著聽他回稟,反而是轉身跟青竹吩咐道:
“給寧先生倒茶,再吩咐小廚房送一些溫熱的點心來。”
兩人落座之後,夏書顏忍不住感嘆:
“這個年都是在外面過的,先生可是吃瞭不少苦吧。”
寧岫雖然看著面色疲憊,但精神頭卻出奇地好。
“也算不得辛苦,其實年過得還可以,就是事情確定瞭之後趕著回來給夫人報喜,路上奔波瞭些。
但是這都是些許小事,不足掛齒。”
點心很快端瞭上來,寧岫也不客氣,大口小口地吃瞭起來。
他確實餓瞭,本想趕緊跟夫人回過話就去吃東西的,卻不想被夫人看出來瞭,竟還賞瞭這麼好吃的點心,侯府的廚子確實不錯!
人都回來瞭,夏書顏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索性讓寧岫安心地吃完,又喝瞭些熱茶,兩人才開始聊正事。
“夫人,關於屯糧一事,屬下在洛州和裕州各選瞭一處地方,都是兩州和擎州交界之處,從京都過去交通便利,且能及時支應擎州的糧食所需。
這兩處本身都是大的農莊,既能種糧又能屯糧,並不惹眼。
洛州的這一處是主傢經營不善,想要把莊子出手周轉一下,但是莊子太大,要價自然不低,周圍的富戶有些吃不下。
裕州的這處莊子則是前朝一位貪官在老傢置下的產業,後來這位貪官被查抄,幸而這莊子是記在一個遠房侄子名下。
他的侄子一直嫌棄這莊子不吉利,並不精心照管,也想著趕緊找個合適的買傢出手。”
夏書顏沉吟片刻,“都安全嗎?”
寧岫點點頭。
“夫人放心,如果咱們要,就以外州府富戶的名義買下,手續都是周全的。
當地的衙門也十分樂見這種事,他們能從中抽一些好處。
您看咱們選哪一個,我隨時可以安排。”
“兩個都要!”
“都要?”
“是。”
其實夏書顏剛剛在聽寧岫介紹的時候,就已經想好瞭兩個莊子都要買下來。
洛州是京都到擎州的必經之路,官道寬闊平坦,四通八達,最是方便大軍長驅直入,在這裡埋一個自己的據點,可以方便她掌握各方動向。
而裕州刺史是她父親當年的同窗,夏淵其實並不欣賞此人,覺得渾身的銅臭氣,雖然確實有些本事,但是並不能一心為國為君。
夏書顏剛剛好相反,她對這位伯父印象非常好。
裕州刺史嚴新卓,有能力、有魄力,且有明顯弱點——貪財!
裕州臨海,將來夏書顏有好多生意免不瞭要在這裡開展,所以隻要準備好銀子,這位嚴伯父一定會成為她最大的助力。
“好,屬下明白,我回頭就去安排,盡快把兩處莊子都定下來。
另外,夫人說的植物種子,我拖鄯州的朋友找到瞭其中一種,他們叫它‘白疊子’,但我看過圖冊,應該就是夫人要的東西。”
夏書顏興奮地眼睛都亮瞭。
“鄯州?先生在鄯州也有朋友?關系如何?他們當地種棉花,不,白疊子的可多?”
寧岫看夏書顏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找對瞭。
“我和這位朋友也算是生死之交,夫人放心,他人還是非常可靠的。
他告訴我,這種白疊子他們當地倒是很常見,但並不是大面積種植的,隻是有些富戶傢裡種來欣賞。
因為開花的時候如雲似雪,所以很受歡迎。”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夏書顏原本還想著,如果得到瞭她想要找的種子,要怎麼才能找到合適的地方大面積種植,卻不想機會就這麼送上門來。
“寧先生,我如果想在鄯州包下大片的土地,雇人種這種白疊子,可好操作?”
寧岫沉思瞭片刻。
“應該可行,鄯州幹旱少雨,百姓雖然也傢傢種糧,但是收成並不高,每年還要從外州府花錢買糧。
咱們如果在當地雇傭農戶種植白疊子,都不用給很多銀錢,隻要拿糧食換就可以瞭,一定十分受歡迎。”
“好!到時候就麻煩先生瞭!”
“對瞭夫人,您說的另外一種種子,我也有瞭些線索,隻是聽說有人在一個海商那裡見過。
但此人現在並不在大晟,所以我已經托瞭朋友,再遇到那個海商,一定要買下他手裡的種子。”
夏書顏連連感嘆。
“寧先生,您可真是我的福星!”
寧岫朗聲笑道。
“夫人才是寧某的伯樂!跟夫人佈的局相比,屬下之前那些路竟是都白走瞭。”
夏書顏擺擺手。
“哎!若不是有先生之前打下的根基,我們也不會這麼快就有好消息!還是多虧瞭先生!”
兩人客氣瞭幾句,寧岫又想起一件事。
“夫人,至於建廠之事,屬下仔細調查過瞭,擎州自己的幾個府縣都有合適的地方。
這些年天下天平,百姓也講究個人丁興旺,所以哪傢有會有多餘的壯勞力,人基本是不缺的。
隻是涉及建廠,恐怕要搞定當地的府衙,否則難免遇到官僚欺壓和地痞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