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治蝗成功

作者:柿柿就試試 字數:2157

有瞭擎州物資的支援,禹州的滅蝗工作也愈加順利起來。

尤其是餘風直接帶著人在府衙外支瞭一口大鍋,就地收百姓送來的蝗蟲。

命人簡單收拾醃制一下就直接放進油鍋裡去炸,那香味飄出老遠,連在後堂辦事的幾位大人都直咽口水。

一開始大傢真的不敢吃,後來還是大理寺的年輕人膽子大,拈瞭一個丟進嘴巴裡。

其他人都瞪大眼睛等他的反應,卻見他緊接著又往嘴裡塞瞭一個。

“哎?哎?你別光知道吃啊!到底什麼味道,說話啊!”

大理寺的官員指瞭指炸好的蝗蟲。

“真香!”

“真的啊?我嘗嘗……哎呦喂!還真好吃!香!你們都嘗嘗!真的!”

聽他也這麼說,其他人才紛紛上手嘗瞭起來,誰知這一下子就停不下來瞭。

圍觀的百姓見京都來的大人都吃得起勁,也咽著口水靠近問餘風。

“這位大人……草民……能嘗嘗嗎?”

餘風命人把炸好的蝗蟲裝到面前的大盤子裡,往前一推。

“來來來!大傢都嘗嘗!好吃自己回去做!

舍不得用油炸的,直接用火烤也行,也好吃!

區區蝗蟲,有什麼大不瞭的,還不是變成咱們的盤中餐!

大傢若是吃得好,還哪來的蝗災,都不夠咱們吃的!”

圍觀的百姓們聽他這麼說,都大笑起來。

餘風故作輕松的話,真的讓大傢覺得滅蝗不是什麼大事,他們一定可以輕松邁過這個難關。

自打餘風在府衙前支瞭攤子收蝗蟲,又教會瞭禹州百姓如何吃蝗蟲。

大傢心裡對這種東西的恐懼都降低瞭許多。

擎州的支援隊伍到的第四天,禹州的街上已經能看到賣料理蝗蟲的小攤子瞭。

幾文錢一大油紙包,孩子們都拿來當零嘴吃。

鄉間田野裡,撲殺蝗蟲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瞭。

這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搶救自己的糧食,更是變成瞭能換些進項的趣事。

治蝗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白尚書一行人和餘風的到來,給瞭禹州百姓莫大的信心。

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被放棄,不會因這場天災而成為流民。

京都裡來的大人們,不僅教會瞭他們如何應對這種災情,更是持續不斷地開倉放糧,保證他們一直有飯吃。

還有送來的雞鴨,都是可以登記之後免費領取的,隻要明年這個時候還買雞鴨的錢給衙門就可以瞭。

這一年的額外收益都是百姓自己的,生的蛋、孵出的小雞小鴨也都歸百姓所有。

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禹州蝗災的負面影響已經越來越小。

與之相反,是所有百姓都對白尚書一行人的功績大加贊賞。

等到他們終於準備離開禹州回京都的時候,那一望無際的送行百姓讓所有官員都忍不住動容。

為官一任,最大的成就也不過如此。

白尚書還收到瞭好多萬民傘。

看著依依不舍的禹州百姓,他也不由得在心中感慨,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能想到這些的當然不止有白尚書,還有遠在西南的二皇子。

“哼,老四倒是命好,這個時候尚榮國公府的人居然願意站出來幫他。

要是沒有白傢,我看那幾州百姓少不得亂一場。

他不是把持兵部嘛,我還想看看他的好舅舅要如何幫他鎮壓流民呢。”

鮑左倒是對這場蝗災比較忌憚。

“還好朝廷及時控制瞭蝗災,不然也免不瞭影響咱們西南。

殿下,京都遭災還能調配全國資源,咱們西南要是損失瞭今年的糧食,可是沒人會管咱們的啊。”

二皇子原本是想著趁機生事,找人在蝗災最嚴重的幾個州煽動災民起義。

但也知道蝗災不像幹旱洪水,一般都限制在一定范圍內,蝗災要是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整個大晟。

他在西南勢力不算穩固,也實在不想在這個時候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蝗災,是天譴,這大晟百姓應該知道,是誰無德無才,才讓他們遭此橫禍。”

這點他倒是和鮑左想到一塊去瞭。

“殿下放心,已經安排好瞭。”

小公主帶著弟弟剛從外面回來,她命人把弟弟送回瞭院子,自己則是去瞭鮑千凝那裡。

“殿下,外面如何瞭?可是受瞭蝗災的影響?”

小公主渴得連喝瞭兩杯茶水。

“沒有,朝廷給的防治蝗災的法子十分有用,我看西南的百姓也用起來瞭。

我問瞭一些農人,他們說地裡的蝗蟲雖然也比往年多些,但還不至於成災。

按照上面發下來的法子治,很快就能消滅。

西南不缺水,還更好控制一些。”

鮑千凝終於放下心來。

她從小在莊子上長大,自然知道這種災害對於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今京都難得賢明一回,倒是沒有讓災情失控。

小公主說完瞭外面的情況,又露出瞭嘲諷的神色。

“夫人與我兩個女子坐在這裡憂國憂民,我父親倒是見不得我四叔如此平安度過這次危機,正準備散播流言呢。”

鮑千凝讓下人給小公主端來一盤溫熱的點心。

“四皇子殿下一直想拿出點成績,讓聖上為他封王,你父親則是盼著四皇子失利,他能名正言順地回到京都。

對他來說,客居西南不是長久之計,在此地,鮑左的影響力更甚於皇子。

他不是委曲求全的性子,忍一時還行,日子久瞭怕是他們二人之間都難免起齟齬。

所以看看吧,最多兩年,他一定會想辦法回京。

殿下也要早做打算。”

小公主坐在這繁花似錦的院落當中,卻覺得寒意入骨。

大晟境內關於四皇子不孝不賢、任人唯親、徇私枉法、難當大任的流言起勢很猛。

這其中雖說有二皇子的煽風點火,肅忠伯府和太師府大房的推波助瀾,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四皇子自己的努力。

其實仔細想想,百姓瘋傳的那些根本不是流言,那都是四皇子殿下的實績。

何老太師得到消息的第一天就稱病沒有上朝。

他都能想象到會發生什麼,肯定四殿下又是在禦書房裡摔東西來著。

他現在算是看出來瞭,二皇子盯四皇子緊得很,簡直見不得對方取得一丁點成績。

偏偏四皇子也不爭氣,事做得不漂亮,連名聲也經營不好。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