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373節

作者:鹿子草 字數:4279

他閨女錄瞭兒歌以後,成瞭幼兒園的小富婆,被小朋友借錢還是有可能的。

“他跟你借錢幹嘛啊?”

兩塊錢不算多,但對五歲的小朋友來說,也是巨款瞭。

“就買汽水和冰淇淋什麼的。”

入夏以後,幼兒園門口來瞭幾個賣冷飲的攤子,每天放學時的生意都很火爆。

大班小朋友的膽子大,課間休息時間,也敢趁著老師不註意,隔著鐵門的柵欄,跟外面的阿姨買冰棍吃。

狄思科心想,自傢這兩個崽應該也沒少在冷飲上消費。

回頭得跟幼兒園說說,對孩子得加強管理,總讓他們偷偷吃冷飲可不行。

“沒事瞭,跟弟弟一起進去吧。”

至於彩票什麼的,狄思科根本就沒問。

這個月體育彩票首次在北京發行,大傢對彩票的熱情還挺高的。

胡同裡不少大爺都去排隊買彩票瞭,兩塊錢一註,偶爾能中個五塊十塊的。

馬小派小朋友的彩票可能是傢長買的,被這倒黴孩子拿出來抵債瞭。

狄思科將孩子打發瞭,徑自開車去瞭單位。

離著老遠就看到辦公樓門口掛上瞭一條紅色橫幅。

“歡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組蒞臨指導工作”。

狄思科進瞭辦公室就問:“下面那條橫幅是誰掛上去的?”

“許主任找人掛的。”周健將樂呵道,“許主任說瞭,知道您不喜歡形式主義,但人傢畢竟是中央臺黃金時段的節目,咱要是不表示一下,顯得咱騰飛不重視人傢似的。”

狄思科點點頭,沒再說什麼。

“記者同志大概幾點能到?馬董他們在傢嗎?”

“記者還有一刻鐘就該到瞭,董事長上午在部裡有個會,可能中午才能回來。”

狄思科看一眼手表說:“那咱們下樓迎一迎客人吧,記者同志可能會提前到。”

電視臺的采訪車果然提前十分鐘就停在瞭騰飛的廠區裡。

總共隻來瞭兩個人,一名記者,一名攝影。

狄思科望向從車上下來的短發女記者,笑著上前握手說:“趙記者,歡迎來我們騰飛做客!”

趙妍驚訝地問:“狄總認識我?”

“我可是咱們節目的忠實觀眾,對於一些精彩評論還要在筆記本上做記錄呢。”狄思科豎起一個大拇指說,“您之前負責采訪的《假的真不瞭》和《公款消費剖析》,給我留下瞭很深刻的印象。”

這個趙妍不是普通記者,而是《焦點訪談》的制片人之一。

非常擅長批評性報道。

她負責制作的好幾期節目都很經典,比其他記者更敢於深挖,狄思科看完直播以後,有時候還會看重播。

“沒想到這期節目會由趙記者親自出面負責采訪。”

“我可是狄道格的歌迷,難得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偶像,當然要把這次采訪任務接過來瞭!”

狄思科臉上一囧,“能喊出狄道格這個名字,看來您還真是我的歌迷瞭,回頭我送您一盤精選專輯。”

“那您可別忘瞭!”

雙方簡單談笑瞭兩句,就進入瞭工作模式。

狄思科帶領客人在廠區裡轉瞭轉,去車間和實驗室取瞭景,便將人帶去瞭自己的辦公室。

“狄總,最近報紙上的新聞,很多人都註意到瞭。有人說,騰飛要在VCD行業搞技術壟斷,這個說法您認可嗎?”趙妍剛一坐下就拋出瞭一個犀利的問題。

“我很想認可,奈何實力不足!以騰飛目前的技術實力,距離壟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狄思科無奈地笑瞭笑說,“我不好意思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說大話。”

“您覺得技術壟斷是一個褒義詞嗎?”

“壟斷不是褒義詞,但能夠做到壟斷的,一定是行業的領頭羊,壟斷瞭技術就能壟斷市場。騰飛如果能壟斷技術和市場,那我們真是做夢都能笑醒。”

趙妍帶著點笑意說:“那我就要替其他生產VCD的企業問一問瞭,既然騰飛沒有搞壟斷,那麼為什麼不像萬燕一樣,跟大傢共享技術呢?還要大張旗鼓地追著人傢打官司。”

“這個話不該來問我,您應該去采訪那些外國科技企業,他們為什麼要為那些先進技術申請專利呢?為什麼不跟大傢共享技術呢?”

“事實上,無論是騰飛還是萬燕,或是其他內地企業,生產VCD影碟機,全都要從國外引進和使用新技術,包括數字處理技術在內的VCD的核心技術,一直由外國企業控制著。所以,說我們騰飛搞技術壟斷的,要麼是抬舉我們,要麼是不瞭解VCD這個行業。”

趙妍繼續問:“關於專利侵權的問題,最近鬧得沸沸揚揚,您有受到什麼影響麼?”

“有啊,對我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瞭影響,很多人給我打電話勸我算瞭。反正電子行業就這樣,大傢互相抄,等騰飛的官司打出結果以後,可能又出現瞭更先進的技術,那些抄襲企業反正已經賺到瞭錢,正好順勢停止侵權,轉而去抄新技術。騰飛消耗時間和精力,賠瞭夫人又折兵。”

“看來您沒聽勸。”

“我平時還是很聽勸的,但這次我沒聽!我為什麼不聽呢?不但不聽還要大張旗鼓地跟他們打官司,還要在報紙上打口水仗,明知道這是一件很沒有風度的事,那我為什麼還要堅持去做呢?”

趙妍輕聲問:“是啊,為什麼呢?”

“因為我認為保護知識產權,應該引起國傢和老百姓足夠的重視!”狄思科無奈地嘆氣說,“咱們國傢對專利的保護,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科研人員的心血得不到保護,會降低企業和科研單位的科研熱情。長此以往,國產VCD將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

趙妍打斷道:“我記得現在市面上大多數VCD影碟機都是國產的,外國科技企業並沒有在VCD影碟機這個領域投入太多。最近一年,國內VCD的銷量和出口量都是全球第一。”

狄思科反問:“趙記者,您覺得VCD生產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還是知識密集型呢?”

“VCD影碟機算是高科技產品,應該是知識密集型吧?”

“對啊,明明是知識密集型,但是咱們國內的大多數企業,都把它做成瞭勞動密集型產業。從國外進口元件,在國內進行組裝。”

狄思科有些遺憾地說:“我給您一組數據,您之後也可以跟國傢專利局進行核實。從1985年-1994年,這十年間,專利局接到的跟VCD有關的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一共有702份,其中外國申請瞭655項專利,占93.3%,而國內專利申請還不足7%。”

“拿去年一年的專利申請情況來看,外國申請瞭201項,而咱們國內隻申請瞭6項,其中有兩項是我們騰飛申請的,另外四項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請的。”

趙妍是第一次聽到這些數據,她長期從事新聞工作,自然明白這組數據意味著什麼。

“騰飛公司是一傢老牌國有企業,我們曾經生產過雷達和音響,騰飛牌收音機和錄音機也曾遠銷海內外。但是,市場經濟的浪潮來襲,讓我們一度面臨破產的窘境。業內人可能已經聽過很多年騰飛要破產的傳聞瞭,但我們騰飛始終堅持著,就是屹立不倒。除瞭有上級的幫助和扶持,還因為我們騰飛有一隻高水平的科研攻關隊伍。”

“傳呼機讓我們打瞭一場翻身仗,VCD影碟機讓我們正式走進瞭大多數消費者的視野,噪聲整形技術是我們騰飛的獨傢專利,放到國際上也能達到先進水平。”

“這次我們騰飛一口氣將五傢企業告上瞭法庭,我隻能說,這是我們被逼進瞭墻角,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騰飛的全稱是騰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我們不隻是電子公司,更重要的是一傢科技公司。今年的科研經費預算高達七千萬人民幣,預計明年要過億,如果不能捍衛我們的知識產權,每研發出來一項新技術,都會快速被人模仿抄襲,那騰飛無疑是在賠本賺吆喝,進入一個死循環。”

“外國企業非常重視技術和知識產權,近些年一直在不斷申請專利,一旦我國企業和科研人員的研發熱情降低,不再有新技術問世,那麼外國技術將對VCD行業形成覆蓋之勢。屆時,VCD行業的遊戲規則,將由外國人制定。他們不需要生產整機,隻要往國內輸送零部件,就可以拿走VCD行業80%的利潤。”

趙妍凝神細聽,隔瞭幾秒,才問:“狄總,您這番話可能會被人評價為危言聳聽。”

“也許吧,”狄思科笑瞭笑說,“傳呼機和移動電話長期由外國企業壟斷,看看他們這些年在內地的銷售額,就知道我是不是危言聳聽瞭。”

趙妍忍不住苦笑提醒:“狄總,您說的這番話,有些可能不太合適,會被剪掉。”

“可以,可著你們節目需要吧。”狄思科對此無所謂,“國內的VCD市場需求很高,騰飛並不可能做到市場壟斷,也不打算做技術壟斷,這個市場需要各大企業共同的培育和維護。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將精力放到技術研發上來,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抄襲。”

趙妍問:“騰飛會考慮向其他企業授權使用你們的專利技術嗎?”

“會考慮,但是最好可以做技術交換。”狄思科笑瞭笑說,“騰飛不會敝帚自珍,如果其他企業願意跟我們進行專利交換共享,讓消費者有更優質的視聽體驗,那我們也樂意之至。”

節目組在騰飛采訪瞭一天,因著上鏡需要,攝像機要轉換好幾個機位進行拍攝。

狄思科這一天什麼事也沒幹成,全程陪著記者在公司裡轉悠。

采訪即將結束,趙妍要離開時,問:“狄總,現在騰飛是VCD行業第一瞭嗎?”

“我希望可以做到第一名。”

趙妍笑道:“您這個答案跟很多企業領導都不一樣,還挺不謙虛的!”

“哈哈,做企業跟打仗一樣,需要信念和精神支柱。《孫子兵法》有雲,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所以,我們的目標必須是行業第一!”

趙妍笑著豎起一個大拇指,“您要是把這股信念放在歌唱事業上,現在四大天王裡得有您一個。”

“哈哈哈,明天我讓人把精選專輯送到你們臺裡去。”

臨分別時,狄思科跟趙妍握瞭握手說:“趙記者,您是以批評性采訪見長的,我看您也別光采訪我們騰飛,也去采訪采訪樂優和另外幾傢企業吧。”

趙妍沒說什麼,隻是好笑地點點頭。

不得不說,她這偶像的性格還挺特別的。

《焦點訪談》的這期節目的制作周期很短,一個禮拜以後就在電視上播出瞭。

狄思科得到播出通知,便回傢跟傢人說瞭一聲。

然後郭美鳳就開始給所有親戚朋友打電話,告訴大傢她兒子要上《焦點訪談》瞭!

大傢趕緊看起來呀!

這老太太連她自己出演的《火紅年代》都不看瞭,早早地將電視頻道從北京臺轉到瞭中央臺。

帶著全傢人一起看狄思科出鏡。

於童也守在電視機前面,用錄像機將這期節目錄瞭下來。

如果不算之前的歌唱比賽和公益廣告,這還是二狗子第一次因為工作出現在中央臺的鏡頭裡呢。

而且采訪時間很長,光是他的單人鏡頭就長達5分鐘。

要知道整集節目也才15分鐘而已,這其中還包括主持人交代事件背景和評論總結的時間!

這期《焦點訪談》播出的第二天,就有國字頭大報發表瞭評論員文章。

算是為騰飛捍衛知識產權,狀告五傢企業的自衛行為蓋棺定論瞭。

國內的新聞界又迎來瞭一次討論技術專利權和民族工業崛起的熱潮。

騰飛在這一波宣傳攻勢下,吃足瞭紅利,VCD的訂單已經排到瞭年底,連傳呼機的銷量都跟著增長瞭。

不過,不知從哪裡傳出的謠言,有人說騰飛要做行業第一,正在準備並購萬燕公司。

汪大海聽到消息以後,特意跑來跟馬援朝和狄思科確認。

“董事長,狄總,咱們真的要並購萬燕嗎?”

狄思科:“……”

沒想過。

不過,好像也可以想想。

萬燕有一定的技術研發實力,如果將萬燕並購過來,能擴大騰飛的生產規模,增強技術實力。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