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391節

作者:鹿子草 字數:3372

“那您說怎麼辦?”

“我要是有好辦法,就不用犯愁瞭。”馬援朝晃悠著茶缸子說,“現在這地皮越來越值錢,咱騰飛的占地面積不算小,但也不能這麼糟踐啊!他們才出1億,我可不想讓他們把廠房建在咱們的廠區裡!”

“那好辦啊,讓他們把廠房建到別處去!”狄思科張口就是一個餿主意。

“怎麼建到別處啊?”

“您知道北京寶萊吧?就是跟東輕集團和寶萊集團合資的那傢公司。”

“知道啊。”

“當初談合資的時候,雙方都想要控股權,過程也挺艱難的,然後咱們徐區長想瞭一個辦法,就是引入第三方。由經開區以地皮入股,把兩傢合資變成瞭三傢合資。”

馬援朝琢磨片刻問:“你的意思是,咱們也拉第三方入夥?”

“對啊,經開區有地皮。”

“我看夠嗆,現在經開區的地皮也不富裕瞭。”

狄思科嘿嘿笑:“擠一擠總會有嘛,實在不行就讓市領導去跟經開區談一談。咱騰飛還想在廠區裡建一個研發中心呢,地皮不夠用,這也是實際困難。如果經開區不同意,那就不賴咱們瞭!”

馬援朝:“……”

這不是又把皮球踢回給市裡瞭嘛!

不過,這辦法真不錯,不用他們出地皮,還能安置一部分勞動力。

有瞭主意就去試試吧,馬援朝端著大茶缸起身,走到門口的時候,又停下說:“我想約人合公司的老蔡出來坐坐,你這周末方便嗎?”

“行啊,我把時間空出來。”

“那我回頭再告訴你具體時間。”馬援朝留下話就溜溜達達地走瞭。

狄思科想著周末要跟人合公司的蔡總見面,得再搜集一些人合的相關資料。

當天下班後,正想去清華見見張教授,結果走到大門就見到瞭停在單位對面的黑色轎車。

那車牌他認識,王錚安每次來北京,用的似乎都是這輛車。

見到他走近,王錚安也從車上下來瞭。

“王生,您找我有事?怎麼不去傢裡呢?”

狄思科心說,剛接到小姨的電話沒多久,這位就主動上門給小姨送補償瞭。

他已經做好瞭再幫小姨收幾套房產的準備。

王錚安在他臉上打量幾眼,見他最近氣色不錯,才笑著說:“你上次好像跟我提過騰飛進口芯片受限的問題?”

狄思科怔愣一瞬,點點頭。

“我想,”王錚安頓瞭頓,又改口說,“我有個朋友,想在港島開一傢芯片公司,可能需要找個合作方,你們騰飛有沒有興趣?要不咱們找個地方聊聊吧。”

第188章

在幼兒園門口看到狄思科時,狄嘀嘀和狄嘀嗒立馬歡呼瞭一聲。

狄嘀嘀還扭身跟她的好朋友玲玲顯擺,“今天我爸爸來接我們啦!”

爸爸來接人,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在放學的路上買點零食吃。

“嘁,我爸爸天天來接我!”玲玲剛不以為意地嘟噥一句,就被吹破的泡泡糖糊住瞭鼻頭。

狄嘀嘀伸手幫她將泡泡糖揭下來,羨慕地說:“玲玲,你真厲害!”

“你多練一練就會啦,吹泡泡糖可容易瞭!”

兩個小姑娘交流瞭一會兒吹泡泡心得,直到狄嘀嗒等得不耐煩瞭,才依依不舍地分開,背著書包奔向各自的爸爸。

雙胞胎見到爸爸本就欣喜,待到看見爸爸身邊的王錚安時,喜悅立時翻倍。

“爺爺,你什麼時候來的?要跟我們一起回傢嗎?”

“我剛來,今天先不回傢瞭,帶你們去吃點好吃的怎麼樣?”

狄嘀嗒狠狠點頭,順勢點菜說:“那我要吃鹵煮火燒!”

狄嘀嘀跟著點菜,“我要吃牛百葉,還要蘸麻醬!”

王錚安:“……”

這倆孩子長瞭一副北京胃,這麼小就開始吃鹵煮和百葉瞭。

“你倆已經吃瞭好幾天鹵煮瞭,今天換換口味吧!”狄思科出面解圍。

最近四哥下班後總會帶兩份鹵煮回傢,這倆孩子立馬被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每天晚上都要跟著四伯蹭兩口。

狄思科倒是不介意帶他們去店裡吃鹵煮,但地道鹵煮都是路邊小店做出來的。

充滿瞭市井煙火氣。

像王錚安這樣西裝革履的人,坐進那種小店純屬遭罪。

於是,他選瞭一個折中的辦法,將三人帶去瞭牛街,在聚寶源吃一頓老北京涮肉。

給倆孩子點瞭兩份牛百葉。

狄思科看一眼脫下西裝的王錚安問:“您吃得慣涮肉麼?”

“嗯,”王錚安挽起襯衫袖子說,“以前我父親也常帶我們兄妹去涮肉店。”

不過,離開北京後,他就再也沒吃過銅鍋涮肉瞭。

港島那邊沒有吃涮肉的習慣,他日常飲食偏港式和西式。

來內地投資以後,沒有合適的飯搭子,也就想不起來吃涮肉。

狄思科幫兩個孩子調好麻醬蘸料,又把涮好的肉放進一個小碗裡,讓他倆分著吃。

將孩子的嘴堵住瞭,才向王錚安問起正事。

“您那個朋友,打算開一傢什麼樣的芯片公司?在內地還是在港島建廠?”

“在港島建廠。”

狄思科沉吟少晌說:“現在內地的廠房租金、稅收和勞動成本都比港島便宜,很多港商都把工廠放在內地瞭,您那位朋友怎麼會想把廠址放到港島?”

“港商轉來內地的產業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的,集成電路的生產研發在內地還沒有形成產業集群,但港島那邊卻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上次與狄思科聊過芯片的話題以後,王錚安回去就讓人找瞭相關資料研讀。

西方國傢對內地的技術封鎖比較嚴密,但港島目前在港英政府的統治下,半導體產業發展還算繁榮。

最起碼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電子科技方面是可以與另外三傢齊頭並進的。

狄思科玩笑道:“我跟其他港商也接觸過,聽說那邊有個說法叫lowtech就撈嘢,hightech就揩嘢。您那位朋友怎麼這麼想不開,在這時候搞hightech?”

“總有人想做點高科技含量的實業,這個產業前期投入多,回本周期長,確實不太受投資者青睞。不過,傳呼機和移動電話的利潤,大傢都看得到,有人有這方面的眼光,想要下場摻一腳也無可厚非。”

說到這裡,王錚安不由在心裡嘆氣。

要不是為瞭幫兒子一把,他現在絕不會涉足高科技領域。

正如狄思科所言,港島商界有個流傳比較廣的說法——低科技含量的生意賺錢,高科技含量的生意賠錢。

這種認知看似比較離譜,但是能被多數商人認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港島這幾年的熱錢都在房子和股市裡,即便是何氏那種靠貿易起傢的港島老牌傢族,也將商業重心轉移到瞭地產和金融業。

連何文漪這種不事生產的闊太太,都知道這兩個行業賺錢,離婚的時候點名劃走瞭證券和地產業務。

王錚安內心裡其實並不看好半導體這種高科技行業。

最起碼最近幾年是不好發展的。

像他們這樣的資本傢族,研究經濟之前,要先研究政治。

經濟發展與政治是分不開的。

王錚安之所以決定將大部分實業轉移到內地,一是因為看好內地的改革開放政策,二是因為不看好港英政府。

越是臨近歸還主權的日期,港英政府越是搞所謂的“無為而治”。

王錚安私心裡覺得,港英政府現在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反正要物歸原主瞭,港島未來發展的好壞與他們全無關系,並不會對港島的發展做長遠規劃。

半導體芯片這類高科技行業,其實需要有政府出面做出一定引導,給點優惠政策或資金扶持。

但港英政府對此完全不理會,港島的半導體行業全靠民間資本運作。

而高科技行業的資金投入是海量的,小門小戶玩不轉,唯有大資本才能搞得起最先進的產品。

像光刻機這類設備,從頭研發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但他可以掏出大筆鈔票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設備。

好在現在港島地產還挺熱的,王錚安名下的幾傢工廠搬遷內地以後,空出瞭大片地皮。

他本來想將地皮囤在手裡伺機而動呢,這回也不用囤瞭,趁著價格合適就脫手幾塊地吧。

有瞭賣地的錢,搞芯片公司綽綽有餘。

投資芯片的成本高,回報周期可能要長達十年八年,但王錚安覺得這個兒子還是很旺自己的。

當年由狄思科親自引進內地的大華超市項目,已經成為內地知名的連鎖超市,算是他名下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有瞭這個成功案例在,芯片公司應該也差不瞭。

狄思科並不知道,他的便宜爹已經用上瞭玄學方式,催眠自己投資芯片產業。

聽瞭王錚安對項目的大致介紹後,他雖然動心,但也有疑慮。

“西方對內地的技術和設備封鎖,不是說著玩的。一旦騰飛與您、您那位朋友合資辦瞭芯片廠,這傢芯片廠就有瞭中資血統,尤其我們騰飛還是國營企業。我擔心這傢企業會被有針對性地制裁,某些重要設備未必能采購成功。”

王錚安無所謂道:“可以由我的朋友成立半導體A公司,先建廠引進先進設備,然後再由你們騰飛和A公司合資,在港島成立一個B公司生產芯片。到時候A公司出設備和地皮,你們騰飛出錢就行瞭。”

狄思科已經可以確定,這所謂的朋友就是王錚安無疑瞭。

他確實很想盡快解決芯片的難題,但拖拉機不能秒變法拉利,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而且不是他們騰飛或是哪傢公司能解決的。

這件事情需要引起國傢的重視,有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讓整個產業鏈協同發展。

即使王錚安有錢,也不是這麼花的。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