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435節

作者:鹿子草 字數:4114

讓狄思科替他選的話,肯定會建議他借著這次機會去基層部門鍛煉一下。

既能光明正大的升職,又能在單位有個靠山。

就像他在東輕集團的發展一樣,他當初的很多大膽想法都得到瞭徐叔陽的支持。

而且頂頭上司知道他當過一把手的秘書,有機會直達天聽,所以也鮮少為難他。

新上任的領導很少會繼續使用前面的秘書,萬一狄思科哪天被調離騰飛瞭,除非能將周健將調走,否則對方必然要從董辦調去其他部門。

去瞭新部門,又沒瞭靠山,工作未必能輕松展開。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瞭,時間還早,可以讓周健將認真考慮。

*

代表團的飛機在下午抵達港島,騰飛三人一路跟著大部隊去酒店辦理瞭入住。

順便跟服務生要瞭一沓近幾天的本地報紙。

回房間給騰飛的其他人打過電話以後,狄思科就唰唰翻起瞭報紙。

這新聞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最近港島可太熱鬧瞭,十大富豪總資產縮水2100億港元的新聞,在財經版塊鬧得沸沸揚揚。

恒生指數在三天內下跌3100多點,港島股市的總市值蒸發掉四分之一。

內地的金融業還不成熟,狄思科這兩天並沒看到這類港島金融業的新聞,也有可能是他準備材料,忘記瞭關註。

反正這個新聞,放在港島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絕對夠勁爆瞭!

狄思科在前兩個月看過國際資本在東南亞制造金融風暴的新聞,隻是沒想到,那些人這麼快就跑來港島作威作福瞭。

他在這邊皺著眉頭翻報紙,周健將也很快引著宣傳部門的兩位同志進來瞭。

狄思科放下報紙,起身與對方握手說:“這幾天辛苦趙科長和小孟瞭。”

“不辛苦,這都是我們的分內工作,”趙巖介紹瞭這幾天的工作進展後,看到他放在沙發上的報紙,嘆息道,“恒指暴跌是最近的大新聞,這兩天已經傳出好幾則跳樓的消息瞭。”

負責組織活動的小孟說:“董事長,咱們騰飛這次來招聘的時機不太好,大傢的關註點都在股票上,咱們的招聘廣告都發出去好幾天瞭,才有200個來索要門票的人。”

而且並不是領取瞭門票,就一定會出席招聘會。

他們至少要發出去500張門票,才能提高招到合適人才的概率。

騰飛來港島招聘不是作秀,最終目的還是要招到人的。

趙巖來瞭幾天也瞭解瞭一些港島當地的情況,附和道:“當地炒股的人數跟賭馬的人數差不多,股市跌成這樣,大傢都將心思放在股市裡瞭,恐怕真沒人會在意咱們的招聘會。”

狄思科認真翻看瞭一下他們帶來的幾份廣告,都是最近幾天在報紙上買的版面。

“關心股市,無非就是關心錢嘛。”狄思科盯著報紙上的廣告想瞭一會兒說,“咱們這次招聘的最高職位是港島分公司的副總裁,年薪80萬港元,在本地市場上也不算低瞭。而且最近又遇上瞭恒指下跌,那些高管沒幾個是不玩股票的,80萬應該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狄思科用指關節在報紙上敲瞭敲說:“咱們既然已經來招聘瞭,就別怕花錢,廣告版面買得大一點,80萬港元的字樣加大加粗加黑,一定要做到醒目。其他工資比較高的職位也要放大字號,讓求職者一眼就能看到!”

趙巖問:“那咱們直接買一個版面?”

“可以,反正也沒幾天,先把宣傳攻勢搞出去,”狄思科正色說,“這次招聘會的目的不隻是招聘人才,同時也要把咱們騰飛的名字打出去。咱們騰飛的產品在港島本地也有銷售,80萬年薪算是一個噱頭瞭,引來關註以後,能為騰飛做一波廣告,提高知名度。”

“另外,除瞭打廣告,通稿也要買一買,這次北京代表團赴港參加洽談會是件大事,你盡快找人寫一份通稿,以港人的口吻介紹內地近幾年的變化,結合咱們騰飛給出的80萬年薪,最好能引起一陣討論,哪怕是八卦小報的討論也行。咱們現在需要熱度,不能來瞭港島一次,一點水花也沒有。”

趙巖連連點頭,拿出筆記本刷刷記瞭起來。

幾人一直討論到夜幕降臨,不知誰的肚子先咕嚕瞭一聲,狄思科才想起來還沒吃晚飯呢。

“大傢先去餐廳吃飯,吃過晚飯咱們再繼續。”

他請幾人先去餐廳點餐,自己則抽空往傢人入住的那傢酒店打瞭一個電話報平安。

電話被接起後,對面傳來一句很標準的粵語問候,狄思科一聽就知道是他傢狄嘀嘀。

“大閨女,才來港島四天,就學會說本地話啦?”

“爸爸!”狄嘀嘀驚喜地喊瞭一聲,又趕忙回身跟媽媽匯報,然後捧著電話高興地問,“爸爸,你已經到港島瞭嗎?什麼時候能來跟我們匯合啊?”

“我這邊還有工作呢,你跟弟弟好好玩吧,”狄思科聽到聽筒裡傳來弟弟的笑聲,便也笑著問,“你們這幾天都去哪裡玩瞭?”

“媽媽和幹媽帶我倆去聽瞭音樂會,啊呀,那個效果特別震撼,我要是也能在港島開音樂會就好瞭。”

狄思科心說,要是真的在港島開音樂會,那於總的錢包又要大出血瞭。

他傢這倆學樂器的吞金獸,整天不掙錢,隻知道花錢。

狄嘀嘀不知自己被爸爸嫌棄瞭,還在那邊碎碎念呢,“我們今天還吃瞭好多好吃的,吃瞭咖喱魚蛋還吃瞭燒鵝,我媽媽說等你有空的時候,也帶你去吃。”

狄思科問:“今晚還有安排麼?”

他好幾天沒見老婆孩子瞭,要是晚上有時間就過去看看。

“有啊,我們可忙瞭。”狄嘀嘀嘿嘿笑,“爺爺知道我跟弟弟來港島瞭,說好瞭今晚要帶我們出去玩,不過現在已經到時間瞭,他還沒來接我們,我一直在這守著電話呢,他可真不守時……”

王錚安也不想失約的,可是他正準備出門赴約的時候,卻被前妻何文漪找上瞭門。

因為這次股市動蕩,大多數本地富豪都受到瞭波及。

嘉盛集團這兩年主要發展金融和地產,這次股市動蕩,對嘉盛的影響就不說瞭。

光是何文漪自己的資產就蒸發瞭40億港元。

何文漪這兩天快要崩潰瞭,一直給他打電話,想讓他回嘉盛主持大局,王錚安婉拒瞭幾次,她就直接找上瞭門來。

“我認識的所有人中,這次隻有你沒怎麼從股市裡虧損,”何文漪誠懇道,“艾莉也是嘉盛集團的一份子,你回來重掌大局吧,幫嘉盛就是幫艾莉瞭。”

王錚安知道重掌大局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給嘉盛掏錢,隻好無奈道:“我沒受什麼損失,是因為我把錢投進瞭其他行業。你也知道,我弄瞭一個芯片公司,大筆錢都在那裡壓著呢。”

第210章

王錚安最近幾年在港島商圈的口碑委實不怎麼樣。

先是莫名其妙跟王太離瞭婚,將他親手打拼的大半傢業分給瞭前妻。

沒過多久又將嘉盛集團的股份全部脫手,徹底從嘉盛出走瞭。

盡管內地市場也很有前景,很多本港商人都參與瞭內地的投資,但嘉盛的財富擺在那裡,在很多人看來,他這個決定無疑是撿瞭芝麻丟瞭西瓜。

更讓人覺得迷惑的是,王錚安突然向高科技行業出手瞭!

他向來是傾向搞實業的,這一點從離婚時的財產分割情況就能看出端倪。

嘉盛旗下的大部分實業都被他收攏瞭。

可是,要說搞半導體,搞芯片,那他可真是門外漢!

港媒當時幾乎眾口一詞地唱衰王錚安的這筆投資,有些八卦小報甚至調侃他被人下瞭降頭,否則不會接連打出這麼多爛招。

要知道,半導體成本高,變現慢,投資以億為單位計數。

雖然電子制造業在港島也紅火瞭很多年,可是顯然不如炒樓市和搞金融來錢快啊,很多投資半導體的商人,都轉戰金融和地產市場瞭。

而王錚安卻與大傢背道而馳,向半導體行業投入瞭大筆資金,光是第一筆投資就高達5000萬美元。

有個財經小報甚至搞瞭一個專欄,專門分析和嘲笑他此番動作的用意,為報紙貢獻瞭不少銷量。

與王錚安的待遇截然相反的是何文漪。

何文漪當瞭一輩子闊太,從沒為錢發過愁,抱瞭孫子以後,雖然與丈夫離婚瞭,卻從前夫身上割下瞭大半身傢。

離婚後過的日子比婚姻生活還滋潤,光是被狗仔拍到的健身教練就有三個!

何文漪一度成為港島闊太圈人人羨慕的存在,有錢、有兒女、沒老公,不知有多少豪門太太夢想成為何文漪呢!

尤其是今年7-8月間,王錚安在股市一片看漲時拋售瞭長期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套現以後沒多久就向芯片公司追加瞭投資,在內地建造投資6000萬美元的芯片組裝與測試工廠。

港媒一邊唱衰王錚安,一邊追捧何文漪,讓這對早就離婚多年的前夫妻再次被放到一起出現在媒體上,熱鬧瞭好幾天。

然而,金融市場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

原本欣欣向榮的港島股市,突然在上周一反常態,暴跌3175點,打瞭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本港人有半數以上是炒股的,隻要在股市中摻瞭一腳的,沒誰不虧本。

王錚安當然也虧瞭,他手頭還保留著做長線投資的紅籌股,但與港島其他著名富豪相比,他這點虧損簡直不值一提。

在其他人虧損幾十上百億,而他幾乎毫發無傷的時候,港媒又不約而同地轉換瞭口風。

王錚安花費數十億港元投資芯片公司,盡管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但也算是一項長線投資,公司和工廠立在那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總好過留在股市裡平白蒸發掉幾十億吧?

更有瞭解內地行情的財經記者透露,王錚安並不是隻投資瞭芯片公司,他在內地還有全國連鎖的大華超市,有開發高檔樓盤的地產公司,還有紡織公司、合資汽車公司、電子元件加工廠,以及為國際知名電器品牌在華代工的數傢工廠。

昨天甚至還有財經雜志分析瞭王錚安近半年的投資軌跡,發現他拋售股票的時間,與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爆發金融危機的時間線吻合,大贊其已經提前幾個月預見瞭港島的金融危機。

不過,今天早上有記者在公司門口堵他,詢問那傢報紙的報道是否屬實,他真的預測瞭這次危機嗎?

王錚安對此事矢口否認。

“隻是巧合而已,大傢都知道我這兩年出瞭一個昏招,時時刻刻都在燒錢,我拋售股票是因為當時急需資金,隻能說我比較幸運。”

王錚安心裡其實也在暗自慶幸。

拋售股票的決定讓他猶豫瞭很久,確實如媒體說的那般,他看到東南亞地區的金融危機後,就動瞭明哲保身的心思。

可是,當時港島股市一路向好,作決定拋售股票時,他難免有所遲疑。

就在此時,他的合夥人找上瞭他。

他投資的那傢芯片公司是一傢合資公司,之前由美國半導體公司與港島商人合營,美方控股,港商經營。

擁有自主設計生產芯片的能力,研發的芯片適用於PDA,也就是掌上電腦。

港島回歸前,大量外資對回歸保持謹慎,紛紛從港島撤資,其中就包括這傢美國半導體公司。

王錚安以一個不錯的價格,接手瞭美國公司在芯片公司的股份。

但他對半導體行業還是門外漢,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的人去做,他完成實際控股以後,並不參與公司經營。

這兩年一直由之前的團隊負責經營。

前幾個月,合夥人突然找上他,提瞭一個去內地建設芯片工廠的提議。

內地改革開放以後,土地和人力成本低,政策優惠,很多老板都關掉瞭在港島的工廠,轉去內地建廠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