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告退,微臣一定會辦好娘娘吩咐的事情。”
過瞭幾天,那些洋大人過來瞭,查看皇上的病情,當他們真的拿出一些藥丸時,徐香寧真的是有一種見到現代文明的感覺。
“娘娘,這東西……”梁九功驚疑,徐妃娘娘這是要把洋人給的不知名東西給皇上吃下去,可是他不敢啊,誰知道那些是什麼玩意,萬一是毒物呢,徐妃娘娘怎麼就相信那些洋人給的東西,皇上是萬萬不能吃這些來路不明的藥物。
說是藥,這玩意能是藥嗎?人吃瞭那麼一丁點東西就能好嗎?
他還是趕忙攔住,“娘娘,不可啊,皇上千金之軀,萬萬不能吃這種東西。”
“梁公公,皇上都這樣瞭,你就暫且相信本宮一回吧,本宮不會害皇上的。”
“可是……娘娘,這白色的……不像是藥啊,萬一皇上……”梁九功不敢往下說,皇上萬一死瞭,他們可能是要被追責的,他瞧著這白兮兮的東西很不對勁,洋人帶來的玩意能可信嘛。
“梁公公,皇上若是再病下去才是最大的問題,去倒水過來吧。”
徐香寧讓梁公公扶起皇上,她親自把兩粒藥丸給皇上灌下去。
藥丸進肚後,她又看向那些洋人,讓他們再留下一些。
不過那些洋人吝嗇得很,隻給瞭十粒,說是若是還沒有起色,他們也沒有辦法,藥不是萬能的。
梁九功是緊張萬分,在吃下洋人給的藥後,他一直盯著皇上,皇上還是昏迷,人不見清醒。
徐妃比他鎮定,已經在一旁看書。
梁九功有些猜不透徐妃,徐妃這是想皇上活著還是想皇上……他不敢說死字,連想都不敢想,不管怎麼樣,徐妃有一個阿哥,哪怕是皇上走瞭,徐妃後面的日子可能也不會太難過。
隻是他是皇上的奴才,他老瞭,太子可能不會讓他身旁伺候,估計也不會讓他告老還鄉,他知道得太多,太子應該不會留他。
他是希望皇上活著,不過皇上這幾日的癥狀,不像是能活下去的樣子,畢竟皇上也老瞭。
如今已經是康熙四十六年,皇上坐在這個位置也有四十六年,太久瞭,有人等不及瞭。
第121章
出乎意料的是皇上竟然轉醒瞭。
梁九功趕忙叫來徐妃,“娘娘,娘娘,皇上醒瞭,你快來看看。”
皇上是真的轉醒,一睜眼眼神都不是那麼渾濁混沌,“朕……朕睡瞭多久?”
“沒多久,皇上,先喝點水吧。”
皇上醒來後也吃瞭一些流食,有胃口吃東西瞭,吃過後,皇上也沒有反胃吐出來。
接下來幾天,皇上漸漸得恢復過來,至少人開始清醒,不再是長時間的昏迷,吃喝已經沒什麼問題,盡管吃得不多,那十粒西藥都吃完瞭,她怕皇上不敢吃西藥,西藥都是混著東西讓皇上吃下去。
三天、五天、十天過去後,皇上就好得差不多,能坐能走,還可以批折子,人雖然又消瘦一點,瘦到可以看到清晰的下頜角,不過好在是扛過來瞭。
“你又救瞭朕一次。”
“是皇上福大命大,臣妾做的微不足道。”
“朕都聽梁九功說瞭,說是你請瞭洋醫給朕救治,朕這才緩過來。”
康熙執著徐氏的手,盯著她,她一次又一次想方設法救他護他,這份情意,很是貴重。
“臣妾曉得皇上一定沒事的。”
康熙看著徐氏篤定的眼神,他都這把年紀,安嬪當時生病時,他也是看到的,他比安嬪年紀還大,本來以為這一次可能就沒命瞭,好在徐氏聰明果斷,又請瞭洋醫給他救治,據說是洋醫給他吃瞭什麼洋人弄的藥,他才好起來,可以說是救命之恩。
他緊緊抱住徐氏,沉聲道:“這段日子讓你擔憂瞭。”
“是,臣妾的確都快擔心死瞭,好在皇上好起來瞭。”
……
新年本來使臣過來朝賀進貢,不過由於皇上重病,太子出面代替皇上接受朝賀,這也引發擔憂,不少人開始擔心皇上的身體,認為皇上的病醫治不好,有各種各樣的猜疑。
過瞭一月後,二月中旬,皇上去上朝,這猜疑才少一些。
徐香寧在皇上病好之後才搬回長春宮,不過皇上可能是想讓她時刻陪著她,老人傢缺少安全感,不僅白天讓她過來乾清宮,晚上也讓她過去,她跟先前住在乾清宮時沒什麼兩樣。
而太子趁著皇上病重,讓太醫往治療的藥裡摻雜對身體不利的藥物,試圖讓皇上病情更加嚴重,等於說是想要加速皇上的死亡,若不是穆察太醫察覺,跑過來告訴她,說不定皇上還真在這一次栽瞭。
在皇上病好之後,她還是把此事告訴皇上後,皇上當時的表情很克制,隻是說他知道瞭,所有情緒都斂在嚴肅的面龐下,至少她當時是沒看出來皇上是什麼心思,失落還是失望?
做帝王的人,心思若是想掩藏,其實能藏得很深。
畢竟是父子,而且是皇上一手帶大的孩子,皇上可能對太子還心存希望。
她也就不再管這事。
整個二月過去,皇上已經徹徹底底恢復過來,人也變得精神矍鑠,也開始跟以往一樣管理朝政。
她本以為皇上不會處理太子,而歷史上皇上廢太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還有一年時間,但到瞭三月,皇上開始處置太醫院,將當時給皇上下藥的太醫通通處死,連太醫院的院判跟副院判都革職,穆察太醫當上院判。
大傢可能也聞到一些危險的氣息,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人人開始自危。
三月過去,四月三日,康熙在上早朝時,召集諸位親王、大臣、侍衛,文武百官等齊聚在乾清宮的大殿前,叫太子胤礽跪在最中間,面色嚴肅冷靜地說道:“朕繼承大清大業四十六年,勤勉朝政,體恤群臣,惠及百姓,維持大清的安定,可太子胤礽屢次不顧祖德,性子殘暴不仁,與朕之仁心相悖,當太子三十餘年,隻會結黨營私,專攬私權,愈加放肆,品行不端,為人不善,朕還沒亡就妄圖把持朝政,身為太子卻對諸王,朝廷大臣肆意欺負,□□毆打,仗著太子身份欺負各貝勒,對兄弟不仁不義。
朕生性節儉,而太子胤礽生性奢侈,不僅將外藩進貢之物攬入自己囊中,而且縱容其乳母之夫凌普在內務府大肆斂財,貪得無厭,挪用國庫銀兩私自在外建造宮殿。
胤礽生而克母,從前又與逆臣索額圖結黨,意圖幹擾朝政,身為太子卻沒有為群臣,百姓著想,還搜刮民脂民膏來揮霍,不聽朕言,不孝不仁不善不義,枉為儲君,不配當大清的太子,違背祖訓,今日起,廢黜太子之位,囚禁咸安宮,賜食賜物,不得朕令,任何人不得探視。”
“皇上……”
眾人驚訝。
“皇上,請三思。”
“皇上……”
大殿內所有親王、朝臣、侍衛通通都跪下來,有些為太子求情。
“再有為太子求情者,一律當斬。”
此話一出,大殿內才立即噤聲安靜下來,眾人顫顫巍巍,心思各異。
“把太子押下去吧。”
“父皇,兒臣……兒臣罪該萬死,兒臣知罪,兒臣領旨謝恩,兒臣死不足惜,還請父皇保重龍體。”
太子胤礽跪下重重磕頭,磕頭的響聲在整個乾清宮的大殿都能聽見,直接磕破腦袋,語氣哽咽,被人押下去時也沒有掙紮。
等大殿內的人都走後,康熙坐在龍椅上沉默不語。
“皇上……”
梁九功見皇上坐瞭很久,忍不住出聲喚一聲。
“梁九功,你覺得朕狠心嗎?”
“皇上仁善,是太子……是太子的錯,皇上隻是為瞭大清著想。”
“是啊,朕是為瞭大清著想。”
……
皇上廢太子的消息一下子就傳到後宮,不到一日。
榮妃是真沒想到皇上會廢太子,她知道後都忍不住握住貴嬤嬤的手,她的手同樣在顫抖,“皇上真……把太子給廢瞭,這是什麼意思,太子不是太子瞭,大清沒有太子瞭嗎?”
“娘娘,這消息……是真的嗎?”連貴嬤嬤都有點懷疑。
“文武百官都聽到瞭,太子也被質押瞭,應是不假吧,太子他……犯瞭什麼事,皇上怎麼突然就廢太子瞭,天哪,沒有太子,沒有儲君瞭,這一廢,往後太子想要起來就不可能瞭。”
榮妃還沒從震驚中恢復過來,總感覺自己的心提到嗓子眼,莫名的緊張還有一絲興奮,太子已經不可能再起來瞭,已經當著諸位親王貝勒,文武百官面前說瞭廢太子,還條列瞭太子的罪狀,皇上廢太子的心很是決絕。
沒有瞭太子,那會是誰繼承大統,繼承帝位?皇上畢竟年邁,這一病都差點出事,這帝位遲早要有別人坐上去,太子已廢,那剩下的阿哥……
榮妃一想到這,手更加顫抖,她的胤祉是不是也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
“嬤嬤,你說皇上會再立太子嗎?三阿哥他……有沒有機會?”
她傢胤祉也是大清的皇子,出身高貴,雖性子莽撞一些,但終歸是皇子,太子被廢,胤祉也是有資格繼承大統的,胤祉年齡也合適,也在朝中做事,為皇上分憂。
“娘娘……”貴嬤嬤也握住榮妃的手,“娘娘……三阿哥他是有機會的。”
是啊,胤祉也是有機會的,若是胤祉登上那個位置,她就是太後瞭,她們母子兩絕對會光宗耀祖,讓馬佳一族以他們為榮。
後宮那些嬪妃通通要唯她是從。
一想到這,榮妃就止不住地激動,不過她還是努力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此事還得籌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皇上病已經好瞭,還不知道要活多久。
她們得先冷靜冷靜。
“嬤嬤,快扶本宮坐下,本宮得先緩緩。”
“是,娘娘快坐,紅月,你快去給娘娘倒杯茶水。”
鐘粹宮這一邊是震驚,而承乾宮那邊同樣震驚,太子被廢一事實在是太令人意外,此事太過重大,無人不震驚,恵妃聽聞此消息後也是一愣,完全不知如何反應。
她自然是想著太子有什麼意外,到時候皇位落到其它阿哥手中,太子若是沒有發生意外,她曉得其它阿哥想要坐上帝位是難上加難,如今皇上主動廢掉太子,這意味著什麼?
皇上是不是想另立太子,對太子早已不滿瞭吧,這剛剛病愈,就把太子給廢瞭,她傢胤禔比太子要好上幾倍,成熟穩重,學識淵博,在朝中更是有好名聲,替皇上辦瞭不少事。
太子這個嫡子被廢瞭,她傢胤禔可是皇長子,若是再立太子,胤禔是很有希望的。
恵妃不由激動起來,太子沒廢之前,她不敢想這事,畢竟太子是儲君,又是皇上親手撫養長大,如今太子被廢瞭,還被囚禁,她這才敢想這件事。
太子這些年做的事情太多瞭,罪行累累,性子如此殘暴,本身就不是做帝王的最佳人選,至於為何被廢,她其實不是特別在意,不過她猜想肯定跟結黨營私有關,皇上前幾年懲處瞭索額圖一黨,太子還不收斂,肆意妄為,也不怪皇上,皇上想來也是思量很久才做出這個決定的。
“流鴛,你說本宮該不該召大阿哥進宮?”
“娘娘,目前還是先不要吧。”
恵妃轉念一想,也是都等瞭這麼多年,不應著急一時,此乃多事之秋,胤禔畢竟住在宮外,入後宮肯定會被人知道,此時更應低調,皇上剛大病初愈,又突然廢黜太子,想來心情一定是復雜且不佳的。
皇上廢黜太子,應該是太子太過明目張膽覬覦皇位,皇上還沒死呢,太子種種舉動好像是巴不得皇上早死,好讓他早早繼承帝位。
皇上如今年邁,更見不得有人覬覦他的皇位,人越老越是貪婪,皇上對皇位顯然還舍不得放手,此時見胤禔進宮,皇上怕是會多心,還是先按捺不住,胤禔那麼聰明,肯定也不會那麼在皇上面前表現得過於急切,心思太淺顯會惹皇上厭惡的。
皇上是不希望別人覬覦他的位置,他想坐得再久一些。
皇上生病時隻讓徐妃跟梁公公等人守在床邊,徐妃是很得皇上信任,恵妃無比慶幸的是徐妃生胤祄的時候生得太晚,不然皇上很有可能立胤祄為太子。
……
皇阿瑪在上朝時跟朝廷百官告知太子被廢之事,第二日,皇阿瑪又召集百官在午門宣諭太子被廢跟拘禁太子之事,可見皇阿瑪不是一時用氣,至少大傢都意識到皇阿瑪是真的要廢太子,又過幾日,皇上告祭太廟、祖宗牌位,頒詔天下。
太子被廢,似乎成瞭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