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49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653

李牧:“……行。”舍命陪君子瞭。

這封信經過驛站快馬運送,也兩月後才到咸陽。還好沒有遇到下雪,否則還會再拖延一兩月。

秦王先公後私,先拆開瞭李冰的文書。

看完李冰的文書後,秦王沉默良久,將李冰的文書遞給太子柱。

太子柱迅速閱讀後,道:“回君父,兒認為,此事可行。”

秦王道:“此事耗費人力物力巨大,你不擔心他失敗?”

太子柱憨厚笑道:“我不信任他,但我信任朱襄。朱襄憐惜民力,如果此事不可為,他一定會勸阻。李冰說他做不成此事就以命相抵,人皆惜命,如果朱襄有充足的理由,肯定能說服他別這麼冒險。”

秦王頷首:“這倒是。不過寡人不認為他真的想要立功才冒險。寡人來看看朱襄寫瞭什麼。”

秦王拆開朱襄的書信,然後立刻扶額,又笑又嘆氣。

太子柱心裡癢極瞭:“朱襄寫什麼瞭?”

秦王對太子柱招瞭招手,太子柱起身,屁顛屁顛走到秦王身邊一同看信。

“噗……命令夏同按時吃飯按時喝藥,這,這信應該給夏同看。”太子柱捂著嘴,笑得眼淚花子都冒瞭出來,“朱襄每天在想些什麼?他把夏同當政兒嗎?”

秦王笑道:“在朱襄眼中,夏同恐怕還沒有政兒懂事。至少政兒吃飯喝藥不需要人監督。”

太子柱出壞主意:“既然朱襄遠在千裡迢迢的蜀郡都在擔心這件事,君父何不答應?”

秦王道:“好,寡人就給夏同一封詔令,令他……哈哈哈,令他好好吃飯喝藥,不準挑食,不準把藥倒掉。夏同啊,真是連政兒都不如。”

自從朱襄離開後,父子倆好久沒有湊在一起笑瞭。他們倆的關系重新恢復成君臣,秦王還是那麼嚴厲,太子柱還是那麼畢恭畢敬謹小慎微。

看到朱襄的書信,他們終於又短暫恢復成瞭父子。

“原來他們剛入蜀,蜀郡就遭遇瞭差點淹沒成都城的洪災,而且前一年蜀郡也遭遇瞭洪災,若不是李冰和李牧守住瞭兩座重要堤壩,蜀郡差點顆粒無收。”看完令人發笑的內容,秦王看到瞭這次李冰押上性命也要修大型水利的真相,“朱襄居然還下令殺人瞭,唉,你說他去什麼蜀郡,又吃苦瞭。”

太子柱道:“若朱襄和李牧沒有去蜀郡,恐怕李冰此次入蜀會更難熬。看朱襄的書信,他與李冰應該已經成為友人。能與朱襄成為友人的人,骨子裡都和朱襄一個性子。”

秦王道:“是啊,都一樣。藺卿,廉卿,李牧,蔡澤,全都一樣。連藺贄看上去行為浪蕩,或許內在也和朱襄差不多。”

秦王閉上眼,沉思許久。

太子柱肅立一旁,不敢打擾。

半晌,秦王合著雙眼道:“寡人準瞭。”

太子柱松瞭一口氣。

不過他松瞭這口氣後,很快又把氣提瞭起來:“君父,朱襄會不會也去修水壩水渠?要修成李冰文書裡的效果,少則十年,多則二三十年。他該不會想十幾二十年都留在蜀郡?”

秦王睜開眼,沒好氣道:“想也別想,頂多給他三年時間,就給寡人乖乖滾回來!”

太子柱這才完全放下心來。

從書信中看,蜀郡的生活也太苦瞭。朱襄又是一個看見庶民受苦,自己也跟著難受的聖賢,絕對閑不住。修水利又是一個苦差事,朱襄的身體不知道撐不撐得住。

還是咸陽好。君父現在已經後悔,將來應該不會再試探朱襄,讓朱襄為難瞭。

朱襄離開後,秦王才察覺朱襄在咸陽時,自己心情有多輕松,不習慣沒有朱襄這個“目無君上”的晚輩不在身邊的生活。

秦王驚覺,原來自己也是一位老人,而不是完全的君王。

可能人老瞭,心就軟瞭。

“朱襄真是在哪裡都閑不住。”秦王道。

太子柱點頭。沒錯,真讓人不省心。

不說子楚驚恐地得到秦王讓他好好吃飯喝藥的政令,視線回到蜀郡。

在十一月的時候,南瓜豐收瞭。

朱襄牽著嬴小政,和李牧、李冰一起在瓜田中巡視。

看到豐收的南瓜,李冰的表情因為太過驚訝,五官都快飛出去瞭。

李牧看著南瓜長大,雖然早已經接受瞭這樣的震撼,但還是唏噓不已:“這、這真的能吃?如果真的能吃,那產量也太高瞭。”

朱襄冷靜道:“種子會劣化,以後產量會逐漸降低。不過用於救荒還是足夠瞭。”

朱襄蹲下瞭身體,敲瞭敲一個大南瓜:“先摘一個嘗嘗味道?我給你們做大餐。”

李牧就等著朱襄說這句話。這種從未有人吃過的食物,他沒敢讓人試做,現在一個南瓜都沒有摘取。

“南瓜怎麼吃?”嬴小政也蹲在地上戳瞭戳南瓜,“直接啃?”

朱襄哭笑不得:“當然是切開瞭吃。”怎麼政兒傻乎乎的?

嬴小政道:“我當然知道切開吃,我是說,這麼大,都能吃嗎?”

他伸出小胖手,在南瓜上使勁敲瞭敲:“好大啊。”如果夢境中的自己見到這個,肯定以為是仙果祥瑞。

朱襄道:“確實都能食用,不過瓜瓤口感不好,不缺糧食的話,可以舍棄南瓜瓤。”

朱襄選瞭一個最大的南瓜,洗凈泥土之後,直接在田地旁搭灶烹飪。

南瓜切開,掏瓤切塊,隔水蒸熟。

“啃吧。”朱襄用葉子做碗,遞給嬴小政。

嬴小政像小狗一樣嗅瞭嗅南瓜的味道,出於對舅父的信任,小心翼翼啃瞭一口金色的瓜肉。

“啊呼!燙燙燙!好粉,好甜!”嬴小政眼睛一亮,“舅父,我喜歡這個!”

朱襄笑道:“好吃吧?”是粉南瓜品種嗎?很適合用來當糧食。

李冰和李牧立刻上手搶南瓜。

呼,真的甜!居然是有甜味的糧食!

第87章油炸南瓜餅

一頓蒸南瓜,就征服瞭三人的味覺。

香甜的氣息讓田邊耕種的人也被誘惑過來,在吃南瓜的幾人周圍徘徊。

朱襄選瞭幾個成熟瞭的大南瓜,邀請他們一起生火蒸南瓜。

很快,南瓜美味的口碑就傳瞭出去,軟糯中帶著甜蜜的口感,在這個甜味劑缺乏的時代,讓人欲罷不能。

李牧道:“南瓜能保存多久?”他動瞭把南瓜當成幹糧的心思。

朱襄道:“選擇熟透瞭的、殼變硬瞭的老南瓜,和梗一起剪下來,放進通風幹燥的地窖最多可以儲存一年。不過南瓜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破損,遇到潮濕和光亮也容易腐爛。如有破損,或者遇到光亮、潮濕的環境,少則幾日,多則一兩個月就會壞掉,很難當做軍糧或者收取賦稅。”

現在收取賦稅都是用糧食和佈匹等實物。這不是賦稅制度落後,而是最適合當代的制度。

除瞭目前國傢比起銀錢更需求糧食之外,農人很難以銀錢交稅是最重要的原因。

農人不僅沒有固定的渠道販賣糧食,而且每當糧食豐收的時候,糧食的價格就會大規模下降。在商品經濟匱乏的年代,如果以銀錢作為賦稅,所有農人都會被逼死,實物稅是最不傷農的賦稅措施。

等商品經濟得到極大發展,農人才有瞭以銀錢交稅的可能性。但同樣因為糧食價格不穩定,以銀錢交稅,其實是對農人的進一步剝削,加速瞭土地兼並。

封建時代的改實物稅為銀錢稅,有利於國庫收入的穩定,使王朝更加富裕強大,但並不是減輕瞭農人的負擔。

直到國傢有足夠的能力調控市場,無論糧食是否豐收,都以較高的固定價格穩定向農人購買糧食,農人以錢交稅才不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這別說戰國時代,就是封建時代也做不到。因為國傢購買全國農人的糧食,就需要強大的基層行動能力、物流運輸和糧食儲存能力。

現在秦國與後世封建王朝差不多,無論農人種什麼,都折算成谷物和麻佈收取賦稅。就算朱襄推廣瞭南瓜和土豆,這兩種作物在現在的條件下不好儲存和運輸,不能用來交稅。

農人平時在零散荒地上種一點充饑,饑荒時用來救命,平時仍舊種粟米小麥水稻等谷物。

不過現在因為年年荒年,菽也能用來交稅,農人的負擔不會太重。隻是比粟米、小麥、水稻等算起來,菽會交得更多。

朱襄解釋瞭南瓜儲存的劣勢之後,李冰和李牧都嘆瞭口氣。

以農人的角度來說,選擇沒有破損的瓜在地窖裡儲存一年,足以應對一年。但國傢不會讓農人種南瓜,因為南瓜不好儲存,不能用來交稅。

土豆也是如此。

除瞭口感和飲食習慣,國傢賦稅要求也是農人選擇種什麼的重要原因。

“能充饑就不錯瞭。”朱襄安慰兩人道,“屋前屋後的小菜地不計入需要納稅的田地,他們隻需要在屋前屋後種一點南瓜和土豆,就能免於餓死。”

李冰道:“說的是。南瓜和土豆很好。”

朱襄道:“兵卒也一樣,屯田時多種些品種,不僅能保證糧食供應,還能豐富口糧。”

李牧無奈道:“你真是,還操心兵卒的口糧不夠豐富?讓你帶兵,你是不是還想讓兵卒都吃上肉?”

朱襄笑道:“為瞭提升士氣,每月宰牛給兵卒吃肉的人是你不是我。”

李牧摸瞭摸鼻子。雖然確實如此,但朱襄說起來,自己怎麼有點不好意思?

嬴小政等幾人說完之後,拉瞭拉朱襄的衣袖,仰著頭期待道:“南瓜隻能蒸著吃嗎?還有什麼好吃的菜?”

“小吃貨。”朱襄按瞭一下嬴小政的腦袋,道,“看舅父給你露幾手。”

李冰笑道:“看來今日我們又有口福瞭。李牧,走,我們去摘南瓜。”

李牧問道:“政兒,你要不要親手來選想吃的南瓜?”

嬴小政使勁點頭。

李牧牽著嬴小政的手,李冰走到最前面,朱襄背著手笑瞇瞇地走到最後。幾人在南瓜田裡挑來挑去,選最順眼的南瓜加入今天的盛宴。

嬴小政選中一個形狀非常圓潤,色澤最明亮的南瓜,不顧地上有泥土,抱著南瓜直接拽。

嬴小政雖然力氣很大,要拽下來一個帶著藤的大南瓜,對他而言也是一道難關。

朱襄道:“政兒,南瓜可以剪下來。”

此刻已經有瞭鐵,自然也有瞭農用和園藝用的剪子。

嬴小政不知道和誰較勁,脹紅著臉道:“我可以!”

朱襄道:“我不是說你不可以,但是用剪子……”

“嘿!”嬴小政一鼓作氣抱起南瓜,往後使勁扯。

朱襄趕緊伸手護住嬴小政。

果然,南瓜藤倒是扯斷瞭,嬴小政往後跌倒,差點摔一個屁股蹲。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