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153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4146

李冰也很猶豫。

如果選擇折中的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抵禦洪水。但若要達成他心目中的完美方案,就必須鑿石開山。

他猶豫的時候,就找到朱襄和李牧兩人商量。

這時候,知己的肯定,能給他極大的鼓舞。

李牧道:“水利我不太懂,不過換做打仗的話,你現在面臨的兩個選擇,一個是用接近一半甚至一大半的兵力,換對方全軍覆沒;一個是用少於一半的代價,隻是擊退對方。是嗎?”

李冰點頭:“是。”

李牧道:“這就要從多方面考慮。第一,對方全軍覆沒是否能給我們帶來更長時間的安穩,讓我們能休養生息;第二,君上是否會全力支持我用傷亡換對方全軍覆沒。”

李冰道:“若是我的分水堤壩修建而成,即便有洪災,成都平原也不會造成大規模洪澇災害。隻要堤壩不毀,就是一勞永逸的事。至於君上……”

他對秦王並不是很瞭解,不知道秦王會不會支持他。

“君上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給瞭你五萬刑徒,又給瞭你二十年的時間,這遠遠超過瞭歷代水利工程修建所需要的人力和時間。”朱襄道,“他就是要讓你用非凡的代價,去取得一個舉世震驚的成就。”

朱襄半開玩笑道:“還記得我所說的話嗎?造奇觀,是雄主都難以拒絕的事。對吧,政兒?”

坐在朱襄腿上的嬴小政冷哼一聲,道:“我不喜歡。”

朱襄戳戳嬴小政的臉蛋:“真不喜歡?真不喜歡?那以後不準修。”

嬴小政伸手擋住舅父作怪的手,沒好氣道:“行行行,我也喜歡。既然曾大父已經給瞭伯父這麼多人和時間,那麼隻要能在時間之內拿出成就,曾大父不會幹預。”

朱襄道:“有同樣是雄主的政兒保證,你就能大膽地放手去做瞭吧?”

李冰哭笑不得。得到瞭一個垂髫小孩的認可,我就能放心大膽地去做瞭?是不是有點奇怪?

但更奇怪的是,當嬴小政認可朱襄所說的秦王的心理時,李冰還真的放下瞭心。

“再說瞭,開鑿山壁也不一定會花那麼長的時間。”朱襄道,“李冰,我在咸陽學宮與方士對峙的時候,你是否有觀看?”

李冰道:“我看瞭,非常精彩!”

就是旁觀瞭朱襄和方士的那一戰,李冰才在剛與朱襄相遇的時候,對朱襄恭敬得話都說不圓轉。

朱襄道:“我所用的那種叫黑火藥的東西,可以為開山提供便利。雖然它的威力不是很大,但先選好巖石薄弱處,用鐵釘鑿孔,再把黑火藥放進去引爆,就能瞬間撐開巖石。若是不好鑿開的巖石,用火燒和潑水,熱脹冷縮的方式就能使其出現裂口。”

黑火藥的威力很差,不能直接用來開山。後世工程用炸藥包,都是現代火藥,即至少是黃色火藥。不過如果已經鑿出空隙,再利用黑火藥包爆炸式膨脹的氣流,就能輕松將巖石縫隙撐開,減少開山的工程量。

朱襄其實知道現代火藥的配方,但他選擇瞭隱瞞。

在思想和底層科技還很落後的時候,貿然使用太過先進的技術,無異於小孩掄大錘,會給社會造成很大危害。甚至這種危害,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文明斷代。

隻要發現瞭火藥的威力,火藥就一定會用於戰爭。而火藥制備技術是不可能完全封鎖的,很快戰爭幾方的戰備都會開始升級,最後打成一鍋粥。

這不是朱襄看瞭幾本科幻和古代未解之謎後的危言聳聽,而是現代社會已經發生過的教訓。

現代地球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朱襄隻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傢。

而在華國之外,一些地區的人民可能處於封建社會,奴隸社會,甚至原始社會。

作為農業研究人員,朱襄不隻是在華國找種子種田,也要去全世界學習先進種田經驗和尋找不同性狀的種子。

同時華國作為一個負責任、且經歷過苦難的大國,總會用援助的方式,與其他處於苦難的國傢進行利益交換,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直接掠奪。

農業研究人員,一直是處於國際援助的第一線。

朱襄身為優秀的農學青年教授,本科的時候去邊疆,研究生的時候去南亞,讀博的時候去拉美,等帶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時候,就每年至少去一次非洲瞭。

所以朱襄非常清楚,當那些經濟文化思想都很落後的國傢,突然得到瞭先進的武器,所帶來的不是技術進步,而是好不容易萌芽的文明社會的全面崩壞,以及內部資源被進一步掠奪。

朱襄能拿出黑火藥,是因為現在方士已經開始炸爐,他要解釋其中原理很簡單。而且黑火藥的威力極差,遠遠不如弩箭。若換一個神弓手,如李世民那種,黑火藥還不如弓箭。

所以許多不瞭解的人,說“華國發明瞭火藥卻用來放煙花”,完全是屁話。

華國黑火藥在戰爭上的運用已經非常透徹,隻是因為黑火藥的劣勢,讓擅長騎射的清政府較為輕視,再加上清政府不敢技術自研——因為如果放開技術自研,占據絕大多數人口的漢人一定會出現最多的技術人才,所以才逐漸落後。

其實清政府在黑火藥時代也沒有被拉下太遠。現代火藥出現後,才讓清政府陷入徹底的劣勢。

朱襄沒有繼續向秦王推薦煤炭,也是因為基礎科學知識和技術積累不達標的原因。

煤炭含有大量的雜質,沒有清洗技術,燒出來都是毒煙,難以利用。

他知道的技術雖然能初步運用煤炭,但若是秦王現在粗放開采和使用煤炭,那就會造成煤炭的大量浪費,環境也會遭到極大破壞。

這時候的人可沒有技術去修補環境。兩千年後,大地煤炭枯竭,環境污染嚴重,他就是罪人瞭。

不過他留下瞭關於如何運用煤炭的基礎知識研究,等待後人自己鉆研。

他還留下瞭包括煤礦在內的全世界礦產圖,準備做成類似《山海經》的神話書籍流傳後世。

朱襄十分中二地想,自己留下的算不算藏寶圖?

不過火槍手的培養成本比弓箭手低,可以對遠程兵力進行補充。這件事他不提,秦王應該已經想到瞭這一點。

現在朱襄在開山上運用瞭黑火藥,恐怕會加速秦王對黑火藥的研究和運用。

“黑火藥能開山,是不是也能轟開城墻!”李牧眼睛一下子亮瞭。

朱襄在心裡嘆氣。不愧是李牧,一下子就抓住瞭關鍵。

朱襄道:“土墻轟一下就碎,和用攻城木也差不多;但要轟開主要城池的城墻,黑火藥威力不夠。在眾人還不知道有黑火藥的時候,用黑火藥冒充霹靂,裝神弄鬼讓敵人直接投降,恐怕成功率更高。”

李牧摸瞭摸臉上的胡茬,臉上掛著詭異的微笑,腦海裡開始模擬出一幅一幅攻城略地的藍圖。

“咳咳,現在在說修分水壩,別跑題。”李冰幹咳一聲,道,“我們先選一處小山實驗一番。”

朱襄道:“要制定詳細的安全實驗流程,小心炸到人。”

李冰點頭:“知道。”

朱襄十分高興。和一個嚴謹的工科友人合作,就是舒服。

他們決定開山後,李冰就忙於準備實驗場地。

等實驗成功,他就要尋找黑火藥的材料,並培養能使用黑火藥的人才。

後者會非常困難。

霹靂和火焰向來被認為是神靈的能力,要讓工匠認可這隻是“技術”,毫不畏懼地學習和掌握,並且嚴格遵守保密流程,這對李冰的組織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朱襄:“我相信你!”

李牧:“你是郡守,這些事該你自己做。”

李冰:“……”他堅硬的後盾,他最好的摯友,怎麼突然變成這樣瞭?為什麼他會突然萌生絕交的念頭?

朱襄:“我還要繼續育種。”

李牧:“我準備去楚國邊境晃一圈。”

朱襄和李牧:“你努力,我們會在心裡支持你!”

李冰被氣得拂袖而去,朱襄和李牧在他身後東倒西歪地大笑。

嬴小政老氣橫秋地嘆氣道:“老師,怎麼你也沾染瞭舅父的壞習慣?好好說話不行嗎?為什麼要逗弄李冰伯夫?”

朱襄笑著問道:“那政兒說,我們還怎麼好好說話?”

嬴小政繼續嘆氣:“李冰伯父是蜀郡郡守,這些事是他的本職工作。你們如果過多幹涉,終歸不好。而且如果你們參與得過多,等分水堤壩修建好,或許會有人說是你們的功勞。雖然李冰伯父不介意,但你們都不想搶奪伯父的名聲。”

“我們如果好好說話,他就會有理有據地反駁我們。我們這樣推脫來推脫去,多浪費時間?”朱襄摸瞭摸嬴小政的腦袋,道,“但我們把他氣走瞭,他就不會來瞭。”

李牧揉瞭揉笑出眼淚的眼睛,道:“的確如此。”

嬴小政聳聳肩膀,攤攤小手。

雖然的確如此,但他總認為舅父和老師是在故意欺負人。以他對舅父和老師的瞭解,自己的猜想絕對沒錯。

當然,舅父和老師絕對不會承認。

李冰果然沒有繼續找朱襄和李牧幫忙。朱襄回到瞭田地,李牧沒有立刻去楚國邊境,而是陪瞭嬴小政一段時日,繼續教導嬴小政騎馬。

經過朱襄的荼毒,嬴小政也勉強無奈地接受自己是六歲,而不是七歲或者八歲。

反正隻要自己權力夠大,想要提前到十五六歲加冠都沒問題。

這一世阿父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錯,恐怕自己三十歲左右才能當秦王。就算阿父不爭氣,將來也是舅父輔政。

自己現在就幫舅父處理雜事,將來舅父輔政,那輔政的工作還不是自己做?

我輔政我自己,什麼時候親政有什麼區別。

所以舅父開心就好。

六歲的嬴小政終於有瞭一點俊俏兒童的模樣,不再是圓滾滾的一團。

他的手腳開始抽長,慢慢進入瞭第一次生長發育期,騎著小馬駒的時候能夾住馬背。

朱襄、李牧、李冰三人一同尋瞭許久,給嬴小政尋瞭一匹有千裡馬血統的小馬駒當六歲生日禮物。

當得知朱襄要送給嬴小政生日禮物,並為嬴小政做生日大餐的時候,李冰很不適應。

這個時代不慶祝生日。

華國古代的傳統,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所以不僅不會賀喜,還應該悲傷。

雖然私下肯定會有人在生日的時候偷偷慶祝,但整個社會層面,生日是不應該大規模慶祝的。

直到佛教盛行,“佛誕日”作為一個宗教盛大節日進入百姓的視線,“慶祝生日”才漸漸盛行。

到瞭唐太宗的時期,唐太宗就因為民間開始普遍盛行慶祝生日,對民風不純而進行過感嘆和憤怒,並試圖下令糾正。

不過到瞭唐玄宗時期,唐玄宗認為自己的功績夠大瞭,是應該好好慶祝一下,成瞭皇帝中公開慶祝生日的第一人,稱“千秋節”,後又改名為“天長節”。皇帝誕辰自那以後,才成為全國性的節日,被後世皇帝延續。

民間隆重慶祝生日,也成瞭公開的傳統。

所以在先秦,為孩童慶祝生日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但朱襄說:“我感謝上蒼讓政兒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想疼愛孩子的母親,也一定會認為孩子誕生的那一天是幸福的日子。如果她不認為,她就不給孩子慶祝生日便好瞭。孩童又無法隆重自己慶祝自己的生日。”

李冰便被朱襄的“歪理”說服瞭。

嬴小政其實對是否慶祝生日無所謂。在舅父幫他慶祝生日的時候,他還未想過這件事。

因為朱襄是庶民,父母不重視,他不知道自己的具體生辰。而雪是被撿來的,連年齡都是估算的。朱襄和雪都不過生日。

但他們二人都非要給嬴小政過生日,嬴小政隻能勉為其難地接受。

他想,將來長大瞭,就以皇帝的命令指定一天成為舅父和舅母的生日,他也要給舅父舅母過生日。

他是皇帝,他說舅父舅母的生日是哪天就是哪天。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