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雪姬還要幫華陽王後帶孩子、管後宮,相當於秦王柱後宮的女官主管,所以秦王柱為瞭便於雪姬研究紡車織機,特意給瞭雪姬一座宮殿做工作室。
嬴小政是從咸陽宮坐馬車來找朱襄報喜,朱襄要見雪姬,自然也要坐馬車。
嬴小政倒是想讓朱襄直接騎馬去,但朱襄認為太招搖。嬴小政對舅父這種有特權不用的行為嗤之以鼻。
到瞭咸陽宮後,朱襄再次一個沖刺跑,沒看織機長什麼樣子,就把前來迎接他的雪姬抱瞭起來,實現瞭轉圈圈的願望:“夫人真厲害!”
雪姬臉紅尖叫:“放開!”
被雪姬一掌劈在頭頂,朱襄乖乖將雪姬放下。
圍觀眾人發出瞭善意的哄笑。雪姬推瞭朱襄一下,整理散亂的鬢發,撇著頭不去看朱襄。
朱襄摸瞭摸鼻子,道:“笑什麼笑,你們沒夫人嗎!”
“你再說下去,雪姬就要跑瞭。”藺贄為害羞的雪姬轉移話題,“來看看雪姬做出的好東西。”
秦王柱笑道:“你夫人堪為婦人楷模。”
朱襄這才走進人群中,觀察雪姬做出來的新紡車。
朱襄對紡織工具沒什麼研究,雖然在逛博物館和看資料時見過傳統的紡織工具,對其並沒有研究。所以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他便沒有親手改革紡織工具。
不過沒有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機器所運用的原理就那些,這個時代的人沒運用不是不會,隻是沒想到。朱襄還在邯鄲的時候,便與相和討論過改革紡織工具,比如運用履帶、齒輪、杠桿等原理節省人力。
人的精力有限,朱襄的精力都用於種田上,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其他事,自己也確實對紡織的事不瞭解,便把這件事放下。
雪姬身體不好,朱襄不讓她下地幹活,她便練瞭一手紡紗織佈刺繡的好活。
棉花出現之後,雪姬領命琢磨棉花紡織的時,與墨傢人和工匠們一同摸索,結合朱襄之前所說的理論,就弄出瞭這個好東西。
朱襄前世對紡織工具不瞭解,今生看著雪姬紡線織佈,對這個時代的工具還算熟悉。
現在民間的紡紗工具主要是手搖紡車。織佈工具叫踞織機,由兩根橫桿、一個“紆子”和一把打緯刀組成。
織佈的時候,女子將紗的一頭綁在踞織機的橫杠上,另一頭系在腰間,坐在地上腿伸直紡織,所以叫“踞織機”。
朱襄知道在貴族傢中,傢養的織女還會使用一種可以坐著織佈的“斜織機”。斜織機下面有兩個踏板,手腳並用紡織,比普通農人傢中所用踞織機效率高許多。
雪姬所想出的新紡車,便是從斜織機中取得瞭靈感,將手搖紡車改成瞭腳踏紡車,解放紡織者的雙手,效率自然提高瞭一倍。
腳踏紡車被發明出來之後,秦昭襄王就獎賞瞭雪姬,將雪姬命為推廣和改進棉花紡織的負責人,帶領貴族女性紡織棉紗棉佈,由上而下向民間推廣棉花。
之後雪姬又在腳踏紡車上進行瞭改進,將轉輪直徑縮小,將紗錠提高到瞭三個。這樣紡織效率就提高瞭三倍。
但雪姬仍舊不滿足。
如果紡輪能夠帶動更多的紗錠,是不是紡紗效率還能繼續提高?
雪姬嘗試瞭許多排列都沒有成功,研究停滯瞭好幾年。
朱襄和嬴小政離開咸陽後,雪姬整理朱襄的手稿時,看到瞭當初在邯鄲時朱襄與相和說起的用杠桿、齒輪、履帶帶動紡織機器的構想圖。她發現朱襄所想的履帶和齒輪還未用在紡織機器上,是不是能從此入手?
此時相和正好在咸陽,雪姬拿著構想圖與相和商量,然後拿出朱襄為嬴小政書寫的簡易“力學”書本與墨傢人一同學習,嘗試在紡織機器中增加新的部件。
這一琢磨,又是幾年,直到朱襄回來,秦昭襄王崩逝。
雪姬終於將紗錠增加到瞭六個,將紡紗效率再次提高一倍。
但眾人驚嘆的並非紡車的效率又提高瞭一倍,而是雪姬所研究出來的提高紡車效率的這條路,前面還有很長距離可以走。
也就是說,雪姬現在所研究出來的紡車不需要多大改變,隻需要微調其部件,讓其變得更加完美,效率還能繼續提高。
十個紗錠?二十個紗錠?三十個紗錠?經過相和和雪姬的計算,這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用水車或者畜力帶動,說不定一個轉輪能帶動近百個紗錠!”相和激動道,“雖然民間不能用,但官府和兵營的織造工坊完全可以用上水車和畜力!”
朱襄眉頭直跳。
怪不得已經變得較為穩重的胖外甥又來撞他的腰子瞭。這確實令人震驚。
“紡紗效率提高至十倍,織佈效率是否跟不上瞭?”朱襄問道,“織機是否也有改進。”
紡紗效率提高的好處是能迅速將原料變成半成品,以免原料浪費。隻要棉麻變成瞭棉麻紗,之後哪怕織機較為落後,用提高人力的方式也能做出更多的佈匹。
不過朱襄相信,雪姬既然能改良紡車,應該也對織機進行瞭改良。
雪姬點頭,給朱襄展示瞭她從斜織機上改良的新織機。
斜織機的改良隻是改變瞭一下形態,個人織佈效率隻提高瞭兩三倍。但運用水利和多人協作的織佈機所提高的效率就很高瞭。
朱襄撫摸著織機上的飛梭,贊嘆不已。
雪姬將飛梭裝入滑槽中,一人用飛梭,一人織佈,效率比兩人各用一架織佈機高出瞭兩三倍。
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雪姬的智慧真的太厲害瞭。
朱襄道:“如果將滑槽兩頭放上彈簧,讓飛梭自己反彈,或許效率會更高。”
“什麼是彈簧?”秦王柱問道。
朱襄道:“將鐵澆灌成螺旋狀。澆築很簡單,不過以現在鐵的質量,可能彈簧不好用。現在記下來,後世鐵的冶煉工藝提升之後,讓後人做。”
這樣後代人也有一個改革織機的方向。
“是不是很厲害,是不是很厲害!”嬴小政鼻子都要翹起來瞭。
“是。”朱襄笑道。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便是紡織技術的發展。朱襄不記得珍妮機長什麼樣子,但沒有蒸汽機的帶動的紡織機器,大約功率就是如此瞭。
當然,雖然歷史學傢將紡織技術的發展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但不能反推紡織技術的發展就能引起第一次工業革命。
標志性事件就像是界碑,疆土需要打仗治理後才是自己的領土,界碑隻是象征。
珍妮機就是這個象征。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思想啟蒙、自然基礎科學發展、工業技術發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思想啟蒙和自然基礎科學發展才是基石,工業技術發展隻是開出的花。
若單說技術,當時華國許多傳統工業技術都位於世界前列。
所以雪姬讓紡織技術高速發展,對這個時代的進程影響不會很大。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思想和文化沒有發展起來,其他領域生產力也極端落後的前提下,從封建制度走向更好的制度,至少還需要千年的積淀。
因為現在前路還無路可走,需要摸索開辟。
即便朱襄知道路,但一個人知道路,隻能是先賢。需要很多人一起走,才能在荒野中踏出一條路。
那說雪姬現在的發明無足輕重當然也不對。
社會的進步需要很多的積累,朱襄研究種地技術是一種積累,雪姬改良紡織技術也是一種積累。
這些積累在當下可能不能讓社會發生什麼質變,但其他領域也逐漸積累後,朱襄和雪姬提前為華國社會積累的東西,總會在量變發生質變中起到作用。
而且對於這個時代,雪姬的發明也至關重要。
對平民而言,更好的紡織工具能讓他們紡織出更多的佈,讓他們免於凍死。
對秦國而言,現在的貨幣以金屬錢幣和佈幣為主,佈幣就是麻佈、絲綢等。秦國紡織效率綜合提高到他國的近十倍,就相當於開瞭一臺全速運轉的印鈔機。
秦王柱笑得牙花子都冒瞭出來,便是如此。
雪姬發明的哪是什麼紡織機,是戰國時代的印鈔機。
朱襄所煩惱的貿易戰,在“印鈔機”出現後迎刃而解。
他腦海裡出現瞭好幾條可以用這臺“印鈔機”擊潰六國經濟,讓秦國兵不血刃地減輕滅六國難度的措施。
“雪姬當賞!”秦王柱笑瞇瞇道,“朱襄,你說我該賞你什麼?”
朱襄一愣:“賞我?不是賞雪姬嗎?”
秦王柱道:“賞雪姬不就是賞你嗎?你想要增加封地還是俸祿?”
朱襄:“……”
他看向眾人。包括雪姬在內臉色都喜氣洋洋,並未覺得這一幕有什麼問題。
朱襄昂揚的心情慢慢回落。
“你真是沉得住氣,這麼大的功勞,你居然都不激動。”看著朱襄恢復平靜,秦王柱感慨道,“罷瞭,我看著賞,給你多增加百戶封邑!”
朱襄嘴唇翕動,然後笑道:“既然是雪姬的功勞,何不直接封賞雪姬?這樣也能帶動女子紡織?”
秦王柱道:“寡人當然會獎賞雪姬。寡人已經決定昭告天下!”
他捋瞭捋胡須:“這下你二人都要天下揚名瞭。”
朱襄拱手道:“臣請君上為雪姬獎賞封號,或者虛職。不是封君或者做官,隻是一個榮譽。紡織的推廣,貴女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對她們而言,不缺吃穿,也不一定願意將自己的功勞被夫傢分潤。若是給她們一個榮譽,一個地位,哪怕沒什麼實際利益,也能讓她們更加積極。”
秦王柱猶豫:“這樣天下士人會不會反對?”
荀子皺眉,看向朱襄的神情中帶瞭一絲陰鬱。
朱襄道:“隻是如卿大夫夫人、諸侯夫人般的品階,不過更加規范而已。《周禮》中也有相關記載。秦國規范貴族女眷的品階,也是完善禮法必須要做的事。君上可趁雪姬立功的機會,順勢將秦國貴族女眷的品階規范瞭。”
荀子眉頭松開,微笑道:“君上,朱襄所言極是。”
第116章菊花豆腐羹
《周禮》有女官的記載。
《周禮》女官和後世封建社會女官差別不大,主要指在後宮之中統率宮女,服務王室的女性。地位高於宮女,低於嬪妃。
女官根據女子夫傢地位,也有兩種。一種是選拔有才能技藝的未婚女子,既是女官也是國君嬪妃備選;一種是卿大夫的夫人,《周禮》曰,“婦人無爵,從夫之爵”,選有德行者入宮輔佐王後嬪妃,稱“世婦”,女官之首基本都是“世婦”。
周朝女官的職權范圍,差不多就是清朝內務府的職權范圍,權力不小。
但除瞭承擔祭祀的“女巫”之外,女官不得幹預外朝之事,特別是土地和軍事。
紂王有一項重要的罪名,就是後宮婦人幹政。
《尚書·牧誓》記載,“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傢之索。’今商王紂,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
《周禮》對女官的條條款款,明確將女官的權力束縛在三宮六院之中。正如《儀禮》中言,“婦人無外事”。
雪姬以世婦之身輔佐華陽王後,統率咸陽宮女官宮女,已經是女官之首,封無可封。朱襄為雪姬請賞,為雪姬討要封號官職,隻可能是外朝封號官職。
荀子以為朱襄愛妻心切,思慮不周。雖朱襄肯定不會有讓雪姬為外官的荒謬思想,但別人可能會斷章取義,借此抨擊朱襄。
這是一項十分嚴重的事。朱襄會被天下群起攻之,哪怕已經立下無數功勞功德,一世英名也會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