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293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2915

朱襄:“嗯。”

他知道。他現在弄出瞭許多“玩物喪志”的東西,就是想讓君上在人生最後時刻快樂一下。

秦王柱告訴朱襄,現在他很快樂,仿佛回到瞭兄長還在的時候。

那時候秦王柱還隻是安國君,秦國的現在和未來都與他無關。他喝著小酒,抱著美人,滿腦子都是怎麼今日怎麼玩樂,明日怎麼玩樂。

“人生最後一刻能回到最懷念的時候,很不錯。”秦王柱很灑脫。

第157章守孝豆腐幹

秦王柱的身體一直持續虛弱著,許多人都知道他快挺不住瞭。他和他身邊的人都做好瞭心理準備。

朱襄也做好瞭心理準備。

但誰也沒料到,朱襄在送走秦王柱之前,先送走瞭另一位長輩——范雎。

范雎年紀本來就不小瞭。在秦昭襄王辭世之後,他的精神就瞬間萎靡,好像有一部分生命隨著秦昭襄王去瞭似的。

范雎回到瞭封邑,子孫的悉心照料也沒有讓他恢復精神。

秦王柱召他回咸陽的時候,范雎的子孫本來是希望范雎能拒絕的。

但范雎不準。

他強撐著虛弱的身體回到咸陽,回應秦王柱的請求。

范雎在咸陽城有宅院。他回封邑時也沒有收回。子孫擔心他的身體,與他一同前來咸陽。

朱襄回來時,范雎派遣子孫來探望過朱襄;朱襄病好之後,也去探望過腿腳已經不便利的范雎。

那時范雎的精神還是很好的。

范雎回到咸陽城之後,精神就變得好多瞭。其他人一直以為范雎的身體會好起來。

在范雎辭世的前一日,他的身體看著還無事,睡覺前還用瞭一碗粥。

但第二日,子孫伺候范雎起床時,范雎已經與世長辭。

如此平靜,平靜得讓人不敢相信。

秦王柱不肯相信范雎就這麼去世瞭。他以為有人謀害范雎,讓子楚徹查此事。

但查來查去,太醫和民間名醫都輪流過來看瞭,最後結論是應侯范雎確實很自然地睡過去瞭。

永遠地睡過去瞭。

以范雎的歲數,在睡夢中沒有痛苦的去世,應該是喜喪。

但秦王柱怎麼都不能接受這件事。

他被朱襄扶到范雎的靈堂上,呆呆看著范雎的棺木許久,不住地問朱襄,“應君怎麼就睡過去瞭”。

朱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他也還未接受這件事。

范雎和朱襄的關系在這幾年疏遠瞭,但朱襄剛到秦國的時候,范雎和白起住在朱襄傢中,當時建立的感情不會這麼容易淡去。

在朱襄剛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時,全靠范雎和白起保護。

秦律和秦國官場的一些潛規則,都是由范雎和白起手把手地教導朱襄。他們二人是朱襄和嬴小政的引路人。

在秦昭襄王在世時,二人對朱襄,就像是藺公和廉公。

當然,范雎和白起與朱襄的感情中摻雜瞭許多復雜的利益,不如藺公和廉公純粹。但他們對朱襄的好,卻是實實在在的。

前些日子朱襄拜見范雎時,范雎還說等身體好些瞭,腿腳便利一些瞭,再在朱襄莊子上住一陣子,好好休息一陣子。

他現在仍舊管著秦王宮的防衛,事情很多,閑不下來。無論秦王柱是否辭世,子楚和朱襄都回到瞭咸陽,他這個老人也該將位置還給年輕人,不需要再充當最後的保險瞭。那時候,他就在朱襄傢中多住一陣子,再回到封邑。

朱襄都讓人把范雎原本住的院子收拾好瞭,隨時等范雎過來住。

誰也沒有料到,范雎就這麼離開瞭。

也已經很蒼老的白起,佇立在范雎的棺木前,久久不言。

白起道:“先主駕崩時,應君就變得很蒼老。那時候他隨時都像是會追隨先主而去似的。”

白起又道:“他現在精神看著好起來瞭,卻真的走瞭。”

當誰都以為范雎會很快去世時,范雎沒有離去;誰都以為范雎會再活幾年時,范雎不聲不響地離開瞭。

這世間的事,為何會如此出人意料?

范雎去得如此突然,他的子孫在為范雎佈置靈堂的時候都神情呆呆的,居然一時半會兒哭不出來。

嬴小政丟開瞭手中的政務,執晚輩之禮,親手幫范雎合上棺木。

他的神情也呆呆的。

嬴小政想起幼年時與范雎同住,范雎的食量很小,他太貪嘴被舅父舅母禁止吃太多零食,所以常常在范雎那裡偷吃。

范雎要瞭一隻香噴噴的烤雞,自己隻吃翅膀、脖子和一隻雞腿,其他部分都是嬴小政的。

還有什麼糕點和果脯、肉脯,嬴小政來到范雎這裡,總有吃不完的零食。

所有長輩中,就范雎對嬴小政最沒有底線。

連白起都會教導嬴小政,范雎就隻知道給嬴小政投喂。

朱襄曾向秦昭襄王抱怨,嬴小政如果長大後仍舊是一顆球球,范公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嬴小政長大瞭,不是一顆球球,身姿很挺拔,如青松般。

范雎見到從南秦回來的嬴小政後,笑著對嬴小政道,“先主未能看到這樣的政兒,我看到瞭,之後與先主重逢時告知先主,先主一定很高興”。

嬴小政當時回答“范翁要在曾大父面前多誇誇政兒。”

但他沒有料到,范雎會這麼快就去他的曾大父面前誇贊他。

嬴小政對朱襄道:“舅父,政兒心裡有點難受。”

朱襄從恍惚中回過神,道:“舅父也一樣。”

他看著棺木,又低頭看著手中的黃紙。

范公真的去世瞭?

他以為范公還能活好幾年,所以沒有過多打擾范公。

若他知道,若他知道……

若他知道又如何?

朱襄有些茫然。

范雎的突然辭世,給咸陽城也造成瞭較大轟動。

有些人傳言范雎是被人所害。雖然秦王柱最後宣佈,范雎真的是無病無災地睡過去瞭,是喜喪,但仍舊有人在暗地裡碎碎叨叨,還有人將這件事歸結於六國奸細。

秦王柱本應該利用這件事來做些事,但他突然意興闌珊。

范雎在咸陽城停靈七日後,由子孫扶靈歸鄉。秦王柱特意準許范雎的兒子多承襲一代范雎的封地。

棺木歸鄉前,秦王柱叮囑他們將棺木抬去秦昭襄王的陵墓前拜祭。

范雎在世時曾經向秦王柱請求過此事,希望自己的棺木能夠在秦昭襄王面前停留一會兒,這樣或許能夠追上先主的腳步。

秦王柱當時不允許,認為違背瞭禮制。但現在他同意瞭。

范雎離開後,秦王柱讓白起立刻解除職務,好好休息。

白起住進瞭朱襄的莊子,每日教導嬴小政和朱襄習武和兵書,看著精神還不錯。

但范雎辭世的前一日精神都不錯。朱襄的精神很緊張,生怕白起也出事。

白起沒有出事。

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如他們之前做好的心理準備那樣,秦王柱在天氣降溫之後,逐漸不行瞭。

世事還是如此無常。

做好心理準備時壞事不發生,一旦松懈下來,壞事就降臨瞭。

秦王柱突然意識不清,持續昏迷瞭幾日。

待醒來時,他便無法起身瞭,連說話都有些含糊不清。

這時,一直表現得對生死很灑脫的秦王柱,心情突然變得軟弱。

他抓著朱襄的手哭著道:“寡人要死瞭嗎?寡人不想死。”

秦王柱像個孩子一樣不斷哭,十分害怕,害怕得不敢閉上眼,擔心閉上眼就再也無法睜開眼睛。

他問朱襄:“朱襄,你是不是神仙?你知道死後的世界是如何?我真的好害怕。”

朱襄隻能給秦王柱編一些地府小故事,告訴秦王柱死後的世界很美好,他不會遭遇痛苦。

他變得畏懼黑暗,一定要徹夜點著燭火,不敢一個人待著。

太醫很惶恐。

秦王的身體本來就已經很虛弱,他不肯好好休息,身體衰敗得更快。

子楚、朱襄和嬴小政不斷勸說秦王小睡一會兒,他們會一直陪著秦王。

秦王柱不斷抽泣,顯得無助又可憐,最後還是控制不住睡意沉沉睡去。待醒來時,他再次惶恐不安,畏懼黑暗和死亡。

如此持續瞭幾天,秦王柱終於控制住瞭情緒。

他趕走瞭子楚和嬴小政,隻留下朱襄。

秦王柱羞愧道:“寡人真是醜態百出。若被君父瞧見,他又要對我失望。”

朱襄道:“這是人之常情,先主不會失望。”

秦王柱嘆息道:“他肯定會失望。他經常對我失望。”

秦王柱抱怨瞭幾句秦昭襄王,然後問朱襄:“寡人是一個好秦王嗎?”

朱襄回答:“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