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351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2964

身為主將,他也要出發瞭。

在戰車上,有一面戰鼓。朱襄拿起瞭鼓槌,大聲唱起瞭戰歌。

《秦風·無衣》。

朱襄是用楚國話唱的戰歌,而這首戰歌,幾乎每個楚國士人都會唱。

因為這首戰歌,原本就是秦哀公為救楚國發兵時所賦。

豈曰無衣問的不是秦人,而是問快被滅國的楚人;

與子同袍說的也不僅僅是秦軍,也是準備復國的楚軍;

修我兵戈戰甲,秦人與楚人一同出戰,戰勝同一個敵人,同戰袍,同進退!

現在《秦風·無衣》再次以楚音在楚國上空唱響,楚人和秦人再次一同唱著同樣的戰歌,沖向瞭他們共同的敵人。

那敵人卻是楚國的封君,楚國的將軍!

項燕和南楚君都是知道《秦風·無衣》的,很清楚《秦風·無衣》的創作背景。

所以他們聽到《秦風·無衣》唱響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這可真諷刺啊。

秦國人和楚國人再次一同唱響瞭這首戰歌,居然是這種情景,真是太諷刺瞭。

項燕從未膽怯的心,現在都生出瞭膽怯。

他眼前浮現出自己死在自己劍下的楚國士人不甘心地怒吼。

楚人為迎接楚軍在城中引發騷亂,逼走瞭秦軍。他們開門獻城,帶著燦爛的笑臉簞食壺漿迎王軍。

然後,他們的王軍逼他們背井離鄉,要焚毀他們的傢鄉。

那時城中有很多士人反對,甚至一些士人在楚國名聲赫赫,曾經拜見過項燕或者南楚君。

他們跪著哭求項燕和南楚君,之後指著項燕和南楚君怒罵,還有人拿著劍向項燕和南楚君沖去,被攔住後自刎。

他們都在怒罵自己和南楚君,怒罵默許這件事的楚王。

他們全都在後悔,後悔開城門迎來一群畜生禽獸!

項燕原本是不在意這些的。

要抵擋秦軍,隻有這一個辦法。至於引起的亂子,那是南楚國、南楚君的事。

給這個令人憤恨的叛徒留下一些亂子,項燕和楚王都很樂意。

他們在思考這件事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那些亂子所付出的代價。就像是項燕領兵作戰時,從來不會將戰亡的一個個數字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樣。

對兵傢而言,對將領而言,對高高在上的楚國貴族而言,就是如此。

一直都是如此。

但為何我開始思考這些事,思考對錯瞭?項燕仰頭看向疾馳而來的青銅戰車,那輛有著長平君旗幟的戰歌。

他看到瞭披甲的長平君,正奮力敲打著戰鼓,看著很不熟練的樣子。

項燕能看出來,長平君估計從未敲響過戰鼓,乘坐過戰車。

長平君在戰車上東倒西歪,根本站不住,敲的鼓點亂糟糟的,完全沒有節奏可言。

若不是他身邊有人扶著,恐怕他都要被戰車甩出去瞭。

長平君這個沒有上過戰場的人被自己逼得上瞭戰場,沒有乘坐過戰車的人被自己逼得站在瞭戰車上,沒有敲響過戰鼓的人正亂糟糟地敲著戰鼓。

自己還真厲害。

項燕突然自嘲地笑瞭起來,笑得又苦澀又釋然。

“鳴金,退兵。”項燕笑著道,“我敗瞭,徹底敗瞭。”

項燕笑著笑著,笑出瞭眼淚。

他仍舊不認為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因為不這樣,要如何抵擋住秦國的兵鋒?

李牧實在是太厲害瞭,太厲害瞭啊。

他甚至知道,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抵擋住秦國,隻是給秦國制造些許麻煩,讓秦國先吞並其他五國再打楚國的主意。

他隻是延緩楚國滅亡的時間門,爭取楚國在他閉眼前別滅亡而已。

為此,一城一地的得失不重要,那些怨聲載道的楚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隻是楚國而已。

項燕此舉沒有半點出自私心,甚至是以自己的名聲為楚國謀劃。

他難道不知道做這樣的事,即使他回到瞭楚王身邊,不會被南楚國的民怨摧毀,但他的名聲也徹底毀瞭嗎?

他難道不知道,楚王同意他做這樣的決定,把他借給南楚君做這樣的事,就是存著之後可以用這件事名正言順地讓自己離開楚國朝堂,剛剛崛起的項氏立刻被楚王控制嗎?

他難道不知道嗎?

他知道啊!!

他全都知道,他全都做好瞭心理準備!

無論是之後鬱鬱而終,還是被族人埋怨,或者被天下仁人志士指著脊梁骨罵,死後聲名一片狼藉,他都做好瞭心理準備!

他的名聲肯定會被廉頗更差。因為廉頗的劍尖是對著燕國,而他是對著楚國自己人。

哪怕他再怎麼對將士說,不要有心理負擔,南楚國已經不是楚國,南楚人也已經不是楚人,但他能騙得瞭別人,卻騙不瞭自己!

可他做瞭這麼多準備,還是敗瞭,一敗塗地,敗在瞭從未上過戰場的長平君手中。

這是何等諷刺啊。

項燕治軍的本事是極強的,即便廣陵城的守軍已經沖鋒,楚軍內部強征來的兵卒民夫已經叛亂,項燕下令後,楚軍精兵還是迅速收攏陣型,朝著項燕指揮的方向撤退。

南楚君被保護在軍陣正中央,已經嚇得癱軟。

項燕離開前,回頭再次看向長平君的車駕。

長平君確實沒有駕駛過戰車,就算有人扶著,他也狼狽地摔倒瞭,摔得頭盔都歪瞭,看著可笑極瞭。

朱襄扶著戰車兩旁的圍欄站起來,顧不上手臂上的淤青和歪掉的頭盔,再次敲響瞭戰鼓。

浮丘和李斯站在他身旁兩側,一邊努力扶住他,一邊努力幫他把頭盔扶正。

他可笑的模樣也落入廣陵城的守軍,落入原本是楚人的廣陵城士人眼中。

他們眼眶一熱,手中的兵器攥得更緊瞭。

《秦風·無衣》唱得更響瞭。

有史記載,南楚國立,拜項燕為將,攻廣陵。

長平君親上戰場,奏戰鼓,唱《無衣》,卻南楚軍五十餘裡乃還。

後南楚軍遇秦太子親自追擊。秦太子逐南楚君近淮水,被長平君派人叫回。

差點跑到淮水的嬴小政匆匆回來,見到渾身帶傷的朱襄,大驚失色:“舅父!誰傷的你!”

朱襄尷尬道:“戰車上摔的。”

嬴小政:“……”

他深呼吸,真想訓斥朱襄,就被朱襄劈頭劈臉地罵道:“你不要命瞭嗎!就帶著一萬人,不到十日幹糧,追項燕追到淮水去瞭?你以為南楚國就那麼點兵?如果不是你撤得快,我就要出使南楚國去撈人瞭!要不要我上書你阿父,直接派你去楚國當質子?李牧呢?就由著你悶頭往前沖?!”

嬴小政捂住耳朵。

別念瞭別念瞭,耳朵疼。

第194章秋後烤紅薯

嬴小政被朱襄叫回來的時候,心裡已經打好瞭訓斥舅父不顧安全的草稿。

結果一回來,就被朱襄訓瞭一下午,他完全無法還嘴。

你舅父還是你舅父。

嬴小政兩眼無神,白眼翻得眼珠子都看不見瞭。

但無論嬴小政做出再不禮貌的表情,朱襄仍舊念叨個不停,從夜晚渡過長江到騎馬追到淮水,朱襄把每一件事都拿出來反復念。

朱襄得知嬴小政來戰場後,嚇得兩眼一黑。

我傢外甥才多少歲?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上戰場?

李牧!!!

李牧已經跑回瞭戰船上假裝自己還沒回吳郡。

他站在船頭,背著手長嘆。

他沒想到項燕的軍隊居然會潰散得如此快,自己帶著嬴小政沖過頭瞭。如果朱襄得知,恐怕這頓揍是難免瞭。

當軍隊潰敗之後,人數越多,反而逃竄的速度越快。這時候隻需要極少的人,就能追著他們趕。

不過也隻能追趕而言,想要吃掉潰兵還是很難。

隻是像趕羊一樣追趕,潰兵不會造成危險;若是想要吞掉對方,對方就會奮起反抗,那時就是“窮寇莫追”瞭。

追寇的底線就是淮水。當潰兵到瞭淮水,前路被斷,就變成瞭“窮寇”。

李牧算得很準,即給瞭楚國以極大打擊,項燕此戰之後肯定會被楚王冷落,又給嬴小政刷足瞭戰功。

不過足歲十四歲的太子政,親自率領一萬大軍追擊楚國十萬大軍,跨越半個楚國腹地,到達淮水才撤兵。秦國宗室子弟有這樣的壯舉,足以封君瞭。

但李牧知道,自己算得再準,朱襄都是“不聽不聽”,然後氣得把他揍一頓。

“唉。”李牧再次長嘆,思考自己要不調轉船頭繼續回南越得瞭。

逃避。

朱襄現在的心情與李牧猜測的一樣。

當他得知李牧一直扮作侍衛陪在嬴小政身邊,待嬴小政回來的時候才離開,就知道李牧有信心保護嬴小政的安全。

但萬一呢!

朱襄氣得手抖個不停,眼前又是一黑。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