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377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055

藺贄讓子楚趕緊去睡覺,別再剝削他們的俸祿。

子楚贏出瞭精神,哈欠都不打瞭。

白起和廉頗來看看小輩們是不是醉得起不來,結果看到這四人玩得真開心,都搖搖頭,嫌棄地離開瞭。

廉頗:“我看荀卿一定非常想揍他們。可惜夏同已經是秦王,揍不得。”

白起搖頭:“我看荀卿最想揍的是你。”

廉頗:“屁!”

兩老頭你一言我一語吵瞭起來,不過是廉頗單方面和白起吵,白起的語氣一直很平靜。

至於廉符,他已經讓自己消失瞭。

……

白起來到咸陽之後,朱襄就計劃著離開咸陽,南下回吳郡。

他本來想多待半年,多幫子楚做點事,但聽子楚說,嬴小政把小成蟜帶走之後,他就待不住瞭。

秦國農耕調整雖然很重要,但朝堂上能人賢臣很多,用不上他親自去。朱襄隻需要寫好計劃書,讓秦王子楚安排人實施就行。

子楚責任心很強,他會自己去巡視秦國腹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但嬴小政教小成蟜?朱襄擔心,小成蟜這半年估計根本什麼都學不到,就隻是可憐兮兮地被嬴小政無限打擊。

嬴小政教人的耐心有多少,沒有人比朱襄更清楚。

為預防嬴小政給小成蟜留下心理陰影,導致未來兄弟鬩墻,讓小成蟜踏上他前世歷史中的悲劇道路,朱襄認為自己必須盡快回去。

聽瞭朱襄的話之後,子楚疑惑:“有這麼嚴重?”

朱襄道:“就是這麼嚴重!”

子楚嘆氣:“你想走就走吧,我也要巡視秦國瞭。唉,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閑下來。”

朱襄道:“你這一輩子都不可能閑下來。”

子楚失笑:“也是。”

子楚讓人給朱襄裝瞭幾車宮裡釀造的好酒好醋,送朱襄離開咸陽城。

酒和醋不僅耗費許多糧食,釀造也極考驗經驗。所以朱襄雖有新奇的釀酒釀醋方法,但被宮裡匠人學去後,宮裡匠人釀造的酒和醋就比朱襄自己釀造的更加美味。

朱襄對宮裡的酒和醋贊不絕口,子楚就讓朱襄多帶瞭些走。

朱襄不太喜歡金銀珠寶的賞賜,總說這些有印記的賞賜品隻能供著,不能變現,隻有這等能入腹的東西能讓朱襄高興。

本來子楚還想讓朱襄牽幾頭牛羊走,但朱襄說船上不好帶,便作罷瞭。

見子楚給朱襄絮絮叨叨塞東西,廉符再次想鉆進地裡去。

他真的無法習慣這樣的君臣情。雖然他也很羨慕就是瞭。

廉頗再次啟程回到軍營;白起與朱襄、李牧一同南下;子楚等人繼續做他們該做的事。

短暫的相聚之後,他們又再次分別。

白起和廉頗分別的時候,難得十分鄭重地互相行禮道別。

朱襄看到這一幕,心裡有些悵然。

荀子也來送別朱襄,臨走前絮絮叨叨說瞭許多話,給朱襄準備瞭一車書作為功課,讓朱襄絕對不能偷懶。

朱襄帶著幾船禮物,踏上瞭返回吳郡的路。

第209章燜烤熊掌肉

朱襄再次南下時,已經是公元前247年的二月,鶯飛草長之時。

在朱襄前世原本的歷史中,今年是秦王政元年,子楚在今年病逝,嬴政在今年繼位。

不過秦始皇還沒有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因為他還得等及冠,才能一展拳腳。

現在子楚雖然還是一副病弱模樣,但仍舊是秦王;嬴政雖沒有當秦王,但早早地登上瞭歷史舞臺,後世帝王本紀都得從他三歲時開始寫起。

朱襄坐在船頭,一邊看黃翟的功課,一邊走神。

春申君夫人將黃翟托付給朱襄後,朱襄帶著黃翟四處巡視秦國的田地,順帶教導黃翟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待朱襄要去漢中行宮時,黃翟這個驕傲又古板的少年,不願意此時借由朱襄的臉面在秦王面前掛上號,拿著朱襄的推舉信,自己去瞭咸陽學宮報到。

朱襄很是無奈。

黃翟身為春申君的孫兒,又是自己帶去咸陽的人,就算不與秦王見面,秦王也會一直關註他。

不過少年郎有這等堅持,長輩支持誇贊就行瞭,不需要戳破少年幼稚但美好的堅持。

回到咸陽後,朱襄去關心黃翟的身體和心情,黃翟卻拿出一堆做好的功課,乖巧讓朱襄檢查。

朱襄:?

他拿著黃翟的功課,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己有給黃翟佈置功課嗎?

他冥思苦想,猜測可能是自己在教導黃翟的時候隨手提瞭幾句,咸陽學宮哪些老師的帶筆記手抄本值得一看,黃翟就記住瞭。

真是好學生啊。

雖然政兒也是聰明的好學生,但因為太聰明瞭,對荀子、藺公等老師很尊敬,但對自己這個舅父,隨著政兒的年紀增大,自己教一句,他能杠十句。

都說自傢外甥是祖龍,你看那條龍,身體拉直後,像不像一條單杠成精?

“你拿倒瞭。”李牧把釣上來的魚放進魚簍時,看瞭朱襄一眼,提醒道。

朱襄低頭,把黃翟的功課拿正:“唉,看著打瞌睡。”

李牧道:“你身為老師,批閱學生功課反而打瞌睡?”

朱襄道:“批閱功課很無聊,為什麼不能打瞌睡?再說,我現在批閱瞭,也無法立刻還給他。”

朱襄回咸陽時,黃翟交的功課,朱襄已經全部批閱完瞭。這一批功課是黃翟提前為朱襄送別時,增加的功課。

李牧好奇:“你既然不想教,為何不說?”

朱襄嘆氣:“我不是不想教,隻是離開瞭荀子的監督,就想偷懶,不想看到太多字。”

李牧無語。他一甩魚竿,不理睬朱襄瞭。

這時候,除非荀子拿出戒尺把朱襄敲一頓,誰也治不瞭朱襄。

真想讓咸陽學宮那群崇拜朱襄,稱朱襄為聖賢的學生們好好看看朱襄憊懶的模樣。

朱襄唉聲嘆氣瞭一會兒,還是看不下去,就把黃翟的功課放回瞭箱子裡。

他拖延癥發作,等要給咸陽送信之前,再加班加點看完吧。

船順流而下速度飛快,在朱襄犯懶時,船就已經到瞭王翦的地盤上。

王翦站在碼頭,舉著一隻野雞對他們招手。

朱襄差點笑得從船頭上跌下去。

“你舉著一隻雞幹什麼?”朱襄從跳板上跳下來,把著王翦的肩膀道。

王翦道:“今日打獵打到的,羽毛很好看。”

朱襄道:“羽毛好看,你把羽毛拔瞭送給我啊。”

王翦道:“我等著你給我烤雞。”

朱襄斜眼瞥道:“看,不良居心暴露瞭。”

李牧步履穩重平緩地從船上走下來,道:“羽毛確實很好看。隻打瞭幾隻雞?”

王翦道:“運氣好,打到瞭一隻熊,膳夫正在做熊掌,我們回去就能吃。”

朱襄眼皮子跳瞭跳。

雖然已經在這個世界活瞭三十多年,但對這個世界保護動物隨便吃還是有點不適應。

現代人千萬不要學,野生動物不要吃,牢底坐穿。

朱襄在此時雖然老被熟悉的人戲稱為最好的廚子,但朱襄知道他會的就是些傢常菜。一些華麗的大菜,比如熊掌什麼的,他當然不會做。

周禮中有熊掌這道菜,孟子還在文章中提到過。權貴傢的廚子都有一手做熊掌的絕活。

朱襄給這個時代帶來瞭許多新調料,王翦身為朱襄的友人,傢中廚子也在朱襄那裡“進修”過,對新調味料掌握得爐火純青。

一道熊掌,先燜後烤再澆油將表皮炸酥脆,撒上特制的粉料,美味無比。

朱襄啃瞭兩口,覺得和啃豬蹄、牛板筋差別不是特別大。

下次誰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他就送對方豬蹄好瞭。

朱襄將自己的“感悟”告訴李牧和王翦後,兩人差點嗆到。

王翦沒好氣道:“我花大力氣獵熊為你接風洗塵,你說和豬蹄差不多?”

李牧道:“你去說吧,我看你打不打得過尊孟子為師的儒傢人。”

朱襄道:“熊掌味道就這樣,但熊皮很好,我要帶回去嚇唬政兒。”

王翦道:“早就給你準備好瞭,連熊頭都很完整。你要怎麼嚇唬政……太子?太子不是那麼容易被嚇到。”

朱襄壞笑道:“等他睡著時,將熊皮蓋在他身上,把熊頭對著他。他一醒來,就能看見一個熊頭。”

王翦再次差點被嗆到。

李牧比王翦有經驗,在朱襄說嚇唬政兒時,就停下瞭吃東西喝水。

“你還說政兒越大越對你不尊敬,你這樣,政兒怎麼對你尊敬?”李牧嘆氣道,“別去嚇唬政兒,若嚇出問題怎麼辦?”

朱襄道:“你要相信政兒,他不會那麼容易被嚇到。”

王翦咳著嗽道:“你真要去嚇唬?要不要虎皮?我這裡還有一張帶虎頭的虎皮。”

朱襄勾手:“來來,多多益善。我把虎頭和熊頭一左一右放在政兒枕頭兩側。”

李牧道:“希望政兒不會氣得找雪姬告狀。”

朱襄壞笑一僵,開始猶豫:“這倒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