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447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102

這一手,連郭開都沒有想到,連連說趙王英明,然後轉頭就讓自己夫人以探親為名,帶著孩子離開邯鄲。

郭開擦瞭一把冷汗。

趙王太賣力,他擔心自己就算給秦國立下大功,為瞭平息趙國憤怒,也必死無疑。

事到如今,郭開已經沒有瞭退路。自己的命估計難以保全瞭,希望藺相能說話算話,善待他的傢人。

我郭開是秦國的大功臣!秦國統一天下有我一份大功勞!秦國如果不善待他的傢人,會寒瞭所有功臣的心!

……

王翦得知瞭扈輒傳首邊疆的消息,愕然許久。

他見慣瞭六國君王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一直以極端冷靜的心態面對敵人。

這時他第一次為敵國國君的昏庸行為有瞭極深的厭惡,惡心得胃裡翻騰,幾乎吐出來。

即使扈輒是死於他的離間計,但趙王偃的所作所為,也突破出瞭他的心理底線。

王翦終於明白李牧說起趙王迫害朱襄的時候,那時隔多年仍舊難以抑制的厭惡語氣。

王翦靜靜地緩瞭許久,才從惡心中緩過勁來。他找來軍中擅長詩歌之人,為趙將扈輒撰寫悼亡的詩歌。

“聽那黃鳥在悲鳴,看那莪蒿長得高。憐我賢人扈輒公,被誣慘死蒼天悼。

聽那黃鳥在悲泣,看那莪蒿長得茂。憐我賢人扈輒公,含冤慘死蒼天悼。

葛藤生長覆叢棘,蘞草蔓延在墳地。痛罵蒼天不開眼,誰還與你共呼吸!

葛藤生長覆荊樹,蘞草蔓延在野土。痛罵蒼天不長眼,誰還與你共相處!”

詩歌傳唱到黃河彼岸,趙軍人心惶惶。

王翦一邊繼續慢悠悠修浮橋渡江,一邊繼續讓人在趙國腹地傳播這首詩歌。

這時,另一首詩歌時隔十幾年,與這首詩歌一起,在趙國唱響。

“鵲鳥鳴於傢,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朱襄在秦國;

鵲鳥鳴於道,速速入秦,速速入秦,廉頗在秦國;

鵲鳥鳴於山,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李牧在秦國;

帶上傢產和傢人,速速入秦,速速入秦,賢人在秦國。”

有趙國卿大夫在民間聽到此歌謠,雙目緊閉,老淚縱橫,以《詩經》與庶人所作詩歌相和。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隻且。”

第249章王翦滅趙國

臨陣換將是兵傢大忌。但無奈趙王偃和他父親都愛這麼做,臨陣換下廉頗和……還是廉頗。

原本歷史中,趙王偃的兒子趙王遷也學瞭這一手絕活,想要臨陣換李牧。李牧讓他別鬧瞭,王翦就在對面,換人就完蛋。趙王遷就把李牧殺瞭。

爺孫三人,一看就是親生的,連血緣證書都不用開。

王翦慢悠悠渡過黃河的時候,趙軍幾乎沒怎麼抵抗,一觸即潰。

王翦沒有追擊殘兵,稍稍整軍,就朝著邯鄲城前行。

秦軍帶夠瞭糧食,趙地又幾乎沒有餘糧,所以秦軍沒有就地補給,搶奪趙國的糧食。

他們雇傭當地人運送輜重,甚至還要給對方口糧。

趙人原本很害怕秦軍。在得知給秦軍幹活有糧吃的時候,許多饑餓的趙人忍著恐懼湊瞭上來。

趙國也是蝗災重災區。

經歷蝗災之後,趙王偃沒有休養生息,連番攻打燕國。

青壯年被征召,傢中早已經餓得沒力氣的老弱婦孺種不瞭太多的地。

國內缺少青壯年,但趙王和貴族的徭役還是不會停。越是外部壓力大,國內的貴族越是需要用享受來麻痹神經。婦孺還要承擔沉重的徭役,種田的時間更少瞭。

為瞭打燕國,趙國征收瞭很重的賦稅。賦稅不收土豆之類的救荒糧食,隻收容易儲存的谷物。婦孺寥寥無幾的種地時間隻能種谷物,好交齊賦稅。

谷物如果沒有充足的勞動力,把翻地、澆水、除草、捉蟲、施肥等沉重的農活細致地幹好,產量很低。

是以雨順地荒蕪,時和年不豐。無天災,也人禍。

燕國也窮,趙王偃派大軍攻打燕國,頂多滿足大軍一些糧草需求。

再者,就算趙國得到瞭多餘的糧食,也不可能分給饑餓的趙人。

有秦國兵卒私下嘀咕,趙人都快餓死瞭,就算他們想搶,又能搶什麼?

漸漸地,秦軍身後綴瞭許多趙人。

他們離秦軍遠遠的,等候秦軍隨時差遣他們做事,好混口吃的。

王翦心硬如鐵,看著都有些心酸。

他想,自己大概是被南秦的富庶慣壞瞭,居然對他國饑民看不過去。

攻打巨鹿的時候,巨鹿守軍抵抗算是比較頑固。

不過王翦雇傭的趙人十分勇猛,秦軍還未正式出手,他們就登上瞭城墻。

王翦想起李牧軍中,那些從趙國而來的宿將老卒。

若趙王稍稍正常一些,趙國一定是一塊特別難啃的骨頭。趙人的戰鬥力確實很強。

王翦給這些趙人算瞭戰功。

雖然戰功隻算秦兵的一半,且隻折算成糧食,先登的趙人都很高興。

王翦還給戰死的趙人發瞭撫恤。

這是他和這些趙人提前說好的。如果戰死,就將糧食送往親人手中。

那些戰死趙人的親人,大多都綴在秦軍身後撿活幹。

當王翦兌現承諾,將戰死趙人賺來的糧食送到一個個婦孺手上時,婦人對秦軍連連道謝,和孩子一起抓著沒煮的幹豆子吃,連流淚都顧不上。

直到他們稍稍填飽瞭肚子,麻木的表情才變得悲傷,眼淚才湧瞭出來。

還有人幫忙打掃屍體的時候,問守城趙軍的屍體秦人是否需要。若不要,對他們而言也是一頓飽飯。

他們看著屍體的眼睛都是綠的。

饑民易子而食,骨頭上都沒有幾兩肉可吃。戰死趙軍的屍體上,肉可比路邊饑民的屍體多。

王翦雖然知道趙人吃趙人這一幕傳出去,大概會給趙軍士氣造成很大打擊。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瞭。

“待我進城後,立刻開官倉賑濟你們。”王翦淡淡道,“你們缺糧,城中的富戶不缺。”

他見那些饑民有些不滿,補充道:“有糧吃,就不要吃人。你們是人。”

說罷,他先拿出一部分糧草分與打掃戰場的趙人,讓他們把趙兵與戰死的秦兵分開燒瞭,阻止他們吃人果腹。

秦兵的骨灰將由同鄉帶回傢,趙兵的骨灰就地埋瞭。

王翦這樣做並非僅僅是憐惜。

打下這片地後,這片地就是秦國,這些人就是秦人瞭。

吃腐爛的人屍容易出現瘟疫,會加大秦國治理的困難。王翦要為之後治理趙地做準備。

王翦說到做到。進城之後,就以城裡官吏、富戶、貴族抵抗秦軍攻城為由,把他們的傢搜瞭一遍。

金銀細軟用來犒賞將士;糧食補充瞭部分軍糧後,都交給在先登中活下來的趙人,讓他們負責賑濟災民。

王翦還選瞭城中會識字的貧寒士子幫忙巨鹿城。

“待攻克邯鄲,朱襄公就會回來。”王翦給這些趙人吃瞭一顆定心丸,“先拿這些糧食應急,待明年秋收就好瞭。”

王翦離開時,許多趙人留在瞭巨鹿城附近,開墾耕種幾近荒蕪的田地。

巨鹿城附近的田地都很肥沃,可惜沒人種。

老弱婦孺逃入深山中可能還能活下去,待在平原肥沃的土地上耕種,才更容易餓死。

現在他們有瞭能支撐半年的糧,再多喝點水,混點其他草根樹皮,現在種下救荒的土豆、大菽和野菜,極有可能活到豐收的時候,終於敢種地瞭。

現在正是春耕,本就該是種田的時候。

王翦留下瞭部分將士留守巨鹿城,順便教導和幫助農人春耕。

他們都是南秦的兵,做這些事已經很熟練。

趙人怎麼也不肯信王翦所說,種出的糧食都是他們的,秦國不僅不搶,還要減免他們一年稅。

就算王翦搬出瞭朱襄公的名號,他們也不信。

不過不信也不妨礙他們種地。隻要種出糧食,就算被搶走大半,總還是能攢一些果腹。

秦國這位將軍有句話說進瞭他們心坎裡。有糧吃,誰願意吃人?人是不該吃人的。

巨鹿城破之後,王翦沒有立刻南下攻打邯鄲。

他先拿下瞭巨鹿城附近的任、平鄉、廣平三座城池。

任、平鄉、巨鹿、廣平四座城池呈現“”形狀,從大陸澤(衡水湖)依次排列到黃河,是邯鄲北面的城池屏障。

拿下這四座城池後,趙國各郡援軍想要南下救援邯鄲,就會被這四座城池和大陸澤擋住。

王翦穩紮穩打,先把邯鄲與趙國北部大片國土孤立,再慢慢圍城打援,困死邯鄲。

他有的是糧,可以和邯鄲拼消耗。

至於邯鄲會不會趁著他穩紮穩打的時候求到救援,王翦還真希望楚國會出兵救援。

李牧和廉頗發過誓不會率兵攻打趙國,所以現在李牧就在南秦等著。

主要楚國剛出兵,李牧肯定率軍跨越淮水攻打楚國。

……

趙王偃將扈輒傳首邊疆後,趙國將領一片嘩然。

以前也有許多將領被無憑無據的賜死,但賜死後還遭遇這等侮辱,他們難以置信。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