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472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274

他聽到這些稱號之後,很不滿地說這是其他人嫉妒他,故意說的輕視之語。

排兵佈陣,騎兵戰車步卒協同的大軍陣作戰,他也很擅長。這是此時將領的基本功。

他未在此種作戰方式上有戰績,隻是因為他還沒有機會用這種方式作戰。

還有,李牧聽著楚人傳播的謠言,已經鬱悶憤怒很久瞭。

南楚國不是他滅的,是武安君白起滅的!

你們楚人是不是有點毛病,連武安君和武成君都分不清?!

楚人不僅自己這麼說,還四處往外傳,滅南楚的是李牧。搞得六國平民一提起滅南楚,就腦子一拍,“是李牧吧”。

李牧拎著一壺酒去找白公抱怨,心裡鬱悶極瞭。

他不需要搶奪別人的功績。

楚人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李斯、韓非、浮丘聚會的時候也在分析這件事。

他們三人一致認為,楚人如此做,是太害怕白起瞭,害怕到自欺欺人,寧願李牧滅南楚,也不肯清醒地面對現實,滅瞭南楚的就是那個燒瞭楚王祖墳的武安君白起。

這就像是一個人被自己最怕的人打瞭,別人問起來,他要麼說是自己摔的,要麼說是另外一個人打的一樣。

楚國上下面對武安君白起,真的是怕到瞭一種看上去仿佛有病的地步瞭。

楚國的創傷應激,讓李牧氣得咬牙切齒。李牧一直鎮守南楚,非要獨自滅楚,這個原因就是導火索。

李牧就要讓楚人看看,我武成君李牧真正的作戰姿態。

李牧當然是會大軍團作戰的。

在原本歷史中,李牧被趙王偃派去攻打燕國,之後又與秦國兩軍對壘,打的都是硬仗。

還是那句話,大軍團作戰是戰國主將最基本的作戰方式,是基礎。李牧偏門戰術玩得花,就證明他的基礎紮實。光用最基礎的戰陣,他自然也不可能差。

何況大軍團作戰最主要的勝負點在於兩軍的素質。趙國已滅,秦軍的素質可以不謙虛地說一聲天下無敵。

李牧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輸。

不過他心裡這麼想,但嘴上不會這麼說。

假如又天降暴雨怎麼辦?或者軍中突然出現瘟疫怎麼辦?更誇張一點,如果天降隕石怎麼辦?

話不能說滿瞭。

李牧是一個自傲但謹慎的人。

他迅速整備軍隊之後,迅速圍住瞭項城,然後擺開陣勢等待項燕。

李牧沒有任何遮掩,就在大平原上陳兵佈陣。

他擺明瞭旗幟告訴項燕,我就是要圍城打援,在這個最平坦的地方和你決戰。

天時地利雙方都一樣,“人和”上因為秦軍是客土作戰,楚軍稍勝一籌。

現在秦軍要與楚軍硬碰硬大決戰,幾乎是一戰定勝負,就看你項燕敢不敢應戰!

從兵法出發,項燕不應該應戰。

大平原四處都有路,項燕的首要目的是救援楚王,然後分兵堅守各個城池,利用楚國的地利人和,多點開花,讓秦軍疲於奔命。

原本歷史中,項燕就是這麼贏瞭李信。

李信以為楚國和秦國差不多,應該是中央集權。他就像是攻打其他東方國傢一樣,以為斬首瞭就行瞭,二十萬軍隊足以攻下壽春。

但楚國封君實力極強,這讓楚國除瞭對外作戰老有自傢人拖後腿之外,在封君們面臨生死存亡時,可以以各個封地為核心,實行多地多指揮中心作戰。

打個比方,楚國就像是九頭蛇,斬首一次沒用。

所以李信顧此失彼,被項燕大敗。

王翦看到瞭楚國的特點,讓秦王政拿出全部傢底,拖出瞭六十萬大軍,直接橫著擺開平推。

楚國厲害的是縱深作戰。那麼王翦就直接將戰線橫拉到最寬,讓所有戰線都變成正面戰場,逼楚國和他們硬碰硬,拼消耗戰損。

楚國無力抗衡,項燕兵敗自殺。

現在項燕也應該遵循原本時空中的作戰方式,繞開秦軍的主力,聯系各地封君軍隊多點作戰,讓秦軍顧此失彼。

但李牧卻給他下瞭戰書。

項將軍,聽說你常常自比我,現在我給你一個機會證明,你不是連從未上過戰場的朱襄都不如。

李牧還嘲諷。

滅南楚的明明是武安君白起,但楚人卻四處宣揚滅南楚的是我,這是何故?項將軍你知道嗎?總不會是楚人深深懼怕武安君,連他的名字都不敢提?

我對此感到深深的屈辱。所以我現在就要向楚人證明,我也能成為楚人的噩夢。

若下次楚人再提起滅楚之事時,不敢提武安君,也不敢提武成君,不知道會將滅楚的功勞按到王翦頭上,還是幹脆送給不會打仗的朱襄?

項將軍,你認為楚人會不會怕我?

項燕看到李牧的書信後,黑著臉抽出長劍,一劍砍斷瞭秦國送信使臣的脖子。

人的頸椎骨非常硬,項燕能將秦國送信使臣一劍梟首,可見他有多生氣。

項燕不僅殺瞭送信的使臣,還將與使臣同行的所有秦人全部殺掉,把他們的腦袋掛在旗幟上,用來提升士氣。

有人勸說項燕,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個人也被項燕殺瞭。

“現在是滅國之仇,秦人乃敵寇,何能稱來使!”

項燕十分憤怒。

對於項燕的憤怒,楚國兵卒大多支持。

都要兩軍對戰瞭,還說什麼不斬來使?好死秦狗!

項燕的下屬們見此,知道自傢將軍雖然怒氣上頭,但沒有氣得失去理智。項燕是在借這幾個秦人的頭顱來提升兵卒的士氣。

秦人無敵於天下,楚國連續戰敗瞭幾十年,對秦人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

這次他們長途奔襲撲瞭個空,又得知秦人包抄瞭他們的後路,楚軍的士氣已經落到瞭低谷。

如果項燕不做點事提升楚軍士氣,楚軍還沒有和秦軍作戰,就已經輸瞭。

但提升士氣之後,將軍會如何選擇?

項燕也在思考。

理智上,他知道應該不接招,繞開秦軍主力,與其他封君的軍隊合流後再去救援項城。

更理智的做法,是不管項城,以項城為餌。

項城城中糧草充足,能堅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項燕指揮自己的軍隊,與楚國其他的封君一起,四處騷擾秦軍,甚至直接攻打南秦,逼退秦軍的可能性更高。

但情感上,李牧的信把他惹怒瞭。

李牧不僅嘲諷他,還嘲諷楚國。

誰說的楚國懼怕武安君,懼怕到連滅南楚的是誰都要造謠瞭!

項燕憋著氣,隨意招來一個普通兵卒:“你知道滅南楚的是誰嗎?”

那兵卒傻傻道:“是秦將李牧。”

項燕:“……”

他又招來一個後勤民夫:“你知道滅南楚的人是誰嗎?”

民夫想也沒想道:“是李牧!”

項燕:“……”

項燕對自己的親衛道:“滅南楚的明明是武安君啊!”

親衛無奈:“將軍,這是先王的命令,你忘記瞭嗎?”

項燕茫然瞭一會兒,才想起李園頒佈的,據說源自楚王的命令。

楚國要瞞著滅南楚的是武安君這件事,因為楚人聽說白起來瞭,都嚇壞瞭。

項燕當時被排擠,正在封地自閉,所以這件荒唐事聽過就忘記瞭。他身邊的親衛當時留守陳都項傢的宅院,對此比較清楚。

“當武安君滅南楚的消息傳來時,陳都立刻亂瞭起來,許多人傳謠言,說白起已經快到陳都,要一把火把陳都燒瞭。”

“那時有不少人匆忙出城逃命,還有人在絕望之中縱火焚傢,趁亂打劫的匪盜更是層出不窮。”

“先王雖昏庸,但為瞭平息騷亂,炮制此等謠言,也是無奈之舉。”

項燕沉默瞭許久,問道:“但武安君很快就死瞭。”

親衛嘆氣道:“就算武安君已死,但楚人可曾親眼看到武安君的屍體?他們還是會懼怕。不僅普通平民,羋姓貴族更是對武安君恐懼不已。”

武安君白起,可是把羋姓老祖宗的墳都燒瞭!這在周王遷都,戰亂開啟至如今,還是頭一遭!

項燕再次沉默瞭許久。

他決定獨自冷靜一下,再去思考接下來該怎麼做。

但李牧沒有給他思考的時間。

李牧不僅給他發戰書,還派人給楚國各個城池的封君投遞書信,說他已經與項燕約戰。

項燕老對外吹噓他是楚國名將,還靠著逼宮謀反另立新君,逼迫楚王承認他是“臨武君”,以此與秦國的“武安君”和“武成君”相提並論。

武安君和武成君都是靠著戰功封爵,你“臨武君”憑什麼與我和白公相提並論?憑你逼死瞭一個楚王嗎?

如此鼠輩,居然想與我等並列,這是對我等的侮辱!

現在李牧給項燕這個機會,讓項燕證明他不是鼠輩。

沒有奇策,沒有援兵,天時地利人和還是項燕占優勢。我武成君就在這裡等著,看項燕他敢不敢來!

李牧又給項燕去瞭一封信,除瞭告知他已經向楚國其他地方遞戰書之外,還嘲笑他這個“臨武君”名不副實。

臨武君景陽雖也敗於秦國之手,但除瞭秦國之外,他的外戰沒有輸過。在楚頃襄王時期,臨武君景陽面對齊、韓、魏聯軍也能輕易取勝,威服諸侯。

你這個臨武君就在楚國平過幾次叛亂,平叛的結果還是南楚自立。你也敢厚著臉皮自稱“臨武君”?景陽若泉下有知,都要把臨武君的帽子丟地上踩兩腳,認為這個稱號被玷污瞭,不配再戴在他頭上!

項燕看信的時候血壓噌噌噌往上漲,那叫一個頭昏腦漲胸悶氣短眼前一黑,嘴中腥氣翻騰,仿佛要被氣出一口老血。

“李牧!欺人太甚!”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