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一個演員拖後腿。
雖然他們在出演這部劇前基本都沒什麼名氣,甚至顏回還是投資人盛泉買煎餅的時候簽的,但每一個人都做到瞭最好。
劇火後,萬寶一下就有名瞭,可以想見,以後不會發生那種拍個投資不算很大的電視劇都會被撤資的情況瞭。
看到成績後,他躲在被窩裡自己偷摸哭瞭好久,也許是哭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也許是哭這段時間經歷過的酸甜苦辣。
讓他揚眉吐氣的是,之前撤資的投資人托瞭人過來賠禮道歉,言語間很有想合作下一部劇的意思,他收瞭禮物吃瞭飯,然後一口拒絕。
爽啊!
爽爆瞭簡直!
要是盛小姐跟他說想合作下一部劇,他不管有沒有別的投資人找,絕對屁顛屁顛立刻簽合同,至於這位?合作?下輩子吧。
先不說盛泉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投資給他,隻說如果不是她,他哪裡能早早發現自己身體出現問題。
萬寶誰也沒說,但他心裡覺得,盛泉就是他一輩子的貴人。
不止導演,主演們的咖位也瞬間越瞭好幾級。
林愛可已經躋身小小花,周至王錚他們也是待遇瞬間提升。
顏回靠著精湛的演技和那一身長相氣質,瞬間圈粉無數,從無人知到天下知,事業度已經一路漲到瞭四十三。
劇組所有人都在贏,但收獲最豐盛的還是盛泉。
要知道,顏回和林愛可都是她們星芒娛樂的。
這兩位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瞭搖錢樹,而他們也都很願意甚至稱得上是相當主動積極的想為盛泉搖錢。
而且她可是劇組最大投資人,《人生路》首播權就已經賣出瞭一個很漂亮的價格,而首秀如此完美,剩下的二輪播放權競價自然越發激烈。
估摸算下來,光是今年一年,她就能盈利一億以上。
一億可能對比她的財產來說不算多,但她的投資額可是隻有一千萬,前後也不過半年,一千萬變成一個億,之後還會陸續有收入。
那些原本還酸溜溜說她“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年輕人不懂行瞎鼓搗”的同行都熄火瞭。
為瞭討好盛泉,所以投瞭點錢的王總已經笑的牙不見眼,逢人就說盛泉的好話,再說說自己的“慧眼識珠”。
而盛泉本人還顧不上慶祝自己的“豐收”,而是正在公司處理公司事務。
“老板追劇我追劇”是一場計劃外的營銷。
盛泉自己不是想不到這樣的推廣方式,隻是在《人生路》已經有瞭巨大熱度的情況下,加不加一把火關系並不大。
但她還是帶著一種高度贊賞的態度,給苗主任發瞭一筆豐厚無比的獎金。
連帶著配合苗主任的娛樂營銷部,雖然沒有苗主任那麼高的金額,但全員都有,也是一筆意外之財。
“這是一個好現象。”
盛泉跟顧兆討論起這件事如何處理的時候,還是相當高興的:
“這證明員工對公司已經有瞭歸屬感,願意為公司考慮利益,冒著跨部門可能會被斥責的風險都要主動向我提策。”
老板是否能盈利也許跟員工的關系不算很大,但如果一傢公司想要一步步往上走的話可就不一樣瞭。
精英員工是數一天過一天的混日子,還是積極進取主動為公司考慮自然變得非常重要。
就比如,苗主任是從一個比較老牌的公司跳槽來的,盛泉敢打賭,苗主任在以前的公司裡絕對不會主動跨部門提建議。
不是來到星芒娛樂後苗主任腦子一下就變靈光瞭,或者盛泉身上有什麼“穿書者光環”讓見到的每一個人都自動投效。
而是因為盛泉在漸漸把星芒打造成一個可以讓員工的付出得到及時反饋的公司。
對於這件事,一向表現的對一切都在掌控中的顧兆倒是有些意外:
“我學習過的國內公司裡,很少有隻工作幾個月就能產生強烈歸屬感的員工,就算公司給員工再高的待遇,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漸漸培養起員工對公司的忠心。”
盛泉:“那是因為大傢心裡都清
楚,自己之所以能有高待遇,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值得這麼多錢。”
上輩子的打工狗對此很有經驗:
“你學習過的大公司都太大太老牌瞭,裡面的環境已經成熟,如果苗主任像在我們公司一樣在那些公司裡提建議,隻會被觸及到利益的其他人排擠。”
好像華夏的孩子從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能力可以換來金錢,但實際上,真正步入職場後一切都不一樣瞭。
除非能力突出到讓所有人都震撼的地步,不然光有能力還真混不出頭。
得罪上司,上司就是壓著不上報你的功勞,你能怎麼辦?
或者不得罪上司,上司搶奪你的功勞,你又能怎麼辦?
甚至不得罪上司他也不搶奪功勞,同事之間的勾心鬥角爭搶功勞互相挖坑,你應付得來嗎?
盛泉見過太多在學校時的天之驕子,出社會後要麼適應融入,要麼淪為平庸。
在學校時,成績可以說明一切,但到瞭社會上,不可能真的就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有能力的人無所顧忌的隻需要發揮自己的能力。
比如於向晚和袁子欣,甚至就連顧兆,不也都是有能力又曾被壓制嗎?
盛泉自己也曾經是被壓制的那個,在她剛步入社會的時候。
那時候她也曾憤憤不平過,覺得自己明明能力比同事強出那麼多,結果就因為不會拍馬屁,反而成瞭升職最慢的那個。
她不喜歡參加那種一群人吹牛的酒局,不喜歡聽上司下班後叫人開會又說一堆屁話。
不喜歡被占用休息時間,不喜歡加班,不喜歡聽惡心的黃·色笑話,不喜歡明明是老板靠自己盈利還要腆著臉說是給她工作機會。
盛泉用瞭很長的一段時間來調整心態,她後來歷練的比誰都老道,能力也在“融入集體”後得到瞭充分的發揮,升職加薪買房買車,看上去風光的不得瞭。
但其實隻有她自己心裡清楚,她依舊不喜歡“工作看能力,升職看資歷”這一套。
而現在,她成為瞭創造規則的人。
最妙的是,星芒娛樂是一個新公司,又是一個年輕化的行業,即使如袁子欣這樣曾經浸淫行業多年的‘老員工’,也照樣很有拼搏向上的勁頭。
在一個全是新員工的公司裡,作為最大老板,盛泉可以在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建立好她想要的新規則。
當然,打造“理想公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她現在要做的,就是維持好這個規則。
盛泉對苗主任這種會主動上進的下屬,是早有預料的。
甚至可以說,是她在刻意的培養這種下屬:
“雖然才入職幾個月,但員工們應該已經摸明白瞭星芒娛樂的規則。”
“這裡不需要職場陋習,升職加薪以能力為先,把上升通道放在他們面前,他們自然就會向那個方向努力瞭。”
要不怎麼說一個公司最好不要有多個老板呢,因為老板的喜好是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公司的。
就比如星芒娛樂,顧兆這個總裁在盛泉面前刻意的退避,這就導致公司沒有分權派系一說,全都由盛泉說瞭算。
盛泉的喜好影響瞭管理層,管理層再影響到員工,盛泉雖然不常直接處理公司事務,但幾次出面,大傢也都看明白瞭這位董事長的行事風格。
公私分明,不喜歡職場潛規則那一套,甚至稱得上是十分厭惡。
自然而然的,管理層都跟著學起來,哪怕是在來到星芒前還是“浸淫職場多年熟練各種潛規則”的,都不會在公司露出一點半點。
——因為露出來的都被開瞭。
盛泉現在之所以在顧兆這,就是正在和他討論這件事。
雖然才建立不到半年,但星芒娛樂並不是一直欣欣向榮,也不可能沒有一點爭端波瀾。
管理層不會隻有顧兆一個人,也沒可能新手直接提拔,都是帶著過往資歷通過層層選拔才入駐的星芒。
人總有私心,一些人在以前的公司習慣瞭各種老規則,也不怎麼願意改。
哪怕是星芒娛樂明顯不是這種畫風,他們也會抱著“還不都是一樣,隻是新公司才會顯得特殊一些”的想法行事。
而盛泉絕不容忍這種想法在星芒出現。
她看似沒有怎麼管星芒,但實際上,星芒發生的各類大事件都在她的掌控中,甚至一些事還是她授意顧兆去做的。
開除這個習慣瞭老規則的管理層,就是盛泉的授意。
這傢夥估計是在上個公司習慣瞭把下屬當私人保姆用。
不光要求秘書給自己端茶遞水買咖啡打掃辦公室,還要求對方幫自己接小孩放學,在休息日打電話要求秘書幫忙帶小孩。
話倒是說的挺客氣,但一毛錢辛苦費沒給,而且還是在短短一個月內讓秘書做職務外工作八次以上。
這個叫葛清明的管理層是沒認為自己做瞭多大錯事的。
對,星芒娛樂有舉報通道,但那有怎麼樣?哪個公司還沒有瞭,可哪裡真會有員工寫舉報信。
誒!星芒娛樂的員工就會!
在被舉報後,經過核實,剛入職一個月的葛清明迅速達成瞭“管理層最快被開除”挑戰。
直到被開除前,他還覺得最多被降職降薪,開除後直接傻眼,還試圖越過顧兆直接聯系盛泉跟她求情。
他說的那叫一個委屈,那叫一個老實巴巴。
說他上一個公司大傢都是這麼幹的,這就是職場正常人情,隻是偶爾叫下屬幫幫忙而已,這也是一種聯絡感情的方式。
盛泉看完葛清明以前的檔案後,倒是也見瞭他,但卻不是聽他訴說自己的冤屈,而是直接來瞭個三連問:
“你說你冤枉,公司規定是不是明確說明不允許這樣做?”
“我是不是跟你們強調過不要把以前公司的那一套帶到星芒來?”
“你自己說,拿瞭我的高薪使喚我的員工,違反公司規定敗壞公司風氣,我是不是該開除你?”
葛清明啞口無言。
公司高層開會的時候確實幾次提到風氣問題,但是他一直都覺得這隻是因為新公司加董事長太年輕太理想化而已。
哪個公司不是這樣?管理層有特權才會更想往上爬,上面不是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但年輕的董事長壓根不聽他這些辯解:
“特權?葛叔,咱們說良心話,先不說以後的薪資待遇,隻說現在。”
“我給你的薪資是你在其他公司能拿到的將近一倍半,更別提公司福利和年終獎加起來,這些多出來的錢夠你請五六個保姆圍著你照顧。
您呢,偏要拿瞭我的高薪還把我的員工當保姆,你說,我要是容你繼續在公司待,以後我在公司說話還好不好使?還會不會有人遵守公司的規定?”
聽到這,葛清明心裡最後一絲希望也沒瞭。
葛叔都叫瞭,這是徹底沒戲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