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穿書
1973年秋,南城紅旗公社清河生產大隊今天熱鬧瞭好一陣。
村裡趕在秋收前殺瞭頭豬,傢傢戶戶分瞭點,免得勞動力肚子裡沒點油水,搶收時使不上勁。
這天,下地勞作的人臉上都帶瞭點笑容,盼著傍晚下工回傢能吃上塊肉。
林傢人也差不多,懷孕五個月的林傢二媳婦羅敏下地幹活到四點出頭就先回傢準備做飯瞭。
想到今天剛分的肉,婆婆交代今晚做一半,那肉香味好似已經在嘴裡溢開瞭,羅敏不由得咽瞭咽口水,走快幾步。
推開傢門,裡面靜悄悄的,孩子們估計都跑出去玩瞭,還沒回來。
羅敏望瞭眼三房的方向,前晚那場鬧劇太嚇人,今天倒是安靜下來瞭,她搖搖頭進廚房去幹活。
三房這邊,兩天瞭,周雲夢一直待在房間裡,沒走出去過。
頗具年代感的房間裡擺著一張掛著帳子的床,木制的衣櫃和一張書桌,不管是墻上掛著的畫像還是桌上的搪瓷罐,都昭示著她穿越瞭,還是穿書。
周雲夢是個全職網絡作傢,平時能不出門就出門,吃飯點外賣,傢務靠智能機器人,就連傢裡日用品等都是直接網上下單騎手送到傢。
難得心情好出門去附近的大型超市逛逛,推著購物車站在自動扶梯上準備下樓去結賬時還碰上超市停電。
瞬間烏黑一片,周遭都是慌亂聲,周雲夢隻感覺到被人推瞭一把,往前摔瞭下去重重磕到頭。
她昏迷前隻有一個念頭:就不應該出門!直接外賣不香嗎!
再醒來就發現自己穿書瞭,穿成前不久剛看過的年代文裡隻出現過七次的路人甲,每次都是在眾人對話中憑著各種懶來襯托出女主的各種美好品質。
周雲夢當時時,也沒太過在意這個同名路人甲,畢竟八十八萬全文裡隻出現瞭七次,每次就二三十來字。
最多感嘆一句:不愧是同名,各有各的懶。
至於為什麼會記住七次,也是本著同名的緣分在看文的時候順便數瞭下。
穿書後,年代文成為真實世界,周雲夢繼承瞭原主的記憶。原本隻出現七次著墨少之又少的路人甲,現有人生線得到完善。
整理完原身的記憶,周雲夢不得不感嘆一句:
拋開根正苗紅的道德觀不說,原身人夠聰明,她的行事自有一套邏輯,確實也讓自己生活過得夠滋潤。
在娘傢是最小的閨女,又有偏心娘疼著,借著讀書不下地賺工分也不做傢務,努力混到高中畢業。
關鍵她還知道把自己的懶瞞住,除瞭傢裡人外頭都不知道。
到瞭要嫁人的年紀,原身按照自己的標準千挑萬選,看中瞭林津平當兵平時都不在傢,林傢父母和善,林傢兩個媳婦也都是老實的人。
於是和偏心娘糊弄著媒婆說親成功嫁進林津平。
原主是真的懶,也“聰明”,摸著桿子就能順著向上爬。
結婚當天,當兵的丈夫林津平接到緊急任務,連酒席都還沒吃就匆匆走瞭。
這事落在哪個新娘子身上都不好受,原身直接抓住這點哭瞭好一場,加上親娘配合鬧瞭一通,叫林傢父母答應不用下地幹活。
反正結婚證都打瞭,這年頭也沒有離婚的。
接著又抓住林傢新擴建的房子大部分用的是林津平過去寄回傢的津貼,又哭又鬧,連在傢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等傢務都省瞭。
嫁到林傢不到幾天,原身就繼續過上瞭自己的幸福日子。
她自然知道林傢父母日漸不滿,兩個妯娌暗地裡沒少罵自己,但她不在意。
反正都嫁進林傢瞭,不用像以前那樣為瞭嫁人的好名聲遮掩自己的懶,什麼都擺到明面上。
村裡慢慢也傳出瞭風聲,都知道林傢三媳婦特別懶。
就連林傢的孫子孫女早上都會出去割豬尾巴草賺一兩個工分,她是一個工分都不賺,在傢能坐著絕不站著,典型的油瓶倒瞭都不扶一下。
如果說周雲夢穿書的契機是超市斷電後被人推摔倒磕到頭昏迷,書中世界契機就是前兩天秋收安排。
林母喊原身在傢負責做飯,其餘人包括懷孕的林二嫂全都下地幹活。
原身不同意,老規矩又哭又鬧,邊控訴著:
“我怎麼這麼倒黴啊,男人還沒吃席就出任務去瞭,走出門都要被人笑。男人守傢衛國去瞭,我還得在傢受欺負,沒天理啊!”
“我男人每月都寄津貼回傢,那錢都夠我們夫妻倆賺的工分有餘瞭,我們三房也有為傢裡賺錢,憑什麼還得我去幹活啊?”
秋收是大事,平時鬧幾下就妥協的林母難得堅決,原身幹脆使瞭個狠招,直接沖去撞柱子。
誰知道沒控制好力道,頭真撞到柱子上,直接暈瞭過去。
林傢人慌裡慌張用牛車板推著原身去衛生所看過後,塗瞭化瘀的藥就送回房間瞭。
這一出鬧得林傢人糟心,誰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的就是周雲夢瞭。
想到這,周雲夢摸瞭摸包紮著白繃帶的額頭,隱約還有一陣痛。
第一天她待在房裡沒出去,在還沒理清原身的記憶前,她怕對上林傢人容易露餡。
早午晚飯都是林傢人送到房間裡的,一頓玉米窩窩頭兩頓紅薯飯,伴著青菜炒點豬油。
估計是見原身受傷特意給煮的,紅薯飯裡難得米飯多過紅薯,但是糙米精米對半開,口感並不好。
她隱約聽到外面林傢孫輩那三個小孩纏著想吃,還被林母說瞭。
昨天除瞭整理原身記憶,周雲夢在屋裡也試瞭各種方法想要回去,但都失敗瞭。
她知道自己大概率要在這裡繼續生活下去瞭。
今天,她到現在依舊沒出房門,在思考著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一定程度上,周雲夢是認同原身的邏輯的。
如果看成夫妻一體,三房給林傢的貢獻不比大房二房下地賺工分少,甚至還要多,這也是為什麼林傢人會由著原身懶又無奈的原因。
哪怕他們心裡有想法。
但現在她穿成瞭原身。
這個年代到哪都需要介紹信,她穿書到這裡人生地不熟的,更何況軍婚輕易不能離。
分傢的話也不現實,這會農村父母在不分傢,所有勞動力團結在一起賺更多的工分才是最實在的。
周雲夢更在意的是,分傢後就得自己每天做飯做傢務瞭。
繼續待在林傢是最優選,那麼她就要想辦法,把這種不用下地勞作不用幹活的幸福日子延續下去。
沒道理過慣瞭現代點外賣搞定三餐,傢務全靠機器人的生活,一朝穿書瞭就得老老實實去下地幹活做傢務。
原主的人設不能崩,她也不想崩。她本來就是這種人設,八九不離十。
但是或許可以換條路子走。
原身靠著丈夫林津平對傢裡的貢獻,成功過上懶生活,但林傢人明面上理虧啞口無言,心裡多少是有意見的。
周雲夢幼時在孤兒院長大,她從小就明白,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有價值。
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農村基本靠賺工分年底分糧分錢。
如果她能夠賺錢,上交部分給林傢當夥食費,能夠買到糧食肉等回傢改善生活,做個對傢裡有貢獻的人。
比下地勞作做傢務貢獻更大,那麼林傢人對她的懶也就有接受包容的理由瞭。
而她也不虧,有人做飯有人做傢務,她隻需要貢獻錢和糧食,就可以繼續享受懶生活。
買糧食和肉倒是不難,周雲夢記得書中提到女主前期到黑市買東西的位置,小心點摸過去就能買到,最重要是有錢。
賺錢的話,她打算明天去縣城看看,這個年頭要說賺錢,最適合她的還得是寫稿子。
說起這點,周雲夢慶幸自己是穿書,還是穿進私設諸多的年代文裡。
歷史上的七十年代是取消稿酬瞭的,但書中世界沒有。這樣子也方便瞭她重操舊業寫稿子賺錢。
不是沒有別的路走,而是寫稿子這條路適合她這個懶人,動腦子就好瞭,體力勞動不適合她。
周雲夢想著,忍不住嘆瞭口氣:“別人穿書都帶個金手指什麼的,怎麼輪到我就什麼都沒有呢?”
話音剛落,下一秒她進入到另一片天地。
亮如白晝的燈光,各個分區排列有序的貨物架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