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的懶媳婦[七零] 第244節

作者:安宮的竹子 字數:3529

夫妻倆就這麼互相分著吃,吃瞭來到滬市的第一頓飯。

倆人也沒再出去逛,或者說是散步。晚上市裡店鋪都關瞭,更加沒有小攤那些,最多就剩清冷的路燈和偶爾的路人罷瞭。

舟車勞頓,夫妻倆選擇早早睡覺。

翌日,周雲夢睡到自然醒,身旁的位置早已沒瞭溫熱。

林津平去軍校參加培訓瞭。

昨晚他說早上把她那份早餐買回來放著,又擔心放涼瞭沒法加熱。

周雲夢索性讓他不用買,自己起床後下樓吃就是瞭,也方便。

這會她洗漱完紮好頭發,整理好衣服後,帶上一個包裹就出門。

這個包裹就放瞭錢和票,方便又食用。

周雲夢在樓下攤位那買瞭四個小籠包吃,同樣也是皮薄餡大,一咬就溢出咸香的湯汁。

她還買瞭杯豆漿就著喝。

這頓早餐可謂享受。

吃完後周雲夢想著剛來滬市就得多走走,也就沒回招待所,挎著包裹漫無目的逛著。

走著走著看到一個簡約車站,其實就是一條桿掛著個牌子像是站名,陸續有人在那排隊等著。

這會滬市已經有公交車瞭。

周雲夢走過去問瞭下,這趟公交車正好可以到滬市雜志社,也可以到滬市大學,她就順著排隊瞭。

她有拍電報和山茶打過招呼,說她們會來滬市。山茶特別高興,說等她們來瞭要帶她們到滬市玩。

山茶上大學後頭次見面,周雲夢還是想著和林津平一塊去她學校看看。

這會先去滬市雜志社。

她和蘇雨編輯保持瞭六七年的信友聯系,關系一直很好。來之前也提前和蘇雨打過招呼,說可能會來雜志社看她,對方表示特歡迎。

交瞭錢上車,周雲夢也算體驗瞭一把八十年代公交車的滋味。

五個站後,到滬市雜志社。

門面和桂城那邊的雜志社差不多,周雲夢問過靠門辦公室工作的人後,順著他指引的方向走過去。

就見編輯部幾張辦公桌湊在那,三男一女很好認,她走過去。

對方正好抬起眼。

心領神會間,雙方同時開口。

“你是蘇雨編輯嗎?”

“你是雲夢?”

當初周雲夢投稿給滬市雜志時,用的是真名。

雙方同時點頭,而後不自覺地笑出聲來。

蘇雨站起身迎過來:“雲夢,我們可算見面瞭。”

周雲夢笑得眉眼彎彎:“是啊,終於見到我們漂亮的蘇雨編輯瞭。”

蘇雨一頭時尚的烏黑卷發,鵝蛋臉柳葉眉,嘴唇紅潤像是塗瞭口紅,特別有氣色,也顯得幹練。

就是……好像在哪見過,很眼熟。

對方也打量著她,總感覺雲夢很眼熟。

第99章正文完

周雲夢仔細回想瞭下,驀然抬頭問:“火車站油皮紙?”

蘇雨幾乎也是同時問:“火車站油皮紙?”

接著兩人又是相視一笑。

周雲夢想起來瞭,那大概是六七年前,她第一次來部隊看林津平,坐火車回南城時路上碰到的,隔壁座那位明艷大方的女同志。

對方說,自己用筷子夾包子的法子,比起她用油紙皮包肉包子,還是差瞭點,誇贊她這個法子好。

對方臨下站前,兩人還互相道瞭聲再見。

誰能想到火車站上匆匆一別的人,在之後居然機緣巧合地保持瞭將近六年的信件聯系。

而這場信件聯系,緣於周雲夢主動寫信問蘇雨能否幫忙代買雜志,更緣於蘇雨熱情大方願意幫忙買雜志。

近幾年經常聯系熟瞭,也會互相寄一下當地特產給對方。

這會兩人坐下來,看著對方都忍不住感嘆。

周雲夢:“沒想到這麼巧,我們原來早在六七年前的火車站就見過瞭。”

蘇雨點頭:“是啊,更沒想到咱見面一眼就能認出對方。”

“我能認出雲夢你,是因為你長得漂亮,皮膚白得發亮,更因為那印象深刻的包油紙法子。我現在每回坐火車,都是用油紙來包包子、韭菜盒子那些,方便很多。”

周雲夢笑:“我能認出你,也是因為當時覺得你明艷大方特別時尚。之後每次坐火車,再沒遇到像你這樣聊得來的人,自然一直記著你。”

她說的是實話,記憶或許會隨著時間推移蒙上神秘的面紗,逐漸模糊,但隻要有觸發的機會,就會如清水沖刷過一樣,記憶中的寶石重新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明媚大方的面龐逐漸與六七年前稍顯青澀的面龐融合,多瞭幾分風情。

而兩人聊起天來,語氣風格和這麼多年信件往來差不多。

好友見面是好事,發現早在這之前兩人就有過萍水相逢的緣分,更是驚喜。

說起當初那封結緣之信,蘇雨笑:“我當時收到信就想,還是第一次作者和我說能不能幫忙代買雜志哎,她真的好喜歡我們傢的雜志。我就有種自豪感嘛,畢竟多數文章也是我挑的。”

“另外我還挺喜歡你當初投稿的那篇文章,想著這事簡單,就給你辦瞭,還給你寫瞭封回信來著。”

周雲夢同樣笑得杏眸微彎:“我當初就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問問,真沒想到你能同意,直接幫忙寄瞭雜志回來。我當時看完回信就想,這編輯人也太好瞭吧,人熱情大方還樂於助人。”

“你知道的,我很喜歡看你們滬市雜志,當時就那種心願實現的滿足,對你印象特別好。”

蘇雨聽瞭也高興:“所以啊,後面我們經常聯系,郵寄雜志就算瞭,還寫信交流,後面互相分享特產來著。”

她和雲夢聊得來,在信紙上能感覺到兩人很多看法都是不謀而合的。她也從信件來往中,從雲夢那獲得不少靈感,用於雜志策劃上,取得瞭不錯的成效。

兩人寫信尚且有話題聊,這會見面聊起來更是停不下來。

蘇雨這會工作不忙,同事望過來她還介紹說,這就是之前我提的那什麼策劃方案的建議人,靈感提供者,這回過來交流的。

同事們立即表示,厲害厲害,你們繼續聊。

蘇雨領著雲夢看自己平時工作的環境,再給她介紹滬市雜志從策劃征文、選稿排版、打印刊發的流程。

周雲夢直說這回可算是長見識瞭。

蘇雨拉著她坐到自己工位旁,拿出最新一期雜志,翻到最後的征稿頁面給她看。

“雲夢,你以前說很少來滬市沒辦法寫文章投稿,這個應該適合你。這是我們滬市雜志嘗試推出的長篇連載專欄,就是說先投個一萬字故事開頭給我們,如果被選中瞭,之後都可以投稿給我們,每期分著章節來連載刊發在雜志上。”

“一個故事寫長寫短,除瞭根據作者創作意願外,也和我們雜志社相關聯,畢竟要看市場反饋。如果市場反饋好的話,那這故事自然是長長久久寫下去的好。”

“我們雜志社算是下血本瞭,千字在十二到十六之間浮動這樣子,每期大概刊登三千字。你看看征稿內容,還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內容,要是感興趣的話,回頭你寫完寄給我好瞭。”

周雲夢接過看瞭看,確實和羊城、深城那些雜志社的征稿內容要求差不多,這會全國普遍都是這些主題。

區別的是,別的雜志社是單篇收稿,這次滬市雜志推出的是長篇連載。

一旦被選中,這意味著每期得有一定量的輸出投稿,不過滬市雜志半個月出一期,問題不大。

主要是給的稿費夠高,連載的話收入穩定,且長篇可以寫很久。

像周雲夢之前在現代寫網絡,都是寫中長篇,一本五十萬字,甚至是八十萬字的。

找到一個故事靈感,確定主題,構思框架,再在行文中不斷填充人物血肉,行為與情。

說實話,這種長篇架構一旦寫起來,對筆下主角熟悉瞭,推進劇情很簡單,說是下筆如有神也不為過。

比起那些一千字小短篇故事,周雲夢更愛這種長篇連載。

既不用像以前那樣,必須把長篇故事全部寫完才能投稿,且帶著被退稿的風險,也可以穩定寫故事賺稿費。

周雲夢:“你們雜志社推出這個系列連載真好,我還挺喜歡的。等我回去後琢磨一下,寫好瞭給你投稿啊。”

且不說這回征稿沒說要本地故事,就算有這要求,她這回來滬市半個月,所見所聞獲得瞭故事靈感,從而構思起以滬市為背景的故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蘇雨點頭:“好,那我就等著你的投稿瞭。這本雜志你拿回去看好瞭,知道你過來我特意留著送你的,別和我客氣啊。”

周雲夢笑瞭笑爽快收下:“好,那謝謝你瞭,還給我準備瞭份禮物。”

蘇雨:“咱倆什麼關系,不用和我客氣。”

兩人笑著聊瞭會。

快下班時,蘇雨說:“我們倆今天也算是成為朋友後第一次見面,待會出去我請你吃飯?”

周雲夢委婉拒絕:“本來該我請你吃飯的,但我今天也是隨性出來,看到有到你們這的公交就坐過來找你瞭。你知道的,我愛人在這邊培訓,我也沒和他打聲招呼,待會中午他回來找我一起吃飯,見不到人該著急瞭。”

“之後我再找天來見你,請你吃飯啊。”

蘇雨點頭表示理解:“那咱就下次再約,我最近正好剛休完假,沒辦法和你去逛街。到時候你有空就過來,我們再出去吃飯。”

周雲夢笑著應好,告別蘇雨後,她拿著最新一期的滬市雜志,到剛下車的位置等公交車,坐回到軍校那邊。

剛回到招待所房間沒多久,林津平就打飯回來瞭。

他邊把打回來的盒飯拿出來擺桌子上:“餓瞭吧?中午的飯我在軍校飯堂裡打的,比較幹凈衛生,聽他們說味道挺不錯的。”

周雲夢也走到桌子前坐下:“還好,我上午下樓去買瞭四個小籠包和一碗豆漿,吃得還挺飽的。”

盒飯是一肉兩菜,一份有紅燒肉、炒茄子和蒜蓉娃娃菜,一份有醬油燜雞、炒土豆絲和炒菜心。

夫妻倆一塊吃著飯,互相夾菜分著吃,邊聊天。

周雲夢問林津平今早培訓如何。

林津平大致說瞭下感受,一切能適應,老師講的也確實有用,感受頗深。因為有戰友兄弟一起在培訓,也有個伴。軍校環境不錯,飯堂也寬敞,聽說味道不錯。

這會嘗瞭,味道確實很不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