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華夫人帶著她的女兒來見白秋月的時候,白秋月見她很是憂傷,而身後跟著一個太監和一群侍衛。她命這群人在門外守著,自己要跟白秋月說會話。
看到這群侍衛不再看她。她於是就悲痛地告訴白秋月:“榮王已經死瞭。而我的日子也不可能那麼好過。皇帝要我殉葬。我的孩子,今後就要你替我撫養瞭。”
灼華夫人把孩子交給白秋月。
她與白秋月抱頭痛哭瞭一番。白秋月萬萬沒有想到如此風華絕代的人會有這樣的下場。
她的女兒思凡也害怕道:“娘親~”
灼華夫人原名華碧雲,父親乃朝中文人華文君。因為厭倦瞭宮中勾心鬥角的日子,就帶著她的母親隱居山林。而她的女兒就是在依山傍水的地方生的,他的傢門前,環境山清水秀,於是父親就將女兒取名為華碧雲。乳名碧兒,父親母親原本就是一段佳話。因為郎才女貌。父親擅長各種音律,所以自小就教小碧兒那些樂器。
母親則在一旁紡紗織佈。日子過得和和美美。隻是小碧兒從小體弱多病,醫師診斷她活不過六歲。父親母親就一直保護著她,格外悉心照顧著她。
然而,小碧兒卻並不知道這些。有一日,趁父母親在勞作時,偷偷爬窗溜瞭出來。因為門是鎖上的。
剛六歲的小碧兒在河岸邊看到瞭一個仙鶴,因為從來沒有見過仙鶴,於是就靜靜地看著,奇怪的是,仙鶴竟然從嘴中吐出瞭半塊魚形玉佩,小碧兒就好奇地拿著這個玉佩。
父親回去看到小碧兒不見瞭,就著急地跑到河岸那邊去尋找,原本想到她會遇難。沒想到她卻在河邊高興的用水撩向仙鶴,仙鶴竟也配合,如同孩子一般歪著頭,而那仙鶴一見生人就遠去瞭。
父親喜出望外,認為一定是仙鶴報恩。因為她的父親曾經救過一隻仙鶴。想來一定是仙鶴過來賜予女兒福澤。要不然怎麼可能有這麼一個好看的魚形玉佩,盡管隻有半塊。而女兒的病自此竟奇怪的好瞭。比起以往的體弱多病,她更多瞭些活潑。
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這半塊魚形玉佩既帶給她好運,也決定瞭她榮華富貴,淒苦的一生。
原來,父親的好友顧大臣過來探望他的時候,竟驚奇地看到這女子有半塊魚形玉佩,唬瞭一跳,就問道:“這塊玉佩是怎麼來的?”
父親就如實回答。說是仙鶴送來的。這是她命裡的福,要不然,這麼一個多病的身怎麼一下子就健康瞭呢?
那大臣自然很奇怪。因為榮王剛丟失瞭半塊玉佩。
而榮王遇到一個長門僧,那長門僧曾告訴他,或許你的那半塊玉會給你帶來一段姻緣。而你命裡的那位夫人,有一個“碧”字。而彼時的榮王,已經二十歲瞭。
那位大臣自然把自己從華父那所聞所見告訴瞭榮王。
榮王於是就頗為好奇的去瞭華碧雲所住的地方。
卻見她還是個女童。果然,她脖子上用紅線穿著掛著那半塊魚形玉佩。她怯怯地躲在父親身後。因為除瞭顧叔叔,她沒有見到過其它生人。榮王見她生的不錯。倒想逗逗她,攤開手掌。掌上竟放著一塊糖:“你要吃嗎?”
她怯生生的,想吃,但是還是吞咽下瞭口水手欲拿卻又縮回,聲音軟糯糯的:“父親說瞭,生人的東西是不可以拿。”
“哦,那我是你顧叔叔的朋友,你顧叔叔是你父親的朋友,那我是生人嗎?”他繼續逗弄道。
“不是……”碧兒搖瞭搖頭。她拿過榮王手中的糖,含在嘴裡。
“吃瞭我的糖。那你就要跟我走嘍。”榮王玩笑道。
“沒想到,叔叔竟這麼小器,一塊糖竟然還要和碧兒計較。吃瞭你的糖就要跟你走?早知道就不吃你糖瞭。要不是看在你面子上,我咽瞭下去。其它人給的我還不吃呢?”說完一副小大人叉腰的樣子。
榮王被逗樂瞭。沒有想到,這個小孩子竟然這麼活潑。
但是畢竟她還小。以她現在的模樣看上去長大瞭一定不錯。
“華文君,你真是得瞭這麼一塊寶啊。不錯,不錯,好好養下去啊。”榮王玩笑以後就走瞭。她是個女娃娃,現在榮王府不需要。
而華文君聽到他那麼說,心裡一慌。因為他一向是個好色的。
於是很快離開瞭這個地方。沒想到造化弄人。碧雲長到瞭十八歲的時候。父親母親因病雙雙離世。無奈隻得去找顧叔叔。沒想到在途中遭遇瞭一個人的綁架綁到瞭妓院。她由於寧死不從,以死相逼。老鴇無奈。才讓她做瞭歌姬。她的歌喉能讓人忘憂。她總是談著琵琶,唱著憂傷的曲調。別人光聽她的聲音,就能聽出她是個多愁善感的美貌女子。再加上她學瞭有好幾年的舞蹈,又是名門之後,她的儀態自然不比那些妓女,是那樣的端莊秀麗。別人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那時候民間傳聞,有個叫華碧雲的女子,一定是仙子轉世投胎,因為她的舞輕盈的不似人類。有香味從她的身上傳出來,有人竟然以為她是天上的花仙子。而她的嫣然一笑竟然能讓花都失色。她坐在臺上彈琵琶,圍觀的人一定會擠的水泄不通。別人都爭相看她。隻為一睹她芳容。而她通常隻專註的彈著琵琶。並不註意人群。就算態度冷冷在別人眼裡也是一道風景。
於是她順理成章成瞭花魁。
站在臺下的榮王慕名而來,竟然看的癡瞭。沒有想到當初的小女孩竟然長得這般明艷動人。因為他也聽說過華文已經病死的事,於是遣人來尋找那個華碧兒,沒想到卻在妓院找到瞭她。
他拿出那半塊魚形玉佩。正好與她脖間的相吻合。
後來有文人雅士不禁感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美人,真是配得上這稱謂啊!”
“好一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榮王拍案叫絕。
“這是天賜的良緣。不妨你做我的灼華夫人吧。”榮王和灼華夫人開心道。
於是灼華夫人的故事就此傳開。
命中註定她就是榮王的。
而灼華夫人讓女兒去一邊和驍兒玩,自己則告訴瞭白秋月一個驚天的秘密:“秋月,其實,我早已經有瞭心怡之人!”
就在白秋月納悶的時候,灼華夫人則憂傷地說道:“我曾經跟你說過的,可惜他現在已經死瞭!”
白秋月以前聽過灼華夫人說她的心儀之人是柳漸汐,所以她並不震驚,隻是後來,她說得話才讓白秋月震驚,隻聽灼華夫人說道:“其實,我早就知道瞭廖楓是柳漸汐~”
原來,廖楓裝啞巴其實灼華夫人是知道的,廖楓一到她府上的時候,她就看出來瞭端倪,他的氣質絕塵,在她印象裡隻有一位男子,在她的詢問下廖楓也裝不下去瞭,告訴灼華夫人他就是柳漸汐。但是她後來的話讓白秋月很是驚訝。
她感嘆道:“我雖然一生就如同囚鳥一般,如同困在榮王府中,一直獲得不瞭自由,但是我卻有一件事做得一點都不後悔~”
白秋月自然很好奇,而灼華夫人則貼靠在她的耳邊,白秋月一陣震驚,這種震驚感,讓她渾身忍不住顫栗,隻聽灼華夫人在她耳邊道:“這孩子,是柳漸汐的!那日我給他下瞭藥,他得到瞭我~”
灼華夫人的悲劇在於她愛上瞭不該愛的人。雖然她榮華富貴一生。卻有一項她無法得到。就是柳漸汐的愛。
而柳漸汐隻是把她當做自己的主子相待。在練習琴聲的時候,灼華夫人總在一旁托著塞,靜靜地看著他,像一個孩子一般,額爾說出哪一個音律更好一些。對於琴音,她總有自己獨特的見地。有時她也會命人端來一些瓜果。與柳漸汐坐在一起。兩人邊吃瓜果邊聊天。於是柳漸汐知道瞭灼華夫人的很多故事。那些關於女子淒美無助的故事,柳漸汐見到過灼華夫人的半塊魚形玉佩。
“就是這半塊玉佩讓我的命運轉變瞭。”灼華夫人經常這麼說。冬天時,兩人披著毛氈,而她與柳漸汐經常在案幾上相對而坐。她為柳漸汐倒茶。
兩人聊一些樂理以及趣事。外面大雪如蘆花一般紛飛,紅梅一簇簇怒放在雪中,卻覆蓋上瞭大雪。若隱若現。寒風輕輕晃動著枝條,抖落下幾片雪,幾片梅花瓣。梅花香沁人心脾。從雕花窗裡透過,連帶著屋內的檀香,形成一種獨特的味道。
也許隻有柳漸汐能帶給她快樂。灼華夫人的笑容非常美麗。比窗外的紅梅還要動人。而柳漸汐知道,這樣一個相貌迷人的女子卻沒有一個欣賞她的人。這就是她的悲哀。
那個尊貴無比的榮王,自然少不瞭尋花問柳。而他的妻妾更是成群。有時候榮王回來瞭。沒有聊幾句話就看到榮王揪著她的頭發,拖著她往外走。
而他的妻妾棠妃,洛妃,夕妃又時常與灼華夫人作對,時不時在榮王面前出言污蔑灼華夫人。灼華夫人常常獨自垂淚。
而榮王,在柳漸汐眼裡,隻是一個不懂得欣賞美的粗俗鄙陋之人,他隻是一個為瞭權利不擇手段的人,女人隻是他的玩物。
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因為納瞭其他妃嬪,榮王減少瞭來看灼華夫人的次數。一日,他過來瞭,寵幸瞭灼華夫人,之後好像不知道什麼原因,他拂袖而去,也許是因為漸漸厭倦瞭她的身體。
灼華夫人有些落寞地坐在窗邊,隻是穿著單薄的睡衣。美好的身體讓人心動。
她的長發不紮不束,披散開來。
帶著淡淡的發香。
她正在小酌著酒。
而她,悄悄地命一個丫鬟宣柳漸汐過來。她想要找柳漸汐說說心裡話。
柳漸汐過來瞭。
但他靜靜地站在距離灼華夫人不遠的地方。“灼華夫人,不要飲酒。飲酒傷身體。”
而他知道,男女授受不親,他規規矩矩地站立著。眼睛並不敢看她。
因為他知道灼華夫人穿著很單薄的衣服。
“我知道。”灼華夫人憂傷道,“隻是我有些煩悶。不妨你來陪我飲酒吧。”
柳漸汐就過去瞭。但是眼睛卻不敢看她。
“摘下你的面具吧?在黑夜裡我也看不到你的模樣。”灼華夫人微笑道。
柳漸汐就從容地摘下瞭面具。
灼華夫人並沒有看他,隻是淡淡道:“漸汐,你就替我喝瞭這一杯酒吧。”
柳漸汐知道灼華夫人肯定是內心愁悶。並不是想要喝多,隻是想要小酌幾杯解一解煩悶。
而如果推脫隻會傷瞭她的心。於是柳漸汐喝瞭這杯酒。
結果暈暈乎乎的。
隻有灼華夫人的聲音在他耳邊:“你那麼不勝酒力啊。”
其實這是灼華夫人的計劃。這杯酒,就在剛才被灼華夫人下瞭藥。
而柳漸汐隻是以為自己在夢裡發生瞭那樣的事。
因為醒來的時候,自己是躺在自己的床榻上的。
卻很難想到。就因為那一晚,灼華夫人懷上瞭他的孩子。
在他被榮王趕出府的時候,她要求單獨與柳漸汐說一會話。
而說話的內容是:“漸汐,我這一生做的最對的事就是為自己心愛的男子生下瞭孩子。這個女孩,她不是榮王的,是你的孩子,而我們之間的那件事,發生在那個我飲酒,我讓你過來的那個晚上。但是讓我心寒的是,你喊得那個名字,竟然是月兒,月兒,究竟是誰?難道就是妹妹嗎?”
柳漸汐並沒有回答。他因為她說的這件事而感覺到震驚。既而是震怒,他不明白灼華夫人為什麼這麼做,而灼華夫人說其實一開始就知道他是柳漸汐,因為曾經見過他,對他一直都有愛慕之情。而柳漸汐則痛苦不堪,別人懷瞭自己的孩子,這無論誰都會覺得是晴天霹靂!
灼華夫人苦笑道:“我明白瞭。”
說完她就走瞭。
她回憶著和柳漸汐相處的那段時光,真的是她感覺到最美的一段時光,而她要赴黃泉瞭,然而她並不懼怕,因為倘若她死瞭,就能去找柳漸汐瞭,她反而覺得內心愉快。而她這荒謬的人生,結束瞭好,她寧可死,也不要孤獨寂寞的活著。白秋月看見她嘴角漾起釋懷的微笑。
而她最後一句對白秋月說的話是:“秋月,我出去瞭,你今後把我照顧好我的女兒。”
白秋月內心泛起一陣悲涼,朝為紅顏,暮為枯骨。
灼華夫人死瞭。結束瞭她孤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