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是何意?”
“孫兒可以隨意說嗎?”
“但說無妨。”康熙帝笑道。
“此句主要是對國傢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傢的基本原則。孔子他講瞭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傢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註意不誤農時,孔子這裡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傢、統治百姓出謀劃策。”
康熙帝對著胤禛說道:“這將來可是得勝過你啊。”
胤禛連連笑道:“當然也是希望勝過於我。”
“皇祖父,孫兒還沒有說完。”
“哦?那你且說。”康熙帝被弘歷的認真弄得有些哭笑不得。
“此句是孔子為國傢計劃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瞭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利益也沒有。”
此話著實引發瞭康熙帝的興趣,隻是胤禛怕弘歷說錯話,連聲制止道:“弘歷,不得胡言。”
“無妨,弘歷你且說。”康熙帝擺擺手,政治問題他一直都涉及,但兜兜轉轉還是回到原點。
弘歷看瞭看阿瑪一眼,見阿瑪眼神裡默許,這才開口。
“皇祖父,你不是一直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且治國方案應該是以民為本,而孔子所說的方案,並不是從民眾的角度來提出,所以孫兒並不同意孔子的觀念,書且是死書,而人是活的。”
康熙帝忽的沉默瞭,面色看不出來喜怒哀樂,胤禛急的冒虛汗,而弘歷依舊等待皇祖父的回應,沒有絲毫慌張之意
“哈哈哈。”康熙帝頓時笑出聲來,喜悅的將弘歷拉入懷中。
“弘歷啊,說你阿瑪孝順不假,而你卻比你阿瑪更深得我心啊。”
“胤禛,此等寶貝,怎麼不早些讓朕知道,這段日子讓朕好生難熬啊。”
胤禛當即跪地,康熙帝見狀,立馬呵斥道:“你這是幹什麼,我就隨口說一句,你就跪地,你是我的皇子,怎這般見外,我就是不喜歡你這點。”
胤禛這時跪也不是,站也不是,立場變的有些尷尬,隻好一個勁的說:“是是是。”
“還不趕緊站起來,讓人看瞭笑話。”
“皇祖父,阿瑪就是因為太孝順瞭,才會如此。”
弘歷的一句話,解開瞭胤禛的尷尬,也讓康熙帝的心情有些順暢。
“他就是他孝順,我才不喜愛。”康熙帝半開玩笑說道。
康熙帝不知從哪取出一枚玉佩,將其放置弘歷手中,胤禛鑒於康熙帝剛剛說的話,並沒有說什麼。
弘歷看著手中的玉佩,玉佩的圖案造型且為一龍一鳳,弘歷有些詫異望著康熙帝,康熙帝笑而不語。
弘歷不懂玉的好壞,但也不難得知,這玉且是上等好玉。
胤禛眼尖,一眼便知那是產於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此玉因為稀少,也就變得珍貴起來。
“還不謝過你的皇祖父。”
“謝皇祖父賞賜。”
“起來吧,送你玉佩是要告知於你,要有君子之德。”
“孫兒定當謹記皇祖父所言。”
“恩。雍禛啊。”
“在。”
“往後要經常帶弘歷進宮,朕也老瞭,身邊沒有一個說話之人,也甚是寂寞。”
“讓弘歷隨侍皇阿瑪讀書如何?”
康熙帝馬上就同意,當即說好。
“孫兒有一事相求。”
康熙帝有些疑問,但還是準許瞭。
“孫兒想以後的婚姻的大事,由自己做主。”
“何出此言?”康熙帝與胤禛都有些疑問,弘歷為何現在說這個。
“難道現在已有中意的女子?”康熙帝好笑的問道。
弘歷思索半響,微微點點頭。
“誰傢的姑娘,能獲得你的好感?”
“孫兒,現在不能說。”
“哈哈哈,好一句不能說,現如今就這般維護,朕可真是好奇。”
“希望皇祖父準許。”
“好,我隻問一句,可是滿族?”
“是。”
胤禛望著的弘歷,心裡想著弘歷心系的是誰傢的姑娘,想來想去,也想不通他與那傢姑娘走的近,但想想,弘歷也不是愚蠢之人,看上的女子自然也不會差。
“那就準瞭,哈哈哈。”康熙帝想著以弘歷的眼光,自然也不會差,便也準瞭。
“謝皇祖父成全。”
康熙帝走後,胤禛叫來弘歷問道:“你所說的姑娘,可方便告知阿瑪是誰傢姑娘?”
弘歷望著自己阿瑪,搖搖頭。
“請阿瑪饒恕孩兒的不能說。”
“好,那我且問你,你們已經許下情意?”
弘歷搖頭。
胤禛有些納悶,思及又問道:“一見鐘情?”
弘歷又一次搖頭。
“弘歷啊,你可是單相思?”胤禛猜測道。
弘歷不在說話,隻是輕微的別過頭。
“也罷,你是讓她做妻還是妾?”
弘歷猛的抬眸,說道:“隻能是妻。”
“我懂瞭,你今日在皇祖父面前提這事,是想將來迎娶之時是以聖上的口諭,是嗎?”
弘歷不在說話,胤禛笑瞭笑,沒有再問什麼。
“先下去吧。”
待弘歷走後,胤禛收起笑意,皇阿瑪說的一點不錯,此子真的勝過自己,年紀雖小,但心思可不比自己少,也不知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