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聽瞭蕭宇的這一想法,市一把手望著市區地圖沉聲說道:“十分雄偉的規劃,鵬城也不過18條線路,不到600公裡的總裡程。”
聞言,蕭宇微笑道:“咱們這是奔著2000萬人口級別的大都市做的遠期總規劃,鵬城現在也不過1700多萬人口。”
眾人不由得一笑,說起來蕭宇這般雄心萬丈,在場的領導們都不敢有那麼大的心,甚至都不敢想。
不過也正常,他們存在著信息差,不知道蕭宇的情況,更不知道藍星世界的存在,隻要蕭宇不跑去別的城市發展,臨州市在未來一定會成為國內第一大超級大都會,隻是時間問題。
這時,規劃局的領導說道:“總共22條線路真的能在十年之內就完工嗎?申城的20條地鐵路線花瞭30來年完工,鵬城的18條線路也花瞭20來年才完工。”
毫無疑問的是,臨州市的這一屆班子當然是希望效率越快越好,這樣他們才能在任內享受到更多的政績。
聽到這話的蕭宇旋即為眾人簡單解析道:“不能一概而論,地鐵施工難度更大,地下打隧道要面臨地質條件復雜,施工空間受限,周邊環境復雜,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等問題。”
停頓片刻,蕭宇補充道:“而空鐵的磁軌鋪設是在地面進行,地質條件影響相對較小,施工工藝也相對簡單,施工空間開闊,也可以多路段相向施工,此外磁軌所占土地與現在已有的主幹道綠化帶共用,除瞭部分地點,基本不存在征地拆遷的需要。”
“三環開外的規劃,四環五環現在是絕對的郊區,反而便於整體的規劃,再加上我們的整體預算充盈,能夠承受較高的成本,效率不可能比地鐵慢,我預估平均一年打通三條路線也不成問題。”
在場的領導們一聽這話,都不由得恍然點瞭點頭,如此再好不過,那在任期內開通兩三條線不成問題,就可以在任內享受到政績,推動這個項目工程的動力也大多瞭。
這時,蕭宇看向市一把手以及其他幾位領導說道:“當然瞭,路面施工也有其劣勢,比如受氣候條件影響比較大,雨雪、大風、高溫等惡劣天氣會影響施工質量和進度,此外交通幹擾也是一方面,路面施工需要占用一定范圍的地面空間,會對周邊交通造成一定影響,不過這些問題相對地鐵而言,即便對施工效率有影響也小很多。”
旁邊的一位領導笑道:“交通問題倒也尚可,進行交通疏導即可,天氣問題也是可以人工控制的,讓氣象局方面在施工期間做好天氣監測,在烏雲飄到施工地之前進行人工降雨落到別處,避免影響磁軌鋪設的施工。”
蕭宇點頭笑道:“不錯。”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話,在場的領導們沒明說,但蕭宇也是懂的,臨州市搞這麼大的空鐵列車項目工程,萬事開頭難,不管怎麼樣也要讓這一屆班子在任內能夠吃到該項目的一部分政績才有動力去推進。
畢竟,搞不好是背鍋擔責的,要是搞好瞭還一點政績都撈不到,全給繼任者拿瞭,那就得看這一屆班子的格局胸襟瞭。
不是誰都能有“罪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覺悟,這也是客觀現實,大多數時候都是奔著“無過便是功”的原則平穩過渡,蕭宇也不指望人人都是前者。
過瞭一會兒,蕭宇說道:“以國內的基建效率,明年通兩條線是不成問題的。”
此話頓時令得在場的領導們驚訝不已,同時精神大振,隻見其中一位領導連忙說道:“明年就可以通兩條線?真的能有這麼快效率?空鐵列車的研發不至於這麼快吧?”
大傢也都是半信半疑的看著蕭宇,要是明年就能通兩條線,那肯定是可以在任內吃到這個大工程的政績紅利的,也難怪領導們頓時更加上心瞭。
蕭宇微笑著並十分肯定道:“空鐵列車本質上算是磁懸浮列車的超級加強版,依然是靠電磁力推進,我國早就有瞭成熟的磁懸浮列車技術,通俗的說,無非就是把室溫超導材料加以整合進去,技術整合周期一年之內搞定不成問題,再用半年時間搞定生產線,到明年底肯定能交付首批空鐵列車。”
技術這一塊蕭宇是有絕對的自信把握,隻是不能這麼明著跟在場的人這麼說。
而國內的基建效率有多快,也是無需多言的,甲方打款的速度有多快,效率就有多快。
埃隆·馬斯克在申城的超級工廠一年就搞定,這效率已經令馬斯克無比震驚瞭,但這還不是東大的速度,看看兩年前“口罩”期間搞的兩傢醫院的速度即可窺一斑而見全豹,這樣的技能,資本註義世界是永遠都掌握不瞭的。
整個空鐵列車項目工程預算1萬億之巨,其實是挺奢侈的,起碼有2000億是為替身效率埋單,畢竟要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吃的還要是上好的草料,效率才能真正提上來。
經過一番商討,臨州市方面迅速達成一致共識,市一把手也非常果斷的拍板。
就搞22條線路合計總裡程665公裡,預算也從初期設想的6000個億增加到瞭1萬億元人民幣,蕭宇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瞭,就差明著保證說這事兒百分之百準能成,這要是還不敢拍板是真不想進步瞭。
空鐵項目總預算達到瞭驚人的1萬億人民幣,蕭宇明確承諾瞭要是臨州市財政預算不足可以發地方債,沒人買他會讓靈鏡科技買,等於承諾兜底。
其實蕭宇敢這麼打包票,他是知道臨州市根本不需要發債,預算絕對是夠瞭。
因為臨州市現在已經有靈鏡科技這個超級納稅大戶,去年就納稅瞭820多億,把臨州市在去年全年的財政稅收拉高到瞭2000億大關,並且幹到瞭2400多億。
到瞭今年,增長率隻會更驚人,靈鏡科技預期2023年的全年營收8000億,加上蕭宇又沒讓公司刻意去避稅,也不申請科技公司專項稅收優惠,使得公司繳納的稅額能占營收三分之一左右的比重。
如果今年營收8000個億,那麼繳納的稅額將會是2700多億,光是靈鏡科技一傢公司上繳的稅額就完全覆蓋臨州市2022年的全年稅收,這樣恐怖的財政稅收增速,臨州市根本不需要為瞭空鐵列車項目而發地方債。
因為這個項目也不是說立馬就要撥款1萬億,十年期的規劃,平均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億左右,臨州市的財政情況完全可以hold住。
而且時間越往後,靈鏡科技的營收規模隻會越來越大,高增長趨勢可遠沒有結束。
過些年頭中航臨飛公司也會實現盈利,臨州市的財政稅收情況,也必然會伴隨著這兩傢高科技公司持續保持高增長的態勢,這種事情隻要財政問題無需發愁,事情就等於已經解決瞭一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