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智能手術臺還能夠與外部的醫療設備和信息系統進行連接,列如,它可以將手術過程中的數據實時傳輸到醫院的醫療信息系統當中,便於醫生隨時查看和分析。
它還可以跟遠程醫療設備進行連接,實現遠程手術指導和會診,讓專傢能夠在千裡之外為患者提供手術指導支持。
作為能夠全方位替代人類主刀醫生的醫療設備,它的安全保障自然也是重點。
智能手術臺具備緊急停止機制,蕭宇給這個手術臺設置瞭緊急停止按鈕,一旦出現任何異常情況,比如患者生命體征出現嚴重異常、手術器械出現故障等,醫護人員或患者可以立即按下緊急停止按鈕,手術臺將立刻停止所有操作,以確保患者的安全。
除此之外,還有多重安全檢測功能,在進行手術之前,手術臺會進行多重安全檢測,包括對手術機械的完整性、消毒情況、功能狀態等進行檢索檢查,以及對患者的生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手術在安全條件下進行。
如果檢測到任何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情況,智能手術臺會自動禁止啟動手術程序。
手術臺還具備一定的防護措施,比如在手術的過程當中,它能夠自動升起防護罩,將手術區域與外界環境進行隔離,防止外界的污染和幹擾。
同時,手術臺還能夠根據手術的需要,自動調整手術區域的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為手術創造最佳的條件。
……
卻說此刻,蕭宇看著眼前這個全息成像出來的手術臺虛擬模型甚為滿意,也不由得感慨道:“到底是領先地球幾百年的藍星先進科技,隨便搗鼓一點稍加魔改就能在地球這邊引發一個行業的革命性突破。”
外科手術作為臨床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這個智能醫療手術臺的問世,地球這邊的臨床醫學將會迎來一場極具轟動性的改變。
蕭宇雙臂環抱在身前,一手托著下頜沉思著低語道:“手術臺要是大規模量產,今後的外科手術醫生就不用親臨一線主刀,更多的是參與指導和臨床醫學的理論研究……”
讓現在的那些主刀醫生因此失業倒不至於,隻是不再那麼的不可替代。
而且隨著單體器官克隆技術的出現,實現臨床應用之後,再把手術綜合費用降至三五萬元的水平,需要進行的手術量將會呈幾何級數暴增。
費用變得便宜瞭,普通人都能承擔得起,做手術的市場需求量會因此暴增。
單體器官克隆技術的加持使得供體器官不再稀缺,更換器官移植會成為普遍的解決方案,甚至一些惜命的人可能隻是器官出瞭點小損傷就直接換,進一步使得手術的需求量增加。
除此之外,肯定會導致人們更加“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敢於放縱瞭,畢竟大不瞭就動手術換一個克隆器官嘛,反正費用也承擔得起,這毫無疑問又是會再次增加手術的需求量。
也正因為如此,蕭宇才搞這個智能醫療手術臺,如果沒有這樣的手術臺,光是靠人類主刀醫生是根本就不夠用。
不過對於能力一般的外科手術醫生,雖不至於失業,但社會地位和話語權肯定會大幅被削弱,因為他們可以被替代瞭,說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少數優秀的主刀醫生依然是十分寶貴的臨床醫學人才,因為有些外科手術是需要人去創造的,包括許多創新理論,智能AI是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今後的趨勢,優秀頂尖的醫生將會更多的偏向學術層面做科學理論研究,接地氣說白話一點,就是創造新的知識,然後提供給AI學習這些新的知識並予以應用。
現在的藍星世界,其臨床醫學領域就是這樣的發展模式,給患者動手術根本就不需要人參與。
……
翌日,靈鏡科技總部。
董事長辦公室裡,雲舒進入瞭辦公室,看到蕭宇便說道:“找我什麼事情?”
坐在辦公桌內的蕭宇正好整理完瞭一份文件,旋即抬頭跟美女助理互望瞭一眼,然後詢問道:“公司的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部門現在有多少人手?”
靈鏡科技早期就是做精密零部件起傢的供應商,早在公司借殼上市之前,其業務范圍就逐步擴展到瞭半導體顯示、新材料、微納米光學器件、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等領域,是一傢正兒八經的實體制造業公司,而且是中高端制造。
公司早就涉獵瞭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這也是蕭宇推動智能醫療手術臺的原因之一,而且現在就可以推進,不用像單器官克隆技術,還要等楚今夢以及她挖來一批生物學領域的專傢來組建團隊。
搞單器官克隆技術對於靈鏡科技來說是大跨界,蕭宇直接搞不太合時宜,所以需要楚今夢及其一個專業的生物工程領域的技術團隊。
但搞智能醫療手術臺不用這麼麻煩,因為這是醫療器械,是屬於機械設備領域的范疇,手術臺也可以換個名字叫智能手術機器人,而靈鏡科技早就在搞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
現在公司又在AI領域大放異彩,在全球范圍內也是一騎絕塵的狀態,搞智能醫療手術臺就等於是“AI+醫療器械”的技術整合。
聽到蕭宇的詢問,楚今夢估摸著回答:“這個部門的員工不是很多,應該隻有300多人左右。”
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部門,這一塊業務在靈鏡科技公司內部長期以來都是一個邊緣小業務,至今都沒有賺到什麼錢,反而在貼錢進去,始終都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
目前,靈鏡科技公司的員工規模已經擴大到瞭1.2萬人之多,並且還在保持擴招的狀態,相對來說,這個部門才300多個人確實不多。
蕭宇點瞭點頭,同時沉聲說道:“人手是少瞭點兒,一會兒你去通知力資源部門,對該部門進行人手擴招,就擴到1000來號人左右吧,而且優先招聘具有醫療器械領域背景的人才,按這上面的要求展開招聘。”
說到這裡,蕭宇把桌上的一份材料遞給雲舒。
“醫療器械領域背景?”雲舒接過材料並沒有看,而是略微驚訝地望著蕭宇:“又要跨界麼?”
蕭宇旋即說道:“嚴格來講也不算是跨界,咱們公司的一大核心競爭力就是人工智能,應該說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為臨床醫學領域賦能,開拓新的應用場景。”
望著若有所思的雲舒,蕭宇微笑著補充道:“還是說人話吧,我就是想嘗試搞手術機器人,通過人工智能與醫療器械的結合,實現外科手術的智能化、無人化,目標是將外科手術醫生從手術臺上解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