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過於先進,得降個級】

作者:昭靈駟玉 字數:2343

按照當前地球算力增長率28%左右來計算,需要保持這個增長勢頭維持25年左右,也就是到本世紀中葉,全世界的總算力規模才能實現與這臺量子超級計算機持平。

此外,兼配的數據中心也相當誇張,地球這邊一個大型數據中心動輒就是上百畝的占地面積,甚至上千畝,而這個數據中心的占地面積不過5500多平米的樣子。

它的數據存儲量可以達到驚人的5.4萬ZB,讓一個來自地球的業內人士聽到這個數字,下巴都得驚掉一地。

換算一下,1ZB等於1萬億GB,也就是1後面帶12個零。

而2022年全球大數據存儲量大約在61.2ZB左右,也有數據統計是77ZB左右,但不管哪個,都沒有突破100ZB。

蕭宇在他的地下基地裡打造的數據中心,其大數據存儲能力是2022年全球數據總量的700倍至880倍左右。

還是那句話,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如此恐怖規模的存算力對於現階段的地球科技水平而言,絕對是嚴重溢出瞭。

就目前地球的那些AI大模型,即便是現版本的AI小鏡智能體也根本用不到這麼多的存算力資源,而且更強大的算法也能極大的節省算力成本。

老鎂那邊的AI產業現在都沉迷堆疊存算力資源,搞大規模的投入,認為這樣才能玩得轉,英偉達的股價在去年慘遭腰斬,如今借著AI的瘋狂再次暴漲,甚至已經突破瞭2021年的高點創出瞭歷史新高。

就連老黃擁抱AI算力芯片之後,對“臭打遊戲”的玩傢們都愛答不理瞭。

算力資源固然重要且不可或缺,但算法也同等重要,甚至比算力資源更重要,因為它巨能省錢,能讓一個AI智能體極大的節省算力資源帶來的高額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

不過話說回來,存算力資源這種東西,蕭宇肯定是不會嫌多的,畢竟算力即國力,這話也沒錯。

就算是在藍星世界那邊,存算力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基礎設施資源,已經跟電力能源一樣不可或缺。

蕭宇整瞭一臺量子超級計算機過來,直接在事實上以一己之力把地球的存算力資源抬升瞭幾百倍,對現階段的地球而言可以說是已經嚴重溢出。

但存算力資源的需求在將來也是會呈現指數級暴增,等到將來他把諸如機器人美女18號這等級別的高端仿生人拿出來,對算力資源的需求是巨大的。

包括全息投影技術全真背景模擬,像藍星世界那邊,赤潮在清陽鎮地底2000米深處建立一個城鎮,通過全息投影技術模擬地面場景,真實度達到瞭肉眼根本無法辨別的程度,這背後就需要巨量的存算力資源的支持。

今後的地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幾乎方方面面都需要存算力資源的支持,對人類文明而言,存算力資源就像水電一樣離不開,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會與之息息相關。

這種基礎又硬核的資源,自然是多多益善。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約兩個小時過後,量子超算裝配完成,包括數據中心也搞定瞭,效率可以說是相當之快,畢竟都是成品,隻是挪個位置而已,本身體格也小,還有那麼多機器人幹活兒,效率自然快。

蕭宇也果斷下達指令啟動運行起來,啟動之後隻要不出現什麼不可抗力因素,今後都不會再關機,會一直運行著。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基地裡的AI小藍,其智能體也迎來瞭一次史詩級的升級迭代,蕭宇這次從藍星世界帶回來的“土特產”還包括更先進的AI智能體的算法。

大約等待瞭一個半小時,小藍的智能體完成瞭迭代升級,成功進階到瞭通用型人工智能階段。

“這個級別的智能體,完全能夠支持仿生人的出現,不輸於18號。”蕭宇很是滿意,這一關鍵科技樹點亮,距離在地球推出仿生人產品,就隻差在硬件層面下功夫瞭。

不過仿生人這種人形機器人產品,在蕭宇的規劃裡,短時間內還不會在地球推出來,因為硬件方面的佈局還沒到位。

片刻後,蕭宇來到瞭基地第五層的生物實驗室裡。

這次他從藍星世界帶回來的“土特產”還包括瞭一整套技術完整的智能醫療手術臺。

蕭宇踏入第五層的佈置的手術室,一臺散發著柔和藍光的智能醫療手術臺映入眼簾,其造型打破傳統,線條流暢優雅,展現出瞭科技與美學的完美融合。

臺面由新型納米復合材料精心打造,觸感細膩,能夠依據手術的不同階段與患者實時反饋。

智能手術臺散發著若隱若現的微光,運用先進的粒子掃描技術,實時監測周圍的環境,能夠瞬間捕捉並隔離任何可能存在的病菌,為手術營造出一個近乎絕對無菌的環境。

眾多納米級的傳感器,如同敏銳的觸角,能夠迅速捕捉患者的每一個生命信號。

心跳、血壓、血氧飽和度,甚至細胞層面的細微變化都能被精確記錄。

甚至,這些海量的數據在強大的存算力支持下,可以高速實時轉化為全息影像,懸浮在手術臺的上方,宛如一個透明的人體模型。

醫護人員隻需要通過對模型簡單的手勢操作,就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患者的身體狀況,任何細微的病變都能一目瞭然。

蕭宇環抱雙臂,略作思量不由得暗道:“放在地球這邊還是過於先進,不妥。”

且不說別的先進技術元素,就這手術臺的實時全息成像技術肯定是要砍掉的,因為現在的地球還沒有成熟的全息科技。

得砍一大刀才行,基於這個手術臺進行技術閹割,搞出一個“丐版”才不至於在當代地球科技水平階段顯得太超模。

蕭宇結束思考,心中已經有瞭策略,當即說道:“小藍,給你一個新的任務,以這個智能醫療手術臺為基準,確保其核心的無人化外科手術能力,然後進行一次技術降級再重整。”

所謂的技術降級,其實就是技術閹割。

稍加思索,蕭宇補充道:“技術重整後的手術臺,要建立在5G通信基礎上,到這個檔位就夠瞭。”

片刻後,小藍便響應道:“收到。正在讀取該設備的技術。讀取完成。正在生成重整中,預計三十分鐘後生成新的技術方案。”

蕭宇一聽隻需要三十分鐘就能把技術方案生成出來,驚訝的同時也大為滿意。

這效率實在沒的說,升級後的小藍作用無需多言,今後類似這種對已有的先進技術進行降級魔改再整合的工作,有瞭小藍的輔助,蕭宇可以輕松多瞭,而且效率比他自己進行魔改快瞭不止百倍。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