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核心目已達成】

作者:昭靈駟玉 字數:2188

不過就“世界首富”這個頭銜,蕭宇跟對方達成瞭某種奇怪的共識,因為一個本就不想要,另一個要竭力想保。

老鎂想竭力保住“世界首富”這個頭銜在他們白人的手裡,留在資本註義世界,而蕭宇的信仰和他所處的立場,使得他也天然的排斥這個頭銜。

簡而言之,老鎂要這個頭銜對他們很重要,蕭宇不要這個頭銜對他也很重要。

對於老鎂通過其主導的金融定價權優勢對中航臨飛公司進行估值打壓,蕭宇也樂見其成,所以並沒有對此進行一些反制手段。

因為估值是虛的,不會對中航臨飛公司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老鎂說中航臨飛就值1500億美元就真值這個價?難道他們說值15億美元就真值這個價?顯然不可能。

國內資本市場都十分期待中航臨飛登陸A股市場,不過這公司大概率是不會上市,一方面蕭宇本來就沒有這個打算,上市瞭大概率他又要成為明面上的世界首富,另一方面A股管理層大概率也不會給中航臨飛上市過會。

開玩笑,村裡頭現在都很後悔當初讓靈鏡科技上市瞭,已經被搞的裡外不是。

現在的靈鏡科技成為瞭A股市場的一個“奇葩”,明明是大A市值第一股,卻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為票迄今為止依然沒有被納入滬深300指數、深證1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成分股。

這不就是某種意義上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嘛,因為靈鏡科技一旦被納入指數,那今後大盤的漲跌就完全被這傢公司左右,而且一旦漲起來指數壓都壓不住,跌起來也是拉都拉不住。

但村裡頭更怕上漲,因為村裡頭是希望大盤永遠在3000點,嗯,不漲就沒有風險,靈鏡科技要是被納入指數,到時候指數哐哐暴漲,這不就漲出風險瞭嘛,那怎麼能行呢。

而且一個靈鏡科技對整個市場的資金虹吸效應就差點要瞭大A半條命,當初日內轟出近7000億成交額的那天,幾乎把整個市場的流動性都給抽幹瞭,靈鏡科技一傢公司暴漲瞭七八倍,導致全市場幾千隻個股暴跌,引發大面積的個股跌停潮。

再來一個同等量級的,那指定得把大A另外半條命也給要瞭不可,兩個究極巨無霸一起虹吸,那畫面村長都不敢想,其它個股根本沒有活路可言。

由此可見,就算蕭宇想讓中航臨飛上市,村裡頭都不可能給過會,上不瞭一點。

村裡頭都想讓靈鏡科技退市呢,怎麼可能再放一個同等量級的巨獸進來?

……

接下來的日子,彼得·維塔斯的風頭一日勝過一日,在上市首日套現50億美元的事情還被一些人質疑的時候,他突然宣佈瞭一系列的重大慈善舉措。

蕭宇控制著替身彼得·維塔斯宣佈要拿出20億美元來做人道主義援助,並且承諾還會讓Cyera-AI公司也投身於慈善事業。

歐鎂圈子的媒體立刻就送上一堆的溢美之詞,輕輕松松的就擺平瞭他在上市首日套現50億美元的負面輿情,而且被媒體描述成瞭一個偉大的慈善傢。

公司的股價在1.6萬億美元穩住瞭,並且在餘地一度摸到瞭1.7萬億美元的高度。

不過短期內,Cyera-AI公司的股價進一步上漲有點吃力瞭,因為幾大資本集團沒打算進一步頂到兩萬億美元大關,畢竟越往後所用到的資金量就越大,泡沫吹的這麼大,要說他們心裡一點都不慌也是不可能的。

已經把彼得·維塔斯推到瞭世界首富之位,這個核心目的達成瞭,自然不會繼續掏錢往上頂。

而蕭宇也成功達到瞭自己的一大核心目的,終於可以讓替身進行大規模的糧食物資采購。

在接下來的日子,蕭宇便通過控制替身彼得·維塔斯執行超過1000萬噸的糧食物資采購計劃,自然是打著慈善與人道主義救助的旗號來做這個事情。

之前就已經跟那幾個資本集團說過,搞這個事情是為瞭包裝自己,並且得到瞭幾大資本集團的認可。

如此一來,蕭宇便也能夠順利兌現每年給赤潮提供200萬噸糧食物資的承諾。

這麼大規模的糧食采購,不是短時間就能搞定,完成瞭計劃的佈置,蕭宇也轉移重心到靈鏡科技身上。

……

時間來到下半年的7月份。

靈鏡科技總部,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部門。

“我們這個部門正在搞的研發項目足以改變醫療行業,挑戰巨大,不容有失。”蕭宇跟一眾項目開發人員在一間會議室裡,他環視眾人說道:“隔壁的生物工程部門進度很不錯,單體器官克隆技術未來可期。”

眾人聽到這話非常驚訝,聽大BOSS這話說的,似乎有瞭很喜人的進展。

蕭宇有條不紊地道:“我們的目標是讓絕大多數人都能夠負擔得起單器官克隆技術的移植手術,可以預見,未來做移植手術的病患者會因此呈幾何級數暴增,到時候外科手術醫生是絕對不夠用的,而培養一個優秀的外科手術醫生動輒十年以上。”

“所以才有瞭我們這個項目的應運而生,通過智能醫療手術臺來取代外科手術醫生,滿足在將來會供不應求的移植手術需求,所以我們這一塊不能掉鏈子。”

蕭宇第一次說出這話,不過很多參與該研究項目的開發人員其實已經隱約猜到瞭公司的佈局。

這也不難分析,隔壁部門在搞單器官克隆技術,而且蕭宇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過要把價格打下來,作為內部人士那就更不難猜測瞭。

智能醫療手術臺項目和單器官克隆項目,兩者肯定是高度關聯的,搞不到智能醫療手術臺,手術費用就降不下來,蕭宇在接受采訪時的承諾就無法兌現。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蕭宇帶領這個團隊開始搞技術攻克,他有藍星世界的“參考答案”,但也不能直接拿出來,而是要制造一些靈光一現的場景,在微妙中把正確的思路灌輸給研發團隊。

當然,也會要求團隊成員紮進資料的海洋,反復研究前沿學術論文,分析過往的手術案例,從中找到創新靈感,而蕭宇會在這個過程中把真正的“答案”灌輸給他們。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