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全球形勢愈發復雜且緊張,各方博弈的激烈程度也明顯在攀升。
阿鎂總想在亞太這邊搞點事情解中東魷魚困境,但是又不敢自己上,讓小老弟去不斷試探東大的底線,這操作堪比讓奔波兒灞去把孫悟空抓回來。
此次上邊讓“神龍戰機”首飛時高調亮相,還展示一部分超高的性能,其實就是在告訴阿鎂立卡,在亞太這個地方你是沒法打的,這種威懾從本質上來講其實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卻說此刻,蕭宇看向幾位軍方人員微笑道:“按照我們目前的既定計劃流程,大約再用一年的時間完成定型,也就到2O25年應該就可以產出第一批該型號戰鬥機進行列裝服役,一切順利的話,滿打滿算‘神龍項目’從立項到列裝服役,整個時間周期三年左右。”
他這話要是在一年多前那會兒這麼說,所有人都會認為怕他肯定是得瞭失心瘋在胡言亂語,一架新型飛機從立項到列裝服役,整個周期隻用三年時間就想搞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別的飛機設計局,搞一款新戰機的研制項目,時間周期動不動就是一二十年。
但此刻蕭宇這麼說的時候,在場的人非但沒有懷疑,反而都連連點頭,並且大為振奮與期待。
這會兒首飛都已經結束瞭,事實勝於雄辯,中航臨飛的“神龍項目”團隊的研發效率就是打破瞭常規,大傢就算難以置信,也不得不信。
中航臨飛能夠在2O25年就交付第一批戰機實現列裝服役,這對於軍方而言,顯然是喜聞樂見的大好事兒。
此刻,把玩著戰機模型的那位軍方人員不由得說道:“這款戰鬥機哪哪都好,硬要說存在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於昂貴瞭,不然弄它個上百架列裝服役,我空軍完全足以單挑全世界,並且還能形成絕對碾壓態勢。”
他旁邊的另一人聽到這話頓時忍不住哄笑道:“過瞭,過瞭哈,這戰機能夠誕生並且能在兩年後就交付列裝,已經算得上是國運當頭瞭,擱在一年前都不敢想的事情,有的用就已經是天大的喜訊。”
這款戰鬥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突出瞭一個“貴”字,是目前全世界最為昂貴的戰鬥機,總造價預估將會達到118.7億元人民幣。
如此昂貴,最大的原因就是室溫超導材料的費用占瞭這款飛機造價總成本的86%左右,按照機身總共會使用到12.8噸的室溫超導材料來計算,蕭宇目前給這種材料的預估成本報價是8億元一噸。
光是室溫超導材料的裝備用料就占去瞭102億元的成本規模,其它項總共加起來的成本也不過16.7億元。
其實拋開室溫超導材料不算,性價比真的很高。
這款戰機118.7億元是成本價,這是沒計算利潤的數字,按照目前軍方采購裝備的成本定價法給5%的凈利潤,這款戰機的絕對利潤大約5.93億,那麼裝備的實際采購價就是124.63億/架。
軍方采購的時候肯定是要給中航臨飛公司算利潤的,國傢方面現在也不可能讓中航臨飛不賺錢。
尤其是這款戰鬥機的問世,中航臨飛的重要性在國傢層面得到瞭巨大的提高,就這創新能力,哪怕是民企很有可能會得到來自國傢財政的補貼,絕不願意看到這傢公司將來會因為資金問題無法維持運營而倒閉。
如果這樣的企業因為資金問題揭不開鍋而倒閉,對於國傢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不過這隻是站在國傢層面的視角而言,實際上蕭宇壓根不擔心,中航臨飛即便有一萬種倒閉的原因,但資金問題絕對排除在外。
卻說此時,蕭宇看著在場的幾位重要的軍方人員微笑道:“神龍戰機成本昂貴主要是貴在室溫超導材料的裝備用料成本,占據瞭上百億的成本。”
蕭宇說到這裡時停頓瞭片刻,隨後沉聲補充說:“不過,隻要等到解決瞭室溫超導材料的量產技術,或者通過向商用市場的拓展,把該材料的成本降下來,戰機的總體造價成本也就能夠大幅降低。”
眾人不由得點瞭點頭,拿著戰機模型的那位軍方人員看向蕭宇笑道:“慢慢來就是瞭蕭宇同志,搞技術創新急不來,已經解決有無問題,這就是巨大的成功。”
對於軍方而言,最為重視的反而不是造價多麼昂貴,而是有無問題。
真的到瞭戰時狀態,甚至全面戰備狀態,民轉軍工,全國的工業產能無條件轉為軍工生產,到時候需要用到多少架飛機,那都是不會去計算什麼成本的,但前提是得解決有無問題,能,那就隻管爆兵就完事瞭。
解決瞭有無問題,就有瞭極端情況的兜底保障。
過瞭一會兒,蕭宇看向在場的幾位軍方人員詢問道:“軍方打算對該型號戰機采購多少架?”
其中一人聽到這話,如是說道:“目前暫定計劃是采購35架,每年采購7架。”
軍方當然是希望多多益善,尤其是空軍,恨不得能夠搞350架出來。
但畢竟不是戰時狀態,而全面戰備狀態,動員全國工業產能轉軍工,本質上是在消耗國力。
和平時期肯定不能這麼來,這種時候必定是要考慮軍費的安排,軍方決定每年采購7架,要完成35架的全部采購計劃,那就需要五年時間。
這其實是非常合理的安排,因為這款戰機目前的造價實在太貴瞭,到瞭采購價的時候,一架飛機就要124.63億,要知道055萬噸大驅的造價也不過60個億,這一架飛機都頂得上兩艘055萬噸大驅瞭。
而全部35架的總采購價更是達到瞭4362億的天文數字,就算中航臨飛公司的產能可以在一年內交付35架,軍方也不可能在一年內花掉那麼多的軍費預算去采購戰鬥機。
今年的軍費預算是1.55萬億左右,但這是總的預算開支,又不是單獨給空軍的。
軍方計劃用五年時間采購35架,還考慮到瞭裝備的更新升級,就中航臨飛目前展現出來的強大技術迭代創新的速度,說不定一年一變樣。
要是一下子就采購35架,後面更厲害的技術難不成又要額外采購?那得花多少錢?
軍方的設想是,每年采購7架,比如頭一年采購的7架飛機是初代J-36戰機,之後中航臨飛公司技術升級瞭,比如室溫超導材料的成本更便宜瞭,還有新的技術創新得到應用,到第二個7架的采購就是使用新技術的改進型,比如變成瞭J-36A。
如此一來,五年後35架飛機全部采購完成瞭,就可能同時有J-36和改進型的J-36A、J-36AS、J-36B等等。
這樣不但新技術都用到瞭,而且還沒有造成過大的資源浪費。
尤其是如果中航臨飛要是把室溫超導材料的成本給降下來,未來35架的采購總額說不定根本就用不到4000多億的預算規模,可能3000億甚至2000多億就搞定瞭。
要是能夠節省2000億的資金,這是個天文數字,軍方省出來的軍費就能用到其它裝備的升級換代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