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宇拿到剪輯處理後的素材,當即登陸瞭自己的微博賬號,發瞭條微博並且把這些視頻素材一並公佈瞭出去。
【今天,我們共同見證瞭一個歷史性時刻:世界首款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高超音速殲轟一體化隱形飛機“神龍戰機”首飛成功!
此刻,“神龍項目”團隊全體每一個成員的內心都無比激動,這不僅是“神龍戰機”的勝利首飛,更是全體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後勤保障人員以及每一位為這個項目付出心血的成員的勝利!
首飛成功,是夢想的開端,更是未來的基石。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優化、完善它的性能,讓它真正成為國傢的利劍,成為守護國傢領空的鋼鐵長城。
但今天的成績已經證明,我們有能力、有決心攀登更高的山峰,讓我們繼續攜手,為國傢航空事業的明天,為國傢的強盛,再接再厲,砥礪前行。】
眼下蕭宇的微博早就被成千上萬人蹲點圍觀、熱議。
很多軍迷粉絲都想起瞭去年的今天,試驗機測試之後,蕭宇就發瞭微博,公佈瞭官方視角的高清視頻。
所以這會兒很多人都他的微博蹲點等待,果然蕭宇又發官方視角的高清視頻瞭。
他這條微博一經發佈,立時便在全網瘋傳開來,並且再次引起瞭巨大的轟動。
“什麼?殲轟一體化戰鬥機?轟炸機中的戰鬥機,戰鬥機中的轟炸機?”一位軍迷網友看到蕭宇這條微博,當場就震驚萬分,因為外界都把“神龍戰機”視為超重型戰鬥機。
去年的時候就是這麼推測的,而且外界基本一致認為是第六代戰鬥機。
但萬萬沒想到居然是殲轟一體化戰機,蕭宇作為中航臨飛的創始人,“神龍項目”是中航臨飛在做的,他這麼說那就是最權威的信息瞭,已經不需要去推測猜測。
這條微博一發出來,有太多萬萬沒想到,沒想到具備高超音速能力,更是沒有想到殲轟一體化的能力。
蕭宇雖然沒有在微博上披露更多的細節信息,但是僅僅從他以“殲轟一體化”來定義這架戰鬥機,結合目前曝光的信息,已經可以分析很多新的信息出來。
如此龐大的體格,這塊頭比J-20都大瞭一圈,足以證明這架飛機具備轟炸機的載彈量。
既然具備轟炸機的能力,那麼航程和作戰半徑絕對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怎麼著也肯定超過瞭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款戰鬥機。
由此又可以進一步推測出,這款戰鬥機的全電系統比外界所有人想象得都還要誇張,簡直就是黑科技。
既然是轟炸機,肯定航程大,間接說明全電驅動的電池續航問題得到瞭解決,而該型號戰機的電推引擎已經在親眼目的高超音速飛行得到瞭鐵的驗證。
總而言之,可以以點帶面,可以或直接或間接推測出很多信息出來。
越是分析推測,越讓人震驚。
就目前已經展示出來的性能,外界各路人士都想不明白中航臨飛到底是使用瞭什麼黑科技才能做到如此程度。
不說別的,就說這飛機的動力系統,電推發動機真的有這麼猛?
這款戰機的問世,直接打破瞭人們對全電推進引擎很雞肋的刻板印象,推動這樣的超重型戰鬥機還能飛出高超音速,其所搭載的電推引擎簡直就是動力怪獸。
外界人士,包括一些業內專業人士都震撼不已,因為他們看不懂瞭,在他們眼裡,這飛機簡直全身上下都是黑科技。
國內的軍迷們直呼這些年簡直不要太幸福,絕對是全世界各國軍迷裡面最幸福的,本以為有J-20已經夠香瞭,沒想到還有高手,而且還是絕世高手。
另外一個讓外界倍感意外的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一次,如此強大的戰略級大殺器,官方居然這麼大大方方的公佈,一點都不捂著,這還是以前那個喜歡捂著的東大?
有些軍迷甚至在推測,按照以往“展示一代,保密一代,測試一代,研發一代”的傳統藝能,這都可以對外展示瞭,說不定還有更牛掰的,光是想想都讓人興奮不已。
“這戰機帥到沒朋友,顏值越高,戰力越猛。”此刻一位軍迷正在反復播放蕭宇在微博上公開的官方視頻,全新的視角,獨傢畫面,而且無比高清。
那令人目瞪口呆的超速飛行,還有那絲滑的垂直起降畫面,諸如此類種種,看得國內無數軍迷以為自己是在做夢,因為擱在這個時代不要太夢幻瞭,但更多的是熱血沸騰與振奮。
“屬實太科幻瞭,這戰機簡直不像是這個時代能有的產物。”這位反復觀看軍迷驚嘆的自言自語。
尤其是官方視頻在基地裡拍攝的戰機降落到起降平臺,眾多技術人員向戰機而去,有瞭人作為參照的時候,人們才更為直觀的感受到瞭這架戰機的龐大體格,那是相當震撼。
……
就在國內的網友們和軍迷們為此沸騰之際,國傢軍方層面以及軍工科研系統內部,當天就因為這款戰鬥機展開內部論述與研討。
多年以後回看,這次內部論述研討是具有歷史意義,對往後國傢的航空航天軍工發展路線產生瞭極其深遠的影響。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款新式戰機的問世那麼簡單,中航臨飛的“神龍項目”J-36戰鬥機采用的新技術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此番內部論述研討的第一個議題,就是飛機的全電驅動系統。
既然“神龍戰機”可以采用全電驅動系統,那麼別的飛機是不是也可以上這套技術呢?
比如預警機、運輸機這些。
而且中航臨飛這次通過“神龍項目”證明瞭全電系統的強大,不但解決瞭電池續航的問題,尤其是電推引擎的動力,非但不比傳統航空發動機弱,更是已經明顯大幅超越瞭。
全電驅動系統支持下的“神龍戰機”擁有12700公裡的超遠航程和4550公裡的超大作戰半徑,這還是沒有掛在副電池箱的情況下。
要是掛載副電池箱,還能翻倍,這簡直就是數值怪。
毫無疑問,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全電驅動已經呈現碾壓態勢瞭,這迅速在軍方內部及其全體軍工科研系統中達成瞭一致共識,大傢都對此沒有任何異議,實在是事實勝於雄辯。
所以,國傢軍方層面立刻就想到瞭讓“神龍戰機”身上的創新技術進一步拓展其應用領域,向其它裝備進行推廣。
甚至有人建議,大規模推動甚至全面推動武器裝備系統,尤其是空軍的全面全電驅動化的戰略佈局,而且是建議兩條腿走路,傳統路線不能輕易放棄,這是兜底。
有這麼大的技術優勢,沒道理就搞一個殲轟戰鬥機,運輸機、預警機等等,都應該上馬新項目整合這些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