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隻管造出來,剩下的交給國傢處理】

作者:昭靈駟玉 字數:2511

合成旅下轄的一個營的編制人數並非固定,而是根據戰術需求和任務性質靈活調整。

一般而言,一個營的人數在300至1000人之間。

如果一個動力甲合成營部隊是6個作戰連隊的配置,人類戰士和智械動力甲作戰單位加起來,大約就是700作戰單位,其中人類戰士單位100個,智械動力甲作戰單位600個。

按照小藍評估得出的成本預估,人類可穿戴的外骨骼武裝動力甲的裝備預算是22.8億元人民幣,智械動力甲的裝備預算是21.5億元人民幣,那麼加起來計算,一個動力甲作戰營的裝備列裝預算總額就是44.3億元。

如果給全軍現役82個合成旅都配置一個標準的700作戰單位的動力甲作戰營,那麼總作戰兵力就是5.74萬個作戰單位,其中人類戰士8200人左右的規模,剩下的都是無人化的智械動力甲作戰單位。

其列裝成本綜合計算下來,所需的預算大約是3632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當然也是個巨大的天文數字,但是對於如今東大的經濟底子,並不算什麼壓力。

隻要不是說一年就撥款這麼多預算,而是分個幾年均攤消化,可以說是毫無經濟壓力。

但如果不是混搭,而是全部采用人力戰士可穿戴的動力甲,同等作戰單位規模數量下的列裝成本就直接飆升到瞭1.3萬億之巨。

這還隻是單獨計算動力甲裝備的列裝成本,實際上遠不止於此,因為人同樣需要額外的開支預算。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動力甲問世,並且新的方案讓成本大幅驟降瞭,蕭宇倒也不覺得軍方就真的會給全部82個合成旅都配置一個動力甲作戰營。

一方面是沒有那個必要,就當前世界形勢而言,用不上搞那麼多。

另一方面,列裝太多瞭其實在後勤保障上還是有點吃不消的,這種高科技裝備真正最花錢的地方,反而不是采購的時候,而是買回來之後的維護保養費用,花銷絕對會超過其采購價。

因為買回來瞭之後不可能立馬就送上戰場還直接報銷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非戰時狀態,這個時候就得保養吧,就得維護吧,而這都是要花錢的,時間越長維護保養的費用開支就越多。

不過總的來說,新的方案還是成本驟降瞭,至少成建制的列裝配置是不成問題的,到時候就看軍方具體想配置多大的規模瞭。

蕭宇的思路也很清晰,自個兒就負責把東西造出來,其它事情就交給國傢軍方去做決定即可。

如果軍方想列裝1萬個單位那就產出這麼多,如果想搞10萬個單位那就把產能拉滿幹到10萬個單位的產能就完事瞭。

值得一提的是,動力甲和機甲的定義不一樣,並非同一種東西。

動力甲是一種人類可穿戴裝備,旨在增強使用者的能力,它內置動力源,幫助使用者輕松應對沉重裝甲的負擔,同時確保裝備與使用者的身體完美貼合。

所以動力甲都是基於人形的仿生設計,這一點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因為需要人穿戴它,所以必須是仿生人形的設計,相當於給人後天性質的加上瞭一層保護全身的外骨骼裝甲。

在極大的增強人的防禦力的同時,也通過動力甲搭載的各種輔助系統來大幅增強其它能力。

機甲則是機械化載具的一種,配備駕駛艙,其外觀就不必拘泥於人形設計瞭。

以藍星世界的機甲為參考,其大多數機甲產物是以雙足行走為主,但也存在多足設計。

而且機甲還存在其它生物仿生學設計的變種,比如利於攀爬的,又比如利於鉆地的,功能各不相同,體格也有大有小。

蕭宇在藍星世界應邀去赤潮的清陽鎮,在那裡就看到瞭赤潮的一些機甲部隊,有仿生其它非人類生物設計的多足形態全地形地面作戰機甲,多足的末端類似於青蛙或鴨子的腳蹼設計,因為塊頭大而且非常重,腳蹼的設計就是為瞭增加受力面積。

這機甲比地球的一些重型坦克還要大好幾倍,重量更是達到瞭300噸之巨。

關鍵是機動性還非常強大,多足還可以蜷縮起來變成瞭一個外輪,使得機甲在地面具備高速機動的能力,裡面的機甲駕駛者不會被轉暈,因為它類似軸承一樣的原理,外輪快速轉動,內部始終能夠保持方向平衡。

其速度可以輕松飆到300公裡的時速,這都堪比高鐵的速度瞭,妥妥的黑科技,地球這邊的坦克,有記錄的數據顯示,最快的時速也不過82公裡左右。

說它是黑科技,就在於這個機甲的強度非常離譜,至少在蕭宇這個地球人眼裡是很離譜的。

它的一大作戰方式更是讓蕭宇大開眼界,如果不是顏靈均給他介紹,他怎麼也想不到這玩意的作戰方式就是簡單粗暴的野蠻橫沖直撞。

其定位是針對輕型化的智械作戰單位,接地氣的說,它的作戰方式就如同300噸重壓路機一樣,以上百公裡甚至兩百多公裡的時速簡單直接的向著敵人一路碾過去。

人要是面對這玩意,直接就被碾壓成二維紙片人,降維打擊瞭屬於是,別說是人,就算是汽車也能給你壓扁,坦克也遭不住。

這種機甲的定位一般是用於野外大兵團會戰的陸地作戰裝備,直接放棄所有的遠程攻擊能力,並且把防禦力給點滿,然後就在野外戰場上一路橫沖直撞。

哪裡的目標集中就往哪裡碾過去,因為碾過去的收益大,接地氣的說就是往人堆裡沖鋒,其目標通常都是敵人的地面機器人部隊。

它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地面排雷,為己方後續部隊清場,處理一條安全的地面通道,而且它的排雷的方式也主打一個簡單粗暴直接有硬核,就是仗著自己皮實、耐造一路碾過去。

排雷?

排個屁,隻要雷炸瞭,就不用排瞭。

蕭宇其實也頗為動心的,想把這玩意也復刻到地球這邊來,這玩意妥妥的就是一戰場野蠻路霸,完全不跟你講道理的那種,尤其是放在地球這邊堪稱絕對防禦,真沒幾種武器能奈何得瞭它,簡直就是敵方陸軍的噩夢。

不過這玩意也不是沒有弱點,並非是無敵的存在,最大的弱點就是怕被敵人“放風箏”,因為是純近戰單位,手短是最大的劣勢,尤其是來自空中的壓制隻能被動挨打。

雖然皮實肉厚的,但也架不住被敵人“放風箏”持續集火攻擊。

這玩意最怕的是落單,被敵人從空中壓制,又處於落單的情況下,無友軍拆火支援,那基本就完犢子瞭。

所以它是一種專長型作戰單位,不具備單兵作戰能力,必須要跟大部隊走一起行動。

這種機甲是有人駕駛的,沒有進行無人化,因為需要其皮實耐造的屬性,精密元器件上的越多就越不耐造,所以是越簡單粗暴越好,智能化程度越低越好。

不過這並不代表這種機甲就不具備技術含量瞭,要做到這麼皮實耐造,最大的黑科技就是其材料強度,使其防禦力點滿。

蕭宇就算想把這玩意弄到地球來,也得要在材料方面先做好佈局鋪墊。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