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全面推行空中列車計劃,也不會讓高鐵系統已經大規模投入的資源和沉沒成本直接報廢,而是能夠與之共用,還不會造成太大的沖突。
所以投入總成本反而比城市空中列車軌道交通要低得多,因為城市裡的軌道網絡是需要重新鋪設新的磁軌,這一成本是省不瞭的,但高鐵軌道系統早就建好瞭,而且恰好還基本都是電力驅動的,不需要改變現有的基本格局。
唯一的操作就增加一項軌道能生成人工電磁場的功能,但隻要有電網系統的支持,那就很好辦。
此刻,陳在青繼續說道:“現在總體上經濟下行有較大壓力,參考以往的例子,這種時候往往會通過基建計劃來刺激經濟,但軌道交通系統基本上已經搞的差不多瞭,強行大搞基建收益反而越來越低,很可能造成道路交通路面修瞭又翻修,資源極大的浪費。”
“空中列車的問世就不一樣瞭,又可以搞基建路線,而且收益還很高,空列工程搞起來瞭,是真的可以極大的降低異地溝通成本和效率。”
蕭宇默默地點瞭點頭表示認可,陳在青補充道:“此外,還有一個效益就是軍事層面瞭,空列能飆到1000公裡的時速,不論是對部隊的動員能力還是動員效率,都是成倍飆升。”
“綜上這些概述,這些理由完全足夠支撐國傢大力推動空列工程全國一盤棋的八縱八橫化。”
末瞭,蕭宇幹脆利落道:“省裡如果要搞這條空列專線,那就搞吧,咱們公司負責把室溫超導材料的產能供應上就行瞭。”
反正計劃已經明確瞭,室溫超導材料會以每兩年一個周期進行降本增效,降本30%,產能增加兩倍。
陳在青說道:“如果要搞這條打通省會的空列專線,省裡的意思是讓臨州市掏錢。”
聽到這話的蕭宇頓時一笑:“我就知道會這樣。”
雖說空列能夠共用絕大部分高鐵軌道系統已投入的沉沒成本資源,但實際上還是很花錢的,主要是花錢在瞭空中列車廂身上,現在的報價,一節標準空列車廂可是要5個多億。
沒個兩三千億的預算也是下不來的,省裡肯定是拿不出這麼多錢的。
國傢也不大可能給撥款,除非將來真的確定要全面普及空列工程,現在倒是也有風聲傳出,國傢要再次啟動大基建項目,據傳預算達到瞭驚人的二十萬億之巨,是當年四萬億計劃的五倍規模。
陳在青笑道:“這次我去參會,省裡的領導說起這個事情,不掏錢也是說的理直氣壯,稱這條專線要是打通瞭,長期是利好的是臨州,利空的是省會城市,兩地通勤時間進一步縮短到二十來分鐘,必然會導致人口進一步向臨州市流動。”
聞言,蕭宇也不由得一笑:“這個倒是沒毛病。”
臨州市現在對外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因為這裡的機會多,這座城市現在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可比其所在省城大多瞭,也在不斷虹吸周邊的優質人口凈流入。
這條空列專線要是打通瞭,從省城到臨州的通勤時間直接縮短至二十分鐘左右,將來是真的有可能出現有一些高收入者的戶口在省會那邊,但工作地點在臨州市。
通勤時間的極大降低,這不是不可能的。
隻要收入支撐能夠負擔得起這樣的通勤費用,絕對會出現這種現象,在省會那邊的工作月收入七八千塊,但如果在臨州這邊找到工作能有兩三萬,哪怕每月需要花銷七八千的通勤費用開支,那也比在省會工作的絕對收入額要高。
通勤效率的大幅提升,必然是有利於那些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會使得該城市的流動人口大幅增加,哪怕是流動人口,隻要人過來瞭,就肯定會在這邊消費,對當地的消費經濟的提振不言而喻。
錢要臨州市單方面來掏,倒也算是合理的。
而且臨州方面如果不肯掏這個錢,那這個事情也幹不成,因為省裡是沒這個錢,沿途的兩個地級市還需要轉移支付呢,那就更指望不上瞭,而且還要被臨州市虹吸流動人口。
不過事情都是雙向的,沿途的兩個地級市有自己的特色,也是能夠吸引臨州市的那些消費能力強的人過去遊玩、消費的。
因為通勤時間大幅節省瞭,更加可以說走就走,同時也能很快趕回來上班工作。
過瞭一會兒,蕭宇問道:“市裡什麼態度?”
聞言,陳在青微笑著說:“當然是對齊顆粒度瞭。”
蕭宇聽到這話也不禁啞然。
陳在青補充道:“不過項目最終能不能批,還是要看國傢給不給批,地方無法拍板。”
空列工程項目因為涉及到瞭室溫超導材料,國傢當前對這一新材料去向的管控極為嚴格,甚至可以說每一斤的產出材料都要有明確的去向,溯源不上,就會被嚴查。
主要是擔心技術泄密被外國人搞到手去研究做逆向工程。
雖然蕭宇信誓旦旦的表示,外國人基本不可能逆向得瞭,但國傢層面還是要把這種情況杜絕,管他能不能逆向,直接絕瞭他們逆向的條件,這是最穩妥的。
就算是首次面向民用的空列車廂,也是有成立瞭專門的隊伍進行看管,杜絕車廂上的室溫超導材料被人盜竊。
因此空列項目也變得比較特殊,還需要更高一級的批示才能真正落地。
末瞭,蕭宇說道:“就這樣吧,咱們也不用去傷腦筋瞭,就等國傢高層的指示,要搞,咱們就保障供貨即可,安安靜靜的做個產業上遊供貨商,別的事情讓別人別的單位去傷腦筋,我們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即可。”
陳在青點頭應道:“明白。”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蕭宇估摸著大概率是會批這個空列專線項目的,也肯定會讓空列進入全國一盤棋佈局,八縱八橫的佈局絕對少不瞭。
因為顯著的效益提振是看得見的,投入的成本也是能夠接受的,也不用讓已經大規模投入的高鐵系統立馬淘汰,沒道理有這樣的新技術還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