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開天辟地,泰山

作者:絕地孤城 字數:4744

古天庭內不知是否有仙,但是他們卻堅信這樣能孕化出仙,為此佈下瞭一個宏大的藍圖。

古天庭強大無比,能夠駕馭九十九座龍山從一顆古星降臨到另一顆就足以說明問題瞭,為此他們甚至不惜毀掉瞭諸多的生命源地。

其中,除卻帝尊之外,古天庭還有其他幾位古皇。

在那個時代,修煉之道極度繁盛,大帝能夠並存,可以相見,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體現出瞭古天庭的無上與強大。

其中,源帝可推動日月星辰與山川走勢,為這宏大藍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為此更是不知道在其中付出瞭多少的心血。

可惜,他們的計劃實在是太過漫長與久遠瞭,天庭當中的很多人都註定不可能等到結果,而這就造成瞭“矛盾”。

在此期間,帝尊突然消失不見瞭,這更是造成瞭諸域神亂、天庭瓦解,而後仙鼎被勝利者取出。

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發生瞭許許多多驚天動地的大戰,也有許多輝煌的盛事。

而後,接下來的大事則可以通過各個時期的蓋世人物來解讀瞭。

不死天皇得到過綠鼎,且有瞭重大突破,於是他被太古萬族尊為至高無上的神明。

有傳言稱不死天皇曾意欲重立天庭,但最終又放棄瞭,這本身也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天庭崩潰後,那段未明的歲月就是不死天皇時期,而他是諸神之亂中的勝利者,他曾是帝尊頗為欣賞的後輩,亦是帝尊假死之後取出成仙鼎的人。

而後,是浩瀚而璀璨的太古時代,紫微古星域的太陽聖皇肯定是見到過成仙鼎的。

在太陽聖皇諸域共尊的年代,成仙鼎還是完好無損的。

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裡,必然發生瞭一場極大的動亂!

關於這場浩劫,太古萬族中雖有流傳,但卻難以闡述清楚,因為涉及到的層次實在是太高瞭,甚至就連神靈谷這樣的太古王族都不能盡解疑惑。

那場神戰規模恐怖,差點就毀掉整個太古時代、覆滅瞭所有的種族,想必就是比起傳說中的天庭崩潰之戰也差不瞭多少瞭。

那是一場極度宏偉的神戰!成仙鼎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時期毀掉的,最後破碎,碎片散落各地。

接下來的事情,有不少可以追查到,北鬥星域幾大生命禁區誕生,其中神墟、仙陵等不可考證多麼久遠瞭。

而後,神族嶺、血凰山、火麟洞等古皇相繼君臨天下,直到鬥戰聖皇於太古末年坐化,這個時代才算是徹底結束。

此後,不死山等禁地出現瞭,在之後又是一段空白期,難以知曉,那是一段漫長的荒古歲月。

一口成仙鼎貫穿瞭遮天世界整片古史,涉及到不知道多少顆古星,從古天庭開始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如今,它又到瞭吳哲的手中。

“我怎麼有種感覺,這個玩意成型之後貌似可以捕捉天道?”

成仙鼎,如今就在吳哲的手中,他仔細打量著這牽涉巨大的成仙鼎,這口鼎的鼎身上,刻著許多痕跡,這些痕跡似乎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天地初始,萬物初生,都能在這上面找到,這是萬物源鼎,一切都能被納入。

神明痕跡,太古先民,乃至於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鳥魚蟲等一切應有盡有。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盤皇生靈劍之上也有許多這樣的圖畫。”吳哲自言自語道。

陽神世界的盤皇生靈劍之上,刻畫著四幅圖畫,一方是山川草木,一方是日月星辰,一方是人道教化,一方是漁牧農耕,與這何等相似。

甚至這都不能說是相似瞭,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這四幅圖,並非是盤皇無聊亂寫亂刻上去的,其中蘊含著極為玄奧的道與理。

四幅圖畫分別代表著盤皇生靈劍上的四種力量:山川草木之力、日月星辰之力、人道之力與教化之力。

若是能夠領悟這四種強大的力量,則可以手持盤皇生靈劍,所向無敵。

而若是沒有理解,那盤皇生靈劍不過就是一把普通的武器,頂多就堅硬一點,甚至可以被其他人奪去。

如今,這成仙鼎之上蘊含著的刻痕,比盤皇生靈劍上的還要多的多,幾乎囊括瞭整個遮天世界的世間萬物。

鼎身的每一道刻痕,都代表著一種道痕,博大精深。

鼎的內部,則是法則與紋絡,交織成瞭無上的道!這一個成仙鼎,本身就是容納道的器!

“若是修復瞭這成仙鼎,完全可以將整個遮天世界納入這一個鼎中,使這個鼎成為天道至寶,到時候,遮天世界便是成仙鼎,以一界之力,功打仙域,破開仙域界壁,使得整個世界突破仙域,舉世飛升。”

吳哲覺得這應該就是當年帝尊的打算瞭,後來帝尊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其妄圖將遮天宇宙煉入世界鼎中,最後被葉凡等人聯手打殺,死得相當憋屈。

不得不說,帝尊的這個計劃很完美,成功率也很高,要是真的這樣做瞭,幾乎不可能失敗,隻可惜,後面還是出現瞭很多的變故,導致一切功敗垂成。

帝尊的手下,諸多的大帝在實現這個偉大謀劃的過程裡,似乎是覺得帝尊隻想以眾生為棋子,使得帝尊一人成仙,因此背叛瞭帝尊。

這其中,還是帝尊臣子,被帝尊最為看重的年輕俊傑的不死天皇捅刀子最深,與那些大帝合力對帝尊出手,一場神戰爆發,帝尊重傷,不知去向,而天庭也因此四分五裂,天庭神將損失無數。

最終,還是不死天皇奪取瞭最終的勝利果實,威壓整個遮天世界,成為萬族共主。

但是帝尊關於成仙鼎的計劃,從此一步步變得不可實現。

尤其是後來成仙鼎四分五裂之後,使得天庭一切的計劃都擱置瞭起來。

更後來,又是一系列的破事,成仙鼎更是大不如前。

“現在這個階段,再實施帝尊的計劃,是不可取的,要將這片天地煉化,有些人可不會答應。”吳哲仔細研究著成仙鼎,心中思量到。

如今的時代,已經不是帝尊那個帝尊高高在上,手下諸帝並存的年代,那個年代,天庭要做事,沒有誰能夠阻礙。

一門數大帝,又有那個勢力能阻礙?想阻礙的,通通灰灰瞭去,而隻有內訌,才能讓這麼強大的勢力瓦解。

而如今,他要這麼搞,不禁會有七八個禁地的至尊出手,甚至連女帝也肯定會出手。

畢竟要將別人生活的地方給煉化瞭,這是極大的挑釁,任誰都不會忍受。

“領悟成仙鼎蘊含的奧秘,完善體內宇宙的天道,必能使我更進一步,成就玄仙之境!”吳哲一邊想著,一邊將成仙鼎收入體內宇宙,隨即心意一動,未來之主分身出現在瞭他的體內宇宙,坐在成仙鼎旁,細細體悟著。

而在外界,沒瞭成仙鼎,上萬座龍首峰同時發出一道龍吟,至強至聖的氣息彌漫而出,凌駕九霄上,地球上所有修士心中都一陣悸動,越是強大的修士越是明顯,甚至聽到瞭龍吟。

仙池之地,驟然發生變化,仙池快速幹涸,水澤與仙光倒流,退向遠方。

“看來地球中的元氣又要恢復瞭!”這池中的神液可遇而不可求,堪稱奪天地之造化,有無窮妙用,比之生命禁地中的神泉還要更甚,有濃烈的清香,堪稱是一種奇藥,可阻人體衰老,能延續壽元。

如今,萬龍倒吸水,使古老的地球古星再現生機,有極大的希望重新恢復地球上古年間的榮光。

“就是不知道地球何時才能出現一個聖人?”吳哲想著遠古時期諸子百傢聖人的情況,一步踏出便出瞭昆侖,隨即又一步邁出,便來到瞭九天之上。

這裡充斥著無邊罡風,在虛空中劇烈嘶吼,漫天都是鬼哭神嚎。

放眼望去,四處茫茫,一些黑色的風柱形成龍卷狀,四面飄蕩,極為恐怖。

幾乎沒有氧氣,沒有水源,環境惡劣到瞭極點,沒有人可以在這裡生存。

不過,吳哲顯然不會在意。

“開天辟地!”某處虛空突然裂開,一點光源,自虛無中生出,照亮瞭無邊黑暗,一個世界誕生瞭!

“地風水火,定!陰陽五行現!”吳哲心意微動,一道巨大的陰陽太極圖顯現於虛空之中,定住瞭這裡的地風水火。

那些罡風,也剎那之間消失不見瞭,整個初生世界內,一切都是無比的安靜。

隨後又有五行土之道理發展變化,使得世界內的地面變得肥沃。

又有五行水之道理落下,世界之中憑空生出道道河流,轉眼間匯成一個個湖泊。

又有五行木之道理盈盈落下,漸漸有草木蔓延而出,形成一方草木園林。

隻是轉眼間,這鬼蜮一般,寂寥無人,環境惡劣的九天之上便成瞭極佳的洞天福地,這便是仙級強者的手段,轉眼間扭轉乾坤,造化無量。

“如今,就差告知眾生瞭!”

吳哲進入這方他剛剛開辟的世界,世界內忽然有一座宮殿平地生成,上邊寫著天尊殿三個大字。

而就在吳哲話語落下之時,一道道光柱自九重天之地照耀向地球。

每一道光柱之中,都有一處處符文,那是大道的痕跡!

“悟我道者,可入仙門!”

同一個聲音,在同一時間,出現在瞭地球之上所有人的耳中。

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國傢領導,亦或是各大門派的掌教至尊,皆無一例外。

接著,吳哲派瞭一道分身去瞭海外,將蓬萊仙島收入瞭此處洞天福地內,並覆滅瞭想要摧毀地球的蓬萊派。

這一舉動使得地球各派,如印度教、天師道、上清派、大夏龍雀一族、天鱗一族等皆是惶恐不已,最後決定一起進入洞天福地之中拜見吳哲。

“唉,若不是有未來之主替我處理這些事情,這麼多人還真要浪費我不少時間。”

九天之上的洞天福地內,吳哲目光悠悠,俯視地球。

在他的身旁,是一個容貌和他一模一樣的道人,不過這個他,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長著九隻眼睛,他就是吳哲的未來之主分身。

眉心之中有一個豎眼,掌心之中各有一隻眼,腳心之中也長著一隻眼睛,頭頂上也長著一隻眼睛,後背中央,更是長著眼睛,一共有九隻眼睛。

這九隻眼睛,不停的閃爍著,同時洪流一般的信息在未來之主分身身上運算著,每一個呼吸,都推算瞭億萬次。

這正是吳哲在陽神世界修煉《未來無生經》後得到的未來之主分身。

“未來之主”身上的九隻眼睛,分別是天眼、地眼、慧眼、智眼、障眼、法眼、真眼、虛眼、玄眼。

這九隻眼睛,通天徹地,能夠看穿過去未來,一切種種變化。他更有一種玄妙,那就是能夠演算武功、道術,一切事情的變化,正是有瞭他給吳哲帶來瞭極大的便利,就像普通人隨身帶著一臺超級計算機一樣。

“咦,終於來瞭!”

吳哲好似有所感應,忽然睜開雙眼,眼中神光閃爍,望向宇宙深處。冰冷與黑暗並存的宇宙中,九條龐然大物緩緩行來,那是九具龍屍!與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一般無二。

每具龍屍都長達百米,猶如鐵水澆鑄而成,充滿瞭震撼性的力感。九具龍屍皆是五爪黑龍,除卻龍角晶瑩剔透、紫光閃閃外,龍身通體呈黑色,烏光爍爍,鱗片在黑暗中閃爍著點點神秘的光華。

在九龍的尾端,皆綁縛著碗口粗的黑色鐵索,連向九具龍屍身後那片黑暗的宇宙空間,在那裡靜靜的懸著一口長達二十米的青銅棺槨。

巨索千錘百煉,粗長而又堅固,點點烏光令它顯得陰寒無比。青銅巨棺古樸無華,上面有一些模糊的古老圖案,充滿瞭歲月的滄桑感,也不知道在宇宙中漂浮多少年瞭。

九龍拉棺,緩緩而來!

泰山,巍峨沉渾,氣勢磅礴,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自古以來泰山便是神聖的象征,位於古中原地區的最東部,被黃河與汶河環繞,在古時被視作太陽初生萬物發育之地。

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

泰山雄偉壯闊,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淀,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冀近神靈之地。

無論是橫掃八荒的秦始皇,還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亦或是上古時期七十二位帝王,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令泰山籠罩瞭重重迷霧,透發出無盡神秘氣息。

而如今,吳哲便屹立在泰山之巔,打量著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而當山既高大巍峨,又鐘靈毓秀,還不缺乏仙人傳說之時,它便有著鼎鼎大名,吸引著無數人前來參觀。

這山古松蔥鬱,又多流泉飛瀑,不乏靈秀,再加上飄渺的雲霧,平添幾分神秘與深奧氣息。

無論是遠望,還是近觀,都可以讓人感受到那種磅礴大氣,心懷激蕩,讓人有一種奇異的錯覺,自身微渺如螻蟻,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顯得微不足道,心靈為之震顫。

這樣的偉岸神秘氣象,令人遐思無限,吸引著那些總是對未知與神秘充滿向往的人類前來。當然,吳哲來到這裡,並非是因泰山的神秘與未知,而是他知道這泰山之上,要有九龍拉棺來瞭。

他的目光透過無窮空間,望向瞭虛空中的九龍拉棺。那九龍拉棺,來到瞭太陽系之後,停留瞭片刻,又偏離瞭軌道,正在緩緩地沉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不久之後,它便會降臨泰山,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在泰山之上,一個個年輕的男女正興高采烈的爬著山,欣賞著美景,與友人一起指點江山,暢享人生。

感謝西山頭鐵君打賞的100起點幣,感謝執古紀的月票。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