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緣故

作者:鄉村原野 字數:2281

紅椒低頭小聲道夫子看瞭我一會,才笑著說,他不過是提醒我,要時時註意行止端莊。不然的話,要是我常常這麼幹,容易養成習慣瞭,等長大瞭嫁人,一個不留心,在婆傢也爬到樹上吹笛子。夫君看見許是不會說我,婆婆看見可就要罵我瞭。”

田老夫子當時聽瞭小女娃的話,也是暗自腹誹。可是,他看著天真爛漫的小女娃,竟是不忍心苛責,又想想她們長大後會面臨的情境,便溫聲說瞭那番話。

在他想來,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子,坐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上吹笛子,笛音悠長,飛鳥和鳴,那該是一幅極美的畫面。做夫君的見瞭應該會喜歡,當不忍責怪她;做婆婆的見瞭,則一定會不悅的。

張槐跟鄭氏對視一眼,點點頭,覺得這個田夫子話說得很中肯。

張槐咳嗽瞭一聲道夫子這話說得很對。紅椒,你可要記住瞭,不然往後吃瞭虧才曉得厲害。板栗,你們該去看書瞭。山芋,你們幾個小的先去跑幾圈,再睡覺。”

眾人聽瞭,忙一哄散去。

鄭氏跟張槐陪爹娘又說瞭會話,才後院。

綠葉幫香荽洗漱後,送到鄭氏屋裡。

張槐抱著閨女進入裡邊套間,擱在床上。

鄭氏彎腰幫她脫衣裳,見她已經睜不開眼睛瞭,輕笑道就困成這樣!”

香荽忽地伸出柔軟如面條般的小胳膊,一把摟住鄭氏脖子,嘟著小紅嘴兒咕噥道娘!你甭氣瞭……我往後……不吃螃蟹瞭……”

聲音含糊而軟糯,漸低下去,那長長的睫毛已經蓋瞭下來,再也掀不開瞭,手胳膊也跟著松下去。

鄭氏一愣,看著面前的小人兒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原來,這小人精都曉得,怪道平常最喜歡的,剛才卻沒吭聲。

香荽並非有多懂事,會看人眼色,她不過是憑著直覺,覺得娘親生氣瞭。

香荽一直是鄭氏親自照顧的,之前晚上也都跟著她睡,小女娃哪怕是在睡夢中,也能感受到娘親對她的溫柔呵護,怎能覺察不出娘親今晚的異樣?

即便這異樣並無惡意,也足以令小女娃心下不安和惶然瞭。

因此,當鄭氏偷瞄她時,她愈發害怕,卻不敢轉頭看她。阿甘

到底還是年紀太小,瞌睡一上來,半醒半睡間,聞見娘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覺得安心的同時,也不由自主地嘟囔出瞭心裡話。

張槐忍不住笑瞭,瞅著自個閨女贊道我說你不用擔心麼,她就是故意的。咱閨女就是聰明。你見誰傢娃兒能有這麼機靈,繞著彎兒把螃蟹吃到嘴的?”

鄭氏見他一副得意的模樣,微嗔道你閨女對你用心思,你好有面子哩?”

兩口子輕聲說笑著,出瞭屋子,囑咐綠葉看著香荽一會兒,他們又去小蔥屋裡,看她身上好些沒。

小蔥還沒睡下,正歪在床上看書。

小草坐在外間的圓幾旁做針線,油燈閃著柔和的光芒,屋裡一片安寧,甚而能聽見隔壁劉蟬兒和秦淼的說笑聲。

見爹娘,小蔥忙說沒事瞭。

等他們坐下後,說瞭香荽的事,不禁笑起來。

鄭氏便問,當年她是如何跟她和板栗說《三字經》裡面綱常的。

小蔥笑道還能咋說?不就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那些,說傢裡邊人都要和和氣氣的,方才像個樣子。”

鄭氏愣瞭會,忽地醒悟:往常她對這些綱常孝道是有些排斥的,仗著生活在鄉野,便按的模式教導兒女;如今,情勢變瞭,她教的時候,側重點也不同瞭,難怪香荽會挑出這點來。

為何會這樣?

張傢有人做官瞭,傢業也大瞭,清南村多瞭個書院,鄉裡小兒們都去上學瞭,這種情勢下,思及幾個閨女將來的婚姻,她如何敢不教導?

須知這世上最可怕的乃是“人言”,世情規矩之下,若被人揪住處,無論男女,皆無法於世間立足。

小蔥見娘面色愣怔,“嗤”地一聲笑瞭,道娘,你甭想那麼多。香荽壞的很,咱傢就數她最鬼瞭。你信不信,要是你問她,像萬元奶奶那樣長輩可好。她準會說,長輩不慈,這也是不符合三綱五常的。”

張槐聽瞭連連點頭,覺得他傢小閨女肯定會這樣說。

鄭氏也忍俊不禁,遂放下心來,跟小蔥說笑幾句,回房歇息不提。

第二日早晨,葫蘆上學前,猶豫瞭一下,對鄭氏道姑姑,我奶奶今兒怕是要。”

鄭氏點點頭,道曉得瞭。你該跟她說,小蔥都要好瞭。如今傢裡正忙著,跑來跑去的耽誤工夫。”

葫蘆聽瞭欲言又止,板栗在一旁接道外婆還不是不放心。怕是也有些想紫茄跟青蓮瞭,順便來瞧瞧他們。”

鄭氏一想也是,又笑道明兒九月初三,是你跟小蔥生日。你外婆怕也是為瞭這個來的。”

板栗便嬉笑道娘,那你可要準備些好吃的。”

鄭氏抿嘴笑道曉得瞭。”

她望望葫蘆,感覺他好像有心事,一時有些疑惑,又不便問的:這麼大的少年,有些事也是難免的,做長輩的太多事瞭反而不美。

說笑幾句,就聽青山在二門外大喊板栗,葫蘆,咋還不走哩?磨蹭個啥,想逃學麼?”

板栗跟葫蘆忙跑出去,上馬出山去瞭。

路上,板栗問道葫蘆哥,你咋瞭?咋好像不大精神似的。”

葫蘆搖搖頭,也不,目光飄過道兩旁的樹木,信馬由韁地前行。

板栗自小跟他一塊長大,已經習慣瞭他寡言少語,便自顧自地跟他說些閑話。因說起教紅椒的田夫子,想起她昨晚那篇話,又笑起來。

葫蘆耳聽得板栗高聲說笑,轉頭看著少年瀟灑無拘的模樣,默默想道,像表弟這樣的少年才俊,任誰都會喜歡他的吧!

去瞭學裡,板栗跟夫子告假,說是最近傢裡秋收,很是忙碌,他們要幫把手,請夫子隻管留功課給他們,他們另外抽空完成。

夫子點頭應承。

這也是張傢和鄭傢每年春秋農忙時的定例瞭,且板栗跟葫蘆他們都很自律,不會因此耽誤功課的。

於是,葫蘆、板栗、青山、黃瓜、劉井兒五人便得瞭一個月的假期,各自去山上的木耳場子幫忙瞭,萬元、方五等幾個也跟瞭他們去。

板栗帶著冬子和萬元,去瞭離傢最近的一片山林。

他們跑瞭好幾處木耳場子,監看木耳采收,連晌午飯也是跟雇工們一塊在山上吃的。

到申時初,這一片山的大管事劉黑皮便對他道板栗,你們先吧。總不好整天在這忙,也要留些空出來讀書。”

他們不過是來學習理事的,讀書才是...[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