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神龜庇佑之人

作者:鄉村原野 字數:3153

京城,皇宮禦書房。

永平帝坐在寬大的紫檀桌案後,目光炯炯地望著跪在前方大理石地面上的官員,靜候回稟。

這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身著三品官服,眼光特別有神,舉止雖恭敬卻不唯唯諾諾,甚為從容灑脫。

“陛下,那神龜一切安好,桃花谷的烏龜也都回來瞭,足以證明之前傳言純屬子虛烏有。”

永平帝靜默無語。

好一會,他抬起眼皮正要說話,見下跪之人眼光閃爍,便沉聲問道:“趙培土,爾有話要說?”頓瞭一下,板臉道:“若是想要據此為張子易求情,就不用開口瞭。”

趙培土——跟張楊一塊從清南村走出來的趙耘,趙鋒的大哥趙石頭,昂然大聲道:“微臣不為張子易求情,微臣要為微臣的姐姐喊冤。”

永平帝正端起茶盞喝茶,聞言手一抖,禁不住嗆瞭一下,旁邊侍立的太監慌忙上前接過茶盞,替皇帝輕拍後背。

永平帝揮手示意太監退下去,沒好氣地問道:“若是朕未記錯的話,培土好像是傢中長子,並無兄姐吧?”

趙培土點頭道:“臣確實沒有兄姐。臣所說的姐姐乃是張楊的大嫂,小時候曾經救過臣的性命。從那以後,臣一直當她是臣的姐姐。”

永平帝面色就沉瞭下來,“哦”瞭一聲,冷冷地問道:“朕倒要聽聽,你要替姐姐喊什麼冤,是不是要告朕害得她流放啊?”

趙培土鎮定地答道:“微臣不告誰,也不怪誰。關於神龜祥瑞。當初各人都有一套說辭,微臣不能說誰對誰錯,誰忠誰奸。微臣來自鄉野,隻憑事實說話。道出事實,任憑陛下決斷。”

“你要陳述什麼事實?”

“微臣此次回鄉,想要接父母前來。以便在膝下盡孝。然爹娘都說,他們在小青山生活慣瞭,不願背井離鄉。人尚且如此念舊,何況生活在桃花谷不知幾百幾千年的烏龜瞭。故而,微臣猜測神龜絕食不過是乍離故裡,一時難以適應罷瞭。”

“那桃花谷的烏龜一夜間消失無蹤又是怎麼回事?”

“微臣猜測,桃花谷龜巢之下必定另有洞穴。去歲大旱,龜巢旁邊的湖幹瞭,加上張傢被抄。無人喂養那些烏龜,它們定是通過地下轉去瞭別的地方。此次臣回鄉查看,果然有烏龜回來瞭。”

永平帝微瞇瞭一下眼睛,淡淡道:“這些並不能替張傢開脫隱瞞祥瑞之罪。”

趙培土朗聲道:“陛下,臣說過,不替張傢開脫。臣另有一套說辭,請陛下決斷。”

永平帝又好氣又好笑地看著他道:“你不用在朕面前耍小心眼。朕知道你鬼點子多、言辭也犀利,你就不用裝老實瞭。起來回話。朕要聽你如何舌燦蓮花。”

趙培土重新磕瞭個頭,一邊起身。一邊道:“謝陛下。陛下怎能如此笑話微臣呢?如今,縱觀滿朝文武,像微臣這樣忠心實誠、又精明能幹的官員可不多,哪一回陛下交代的事,微臣不都辦得妥妥貼貼的?”

永平帝好險沒被自己的口水嗆瞭,幸好沒喝茶。

他忍不住翻眼道:“你再囉嗦自誇。不說正事,朕就要趕你出去瞭。”

“不,不!別趕微臣走,微臣這就說。微臣都想好瞭,要是耽擱時辰久瞭。就厚臉皮跟皇上討一頓晌午飯吃呢!”

這下,連書桌旁站立的太監都轉頭忍笑。

永平帝也努力控制臉上的笑意,並不覺得這話唐突僭越。

這個趙培土,不僅忠心能幹聽話,最主要的,他不像其他朝臣死板無趣,也不會動不動就來個直諫、硬諫和死諫什麼的。

去年烏龜案發後,他先也據理力爭,但張傢流放後,他便撂開手不提,且不含一點怨懟。

永平帝實在喜歡他,便提拔他做瞭戶部侍郎,正是原先準備委任張楊的職位。

“你再不說,連水都沒你喝的瞭。”皇帝故意發怒道。

趙培土忙整整官服,正色道:“微臣這就說。自古以來,天子被譽為紫薇星,又稱真龍天子、九爪飛龍,而烏龜,即玄武,是四靈物之一。”

永平帝微皺眉頭,這個話題是否太過放肆瞭?

“四靈物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稱四方星宿,謂之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靈常被運用於軍容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後道教也以四靈物為守護神。”

趙培土踏前一步,望著永平帝道:“臣以為,四靈是助皇帝鎮守四方、守護天下臣民的。神龜一直生活在小青山中,然近年才現身人前,確是祥瑞面世,當此國難之時,其中寓意,陛下當謹慎思之。”

永平帝忽然心跳加速,沉聲問道:“愛卿以為呢?”

趙培土一反之前的輕松,肅然道:“陛下忘瞭,微臣與張楊、劉四順都來自小青山——神龜棲息之地。後來,恩師又在那裡開瞭書院,為靖國培養何止三個弟子;更有醫學院,培育的可是濟世救人的良醫;戰爭起時,一批青壯投入軍中,如今也在軍中強勢崛起。當此國難之時,良醫、良相、良將,都從小青山面世瞭!”

他猛然提高聲音:“神龜寓意,即是奉紫薇傳召,於國難之時,引出良臣賢士,輔佐陛下,此乃天佑我大靖是也!”

永平帝面上還能保持鎮定,藏在龍袍寬袖下的手卻攥緊瞭,並微微顫抖,連身體都不住顫抖。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狂跳的心,繼續問道:“那張傢占據桃花谷,又作何解釋?”

趙培土自豪地言道:“神龜世代居於小青山,那裡地靈人傑,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誰也不知神龜庇佑的重臣是誰,也許是張楊,也許是微臣,也許是張傢的下一代。陛下還不知道吧,這桃花谷原先隻是荒山野嶺。這地方可不是張傢買的,是我菊花姐姐買下的。我菊花姐姐小時候就放生過一隻大烏龜。”

永平帝有些疑惑地問道:“你菊花姐姐?”

趙培土點頭道:“就是張楊的嫂子。”

他便從小時候說起,把鄭菊花救他,放烏龜,鄭傢和張傢如何發傢,又如何助辦瞭醫學院和書院等,細細向永平帝道來。

“所以說,我菊花姐姐很早就跟烏龜結下瞭不解之緣,她才是神龜選定的人。後來張鄭兩傢行事,也確實展現瞭濟世報國之心。”

見皇帝沉默不語,他又道:“陛下請細想:從小青山出來的人,文有微臣和張楊、劉四順等人;武有臣弟趙鋒、鄭昊、李敬武等,還有劉傢的那隻老鱉——臣不知他的大名叫什麼,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小青山地靈人傑?”

聽他這麼一數,永平帝心中也震驚,慢慢問道:“你是說,朕判錯瞭?”

趙培土卻大聲道:“不,陛下沒有判錯!”

“啊?”

永平帝張大瞭嘴巴:難道他繞瞭這麼半天,不是要為張傢平反?

這一篇道理,說得他都動容瞭,怎麼臨瞭卻說沒判錯?

見皇帝神情疑惑,趙培土不等問,立即就道:“神龜庇佑的良臣豈能平庸?微臣很想說,微臣就是那個人,但陛下和朝臣必然不信。”

他神情凜然,話語鏗鏘有力:“微臣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佛亂其所為’,是賢臣也罷,是良將也罷,若是不能歷經磨難,從逆境中脫穎而出,且矢志不渝,報效朝廷,怎能證明他就是神龜庇佑之人?”

永平帝連連點頭,“那依培土之意……”

“微臣說過,微臣不為張傢求情平反,陛下什麼也不用做。張傢,當有此一劫!張楊,以及張傢的後代,甚至菊花姐姐娘傢鄭傢,若是不能歷經考驗,便是愧對神龜托付;若是能從逆境中崛起,便驗證瞭神龜的托付,那時陛下隻要順勢而為就行瞭,一切自有天意。”

這話聽得永平帝有些發懵。

他什麼都不用做當然好,但張傢都被流放瞭,要如何崛起?

他問出瞭自己的疑惑。

趙培土忽然輕松下來,笑道:“陛下,眼下舉國臣民都在為國效力,張楊當然不能吃閑飯,那不是浪費糧食麼!流犯更應該戴罪立功才是。他既然精於農桑經濟,不妨讓他在流地帶領流犯們開荒種地。陛下,這邊關一時半會兒不得安定,還有得耗呢……”

永平帝嘴角隱露一絲笑容,慢慢擴大,終於咧開瞭嘴。

聽聽:張傢當有此一劫,而不是他這個皇帝不明事理,這也是在變相地勸誡,但是聽著多順耳啊!

這話合情合理還合法,更是處處為國為民,還不損帝王的威信。

這樣的臣子,怎能不叫人喜歡!

永平帝鄭重點頭道:“趙卿傢言之有理。朕即刻下旨,令張楊協助地方官府,開荒種地,治理經濟。”

想瞭想又道:“再傳令各地官府,撤去對張傢長房長子及長女的緝捕令。唉,都過去這麼久瞭,也許人都不在瞭。”

趙培土聽瞭狂喜,當下跪地大聲道:“謝陛下!陛下英明!”

皇帝,這是認可瞭神龜擇人之說。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