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本官聽說你私通

作者:鄉村原野 字數:2357

紅椒靈光一閃,嫌惡地對地上“呸”瞭一聲,道:“我在黑莽原呆瞭四年,吃東西也不挑瞭。誰知這人心黑,肉也臭,沒法吃,咬瞭一口就趕緊吐出來瞭。”

兄妹三人說得煞有介事的模樣,眾人先是愕然,接著轟然大笑。

胡釗面色鐵青,冷笑道:“本少爺倒要瞧瞧,誰敢娶你這個啃瞭本少爺下巴的女人。”

紅椒把眼一翻,冷“哼”一聲,脆聲道:“想娶本姑娘的人,從下塘集排到京城。本姑娘今兒在此宣佈:擇婿頭一條,一定要跟本姑娘志同道合,也愛吃豬頭肉和啃鴨下巴。”

輸人不輸陣,何況她還沒輸呢!

黑姑娘的話不論真假,氣勢十足不說,還風趣,引起百姓一片叫好,竟然有好些少年哄嚷“在下愛吃豬頭肉”,秦湖等人喊得最大聲。

喊完又面面相覷:好像他們都是不吃豬頭肉的!

於是哄笑起來,都道,從此後去酒樓都要點豬頭肉。

見此情形,黃豆氣得沉臉對紅椒喝道:“瞎喊啥!”

還嫌不夠亂是不是?

板栗和葫蘆走上前,笑瞇瞇地對紅椒道:“走。傷成這樣,等傢去讓娘用豬手燉花生給你補補。”

胡釗眼睜睜地瞧著眾人簇擁著紅椒出去大堂,眼神瞇成一條線。

至此,此案暫告一段落,三司將審理結果急報在皇宮中翹首等候的永平帝。

皇帝看瞭奏折,略問瞭問,另加瞭兩項處置:將虎禁衛指揮使展強貶官去職,永不錄用;玄武侯當街暴打虎禁衛指揮使,雖有情弊,亦不可饒恕,罰俸半年;另外,責令刑部限日查清美味齋掌櫃和小二之死,查明後。嚴懲不貸!

他是氣狠瞭。

若百官都這樣明目張膽地袒護、出氣,毫不講律法規矩,朝廷豈不要亂套?是以要用展強殺雞儆猴。

汪正松從金殿出來,腰都佝僂幾分,暗自思索告老的問題。

左都禦史龐大人回傢後,得知那些去作證的百姓都是妻子上張傢鬧事引出來的。大罵她“婦人之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氣得連晚飯也沒吃。

沒搬倒胡傢,張傢固然氣憤不平,京都權貴們也暗替胡鈺不值:平日裡。那些權貴子弟火氣上來瞭,踢小叫花一下,還真是常見的很。隻要不出人命,誰又會小題大做?

可是,誰讓他踢瞭剛崛起的張傢人呢!

因此,王公大臣們都嚴厲叮囑子女:近期收斂些,不許欺負弱小。張傢剛從黑莽原回來,個個都跟要飯的似的,要是跟胡傢兄弟似的碰上一個,豈不倒黴?

在這風口上。別說張傢小姐少爺瞭,就算欺負瞭張傢下人也不成的。聽說他們從黑莽原帶瞭不少人回來,所以要小心些。

經此一事。京都治安竟然出奇的好,不但沒有欺凌弱小的事,甚至還那些權貴少年遇見黑瘦的小叫花一般的人。還主動打賞。

胡傢,靈堂上又多瞭一具棺材。

胡敦早派人飛鴿傳書給三弟胡敏,一邊嚴厲警告胡釗:“不管你想幹什麼,近期都不許妄動。你就算不怕張傢,難道皇上是那麼好欺騙的?”

這個侄兒,聰明是聰明,但也極其護短,他竟然把美味齋的掌櫃和小二都……若不剖析其中厲害,他是不是還要報復今日上堂作證的百姓?

見胡釗陰沉著臉,胡敦忽然滿心疲憊和絕望:夫人跟兒子說得沒錯,胡傢要葬送在他們手裡瞭!

可是,他要如何補救?

幹一件惡事要用十件惡事去掩蓋,他們何止幹瞭十件,哪一年的哪一月的哪一天會爆發呢?

自二弟去後,三兄弟同心同力撐起的胡傢,如同破瞭一個大洞般,盛氣盡泄,不復往日榮光。

胡釗見伯父灰敗的臉色,心中難受,哽咽道:“大伯放心。侄兒也不是沒輕重的人,不會在這時候輕舉妄動,讓人抓瞭把柄,先前是傷心糊塗瞭。可是伯父,咱們就算不報仇,也不能坐以待斃吧?”

胡敦沉聲道:“你二嬸和大哥已經沒瞭,先收斂一陣子,避過這陣風頭再說,不然他們不是白死瞭?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話你不知道?”

胡釗擦瞭一把眼淚,道:“大伯,這一次,咱們不用動手……”

他湊近胡敦說瞭一番話。

胡敦睜大眼睛道:“果有此事?”

胡釗點頭道:“侄兒早就打聽清楚瞭,六年前,那劉水生跟張靈兒都已經議親瞭,因為其外祖傢插瞭一腳,才沒做成親。這次劉水生主動請纓去西南,又拒不接受傢中親長定親,定是……”

他竟然對清南村的事瞭如指掌,說起來如數傢珍。

胡敦猶豫瞭……

張鄭兩傢齊聚的喜慶,生生被胡傢破壞瞭,因為這一連串的變故,上上下下都忙個不停。

張楊和板栗葫蘆下朝後就鉆進書房密議;小蔥要裡裡外外打點傢務、照應祖父母、娘親和二嬸以及弟妹們,沒一點空閑;長輩們也沒閑著,正為葫蘆和秦淼挑日子成親。

在這節骨眼上,這天胖嬸上街回來告訴小蔥,說街上百姓都在議論,玄武將軍與今科進士劉水生私定終身,逼劉水生退瞭長輩定下的親事,好娶她過門。

緊跟著,趙傢等親近人傢也都派人來告訴這消息。

鄭氏顧不得養胎瞭,和張槐把小蔥叫瞭去細問詳情。

小蔥哪裡還敢隱瞞,遂把跟泥鰍的一切事都倒瞭出來,憤怒、痛悔,外加傷心,在戰場上她也沒這麼絕望過。

張槐張楊板栗葫蘆碰頭商議後,果斷出擊:發動親友,清查流言來處。

於是,才清靜瞭兩日工夫,永平帝在早朝上又迎來瞭張傢和胡傢的又一波紛爭:張楊彈劾胡傢在外散佈流言,蓄意敗壞玄武將軍閨譽。

永平帝招來在傢辦喪事的胡敦上朝對質。

胡敦矢口否認此事是胡傢所為,指出:無風不起浪,張靈兒與劉水生私定終身,逼劉傢悔婚另娶。害得人傢女兒投水自盡,在下塘集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怎就賴胡傢人散佈流言?可笑鄭傢之前還跟肅王在禦前打官司,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得冠冕堂皇。

他又舉出六年前張傢和劉傢議親不成一事,令金殿一片嘩然。

張楊一抖官袍。逼近胡敦質問:“張傢這點事,連趙侍郎這個出身清南村、父母在清南村的人尚不明內情,胡禦史是如何知曉如此詳細?”

胡敦冷笑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滿大街人都在說,本官當然也是聽說瞭。”

張楊黑面透出森冷殺氣。厲聲道:“本官也聽說,你與弟婦私通,生下胡鎮這個孽種。所以才一反剛直稟性,一再護持於他……”

話未說完,胡敦氣得面色紫漲、渾身顫抖,哆嗦半天,“撲通”一聲對永平帝跪下,叩頭道:“皇上,張子易血口噴人,辱臣名節。求皇上為臣做主。否則...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