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愛讀書”
張傢兄弟裡面,除瞭板栗,要數南瓜讀書最有天分瞭,跟他父親張楊有得一拼。
就聽他接道:“什麼富貴貧賤?若是王傢有事,皇上未必會心急;然若是我大靖某州府遭災,令百姓流離失所,皇上肯定夙夜不寐,不知急成什麼樣瞭!”
言下之意,這些賤民比王傢更受皇上看重。
花生指著滿堂茶客道:“市井小民怎麼瞭?誰知他們的兒孫會不會是將來的狀元、將軍、宰輔?難道他們就該天生是無賴的?”
茶客們頓時看著王少爺面露不憤之色。
青蓮道:“……”
玉米道:“……”
連苞谷也對王突和胡欽撅嘴道:“壞銀(人)!”
頓時驚掉一地下巴,黃豆兄弟幾個更是嚇瞭一跳——乖娃居然罵人瞭!
眾人見他們兄弟言辭犀利,黃豆還罷瞭,說得有理有據,那幾個小的卻是故意歪曲話意,打擊王突,都心有戚戚。
王突也是王傢這一代拔尖的子弟,自幼受詩書熏陶,文采和見識均不凡。他業已中舉,明年同樣參加會試。
他被黃豆出其不意地繞暈瞭頭,這會兒已經清醒過來,加上本就是心思靈動的,略一思索,就冷笑道:“鄭兄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小弟何曾嘲笑鄭兄出身寒微瞭?小弟不過是不恥鄭兄用這等無賴下流手段諷刺胡二少爺——不答應求親就罷瞭,何須如此傷人?”
胡欽也道:“鄭兄不可斷章取義。”
黃豆立即道:“王兄此言差矣!小弟不過是打個比方,闡明看待事物應當權變通達,不可生搬硬套。王兄硬要說在下是諷刺胡二少爺,難道是心中有鬼?這茶樓剛才議論此事的人都沒多心呢,二位這樣憤慨不平,卻是何故?說句不好聽的話。隻要你們傢不曾這樣墨守成規,做出這等荒唐事,又何須攬事上身?”
說著,上下打量二人,反復揣測。
這麼一來,周圍人也疑惑瞭:是啊,關你們什麼事?
你傢又不曾把閨女嫁瞭狗,氣成這樣幹嘛?
王突暗罵黃豆奸詐,深吸一口氣,道:“然我等讀書人。受詩書禮儀熏陶,豈可演示這種敗壞倫常小戲?鄭兄不覺有傷風化、污人耳目?”
黃豆雙手一拍,道:“對呀!小弟編這個就是為瞭警醒民眾。萬不可如此頑固不化,否則便如同這逼女嫁狗的無知愚父瞭。通過這樣的演示,比說教更令百姓易於接受。”
轉頭大聲問眾茶客:“這小戲好不好看?”
眾人齊聲應答:“好看!”
豈止是好看,還可樂。
王突見他滑不溜手,無法可想。
田遙看到現在。總算明白黃豆心思瞭,就微笑道:“二位何須爭論。以在下看來,鄭旻借此諷喻那些食古不化之人,並無不妥。王兄覺得鄭旻諷刺太毒瞭些,趁著大傢齊聚在此,咱們不妨再編一出。不用狗,就用人。如何?”
眾人都問,如何用人。
田遙笑道:“此事爭論的焦點無非是何為喪失名節。咱們就以此為鑒。把狗換成欺男霸女的紈絝……”
黃豆不等他說完,一拍手道:“好!我鄭傢和張傢不怕人議論。就以此為藍本,再編一出小戲,演出來讓民眾評說。”
眾茶客轟然鼓掌,贊玄武王府和白虎侯府行事大氣。
山芋急忙拉住黃豆搖頭。
這樣不是害得二姐姐被人議論?
黃豆對他眨眨眼。小聲道“無妨”。
紅椒咬瞭胡釗下巴的事,早為人知。捂是捂不住的。越是遮掩忌諱,越被人利用。不如改動一下,編入戲曲。那個效果,哼,他都可以想象的到!
古往今來那些戲還不都是依據某些人事為藍本編纂的,何必忌諱!
王突和胡欽對視一眼,各自微笑。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這事越被傳揚開來,對胡傢越有利。他們跟黃豆田遙想的不一樣,認為紅椒咬瞭胡釗下巴這件事,毋庸置疑是有失體統和臉面的,逼到不得已,張傢嫁女不是不可能。
這就是觀念不同造成不同的結果瞭。
對於張傢鄭傢來說,便是全天下人都說紅椒失瞭名節,張傢也不會把她嫁給胡釗的。那些人所看重的體統和臉面,在張傢來說,屁都不是!
更有一層,王突和胡欽就沒有黃豆清楚瞭:那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很快他們就知道瞭。
黃豆當即口述,田遙執筆,將剛才編的小戲做瞭修改,改成一惡霸,欺辱街坊鄰女。那女子奮勇反抗,不過是扯破瞭那惡霸衣衫,在他胸前撓瞭兩道血棱子,便被人說是失去清白。惡霸因此上門求親。女子傢人不同意,哭號連天……
這出小戲依舊由虎子和黑娃演出。
因劇中不止兩人,在黃豆編寫的時候,掌櫃的花銀子請來兩位常在茶樓賣唱的父女配合他們。
這出小品開演時,茶樓已經擠得水泄不通瞭,無數人聞風趕來瞧熱鬧。
結果,不等演出結束,尚在演出中間,看客們就狂怒起來。
一個老漢喊道,若是他閨女被人這樣逼迫,他將跟那惡霸同歸於盡,也不會答應把閨女嫁給這樣人。
眾人紛紛叫停,不許演瞭。因為他們聽說這戲結尾是女子無奈之下,含淚嫁給瞭惡霸,這如何能讓人接受?紛紛對正廳這邊叫嚷,要黃豆等人改瞭小戲的結尾。
“要是這樣演,還有天理嗎?”
“什麼狗屁名節!好好的閨女,被人欺負還不許反抗瞭?老百姓就是該被欺負的?”
“改瞭它!改瞭它!”
王突和胡欽驚呆瞭,萬沒料到是這個結果。
剛才這些人不還津津樂道地議論胡釗和紅椒的事嗎,怎麼轉眼就這麼大反應呢?
他們如何知道,剛才眾人不過是出於好奇心理說閑話而已,且張傢和胡傢同為權貴,跟他們是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如何能切身體會兩個傢族之間延續多年的糾葛和紛爭?
可這小戲演的就是他們身邊的事,有些人或見識過,或親遇過,就完全不一樣瞭。
這是黃豆的聰明之處:他並沒有按事實編劇本,而是采用市井常見的題材。
一來避免隱射其人其事,這也是常情,所以王突等人都覺應該;二來他就是要激發百姓的共鳴和憤慨之心,算準瞭會是這個結果。
王突趁著田遙去跟眾人解釋,對黃豆道:“鄭兄,在下覺得這戲有失偏頗。想胡二少爺和胡三少爺當日並非有意欺負令妹。不過是一場誤會罷瞭。那胡三少爺並非欺男霸女之輩,那日想是胡府辦喪事,心頭不順。才遷怒於人。他也因此喪命,算是得到懲處。然此事……”
黃豆抬手制止他,道:“此事不必再提!當日三司會審已有定論;且玄武王和玄武將軍也原宥瞭胡傢,謀反那樣的大事都沒有落井下石,小弟又豈會再生波折?咱們眼下議論的是‘何為喪失名節’。難道這戲中女子所作所為跟我表妹不是同一種情形?”
王突啞然。
黃豆悻悻道:“若真按事實演出來。隻怕大夥反響更大。王兄怕是不知道吧,當時我那小表妹才虛七歲,剛從黑莽原回來,又瘦小,看上去跟三四歲的孩子差不多。王兄若是遇見此事會如何?”
王突能如何?
他一個世傢公子,又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當然會路見不平瞭。
想畢,心下後悔萬分,今兒不該聽瞭胡欽的話來這裡瞧熱鬧、看笑話。
說到底。他雖然討厭這個鄭旻,打心眼裡瞧不起他,但那不過是世傢的驕傲罷瞭,究其根本,王傢跟張傢鄭傢並無大仇。雖然有些小嫌隙。那也是族中偏房惹出來的事。他之所以常跟黃豆對上,都是因為少年好勝。
怎麼說呢?
這個鄭旻。刁滑聰明,偏偏每次歲考成績都比他好,無論玩什麼也都是他占上風,久而久之,兩人就杠上瞭。
心中雖然如此想,但面上卻不顯。
無論如何,今日既然來瞭,他就不能失瞭大傢子弟的氣概,更不能丟王傢的臉面;再說,胡傢跟王傢也沾親的,他沒有理由不幫著說話。
“鄭兄既然知道玄武王和玄武將軍已經原諒瞭胡傢,胡傢上門求親就另當別論瞭,這完全是求和與感激的表示……”
黃豆馬上就明白他的意思,再次打斷他的話:“王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張傢原諒胡傢是一回事,求親是另一回事,名節之事更是另當別論。玄武王原諒胡傢,那是看在胡將軍的面子上,與此無涉!”
王突和胡欽再次啞然。
聽著耳邊亂紛紛的吵嚷,王突有些鬱悶。他端起面前茶盞,揭開蓋子就喝瞭一大口。
那茶水剛一入口,他就立即覺得味道不對。
才要吐出來,就聽胡欽大叫一聲,跟著猛咳,驚得他“咕咚”一聲就把嘴裡的茶給咽瞭下去。一個不妨,嗆瞭大半進入氣管,當即扶在桌邊驚天動地地咳嗽起來。
眾人都嚇瞭一跳,不知兩人怎麼瞭。
當下,有人上前幫著拍背順氣,有人端茶讓他們漱口,紛亂中,一個少年對兩人杯子一瞧,驚訝道:“這是誰幹的?”
嘴裡問著,卻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黃豆。
黃豆不解,伸頭一瞧,原來兩人杯子裡都沉著幾粒怪味豆。那怪味豆是用辣椒炮制出來的,滋味咸、香、辣,如今在茶水裡泡久瞭,辣椒粉都融入水中,喝瞭能不咳嗽嘛!
抱歉啊,今日有事,隻有這一章,跟大傢請假。順便王婆賣瓜一下:原野好像很少請假的哦,更新一直很穩定哦,請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