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桃花谷,才上山坡,隻見香荽、青蒜和綠菠帶著一群頭婆子迎上來,劈頭問道:“狗哩?”
山芋將手中籃子往前一遞,笑道:“這不是!”
香荽忙湊近去,看著臥在籃中蜷縮成一團的兩隻小狗兒,歡喜地說道:“送去廚房讓櫻桃姑姑找人喂。如今天冷,這小奶狗兒,不細心些,容易養不活。”
山芋忙點頭,覺得妹妹說得很有道理,若是交給那些護衛,怕就養死瞭。
青蒜綠菠也爭先恐後地擠上來瞧。
山芋笑道:“擠啥?小狗你們也沒見過?”
綠菠拍手笑道:“我等不及想瞧瞧,明早苞谷看見狗,會怎麼樣
兄妹們聽瞭,一齊笑瞭起來。
傍晚時分,吳成派出去的人也找回來一隻小狗。
到瞭晚間,林大爺又接連派人送狗進來。
原來,是一些想討好張傢的親友和村民,跟著湊趣,也不知都從哪弄來的,你送一隻,他送一隻,居然又弄瞭五隻狗來。
張槐便叫來孫鐵吩咐道:“苞谷養兩隻狗就夠瞭。這五隻你讓他們喂著。如今人多事多,各處都要小心照看,多喂幾隻狗也好,不管有啥事都能警醒些。”
孫鐵點頭道:“我自個留一隻,我兒子也想養呢。”
張槐呵呵笑瞭。
第二天清晨,當外面大公雞一遍接一遍地放聲高唱的時候,苞谷準時醒來。
鄭氏才幫他穿好衣裳,戴上一頂繡紅福字的藏青色絨帽,就聽外間傳來“汪汪”兩聲狗叫,聲音不像大狗那樣渾厚,脆嫩的很。
苞谷兩眼放光,仰臉笑道:“娘,祖宗送狗來瞭!黃毛生瞭!”
鄭氏手一頓,哼哼輕笑兩聲·道:“好像真的哦!咱出去瞧瞧。”一邊咕噥,“黃毛一夜產崽,成精瞭!”
張槐在旁穿衣,笑道:“怪道他醒這麼早。我想多睡會兒都不成·愣被吵醒瞭。”
苞谷看著爹認真道:“雞叫瞭
張槐忙道:“是,雞叫瞭就該起床。是爹太懶瞭!”
鄭氏忍笑,牽著苞谷穿過月洞門,來到外間,打開房門,隻見隔壁花廳裡聚集瞭許多人,板栗、山芋、紅椒…···都來瞭!
玉米大喊道:“苞谷·你瞧這是啥?”
苞谷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往前看,一黑一花兩隻小狗正在地上蹣跚亂轉,嘴裡還不住地叫,很不安的樣子。
他立即跑過去,抱起一隻小狗歡喜地叫道:“狗狗!”
確定這兩隻狗真是給自己的,小娃兒齜著一嘴細米牙,笑得一臉燦爛,道:“祖宗好厲害!”
大夥兒使勁笑起來。
苞谷隻當他們是因為有瞭狗高興·根本不懷疑這狗不是祖宗找來的。
板栗咳嗽瞭一聲,斟酌言辭道:“這個,苞谷·大哥跟你說:祖宗很忙的,不能有事沒事就去找他老人傢。往後,你想要啥,就告訴大哥,再不然,跟爹和娘說也成。”
苞谷頭也不抬地回答道:“曉得。
沒跟祖宗要東西,就要瞭小狗。我跟娘說瞭,娘弄不來,才找祖宗的。”
弟弟這麼懂事,板栗為自己的小人之心慚愧不已·看著鄭氏攤攤
鄭氏白瞭他一眼,吩咐山芋教弟弟怎麼養狗,“千萬不能捉弄它,防止咬人;也不要整天抱著,弄得都沒野性瞭。先喂些稀飯給它吃,等大些再喂幹的。”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苞谷就有事幹瞭。
哥哥姐姐們也都忙。
山芋兄弟幾個去瞭村塾上學,早晚又要習武健身;紅椒要管理內院;香荽帶著兩個妹妹跟繡娘學女紅,也讀書練琴。以前都是曹氏親自教她們琴藝的,可曹氏沒回來,有瞭疑難之處,便委托南瓜去向田夫子請教。
張槐鄭氏板栗等人,則投入到親事的籌備中,同時還要幫鄭傢張羅黃瓜成親的事。
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五,將劉傢錦鯉迎進門,兩傢才喘口氣。然而又要準備過年瞭,且板栗的親事就在年後,比之前更忙。
張傢有二十多年不曾辦過大喜事,上下都振奮異常。
上次小蔥出嫁倒也熱鬧,可忙到最後,把人和東西都送別人傢去瞭,自然不能跟這次娶親相比。
老老小小整日喜笑顏開,開口閉口說得都是成親的事,進進出出忙得也是成親的事。如此期盼渴望,過年就顯得微不足道起來,也不知怎麼就晃過去瞭,然後幾個小的天天掰手指頭數日子,盼著二月初二到來。
終於到瞭!
初日,聲炸雷宣佈藏冬的萬物蘇醒瞭,田間地頭山川河流……四野的小草野菜都竄出新綠,柳樹吐出瞭細嫩的芽頭,人們脫去厚厚的棉衣,輕裝撲向春天。
張傢尤其振奮,忙碌間,格外嫌棄厚衣服礙事,全都裝扮得伶猁簡便。
今天,是周傢送妝的日子。
周傢雖然送瞭一百多抬嫁妝,卻少有金玉之物,先是仿照秦傢手段,把那“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預備瞭一份;然後就是些床上被褥衣物和傢什等閨女出嫁必備的妝奩,再就是字畫和各式筆墨用具瞭。
周傢比不得秦傢有皇傢在後支持添妝也不像張傢憑戰功得瞭許多賞賜,因此這陪嫁隻能算是一般。
但是,卻無人挑剔議論這點。
這便是世俗人心。
真是豪門大族,不管陪嫁如何,世人都不會笑話他;若是尋常人傢,即便置辦瞭再豐厚的嫁妝,也免不瞭會有人挑剔議論,評價多寡、真假、貴賤等,種種說辭不一。
比起豪門世傢,周傢又不同,人們絕不會用金玉財物來衡量周菡的嫁妝,盯著那些字畫艷羨不已。便是鄉民不懂,出於對周夫子的尊敬,也無一人說簡慢的話。
板栗看著二十抬書籍、字畫、字帖摹本和筆墨硯臺等物,樂得合不攏嘴,命人直接送進書房,不歸入庫房,等有空再去收拾。
張槐也十分高興,這些才是興旺傢業的根本!
忙碌瞭一天,大傢早早地歇瞭,等第二日正式迎親。
一大早,整個桃花谷都蘇醒過來,谷口的大宅院、龜巢山頂的祠堂、林中各處院落,以及張傢大院,到處充滿人聲;甚至,連谷中山溪那“嘩嘩”流水聲,也充滿興奮的味道,各條道路來往人眾川流不息。
湖中浮著好幾艘小船和一艘大的畫舫,預備客人興致來瞭遊玩;河邊和湖邊新蓋瞭四五處亭臺和水榭,供人歇腳觀景。
張傢老小更是全部出動:除張槐、鄭氏、板栗、紅椒、山芋這些主事的人外,從張大栓到綠菠,都各自領瞭一項任務,老的款待老的,小姑娘款待小姑娘,少年們則有南瓜領著弟弟們招待。
一傢子人裡,也就苞谷閑著,不但如此,還另要派人看緊他。
早飯後,才辰正時分(早八點),張傢父子正在聽劉黑皮回報迎親諸事的安排,就有賓客陸續上門來瞭,一起一起被鄭青木派人引進谷中。
鄭青木今日在谷口迎客,張槐父子則在張宅門口迎接。
隨著客人增多,遠處的也都漸漸到瞭。
先是下塘集那些告老的官紳、跟張傢生意往來的大戶等,來瞭不止十幾傢。
接著就是湖州巡撫、湖州知府等當地大小官員,不好親自上門,派瞭親近人來送賀儀,隨清輝縣令一起登門。
張槐父子才將這一撥人迎進去,請秦楓陪同坐下喝茶,人又報:“白虎侯從西疆派人來恭賀。”忙出去迎接。
緊接著,張傢姑奶奶,玄武將軍張靈兒派人來恭賀兄長大婚;再然後,朱雀公趙鋒從北疆派人來;再往後,西北邊關常勝將軍汪魁、忠義將軍胡鈞也派人來瞭;幾乎同時,駐守西南的鎮南侯顧澗也派人來瞭……
張槐和板栗頓時覺得應對吃力起來。
好些人不請自來,張傢又不在京城,少瞭張楊趙耘等人幫手,而可以幫忙的周夫子又是娘傢,黃夫子等書院的人也都聚集在周傢,這些官場上的人又不能派一般的親眷幫著招呼,便有些手忙腳亂。
正在想辦法,一個護衛飛奔來報:聖旨下,傳旨太監已經到瞭谷口,請玄武王預備接旨!
張傢想低調,且京城王府隻有張楊夫妻,因此並沒有辦喜宴。永平帝因為玄武王娶的是周夫子孫女,從哪一頭算,都需下旨賜福,因此親書“百年好合”四字,制成匾牌,派人送來湖州。
好在板栗已經想到這一層,暗地裡早讓人預備好瞭,立即擺上香案接旨。
事畢,將傳旨太監讓入上房待茶,又命人將禦賜匾額懸掛在新房門口。
另有京城的一些官員,如曹傢、汪傢、方傢,甚至英王府,忠勇公何傢,都派瞭人來。
一人潮,一擔擔禮品,車馬簇簇,絡繹不絕地從下塘集二裡鋪碼頭上岸,再湧入清南村,湧進桃花谷。
如此盛況,別說清南村的鄉民瞭,便是那些官員都看呆瞭。先來的客人,比如下塘集的官紳、清輝縣令等,紛紛反客為主,替張傢招待起遠方來的貴客。
劉三順等人暗自慶幸:幸虧在年前把閨女嫁瞭,不然的話,有玄武王這場婚宴在前,事後他們就算拼瞭老命,也別想讓黃瓜和錦鯉的親事有一點出彩。(去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