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人類本身就不斷的被外界所逼迫,以至於每日裡人口都在不斷的減少。
她作為異能者,第一任務就是鏟除任何對人類有害的外在威脅,以保證人來安全,迎接未來的新生。
即便那個環境是人類造下的孽,可你有絞殺我的理由,我也有抵抗的權利,沒有所謂的對錯,一切都是為瞭生存。
對與錯,是人類這個團體自我定義的衡量標準,特殊時刻,對錯隻是一個笑話,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早朝,主要商討的是大周新律法,之前幾日,三司每日裡都去禦書房聽謝瑯對新律法的修改與添加,其中撤除瞭株連以及滅族的殘酷律法,雖說就在前段時間還用在瞭姚傢身上。
可即便在此之前,撤除這兩條律法,姚傢大部分人還是難逃一死。
這是一壞壞一窩,怎麼判都是死個七七八八。
雖說對此不少朝臣都覺得不合適,可爭議性並不大,畢竟這條律法針對的主要是他們官員,百姓除非是造反,否則幾乎很少能有株連這種彌天大罪來判刑。
另外,其他的律法相對的就添加瞭不少,其中有很多對他們來說,覺得很不公平,畢竟多多少少都觸碰到瞭他們的利益。
隻是謝瑯的雷霆手段剛過去沒多久,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去向皇帝唱反調。
哪怕是禦史臺的幾位老大人,也沒敢站出來說這樣那樣不行,陛下您若是強制推行這些不公正的律法,他們就撞死在大殿之中。
不敢呀,他們即便是用腳後跟想,也能知道,若是真的那麼做瞭,不需要自己彎腰撞上去,陛下也能派禁軍砍瞭他們。
“另外,朕還有一件事要宣佈,那就是大周土地國有制,諸位傢中的田產到時帶上地契去戶部:做統計,之後按照時下田產每畝的價格領取補償款,這其中誰若是敢私自搶奪田產中飽私囊,一旦查出,嚴懲不貸。”
“陛下……”站在前面的蘇潁上前,“微臣傢中如今並無多少田產,對陛下提出的觀點沒有任何意見,先不論朝堂同僚是如何想法,單隻是大周商賈是否甘願捧出傢中的田產,這就是一件麻煩事,還請陛下謹慎行之。”
謝瑯則抿唇一笑,“這是戶部的問題,朕把這件事交給敬王,同時其他各部也要全力配合,在既不影響百姓又能達成目的的前提下,徐徐圖之。當然,若是真的有人不願意,大周之後的各項利國利民之策,皆沒有他們的份,一次不恭,百次不用。”
“蘇潁,吏部今年的考核,務必要做到公正,切忌讓中飽私囊,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有一點升遷的途徑。同時發現有任何無能之輩,輕者降職,重者罷官。”
蘇潁一向是個敢說真話不懼死亡的,不然當年也不會被姚傢給關到天牢裡,畢竟那是可是姚太後垂簾聽政,即便是你不怕死,至少該說的話還是得憋在肚子裡才行,哪裡敢直面的硬杠。
“陛下,若是再繼續罷免下去,朝堂真的就無可用之人瞭。”蘇潁不免苦兮兮的向她抱怨。
謝瑯也不見生氣,“若是不罷免,他治下的百姓可就要遭殃瞭,與其倒黴他一個救瞭治下的千千萬萬百姓,難道不是大功一件?”
“人才,可以慢慢的選拔,可百姓卻有可能因為這點疏忽,把他們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天下若無百姓,要你們這些朝廷官員有何用?”
不得不說,謝瑯說的話令蘇潁都無法反駁。
可真的要苦瞭他瞭。
以前的六部尚書,隻需要等待最後的批復就可以,可如今基層的工作也需要他們親力親為,不然會耽誤瞭國傢的運轉,他也就是在出獄後休息瞭那麼幾天,復職後到現在,可是一日都沒歇息。
前段日子還想著早點過年吧,過完年三月裡就可以開科取士瞭。
可誰想到陛下的想法變化的太快,等大周學堂修建完畢,他們這些早已經熬過瞭寒窗苦讀的朝廷官員,居然也要去重新回爐再造,想想就頭皮發麻,關鍵還一點辦法都沒有。
朝中重臣知道當今陛下雖然年輕,可也正因為年輕,所以氣盛。
既然是她打定的註意,他們隻有聽的分,根本就反抗不得,若真的想死,姚傢就是他們的下場。
因此當天下午回到傢中,各位朝官就著急瞭傢中以及族中的族長們開瞭傢族會議,說的就是土地國有制的事情。
一時間,每一位朝官的傢裡都炸開瞭鍋。
他們覺得,當今陛下這簡直就是要挖他們的血肉。
除瞭蘇潁的府邸。
福伯將一杯熱茶送上來,見他正坐在中堂看書。
“老爺,喝杯熱茶吧。”
“好。”蘇潁擱下書,端起茶杯,“福伯,子儀在府中嗎?”
“少爺一整日都在房中讀書,並未出門,少奶奶倒是帶著孫小姐和孫少爺回娘傢瞭,說是用過晚飯再回府。”
“無妨,去喚子儀過來一趟,我有話要和他說,福伯你也過來聽聽。”
“哎,老奴這就去。”
蘇潁被栽贓陷害入獄,他們這一脈就被蘇傢族長給除族,畢竟不能因為他一人,讓整個蘇傢跟著一起流放,這也是迫不得已。
蘇潁當時雖說很失望,可也知曉這是人之常情,並未如何。
隻是苦瞭他的父母妻子,帶著兒子以及懷有身孕的兒媳走上瞭流放之路。
在抵達流放地不足一年,他的父母以及妻子相繼去世,好在兒媳爭氣,腹中的一對雙生子堅強,哪怕生產時有些困難,到底是沒有發生意外,平安的出生瞭。
這幾年,蘇傢沒有一人肯私下裡去探望他們這一脈,也是親傢公與親傢母心疼這個唯一的女兒,派他們的兩個兒子,經常往那邊跑,這幾年都是他們一傢幫襯著,不然蘇潁是否能看到兒子兒媳都難說。
之前他被陛下釋放並恢復官職,蘇傢的人就舔著臉找上門,蘇潁一向是個直脾氣,當場就拒絕瞭蘇傢人的說和,並揚言以後兩族再無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