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郭婆子端著拌好的食兒走進暖房。
一聽到這熟悉的招呼,小雞小鴨們就全都朝著她跑過去,將她團團圍住。
剛才還蹲著跟小雞小鴨玩兒的孟鈺見狀起身。
“鈺哥兒,您來瞭。”郭婆子趕緊跟孟鈺打招呼。
她來岑傢喂雞已經有些日子瞭。
之前第一次被孟鈺帶回來,得知瞭岑老的身份之後,郭老太太立刻緊張得不行,還以為這些雞鴨都是養瞭準備給皇上吃的,嚇得當場就想撂挑子不幹瞭。
雖說這個活兒又輕松又賺錢,但萬一把進貢給皇上的雞鴨養死瞭,也不知道會不會掉腦袋。
好在孟鈺及時把話跟她說清楚瞭,郭老太太這才安心留下。
不得不說,孟鈺還真沒騙她。
喂雞喂鴨這點小事對她來說真是特別輕松。
孟鈺聽說她是逃荒過來的之後,幹脆將府上漿洗衣物的差事也一並交給她來做。
所以如今郭老太太每天過來喂雞鴨、洗衣裳、收拾暖房,晌午府裡還管一頓午飯,一天能賺六七十文錢。
所以她如今看到孟鈺就像看到瞭恩人一般。
“也不知道你今天過來,不然我就給你帶點兒醃菜瞭。
“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我做這些玩意兒手藝還不錯……”
孟鈺道:“郭大娘,就甭這麼客氣瞭。
“隻要能把這些小雞小鴨養好就比什麼都強。
“看來你之前還真沒誇大,的確有幾分本事。”
郭老太太被誇得都有些不好意思瞭。
說實話,她那天來看到暖房裡的雞鴨時,心裡就隱隱覺得有些不妙。
這些雞鴨原本就是從挑出來的、不太好的蛋裡孵出來的。
加上挑著在外面賣瞭好久,或多或少都被凍著瞭。
買回岑傢之後,雖然被放進瞭暖房裡,但還是有不少雞鴨都有些打蔫兒,看著也都是瘦瘦小小的。
但是為瞭賺錢,郭老太太也隻能硬著頭皮接下瞭這件差事,也早就做好幹不瞭幾天就會被辭退的打算。
但誰知道這些小雞小鴨雖然看著都病歪歪的,但是生命力卻都很頑強。
一個個吃起食兒來特別歡實,沒幾天工夫就眼瞅著長大瞭一圈兒。
“對瞭,郭大娘,我今天過來就是告訴你一聲。
“你今天喂完雞鴨,把明天的食兒提前拌出來,明天就不用過來瞭。”
孟鈺這話可把郭老太太給嚇壞瞭,手裡的盆兒都差點兒脫手扣在地上。
“鈺哥兒,我是哪裡做得不好還是不小心犯瞭什麼規矩?
“隻要你跟我說,我肯定該還不行嗎?你可千萬別不要我啊!”
郭老太太還以為如今小雞小鴨都長大些瞭,所以岑府不想繼續用她瞭。
可如今傢裡好幾張嘴等著吃飯,隻靠郭老漢一個人養活還不得累死。
“郭大娘,您想哪兒去瞭,明天傢裡來客人,所以老爺有吩咐。”
孟鈺說著,有些心虛地抬手摸摸鼻尖。
其實是岑老爺子見雞鴨都長得挺好,便讓孟鈺明天去榕溪村把晴天接過來玩兒。
孟鈺之前跟晴天打過包票,說自己會把雞鴨照顧好的,自然要將郭婆子打發回傢,不然在晴天面前不就露餡兒瞭麼!
“放心,你把這些雞鴨喂得這麼好,這差事少瞭你可不行。
“你就當讓你回去休息一天便是瞭。”
郭老太太這才松瞭口氣,喂完雞鴨之後,出去又弄瞭一大盆食兒放著,這才跟孟鈺告別回傢去瞭。
回傢路過集市的時候,郭老太太買瞭些面和菜。
然後她在攤子面前猶豫再三才問:“雞蛋怎麼賣?”
“十五文錢一斤。”
郭老太太一聽心都在哆嗦,這也太貴瞭。
但是他們現在住的地方根本沒地方養雞,不然自己養幾隻便足夠傢裡人吃蛋瞭。
攤主似乎看出郭老太太嫌貴,便用手指瞭指旁邊一個小草筐道:“硌窩兒的便宜,一文錢一個。”
郭老太太一聽這話頓時來瞭精神,湊過去看瞭看。
硌窩兒的雞蛋便是不小心磕傷瞭,但是還沒有完全磕破,裡面的蛋清蛋黃都還沒漏出來的雞蛋,所以賣得稍微便宜一些。
這種都比較少,所以不太容易遇到,小草筐裡也不過隻有七八個。
郭老太太咬牙數出四文錢,買瞭四個硌窩兒的雞蛋,小心翼翼地揣在懷裡再繼續往回趕。
自從郭老太太開始做這個差事,有瞭穩定的收入之後。一傢五口已經從一開始的小房間裡搬瞭出來,重新租瞭一個帶灶間的房子,這樣更方便生火取暖和做飯。
郭老太太到傢的時候,郭老漢已經下工回來瞭。
他如今每天在路口等活兒,收入不算太穩定。
但是他從不挑肥揀瘦,有活兒就去,所以也還算是每天都有進項。
“今天咋這麼晚,我都想要沿路去找你瞭。”郭老漢看到她進院,趕緊上前伸手接過她買的東西。
“明天主傢要請客,不用我過去瞭,所以讓我把明天的食兒先弄出來,便耽擱瞭一會兒。”
郭老太太進屋先把懷裡的雞蛋掏出來,放在碗中,順手放進瞭碗櫃中。
“晚上下面條吃吧,好不好?”郭老太太問,“我還買瞭點豆芽,熗拌一下吃。”
“行,挺好!”郭老漢是個好養活的,吃啥都行,什麼都不挑。
郭老太太進屋換瞭衣裳,系上圍裙就開始揉面、搟面條。
她手腳利索,很快就把晚飯做好瞭,一傢人圍坐在炕桌邊等著一起吃飯。
吃著吃著,小兒子突然道:“咦,碗裡有荷包蛋!”
其他人趕緊也在自己碗裡翻找,郭老漢,郭士傑和大兒子都從自己的碗裡翻出瞭荷包蛋。
“娘,你的荷包蛋呢?”郭士傑問。
“我一上來就給吃瞭。”郭老太太道。
郭士傑不信這話,卻也沒法證明,便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小串銅板。
“爹,娘,你們看,這是我今天賺到的。”
這一小串銅板看起來最多十二三文錢。
但是郭士傑腿腳不方便,他要靠什麼賺錢啊?
“兒啊,你咋賺的錢啊?”郭老太太問,“你不用替傢裡操心,如今你爹和我都能賺錢,你就好好在傢養著就行。”
“娘,不費什麼功夫的。”郭士傑微微一笑道,“我隻是幫人寫瞭兩封信罷瞭。”
“你幫人寫信?哪裡來的人啊?”郭老太太有些驚訝。
“兩個孩子去外面幫我招攬的生意,我什麼都不用管,隻要在傢裡待著幫人寫寫信就行瞭。”
“這倒是個不錯的差事。”郭老太太許久都沒在兒子臉上看到笑容瞭,也忍不住替他高興。
“回頭我看看能不能接點兒幫人抄書的活兒,那樣還能多賺點兒。”
郭老漢聞言趕緊道:“偶爾幫人寫寫信就行瞭,抄書那活兒太辛苦瞭,你可別把自己累著。”
“爹,你放心,我心裡有數。”郭士傑道,“幫人抄書還能教他倆多認幾個字呢!”
“這倒是,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可千萬別累著自己,爹娘如今還不老,還能再幹好多年呢!”
郭老太太一邊收拾桌子一邊聽著爺倆說話,心裡不免也暖洋洋的。
如今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是一傢人都在,一起朝著更好的生活努力,就已經很好瞭。
郭傢這邊飯都吃完瞭,榕溪村的私塾才剛剛放課。
葉老二在門外等得都有些不耐煩瞭,才看到孩子們一窩蜂似的從私塾裡跑出來。
“爹!”
“二叔!”
葉傢幾個孩子很快就看到瞭個頭比周圍人高大半頭的葉老二,一邊喊人一邊跑過來將他團團圍住。
“你們今天是咋回事兒,怎麼這麼晚才放課?傢裡都該等著急瞭。”
“今天有人丟瞭東西,於是先生便把所有人都留下瞭,等到東西找到瞭才放我們出來。”
葉老二聞言問:“你們的書包都被翻瞭?”
“那倒沒有。”葉昌瑞道,“還沒翻到他們幾個就找到瞭。”
葉老二難得敏銳地聽出瞭這句話的關鍵,問:“翻你的瞭?”
還不等葉昌瑞回答,葉昌雪就搶著道:“先生翻誰的也不會翻大哥的,大哥如今可是先生的得意門生。”
“這麼厲害?”葉老二低頭看著大兒子。
“那可不唄,大哥可厲害瞭。”其他三個孩子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著。
大傢說說笑笑地往傢走,剛走到傢門口就看見葉大嫂手裡拿著笊籬,正等在院門口。
“我的媽呀,可算是回來瞭!”葉大嫂見到幾個人後道,“要是再不回來,還以為你們讓狼叼跑瞭呢!”
“私塾放課太晚,也不怪他們。”葉老二趕緊幫孩子們解釋。
“幸虧今天吃的是餃子,吃多少煮多少,不然等你們回來,什麼好菜都涼瞭。”
“今天吃餃子啊?”葉昌瑞一聽這話頓時更高興瞭,他平時最愛吃餃子瞭。
葉昌雪的臉卻瞬間垮瞭下來,書包帶子都從肩膀上耷拉下來瞭。
“過年的時候三天兩頭就吃餃子,這好不容易開春瞭,怎麼還吃餃子啊?”
葉昌年則急著問:“大娘,什麼餡兒的餃子啊?是肉餡兒的麼?”
葉大嫂捏捏葉昌年的小臉蛋道:“當然是肉餡兒的瞭,還是你們都愛吃的,婆婆丁豬肉餡兒餃子,高不高興啊?”
“真的,太好瞭!”葉昌年撒丫子就往傢裡跑,他要趕緊進屋放下書包,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洗完手去吃餃子。
傢裡其他幾個孩子也都愛吃婆婆丁餡兒的,尤其每年隻有開春兒這段時間,上山挖的嫩婆婆丁包餃子才最好吃最鮮美,平時可是花錢都吃不到的。
就連剛才抱怨為什麼又吃餃子的葉昌雪,此時也跟其他孩子一樣,爭先恐後地往傢裡跑。
“慢著點兒,不著急,我這餃子剛下鍋,還沒煮好呢!”葉大嫂追在後面喊,但是一個聽見的都沒有。
“讓他們上桌等著去吧,一樣的。”葉老二笑著說。
“你也趕緊進屋吧,把老三幫我叫出來。”葉大嫂說著怕撲鍋,趕緊轉身回瞭灶間。
聽說葉大嫂找自己,葉老三便趕緊來到灶間問:“大嫂,啥事兒啊?”
“你吃飽瞭沒?”
葉老三在傢,趕上瞭第一鍋餃子出鍋,此時已經吃飽瞭。
“大嫂,早吃飽瞭!”
“吃飽瞭就好。”葉大嫂一邊往鍋裡點涼水一邊吩咐道,“你去找個碗,一會兒等這鍋餃子盛出來,去給咱姑傢送點兒嘗嘗。”
“沒問題,正好我吃得怪撐的。”葉老三拍拍自己凸出來的胃,“今天這餃子可真好吃。”
“又不是沒吃過,至於這麼誇張麼?”葉大嫂聞言道,“咱們過年可沒少吃餃子。”
“大嫂,那可不一樣。”葉老三特別認真地回答,“過年的餃子都是白菜豬肉的,可沒有婆婆丁餡兒這麼鮮。”
“以前在關外雖然每年也吃婆婆丁的餃子,但是那會兒都是肉少菜多,也沒什麼油水兒,可遠不及今天的餃子好吃。”
葉大嫂笑道:“你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瞭,歸根結底還是肉最好吃!”
“哎呀,嫂子,我嘴笨,說不出來,反正今天這餃子,是我這輩子吃過最香的一次瞭。”
“還這輩子,你可真會胡咧咧!”
恰好這個時候,鍋裡的餃子也煮好瞭,葉大嫂麻利兒地盛瞭一碗交給葉老三,“拿住瞭可別燙著,快去吧!”
葉老三端著餃子直奔葉娟兒傢,老葉傢這邊的餃子也上桌瞭。
不一會兒,桌上的幾盤餃子就被掃蕩一空。
葉昌年直接躺在炕上,挺著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問:“大娘,餃子還有麼?”
“沒瞭!”葉三嫂趕緊道,“有也不能吃瞭,你看看你這肚子都鼓成什麼樣兒瞭?再吃就得撐爆瞭。”
“可是今天的餃子實在是太好吃瞭,比咱們過年時候的餃子還好吃。”葉昌年眼巴巴地看著葉大嫂。
“那一頓也不能吃太多瞭。”葉大嫂也沒慣著孩子,直接道,“你今晚好好做功課,明天早晨大娘給你們煎餃子吃。”
“真的麼?太好瞭,我這就做功課。”葉昌年立刻來瞭精神,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下地趿拉著鞋就直奔西屋去瞭。
其他四個孩子都跟著一陣歡呼,也不用大人三催四請瞭,一個個兒都十分自覺地去西屋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