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輿論就會站在鬱白澤這邊,會同情他,也會譴責白真真。到那個時候還會有什麼浪漫愛情故事呢?
想到這,珺青烙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姐,你厲害!”就這功力,不去當狗仔都白瞎她的實力瞭。
她們現在還不知道,莫蘭給出的答案根本就離事實沒多遠的距離。
但有時候是不是真相真的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大傢認為是真相就可以瞭!
珺青烙對莫蘭轉瞬之間就想到這麼一個辦法除瞭伸出大拇指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誇贊她的話才好。正想離開,把解決的方法告訴鬱白澤,她就被莫蘭給抓住瞭。
“走?你想到哪去?”莫蘭拉著她的袖子,“嘿嘿嘿”地笑道:“給我客串個角色吧,就兩句臺詞,很快就能拍完的。”
自傢姐姐都開口瞭,珺青烙還能說什麼?隻能笑著答應瞭唄。
好在這個客串是真的客串,很簡單的小龍套而已。說是兩句臺詞,其實加起來都沒有到十個字。
之前說過,這是一個禦廚後人在現代奮鬥的故事。主角很會做菜,做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他從小跟著爺爺學會瞭宮廷菜,隻是因為父親的關系,讓他對做菜有很大的心理陰影,雖然會做菜,卻從來不動手。
直到爺爺過世,父親欠瞭一大筆債要把他們住瞭許多年的四合院賣掉還債,主角才亮起主角光環,利用做菜的手藝還掉瞭欠債,也保住瞭自己的傢。
珺青烙扮演的龍套就是在主角剛開始做菜沒多久,還沒有出名時無意間路過的一個路人。
第一句臺詞是吃瞭剛上來的菜後,驚呼瞭一聲“我的天!”
第二句臺詞則是陶醉在菜色中,喃喃自語地說瞭一句“這也太好吃瞭吧?”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角色,為的是突出主角做菜的厲害,也為將來那些追捧他廚藝的情節做一個鋪墊。算是一個有些亮點的小龍套吧,由她扮演的話或許會有不錯的化學效果。
珺青烙要做的,就是將這個角色誇張地扮演出來。畢竟是喜劇,稍微誇張一些的演技不會太辣眼睛,反而能造成一些笑果。
雖然以她的實力可以擔任更多臺詞的角色,莫蘭卻沒那麼做。她知道自己要求的話她一定不會拒絕,可再怎麼說她也不能那麼厚臉皮,硬要人傢身價幾千萬的人跑自己這裡奉獻愛心,對吧?
所以一個隻有兩句臺詞的龍套就再合適不過瞭,不但劇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可以成為一個彩蛋出現在觀眾面前。相信電影上映後,觀眾們會很開心能看到她的出現。
她連宣傳該怎麼做都想好瞭!在上映前絕對不透露出珺青烙的客串,等上映後,她在電影裡露瞭一面的消息傳開,她再配合著水軍好好宣傳一陣,以大傢對她的喜愛,對票房肯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刺激。
珺青烙會不知道她的目的嗎?自然是知道的。
但她絲毫不會介意。
以她們之間的關系,又怎麼會在乎這點小忙?
不說她剛來這個世界時莫蘭給予她的幫助,就說她剛才給的那個幫助鬱白澤的主意,就足夠讓她幫她客串更多的角色來報答瞭。
因為是很簡單的角色,珺青烙很輕松地一遍通過,全部加起來連二十分鐘都沒到。
告別瞭莫蘭後,她才給鬱白澤打瞭電話。
“事情怎麼樣瞭?”
電話那邊的鬱白澤像是找到瞭宣泄的地方似的,巴拉巴拉就是一通抱怨:“你能想象得到嗎?那個白真真竟然告訴我,她是為瞭我回來的!還說既然我們之間的愛還維持著,那麼就復合吧!我跟她復合個鬼啊!她難道看不出我希望她永遠都不要出現在我面前嗎?”
珺青烙聽得挑瞭挑眉:“所以,你跑去見她瞭?”
“……”鬱白澤有些心虛:“重點不是這個。”
“在我看來這就是重點。你為什麼要去見她?”珺青烙無聲地笑瞭笑,聲音卻依然冷靜:“你也說瞭你不希望她出現在你的眼前。然後你就自己跑到瞭她的面前?”這是何等的騷操作?
一邊讓人傢不要來見自己,一邊又跑到人傢面前刷存在感。他到底是想見,還是不想見呢?
鬱白澤呆瞭呆,在想清楚後也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巴掌。
是啊!他不想見到她,又為什麼要跑到她跟前去?
當時隻想著要從她的口中質問出她回來的理由,卻忘瞭其實他根本不需要出面。他說一句話,自會有人幫他完成這個任務。
“你說的對,我真是蠢死瞭。”他沮喪地低下頭,聲音也有氣無力起來。
犯蠢不要緊,可蠢到自己喜歡的人面就不能忍瞭。他一向嚴格地要求自己,怎麼能把這麼糟糕的一面表現在她的面前呢?
他這麼沮喪,珺青烙反而不好再說什麼瞭:“剛才我從莫蘭導演那邊過來,她幫我想瞭個主意。”
她將剛才和莫蘭的對話說瞭一遍給他聽:“你覺得如何?”
“啊?我覺得……我也不知道。”鬱白澤更心虛瞭,因為她們猜得幾乎和現實沒什麼區別。
然而他還真不好把這件事宣揚出來。鬱傢和白傢怎麼說也做瞭許多年的鄰居。能和鬱傢做鄰居,說明白傢在軍政方面有一定的建樹。
事實上這幾年他們爬得還挺快,而且比較會抱大腿,幾年前選擇對瞭一個金大腿後,這些年就冒得更快瞭。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關系,白傢人大概覺得和鬱傢可以平起平坐,才會忽略掉當初的約定,給放逐到國外的白真真解除瞭禁令讓她回來。
所以如果真要把當年的事說出來,很可能會讓兩個傢族再次對上。白傢不可能看著自傢女兒毀在網絡的指責之中,到時候會做出的反擊恐怕又將把鬱傢牽扯下水。
兩個國傢最頂尖的傢族鬥在一起,後果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鬱白澤再怎麼生氣也不會為瞭自己一個人而拖累瞭全傢,所以即使不甘心,這段歷史也必須淹沒在塵埃中,再不能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