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奇妙

作者:水色煙頭 字數:2136

世傢公子什麼樣,穆豐很清楚。

有秉性和善的,也有脾氣暴躁的,有外表謙和的,也有偽善實惡的,有沐如春風的,也有城府頗深的。

但無論他們是哪一種,最起碼相遇時,隻要不是真有矛盾,都會在表面維持一種假象。

那就是天下世傢一傢親。

而若到瞭撕破臉,大動幹戈時,那事情一定到瞭不可調節的時候。

顯然,談公雅和程傢公子哥還沒到這種地步。

既然這樣,他倆在翠碧樓還要動手,事情也不能小瞭。

當然,世傢公子沒有傻子,真不占理瞭,也會表面過得去,就像剛才穆豐一出手,兩人立刻收攝脾氣,團團圓圓的和解。

能讓一個陌生人隨意調節的矛盾,再大也大不到那去。

這也無怪乎穆豐會認為是他所知道的,公子們之間的狗皮倒灶事。

哪知道穆豐一問,談公雅一說,大傢都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古臺府,不用細問,一聽就能知道,這裡曾經有個‘臺’,望文思意的想,應該是很久之前有個臺,所以才叫古臺。到瞭東陵王朝設立越州,再此立府,才成為現在的古臺府。

那麼,這個臺到底是什麼樣的臺呢?

聽到談公雅的解釋,穆豐才恍然明白過來。

古臺府,是個很奇妙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河流,地理環境十分優越。

河流,不用說,自然是距離他二三十裡的東陵第一大河,古涇河。

至於山,古臺府差瞭些,因為它的周邊沒有名山大川,也沒有高山險峰。

但若是環顧四周就會發現,古臺府內百丈山峰不計其數。

不說別的,穆豐現在住的少谷就屬翠屏山一脈。

其實,認真的說,古臺府沒有名山是假話,他不僅有,而且還是名傳東陵,聲揚九州的大名山。

單說古臺府西北側有一座百丈雄峰,名喚鐵犁山。

百丈山峰不過是小山小峰一座,遍數古臺府不下幾十座,怎麼還能叫雄峰。

無他,因為廣闊也。

鐵犁山高百丈,占地幾百裡,地勢平緩,邊緣能住人,在古臺府算是實打實的大山。

千年以前,那是東陵王朝尚未建立,古臺府地廣人稀的,可居住地方實在太多,鐵犁山並不引人註意。

再說,鐵犁山土地貧瘠,不像翠屏山,松木青翠,美妙如畫般讓人流連忘返。

它是土壤淺薄,青石外露,樹木低矮難堪,幾乎到瞭種草草不生,種樹樹不長的地步。

後來,偶然的一天,一位鑄造師來到瞭這裡,愕然發現鐵犁山腳下有一泓翠汪汪的湖水,清澈甘冽又冰寒刺骨,不禁大喜過望。

因為這湖水竟然是難得的淬鋒之水,於是呼朋喚友的招來一批匠師過來試驗。

試驗的結果很是喜人,用這湖水淬煉的兵器,鋒利堅韌,遍數九州都可入前三之列。

於是,這批匠師三三兩兩的暫居在這裡。

而後更讓人驚奇的事情發生瞭。

鐵犁山腳下的湖水,時而高漲時而跌落,一年三變。

匠師們於是好奇的尋起根由來。

這時他們才發現,湖水南端竟然連接一條小河,曲曲折折的直通古涇河。

小河淺薄細長,寬處隻有三五丈,窄的地方不過一兩丈,深度更是高不過人,低不過膝。所以到瞭幹旱季節,古涇河水位略有波動,小河即會斷流,於是那泓湖水也隨之高漲低落起來。

世間事就是這麼奇妙,正是因為如此,小湖一年數次漲落,將它沖刷得清澈通透,一眼過去,即能望到底。

就是因為一眼就能望到底,才讓匠師們驚奇的發現,湖底散落無數寒石。

有人下水將寒石撈起,隨即發現竟然是寒精石,能提煉出超凡寒鐵的寒精石。

那時,在場的都是鍛鑄大傢,瞬間就明白瞭,為什麼鐵犁山如此貧瘠,因為他就是一座露天鐵礦啊!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幾乎是讓鐵犁山一夜之間名傳天下。

當無數個匠師來到鐵犁山後發現,原本發現鐵礦的那批匠師們,為瞭不破壞那泓湖水,在遠離湖水數裡外的山腰尋瞭一處平臺開始瞭鍛鑄。

這是為瞭試驗鐵礦的資質,卻不想結果很是喜人。

能在湖底洗刷出寒精石的礦石,質量哪能不好。經過一次二次三次的試驗,鍛鑄出的兵器無不證明,鐵犁山出好鐵。

而後,當天下大亂,東陵大帝劉良崛起時,鐵犁山成瞭義軍寶地,源源不斷的供給這東陵大軍征伐天下。

鐵犁山下更是因其建築瞭一方城市。

這方城市後來在東陵王朝建國後,被第一任韻州元氏王親自命名為臺縣。

雖然隨著東陵建國,征伐日益減少,臺縣的重要性不斷的漸弱,可隻要鐵犁山一日不被挖空,湖水一日不會幹涸,臺縣就會日益壯大。

其後百年,臺縣不斷的向南擴張,開辟出古涇河港口,商業更加發達。

又過數百年,日益繁華興盛的臺縣終於取代瞭縣府的位置,晉級成為瞭古臺府。

“事情的起因就是這鐵犁山。”

談公雅一個開頭首先講起瞭古臺府的由來,然後在指瞭指北方講起瞭他與程傢公子哥的恩怨。

“天下造化很奇妙,不知蘊藏什麼樣的玄機。單說這古涇河,他起源於水州,結束在定州。從水州一路向西橫穿整個古州,最終在燕王烈州國的烈方州外向南拐過,筆直的進入韻州。”

說著談公雅又指瞭指腳底下。

“古涇河從烈州烈方州由東西向驟然變成南北向,而在途經越州時又斜斜的由南北向變成瞭一個大甩尾,拐向瞭西南,一路奔波著沖進瞭定州。”

談公雅的話頓瞭一下,穆豐仔細的聽著,眨眨眼,沒有說話。

“古涇河第一次變向是因為烈方州的炎城,哪裡有號稱東陵王朝第一火的火獄山,所以是東陵王朝匠師公認的鍛鑄聖地。古涇河第二次變向是因為越州的古臺府,而這裡又東陵王朝第一寒鐵的鐵犁山,又有東陵王朝第三淬水的寒精湖,是匠師們公認的第二鍛鑄聖地。“

談公雅的話略略一停,穆豐的眉梢瞬間一挑。

“一陰一陽,一火一寒,如太極陰陽魚般的玄妙,不可思議吧?”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