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薑念救瞭李春後,李春就特別賣力的幫她幹活,她也不是刻薄的人,既然李夏和李秋都喜歡念書,那多學一學也挺好的,其實不收銀錢也行。但是她喜歡按規矩辦事,沒有賣身契就得交束脩。所以她隻能這麼和李春說。
“可以慢慢給。”
“多謝東傢。”李春感激的給薑念跪下瞭。
“快起來。”薑念還不需要李春行如此大禮,“你對她們倆如此好,希望她們以後莫要辜負你才好。”
李春想得很簡單,就是替父母完成遺願。讓弟弟去念書,至於妹妹的話,隻要她願意好好學,那他也願意掙錢供她。
“你們以後要聽夫子的話,好好學習,以後爭取做有用的人。”李春拉著弟弟妹妹的手,仔細的叮囑著,“還有這事多虧瞭東傢,以後我們要好好報答東傢的。”
“好。”李傢人的品性都不差,而且李夏已經懂事瞭,知道東傢救瞭她們,還幫瞭她們的大忙。以後會好好報答東傢的。
薑念道:“好瞭,去找祝先生安排你們去上課。”
祝行這邊對李夏和李秋兩人的感官很好,簡單的考校瞭一下後發現兩人都能跟上大班的進度,李夏年歲大一些學得好不奇怪,可沒想到李秋一個五歲小孩兒也學的如此好,所以他思考瞭一會兒。沒有管年齡脂粉,直接就安排她們都去瞭大班學習。
何馬驚訝的看著被領來的李夏和李秋,“你們怎麼來瞭?”
李夏說:“我哥哥給我們交束脩讓我們來念書。”
何馬詫異極瞭,“你哥哥對你們真好。”
李夏點頭,她的哥哥是全天下最好的哥哥。
將念書這件事情定下後,李春就更加賣力的幹活瞭。搞得薑念都想給他再漲漲工錢瞭,不過木頭他們還未回來,等他們回來一起再漲工錢。
不過薑念月底給李春算工錢的時候直接算的轉正後的工錢,四百文。比三百文多一百文。
等李春收到的時候高興得又要跪地拜謝薑念,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瞭。
當薑念這邊安排好李夏和李秋念書後,張翠花也求到瞭薑念的跟前,她傢有三個孫子,如今也有是六七歲的年紀,原本是想來年找私塾念書的。但如今剛好知道今年這裡可以入學,便求瞭過來。
張翠花幫自己做事。薑念若是拒絕就太不近人情瞭,“束脩也是八百文半年。若是覺得能接受的話便送過來。”
“可以接受的。”張翠花兩口子這段時間幫薑念做事,也攢瞭幾兩銀子瞭,可以支付起三個孫子半年的束脩錢。
張翠花的孩子報名入學後,王氏也看著薑念欲言又止,薑念心底有些慌瞭,她又不是開學堂的,怎麼又來?
“你也是想送孫子來念書?”
王氏搖頭說不是,“這裡離傢太遠瞭。而且我們村那邊有村學。”而且還是童生老爺,比祝行厲害多瞭。
薑念松瞭一口氣,“那是怎麼瞭?”
王氏道:“東傢,再有幾日是老頭子的五十生辰。我們想回老傢去過個生辰。”
薑念道:“過生辰呀?這挺好的呀,你們回去吧。”
王氏道:“可是我們走瞭,地裡的莊稼就沒人照料瞭。”
薑念問:“你們打算回去多久?”
王氏道:“三四日吧,最多不超過五日。”
“那沒關系的,該施肥除草的你們都做好瞭,平時就是摘菜這些活兒,到時候我這邊安排就行,你們放心回去。”一開始楊松兩口子有點散漫,覺得她不懂農事,就想糊弄她,結果後來發現薑念什麼都懂,後來又有嚴氏她們來幫忙,楊松夫婦就有瞭危機感,之後就再也沒有出個幺蛾子。
隻要肯幹,薑念就沒什麼意見,所以王氏來請假她就很幹脆的答應瞭,到時候就隻能拜托嚴氏夫妻幫忙多照看一下田莊的活兒就行。
等楊松夫婦回傢時,薑念單獨給楊松封瞭一個五十文的紅封,當做生辰賀禮,並叮囑早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