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念帶著豆芽繼續在樹林裡轉悠著,摘瞭大半背簍的蘑菇瞭,“豆芽。已經這麼多瞭。我們要不要先回去瞭?”
豆芽很喜歡探索這片樹林,她搖搖頭:“娘。我們再摘一會兒,還有好多好多地方沒去呢。”
薑念無奈,“你這麼喜歡幹活呀?”
“啊!”豆芽難得能玩一次,自然要待久一些才回去,她興奮的朝前跑去,“娘。前面又有蘑菇,我們再去摘。”
“跑慢一點,小心摔跤。”薑念背著背簍跟瞭上去。又在前面位置撿到瞭一些蘑菇。
豆芽又在旁邊的枯樹上發現瞭一些東西,“娘,那是什麼?黑乎乎的好醜。”
順著豆芽所指的方向看去。薑念看到一些黑黑的如同耳朵一般的植物,有些驚喜的說:“這是木耳。”
這個時代的木耳也沒什麼人吃。可能也有吧,隻是薑念不知道而已。
薑念摘一下問豆芽,“你看它們的形狀。長得像不像人的耳朵?”
豆芽仔細看瞭看。又拿著到薑念的耳朵旁邊比瞭比。詫異的看著這個木耳,“娘,真的很像耶。”
“娘也覺得挺像的。”薑念將木耳全部摘瞭下來,“這個拿回傢曬幹瞭再吃。”
豆芽幫忙摘著木耳:“曬幹瞭存起來嗎?”
“不是的。”薑念和豆芽解釋著。“這個木耳在濕潤的環境生長,它也沒有像我們天天用香胰子洗手洗腳。身上可能沾著病毒,如果直接吃的話,小孩子容易嘔吐拉肚子。”
“那大人呢?”
“大人如果身體不好也會的。”薑念認真和豆芽科普著木耳相關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曬幹瞭再泡好來吃的話就不容易拉肚子瞭,就像我們的衣服一樣曬一曬,那些看不見的病菌就沒有瞭。”
豆芽哦瞭一聲,“那不能多煮一煮嗎?”
薑念:“煮太久木耳就便沒瞭。”
豆芽想瞭想,“那還是曬幹再吃吧。”
薑念道:“對的。”
娘倆又在旁邊的枯木上摘瞭一些木耳,也幸虧今年還沒到村民們趕著來小青山砍柴的時間,要不然這些枯木肯定都被搬走瞭。
摘完木耳後,豆芽又在旁邊的松林瞎逛,她走走著又發現瞭一些外表白乎乎的灰孢菇,“娘,這個是什麼?”
“這個......?”薑念拿起一個灰孢菇仔細的看瞭看,這個好像也是可以吃的,她有點不確定的掰開看瞭看,待看到裡面是灰色的時候,頓時想瞭起來,“娘知道瞭,這是灰孢菇。”
豆芽眨著她水汪汪的大眼睛,“蘑菇?”
“算是一種蘑菇吧。”這個灰孢菇還是以前薑念和奶奶住在鄉下時,夏天常去松樹林間采的一種食物,拿回去切好焯水,然後加一點酸菜什麼的炒一炒,味道還很不錯。
不過必須炒熟才行,如果沒有炒熟,也容易上吐下瀉的。
豆芽聽薑念說這也是一種蘑菇,便開始滿地找這種蘑菇,周圍都是松樹林,這種灰孢菇也多,沒一會兒就撿瞭好幾十個。
隨著日頭漸漸的高升,天氣越來越熱,樹林裡蟬鳴聲也漸漸響瞭起來。
薑念給豆芽擦瞭擦額頭上的汗水,“小花貓,咱們回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