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鋪子二十五最後一日營業,這一日過來吃飯的比往日多許多,生意又達到一個小高潮。
同時二十五這日傢裡殺過年豬,一隻豬處理好後全部搬回瞭傢裡,一隻豬則搬到瞭鋪子裡,方便二十六團年給大傢分年貨。
因著二十六是團年日,薑念將傢裡的人和幾個田莊的人都叫去瞭鋪子,連同外祖父和外祖母她們也一道去鋪子裡吃冷鍋魚和羊頭湯去瞭。
因著去年就這般團聚瞭一回,所以李大廚、劉樹他們都很有經驗,二十六這日一早就將十幾桌人的所需要的調味料、魚這些全部準備好瞭,等大傢抵達後便開始制作。
薑念先去瞭鋪子裡,她需要將豬肉全部分好,人均一斤,人多的就多分一點,人少的就少分一點,有肥有瘦,總之盡量是每人都有。
另外薑念清點瞭紅封,除瞭管事和特別辛苦人以外,薑念都是大人給一百文,小孩兒給二十文,像張傢這種辛苦瞭一年的人則給的二百文。
全都準備好瞭以後,時間很快便到瞭午時,跟著陸陸續續就有人過來瞭,顯示張傢的人,後來是其他兩個田莊的人,跟著楊松、祝先生他們帶著一群孩子們過來瞭。最後陸硯牽著豆芽,帶著外祖母他們也過過來瞭。
人到齊後,薑念便先讓陸硯他們去樓上雅間,其餘人在樓下坐一坐,坐不開的再去樓上。
因為今年傢裡添瞭不少人口,再加上外祖母他們帶來的人又是兩桌,所以差不多十五桌。
李春、張小虎和劉樹幫忙將碗筷送上去,廚娘將調味料送到每桌,然後下一步就是等李大廚做的魚出鍋,每一鍋都是滿滿的一大盆,香氣四溢,百米飄香。
“大傢都別客氣,敞開瞭吃,不夠的話直接和李大廚說一聲,後面還能再做。”薑念對大傢說道。
張傢人道:“東傢放心,我們都知道的。”
其餘剛買的兩個田莊的人看到這一幕,心底如同攪沸的水池子,久久的難以平靜,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待遇,以往東傢不打罵他們就好瞭,根本沒有逢年過節請他們吃飯的事情。
之前他們聽張傢大哥說東傢很好,他們還以為是張傢大哥哄著他們好好做事,如今才發現是自己小人之心瞭,東傢是真的很好。
薑念招呼大傢放開瞭吃之後,便去瞭樓上的雅間,陪著陸硯、外祖父母他們一起吃魚。
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第一次吃冷鍋魚,聞著辣很沖,但是又覺得很香,都忍不住試一試,嘗過味道後紛紛說不錯,“很鮮很嫩,而且味道也足,壓住瞭魚的土腥味兒。”
不愛吃魚的外祖母現下也能多吃幾口,她覺得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麻太辣瞭,吃多瞭有點受不住。
外祖父笑呵呵的說:“你還不如豆芽呢。”
外祖母看著吃著魚的豆芽,擔憂的問道:“豆芽的腸胃能不能吃這麼多辣味的食物?”
“她是習慣這些的。”薑念另外端瞭一些清淡的吃食過來,涼拌豬耳朵、泡雞爪、鹵牛肉和清淡的小菜,“外祖母,這裡準備瞭一些清淡的吃食,你嘗嘗看覺得怎麼樣?”
外祖母嘗瞭嘗,覺得泡雞爪裡面的萵筍和胡蘿卜還挺好吃的,陪著小米粥倒是吃下瞭不少。
外祖父嘗試瞭一下泡雞腳、涼拌豬耳朵這些菜,“這些也好吃,夫人你不吃真是虧瞭。”
“我吃瞭,有點酸有點辣,我這口牙齒可防不住。”外祖母也想吃這些美食,但是她年紀大瞭,貪不得嘴。
外祖父吃過冷鍋魚後,從商人的角度問薑念:“可有打算繼續開分店的打算?”
薑念自然說有,“我想開到南邊或是京城去。”
“好志向。”外祖父點瞭點頭,“那明年可以試一試。”
“明年大概還不行,我還沒有培養出可用的人才。”薑念現在正在教人做事,還不敢放開瞭幹。
外祖父說:“我那裡有不少人可用的管事,你拿去做掌櫃。”
薑念怔瞭怔,“這怎麼好......”
外祖母說:“念念你就收著吧,傢裡不缺這些管事,你拿著去用,來年你們回京城後大概是沒有時間再出來辦事,所以早些早些有用的人安排好。”
薑念會意,知道京城不好混,所以這些早早的安排也是好事,想明白後她也就不再客氣:“謝謝外祖父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