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薑念的信送出去後沒兩天,便有邊城的消息傳來,陽關外已經呈白熱化的狀態。馬上就要開戰瞭!
邊城的百姓心神慌亂的逃到州府裡。有錢的商客則想方設法逃往涼州,還有人試圖逃來青州。但被涼州攔住瞭。
也不是涼州攔住,而是早就有所準備的大周不允許敵未動民先慌的情況,更不允許邊城的人驚擾到其他地方的百姓生活。
邊城的百姓想要訴苦,想罵老天爺不公,想要罵朝廷不公,涼州知府站出來說道:“你們罵朝廷不公。可曾想過陽關守城的將士,他們辛辛苦苦守城,而你們卻跑瞭。他們該向誰罵不公?”
“難道你要我們在邊城等死嗎?”有人不滿的喊道。
“隻是陽關外的對峙而已,還並未打仗,如果真的打起仗來瞭。你們再跑我們無話可說,而現在什麼都還沒有發生。你們說跑就跑,是逃兵!你們這麼做是認定瞭將士們守不住城?你們會將士們寒心的!”涼州知府雖然在打感情牌,但是確實有用。讓很多慌張想要跑路的人都安定瞭下來。
有人道:“可是我們真的不想回邊城。七年前的那一場仗我們都還歷歷在目。”
“你們要不先住到客棧裡?等後續有消息瞭再說?如果敵國的鐵騎沖破瞭邊城。我帶著你們一起離開這裡。”涼州知府道。
“行,那先住客棧裡。”就這樣許多邊城商人在涼州城安頓瞭下來。
等薑念收到馬山的書信匯報時,她頓時覺得這個涼州知府還挺有智慧的,簡單的化解瞭問題。同時還給涼州城的客棧商鋪增加瞭營收,一舉兩得。
雖然涼州知府將邊城的百姓安撫住瞭。但長陽縣這邊的百姓也隱約有點擔憂,萬一真的被攻瞭進來,他們該怎麼辦?
劉樹匯報給薑念,“東傢,現在鋪子裡的客人都在談論邊關的事情。”
薑念點瞭點頭,“你莫去插嘴就行。”
劉樹有些擔憂:“東傢,真的會打仗嗎?會打到青州來?”
“不會的,青州這邊地勢不錯,沒那麼容易進來。”薑念這幾天也瞭解到邊城和涼州都屬於大周門戶,這兩地獨有屯兵,他們不會輕易將外敵放進來的,“好好看著鋪子,不要被這些小道消息給動搖瞭。”
薑念嘴上這麼說,但實際上心底已經也有被動搖的,但是她作為東傢,作為大傢的主心骨,不能泄露出頹喪的情緒。
薑念回到傢,結果在半道上收到瞭陸硯的來信,看到他來信的剎那,她的手開始顫抖。
她手抖的去拆信,拆瞭幾次才打開,看著陸硯的寫來的報平安的信,說他一切安好,隻是現下城外不容樂觀,所以才沒空寫信給他,另外提醒她如果聽到不好的消息,帶著豆芽去京城。
陸硯沒有隻報喜不報憂,很平靜的陳述瞭現在的情況,給薑念提醒已經安排後路。
雖然沒有說絕對的安全,但是薑念被他凌厲的字跡給安撫住瞭,不安的心也稍稍平緩瞭些許,“隻要你沒事就好。”